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在北京
-
2 # 琅琊文氏
讀路遙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已是三次,分別是中學、大學和參加工作後,每次讀完都令人蕩氣迴腸。平凡的世界裡有著一群不平凡的人和看似平凡的事,該書以孫少平、孫少安等人物描繪了各階層的形象,全景式刻畫了城鄉生活的點滴,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夢想去奮鬥!
-
3 # 愛吃仙貝的脆脆
值得讀的書有很多,但是最字太過絕對,每個人的風格不同,口味不同,別人讀的書不一定適合你,先找到自己的風格很重要。如果你是文藝青年,可以去讀一讀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品一品圍城內外的人們的心思,亦或是讀一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跟著先生回憶一下她的一生,亦或是讀著李筱懿的《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感受一下民國女神有著香氣的靈魂以及各有不同的人生。
如果你想要變得更加自律,可以去讀已讀徐滬生的《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的自己》或者李尚龍老師的《大學不迷茫》,讓自己在迷途之中找到方向。
如果你想要提升自己的美學修養,可以去讀朱光潛先生的《談美學》或者《西方美學史》
如果你喜歡讀漫畫,也可以讀一讀朱德庸的《雙響炮》、《絕對小孩》或者蔡志忠的國學漫畫
當然如果你喜歡甜甜的或者虐心的言情小說,也可以去讀一讀桐華的《最美的時光》、《半暖時光》或者《長相思》等等
這世界上從來沒有誰的書叫最值得讀,只有你自己的人生最值得自己慢慢去讀、去品味。
-
4 # 悅艾瑞
推薦書目:《浮士德》
個人認為《浮士德》真的是一本好書,我之前看的時候,簡直愛不釋手,做了很多好句摘抄,不僅在考試時的寫作中用到了,對我在個人理想的樹立方面也有很多啟發和幫助。
背景簡介《浮士德》的題材取材於十六世紀的關於浮士德博士的民間傳說。《浮士德》的原型生活在15世紀,是個學識淵博的學者。
近代的歐洲社會,在經歷過中世紀時期的黑暗與文藝復興的啟迪之後,人們都開始嚮往古希臘時代那樣的追求現世享樂的生活。
於是,歌德在他的筆下將近代的理性科學和古希臘時代的感性審美結合起來,創作出了代表那個時代人的審美追求的名著《浮士德》。
內容簡介本書開篇,惡魔梅菲斯特與不滿足於學術上成就、陷入迷茫的浮士德簽訂了契約,梅菲斯特帶領久居書齋的浮士德體驗另一種生活,如果浮士德在某瞬間說出:"我滿足了,請時間停下!”則浮士德就輸了。
在愛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都失敗之後,浮士德終於意識到,這些都不能將他拯救,於是轉而為人類、為社會進行創造的活動,最終他得到了真正的滿足,獲得了拯救。
個人簡評在書中,浮士德最初的形象是一個苦悶的學者,後來在梅菲斯特的幫助下,追求愛情、名望地位、古典美學,卻都失敗了,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努力追求最高的存在”,從個人的小世界,走上了為人民獻身的大世界,實現了人生的圓滿,獲得拯救。
浮士德夢想建立一個理想的人類社會,他說過:“我願意看到這樣的人群,在自由的土地上和自由的人民結鄰。”但這種理想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要靠人們努力奮鬥去爭取:“要每天爭取自由和生存的人,才有享受兩者的權利。”
佳句欣賞1.像我們這樣關在研究室裡,偶爾在節日才去觀光世界,只用望遠鏡遠遠觀瞧,怎能進行說服將世人指導?
2.如果你漠然,不吐出肺腑之言,不用具天然氣魄的魅力,去打動一切聽眾的心絃,你就不能達到目的。
3.有兩個靈魂住在我的胸中,它們總想分道揚鑣;一個懷著一種強烈的情慾,以它的卷鬚緊緊攀附著現世;另一個卻要拼命地脫離塵俗,高飛到崇高的先輩的居地。
因此,我覺得《浮士德》是最值得一看的書。
-
5 # 東籬舊友
《紅樓夢》,從少年時代讀到現在,每讀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這部書堪稱生活百科、戀愛指南、職場厚黑學,總之每讀一遍都會從中領悟到不同的東西。
-
6 # 楊業富
最值得一讀的書是《三國演義》。該書不僅介紹了大量豐富的古代地理丶人文、經濟丶軍事知識,其安邦定國、治國理政的理論和實踐都有著現實意義。
無論男女老少都值得一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都能從書中得到啟迪。
-
7 # 習武堂
本書以丁元英在德國私募資金效力,用過人的手段在中國股市上賺了很多錢。但最終因良心上過意不去,不忍用資本手段讓外國資本榨取中國老百姓的血汗錢,選擇退出。退出後,丁元英的公司解散,個人資金帳戶被冰結。丁元英隨後讓助理肖亞文幫其選擇一中國小城生活,肖亞文不想與這位商業奇材就此別過,故按排身為民警的好友苪小丹代為照顧。而後,苪小丹被丁元英不同於世俗的人生觀,價值觀所吸引,終於獻身於元英,並要救丁元英在貧窮的農村建造奇蹟做作為禮物。丁元英早已洞查了近來所接觸他的人的目的,但還是想給苪小丹一個奇蹟,就答應了。隨後,就帶領村民創造了奇蹟,將村子帶出貧窮。丁元英把這事叫作“劫富濟貧”,殺富濟窮。
書中主要以佛道講述了“劫富濟貧”理所當然,卻又帶著血性,突出了人性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以唯物主義論證了是國傳統的文化的詬病,又不得不承認其存在的歷史意義。
-
8 # 江覺紅囈
推薦書目:《烏合之眾》
一本書的結束,總是會留下點什麼,如果這點什麼可以變成更具有現實意義的實質性建議,那真的是如獲至寶了~
廢話不多說,先上乾貨!
1.拒絕斷言首先,我來解釋下什麼是斷言?
稍等…programmer們冷靜下,不是assert。。而是指斷然言之,十分肯定地說。
從古至今,世界上任何一個懂得群體心理學的領導or組織,都必然會使用斷言這個技巧,比如:西方的拿破崙,希特勒,中國的Grandpa mao,蔣委員長,再到現實中,那些極具個人影響力的領導(參加工作的小夥伴更有體會這一點),他們說話,很喜歡說一些簡短有力的話,但從來不會給你認真分析這句話背後的邏輯,為什麼要這樣做?(可能參加工作的小夥伴也不敢問)。
其實,這些話如果給哲學家或者有邏輯的人聽,往往發現是漏洞百出,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在群體之中的傳染力,因為他說這些話,根本就不是給哲學家這類人說的,而是給群體。之前我也在996的帖子中說過,群體有一個特徵是情緒極易傳染。
這些“領導”們這些簡短有力的話,配合上慷慨激昂而富有感染力的氛圍,一瞬間整個集體就沸騰了~ 看過希特勒等人的演講,以及阿爾·帕西諾的《挑戰星期天》這部分電影的人會對這個有更深的印象。
所以,拒絕斷言,如果有人給你說:幹吧!做這個吧,肯定能有收益,你一定要問他背後的邏輯。
說的太多了,這裡提供一些解決方法,比如如果你去參加某項會議,可以自己決定去不去,比如一個組織的培訓會什麼的,可以提前瞭解下他們今天和昨天的會議內容有什麼區別,如果只是重複一些昨天的觀點,那麼我覺得你可以不去參加了。
3.拒絕在群體氛圍下,快速做決定。這句話前半句的理論依據,前面也提到了:群體有一個特徵是情緒極易傳染。舉個例子說明下,比如在某個基金宣講會,臺上的演講者說的慷慨激昂,意氣風發,全場200多人前排的幾個(可能是託)已經按耐不住內心的小鹿了,突然之間,演講者說了一句:由於XXXXXXXXXX,今天我們只有49個名額,坐在臺下的觀眾仔細一打量周圍,發現遠遠超出了這個限制,演講者結束的話音一落,立馬有人衝了去開始購買這個基金。
此時的你,我,他,要冷靜,尤其是類似的情況,先讓自己離開群體,回到家或者去衛生間單獨想想,除非你在參加這個之前已經邏輯非常嚴謹的分析過了。在群體氛圍下做出的決定,絕大多數並不是最好的。
4.敢於質疑不相干領域的大佬的建議我們活在這個網際網路世界裡,經常會聽到和看到某某大V的言論,比如做理財的,比如做衛生安全的,比如賣書的等等。但是如果這個人開始講一種和自己所在的深耕領域不相關的東西時,一定要學會質疑他的權威性。
這一點,其實,很多人都會迷失自己,而且,我把這一點說明白,也在一定程度損害了某些大V的利益。
有人可能會問,你看完這本書,總結出這些東西,真的有用麼?
我想說,確實很受用,至少,當我身處群體的時候,我已經開始有某種意識了。
就好比海賊王裡的路飛一樣,預知未來的見聞色,從一開始的完全無意識,到開始產生這樣的意識,再到後面可以靈活應用。
-
9 # 楊木林子宋小欠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覺得推薦書還是要看對方的年齡,經歷,以及現階段所處的人生狀態,有些公認的好書,在一定的年齡段其實我也不建議讀,比如《簡愛》那種愛太純粹了,少女讀過,會對純粹的愛過於嚮往,而現實常常比較打臉,我個人比較推薦三十歲上下的人,處於爬坡階段的人,在面臨困境的人生階段來讀一下《活著》,故事是苦的,但相信我,你可以感受到正面的力量!
回覆列表
《如何閱讀一本書》商務印書館出版
這是我向大家極力推薦的一本書,尤其是向那些覺得自己讀書方法還不夠理想的朋友。
作者是“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有著豐富的閱讀經驗,瞭解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嘗試著相信他可以寫出一本較好的關於如何閱讀的經驗之談。
書編排的很好,作者的思路很清晰。書名一目瞭然地告訴你作者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目錄的構架也有著較強的邏輯性,從基礎閱讀開始,接著是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從淺入深,而且各章都有小標題,清楚的表明了作者各章的構架,讀完之後你也會發覺邏輯清晰。作者所使用的語言文字也很簡單,容易理解,對於具體的操作規則有具體的例子做說明,這對於一本實用性的書來說是比較重要的。作者在要重點強調的地方用黑體做了標記,在各章的結尾有關於本章所談閱讀規則的小結,幫助讀者降低了閱讀困難,減少了不少麻煩。
當然,書編排的好不是最重要的,一本好書最重要的是內容好,而作為一本實用性的書最重要的是實用。作者在這方面做的非常成功,對於如何閱讀一本書做了全面而具體的解答,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
其實全書歸結起來就一句話——主動的讀,其各個具體的步驟都是圍繞這幾個字展開的。
在主動閱讀中一個閱讀者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是
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什麼?
2、書的細節部分,即作者的想法或論點是什麼?
3、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還只是部分有道理?
4、這本書和我有什麼關係?
下面接著簡略概括各個層次的閱讀規則:
基礎閱讀很簡單,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首先說說檢視閱讀。當我們翻看一本新書的時候,首先要關注的是書名,瞭解作者要談的是哪方面的內容,書是屬於哪一種的(是實用性的還是理論性,是歷史還是經濟學?),接著就是看目錄,初步瞭解書的框架,然後是略讀——大概的選幾部分來看,我覺得主要的目的是熟悉一下書本,使讀者的陌生感降低,接著是速讀,以一種比較合適的速度讀完全書,看不懂的不做過多的停留,後面有作業的也先不看,總之,先看完,對全書有一個整體的印象。
作者在全書篇幅花的最多的是分析閱讀,對於大多數的讀者來說這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這裡我把作者的歸納重複一下:
一是找出一本書在談什麼:既這本書屬於哪一類,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依據書的重點列出書的綱要,再根據各個大綱要列出小綱要,最後確定作者在問的具體問題。
二是詮釋一本書的內容:既詮釋作者的關鍵字的確切涵義,全面理解最重要的句子的意義,找出作者對自己觀點的論據,確定書中的問題哪些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還沒有。
按照書中的安排,第三篇是分門別類的談關於各種不同類別的具體讀書方法,但是前面所談的是基礎,這裡要談的是細節部分,讀者完全可以有選擇的,讀關於自己目前正關心的一類書的部分。
最後是關於主題閱讀,作者認為這是閱讀的最高層次,我快速的讀了一遍,頗受啟發,但就目前來說意義不大,就沒有再深究了。作者還談了閱讀的意義,寫的很簡短,也很深刻,如果對閱讀的意義還沒有清晰印象的朋友可以首先看這部分的內容。
以上是我讀完全書之後的大體感想,希望可以給大家做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