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低迷的風向

    進與退

    進退之間往往可以成就一段人生,同樣也可以使那唾手可得的成功在瞬間灰飛煙滅。這取決於個人在這進退之間所作的取捨。

    進者向前,退者向後,人們往往褒進者貶退者,以為退者不思進取,消極落後。其實並非全然如此。

    退的三種境界:畏難而退是退縮;知難而退是明智;為進而退是智慧。

    很多時候,“退”並不意味著自甘墮落自我放棄;相反,它恰恰提供了一個反思過失,積蓄能量的最好時機。“退”的時候,人往往變得更清醒,更理智,也更有主見。 畏進而退者,是人們往常理解中的退者。他們往往不思進取,害怕改革創新,憚於突破,而安於現狀,頑固守舊。

    如鮑叔牙,他深諳花總有謝進,與其佔有一隅不如讓與待放的蓓蕾的道理,他薦管仲,而退二線助管仲,最後獲得了齊國的稱霸。他為進而退。為進而退者,無論為己或為人,都是明智之人。

    春秋時,晉、楚兵遇中原,晉兵後退九十里,謂之報楚王相禮之恩,卻在地形,人心上獲得了絕對的優勢,最終大勝。這就是成語“退避三舍”的典故。晉軍對陣前後退,看似會降低士氣,振奮敵軍,讓楚軍佔了便宜。實際上退九十里等楚軍,正是以逸待勞,而楚軍則會麻痺大意,故而晉能輕鬆取勝。以退為進,是大智慧。退是為了更好的進,前進中遇到失敗需要我們暫時選擇退,然而,前進途中收穫輝煌時,暫時的退也不妨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人類在不斷地透過前人的經驗在改進,在進步。而先前的各種社會經驗延續了下來。

    社會前進的時候,人們只發現,只看見了進步的、新穎的那些東西,而忽視了某些本質問題,這就是我們的所退之處。

    我們在前進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那些傳統的,但帶動我們前進的,對我們有益的東西。只有這樣,新舊結合,相互彌補,才能加快社會的發展、進步。同時對人類文明不斷加以補充。

    創新和繼承結合,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這就是明智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親去世後,母親不願隨我們到城裡來,現在家裡有兩個小孩,現在不知道怎麼辦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