回覆列表
-
1 # 中關村線上
-
2 # 我的保險人生abc
在這麼多的機身顏色中,有一種顏色卻是經久不衰,不管出現哪一款智慧手機上,總會有人去購買它,這就是:黑色。可能有的手機廠商直接叫它黑色,例如小米8:
也有可能叫它冰鑽黑,例如vivo X21:
雖說叫法不一樣,但它們本質都是黑色,只是做了細微的調整。為什麼黑色這麼簡單的基礎色,存在了很久時間的顏色,為什麼還是有人喜歡這樣的顏色。雖然說選擇黑色的都是我們的自願選擇,但真的是自我意識選擇的嗎?
黑色存在的意義對於黑色,不同職業會有不同的解釋,在藝術家眼中,馬蒂斯:「黑是種力量」,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丁託列託:「所有顏色中最美的就是黑」。
在科學家眼中,解釋就是如果吸收光譜內的所有可見光,不反射任何顏色的光,它就是黑色。
在文化意義中,黑色就是宇宙的主色調,宇宙的底色,代表著安寧。除了這層含義,它還有褒義與貶義,反應出來的就是悲傷、孤寂、死亡等等,也有神秘、莊重等體現,在電視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參加葬禮的人都會穿著黑色西裝。
美國語言學家凱·保羅曾對世界上一百多種顏色詞進行研究,普通如我們對於顏色認知就僅在黑、白、紅、橙、黃、綠、青、藍、紫、棕、灰,這11種基本色。黑色就是我們常見的基本顏色。
可能每一個人對黑色的認知是不一樣,但在吉普看來,智慧手機機身用上黑色,無一不是在告知:它擁有很強的神秘感、科技感以及時尚帥氣感,對於使用者來說,選擇黑色永遠是一個非常保險的做法,因為它總是百看不煩。
-
3 # 微果微微
不知道其他人的,我買黑色是因為黑色百搭,我買的是旗艦機,就算我不用了,給我爸爸當做備用機也不會很突兀呀,要是買個很少女的再給爸爸做備用機也不是很合適呀,而且全面屏的時代,黑色前螢幕更有一體的感覺,背面都有手機殼,我無所謂啦乾杯 []~( ̄▽ ̄)~*
“我更傾向於穿梭在黑色的城市環境中。它是許多大城市的色彩選擇,原因是黑色既溫和又傲慢、既懶惰、隨意又神秘,但最重要的是,所有的黑色都在傳遞一條資訊‘ 我不打擾你,你也別煩我。”——山本耀司。
你可以說,黑色是中性色,在世俗眼光面前它不夠獨特;你可說黑色是顏色的盡頭,它內向,壓抑,不夠鮮活。但縱使40載光陰荏苒,手機設計潮流更迭變遷,但在配色上,黑色,卻一直被設計者所青睞。它的魅力在不同的產品上,差異巨大,那麼究竟哪種手機的黑色才是我們想要的呢?
為什麼黑色這麼常見?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服裝還是手機,最普遍的顏色恐怕除了白色就是黑色了。作為中性色,它男女老少皆宜,不象粉色那麼怯,也不像黃色或者綠色那麼乍眼跳躍,由於它能吸收肉眼可見的光,所以相比其它顏色在視覺上並不搶眼,會給人一種低調的印象。在人類文明中,低調是成熟穩重的象徵,所以這種顏色會被大眾所接受。
著名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
不僅如此,在色彩理解上,黑色深邃而神秘,一些一流的設計師如山本耀司,更是喜歡利用這個色彩打造富有神秘氣息的傑作。
關於黑色手機的那些事兒
歷代“大哥大”多以黑色為主
在手機剛剛發明出來的時候,由於售價極其高昂,所以只有富人買得起。這些人行走在各種高階商務場合,手機的設計不能太過招搖浮誇,顧以白色和黑色為主。或許大家還會發現那個時期手機的外殼基本都是塑膠材質,相比如今毫無質感。它的優勢在於重量很輕,對於那時的“磚頭機”來說,很有必要。
到了21世紀初期,手機逐漸走進千家萬戶,從奢侈品衍變成快銷品,由此而引發手機色彩的個性化潮流,但這種趨勢並沒有沖淡人們對黑色的喜愛。各種以黑色為主的現代手機工業設計典範接憧而來。
黑色配拉絲金屬:Motorola V3
摩托羅拉V3是21世紀初成功手機的設計典範,它輕薄如刀鋒,整機線條剛柔並濟。金屬機身配上拉絲紋理讓它的質感出眾。但如何烘托這種質感呢?在我看來,顯然低調沉穩的黑色才是最優搭配,因為正是這種低調的氛圍,才凸顯了拉絲紋理精雕細琢的設計元素,而不會顯得喧賓奪主。
諾基亞7610,諾基亞5700透過紅,黑,白的撞色設計以及流暢的線條來體現產品的活力,很張揚,但又不過分
諾基亞E71,機身設計圓潤飽滿,不同光澤的黑色材料與表面複雜但有秩序的凹凸結構烘托出產品表面豐富的光影效果與質感
在本世紀初,將黑色玩兒的最爐火純青的手機廠商,我認為非諾基亞莫屬,甚至到後來大家都給出了“科技以換殼為本”的“美評”。隨便叫出幾個手機型號,如諾基亞N73,N81,N95,N97,5800,E71......想必絕大多數讀者曾經都使用過,或者在擇機的時候糾結過。
那個時候的消費者應該是最幸福的,因為單憑手機的外觀設計好壞便能夠決定是否買一部手機,而如今,買一部手機彷彿就是在玩兒《大家來找叉》(一款從兩張相似圖片中找細微不同的遊戲)。
而最令我難忘的就是諾基亞對於手機工業設計的造詣,即便僅僅是以黑色作為基色,透過與其它的裝飾色的搭配,或者產品表面的幾何曲率與材料的高光工藝而打造出眾多質感出眾,讓人過目不忘的經典機型。
Motorola DROID RAZR
Motorola DROID RAZR是摩托在2011年推出的旗艦大屏手機,作為刀鋒系列旗艦機,它秉持從V3時代就傳承下來的超薄設計,從而擁有7.1mm的纖薄厚度。這款機器也是黑色,但黑的特別,這是因為該機背殼引入了一樣特殊的材料——凱夫拉。這是用於製作防彈衣的材料,而獨特的編制方式讓它擁有別致的黑色紋理。該機讓我們認識到黑色也可以很man!
iPhone 3G
以如今的眼光看這部手機,你或許會和我一樣覺得索然無味。然而在2008年,這款手機剛剛釋出的時候,圓潤的機身,高光的質感,亮銀色的金屬輪廓,如此簡約的線條使它顯得與當時主流手機設計的格格不入。
但也正是這種簡約,讓沒有設計成了最好的設計,人機的互動只需要一點,一劃,一個手指即可完成。簡約是這款產品的靈魂。而黑色配合銀邊的搭配,又讓它簡約而不單調。
HTC Dimond 驚豔的鑽石設計,攝像頭位置的切角拉絲金屬讓人意想不到,卻又恰到好處
同樣在08年,HTC Diamond,這款醞釀已久的產品一經發布,便驚豔四座。背殼玻璃採用鑽石稜角設計,而這種設計並非只是透過二維線條實現,而是真正的3D鑽石切割紋理。這種設計會在不同的角度下呈現光影的變換,logo與攝像頭銘文也別出心裁的沿著鑽石稜角放置,攝像頭位置的切角拉絲讓人意想不到,卻又恰到好處。很難想象,還有哪種顏色能像黑色這樣,更能烘托出這款產品神秘冷豔,高貴迷人的氣質........
iPhone 4,玻璃與鋼的碰撞
同樣是黑色機身與金屬邊框的組合,這代iPhone少了背殼以及邊角的曲線,所有元素依然採用平直或圓角的簡約設計,但不簡單的是在於細節多了更多的倒角,無論是按鍵,還是介面部位,這些倒角在機身變換角度的時候而產生光影變化,配合玻璃的高光質感以及亞光不鏽鋼的金屬質感,共同表達出一種簡約但又可以很精緻的設計理念。
黑色iPhone 5的掉漆現象
然而在追求理想黑色的路上,也會有跌倒的時候,即便是行事嚴謹的蘋果也不例外。在iPhone 5上,蘋果想要在鋁合金中框表面實現一種深沉的黑色,為此需要進行特殊的陽極氧化著色工藝。但這種著色工藝後的染料似乎並不牢固,很多剛收到的網友反應手機只要經過一點磕碰便會出現掉漆現象。而蘋果對此事的迴應十分強硬,認為這是正常現象。但在下一代機型中卻取消了這一配色,而是選用更為可靠的深空灰色作為替代。
iPhone 7的背殼進入著色工藝的第一步是拋光
隨後陽極氧化,在表面形成毛細孔
接著將殼體浸泡染料,利用毛細效應讓表面充分吸收染料以達到深沉的黑色
最後,經過磁化鐵粉浸浴進行精細拋光,Jet Black背殼才算完工
Jet Black配色iPhone 7 系列
痛定思痛,在經過三年的醞釀之後,深沉的黑色終於又回到了iPhone身上,而且在製造工藝上有了長足的進步。這款名叫Jet Black的配色版本,要比傳統的金屬陽極氧化機身多出不少工序,但最終的效果也令人激動,絕無僅有的將金屬一體成型機身打造出玻璃般光亮的質感,觸感如瓷器般溫潤順滑,只是依然如蘋果大多數產品一貫的中看不中摸。
三星Note 3 真皮質感的黑色
想要體現出產品的質感,除了利用線條以及裝飾性色彩,還可以在表面工藝上多做文章。三星Note3的背殼就是透過在黑色塑膠材質表面實現皮革的紋理,從而帶來了真皮般的質感以及觸感。從視覺上講,黑色能夠更佳的烘托出這種感覺來。
小米MIX 陶瓷機身 夠黑!夠亮!
自從iPhone 7推出Jet Black版以後,業界開始颳起一陣酷黑旋風,但能夠實現iPhone 7身上那種高光而又深邃的黑色的廠商鳳毛麟角,更別說超越了。大多數手機廠商只是將黑色作為配色的主流進行跟進,從而推出較為容易實現的金屬磨砂黑版本。
但有一家廠商,跳出了用金屬來實現這種質感的怪圈,而是採用了成本極其高昂的陶瓷材質來實現。陶瓷,不僅擁有深沉的黑色,而且經過拋光之後,表面能夠實現極高的光線折射率,從而在視覺上能夠給人黑的純淨而晶瑩剔透的感覺,並且手感甚至比玻璃還要順滑。但這種材質極易沾染指紋,韌性差,成本高昂,所以幾乎不可能成為主流。
一加6亮瓷黑配色
如果說陶瓷對於手機廠商而言是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它足夠有誘惑力,但有十分危險,那麼就沒有更穩妥的辦法了嗎?採用曲面玻璃背殼的一加6手機或許並不這麼認為,這款手機有一個名叫亮瓷黑的配色,它想打造的效果就是陶瓷那種黑的深邃,亮的通透的效果,並且配合玻璃表面的鍍膜工藝實現更加順滑的觸感,最終的實現效果大家有目共睹,至少能夠堪比陶瓷八九成的功力吧,而大弧度曲面的設計又是陶瓷難以企及的。
究竟哪種黑色才是我們想要的?
以上,我們幾乎回顧了手機發展史上對於黑色的各種材料工藝,如果您還沒找自己想要的黑色,那麼或許黑色手機並不是您的菜,也或許明天或者明年的某款新品,將會征服您。
至於手機廠商的設計者,或許也應該思考一個問題,當我們為自己產品的某條弧線,某種角度,某樣色彩或者某種材質而標榜的時候,我們如今產品的工業設計水準,相比十幾年前,是否做到了突破,亦或者說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