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傷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義,故遁逃走趙。自負以不肖之罪,故不敢為辭說。今王使人數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倖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書對。
臣聞賢聖之君不以祿私其親,其功多者賞之;不以官隨其愛,其能當者處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臣竊觀先王之舉也,見有高世之心,故假節於魏,以身得察於燕。先王過舉,擢之賓客之中,立之群臣之上,不謀父兄,以為亞卿。臣竊不自知,自以為奉令承教,可幸無罪,故受令而不辭,先王命之曰:“我有積怨深怒於齊,不量輕弱,而欲以齊為事。”臣曰:“夫齊,霸國之餘業而最勝之遺事也。練於兵甲,習於戰攻。王若欲伐之,必與天下圖之。與天下圖之,莫若結於趙。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趙若許而約四國攻之,齊可大破也。”先王以為然,具符節,南使臣於趙。顧反命,起兵擊齊。以天之道,光王之靈,河北之地隨先王而舉之濟上。濟上之軍受命擊齊,大敗齊人。輕卒銳兵,長驅至國。齊王遁而趙莒,僅以自免;珠玉財寶車甲珍器盡收入於燕。齊器設於寧臺,大呂陳於元英,故鼎反乎曆室,薊丘之植植於汶篁,自五伯以來,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為謙於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國諸侯。臣竊不自知,自以為奉命承教,可幸無罪,是以受命不辭。
臣聞賢聖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於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毀,故稱於後世。若先王之報怨雪恥,夷萬乘之強國,收八百歲之蓄積,及至棄群臣之日,餘教未衰,執政任事之臣,修法令,慎庶孽,施及乎萌隸,皆可以教後世。
臣聞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昔伍子胥說聽於闔閭,而吳王遠跡至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吳王不寐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見主之不同量,是以至於入江而不化。
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跡,臣之上計也。離毀辱之誹謗,墮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義之所不敢出也。
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臣雖不佞,數奉教於君子矣。恐侍御者之親左右之說,不察疏遠之行,故敢獻書以聞,唯君王之留意焉。
後記:打消了對樂毅的某些偏見,燕惠王便封樂毅之子樂間為昌國君。
儘管樂毅遭受不公,但樂毅也並不因個人得失而說趙伐燕,以洩私恨,而是居趙、燕兩國客卿的位置,往來通好,樂毅最後卒於趙國。
據說始齊之蒯通及漢武帝的大臣主父偃,在讀到樂毅《報燕惠王書》時,都感動得直流眼淚——“未嘗不廢書泣也”(<史記>載)
臣下沒有才幹,不能恭奉您的命令,來順從您左右那些人的意願,我恐怕回國有不測之事因而有損先王的英明,有害您的道義,所以逃到趙國。現在您派人來指責我的罪過,我怕先王的侍從不能體察先王收留、寵信我的道理,又不清楚我用來奉事先王的誠心,所以冒昧地用信來回答。
我聽說賢能聖明的君主不拿爵祿偏賞給親近的人,功勞多的就獎賞他,能力勝任的就舉用他。所以考察才能然後授給官職的,是能成就功業的君主。衡量品行然後交往的,是能樹立聲譽的賢士。我暗中觀察先王的舉止,看到他有超出一般君主的心志,所以我借為魏國出使之機,到燕國獻身接受考察。先王格外抬舉我,先把我列入賓客之中,又把我選拔出來高居群臣之上,不同父兄宗親大臣商議,就任命我為亞卿。我自己也缺乏自知之明,自認為只要執行命令接受教導,就能僥倖免於犯罪,所以接受任命而不推辭。
先王指示我說:“我跟齊國有積久的怨仇,深深惱恨齊國,不去估量燕國的弱小,也要把向齊國復仇作為我在位的職分。”我說:“那個齊國,至今保留著霸國的基業,而又有多次作戰取勝的經驗。士兵訓練有素,諳熟攻戰方略。大王若要攻打它,必須與天下諸侯聯合共同圖謀它。若要與天下諸侯圖謀它,不如先與趙國結盟。而且淮北,原屬宋國的地區是楚、魏兩都想得到的地方,趙國如果答應結盟就約好四國聯合攻打它,這樣齊國就可以被徹底打敗。”先王認為我的主張對,就準備了符節派我南去趙國。很快我就歸國覆命,隨即發兵攻打齊國。靠著上天的引導,先王的神威,黃河以北地區的趙、魏兩國軍隊隨著先王全部到達濟水岸上。濟水岸上的軍隊接受命令攻擊齊軍,把齊華人打得大敗。我們的輕快精銳部隊,長驅直入直抵齊國國都。齊王隻身逃跑奔向莒邑,僅他一人免於身亡;珠玉財寶戰車盔甲以及珍貴的祭祀器物全部繳獲送回燕國。齊國的祭器擺設在寧臺,大呂鍾陳列在元英殿;被齊國掠去的原燕國寶鼎又從齊國取來放回磿室,薊丘的植物中種植著齊國汶水出產的竹子,自五霸以來功業沒有趕上先王的。先王認為自己的志向得到滿足,所以劃出一塊地方賞賜給我,使我能比同小國的諸侯。
我聽說賢能聖明的君主,功業建立而不廢馳,所以能寫在《春秋》一類的史書上;有預見的賢士,名聲取得而不譭棄,所以能被後人稱頌。像先王那樣報仇雪恥,平定了具有萬輛兵車的強大國家,繳獲了齊國八百多年所積存的珍貴寶物,等到先王辭世之日,還留下政令訓示,指示執政掌權的臣屬,修整法令,慎重地對待庶出子弟,把恩澤推及到百姓身上,這些都可以用來教導後代。
我聽過這種說法,善於開創的不一定善於完成,開端好的不一定結局好。從前伍子胥的主張被吳王闔閭採納,吳王帶兵一直打到楚國郢都;吳王夫差不採納伍子胥的正確建議,卻賜給他馬革囊袋逼他自殺,把他的屍骨裝在袋子裡扔到江裡漂流。吳王夫差不明白先前伍子胥的主張能夠建立功業,所以把伍子胥沉入江裡而不後悔;伍子胥也不能預見君主的氣量、抱負各不相同,因此致使被沉入江裡而死不瞑目。
免遭殺身之禍而建功立業,彰明發揚先王的事蹟,這是我的上策。遭到侮辱以至誹謗,毀壞先王的名聲,這是我所最害怕的事情。面臨難以預測的罪過,把倖免於殺身之禍作為個人漁利的機會,這是恪守道義的人所不敢作出的事情。
我聽說古代的君子,絕交時不說別人的壞話;忠良的臣子離開原來的國家,不洗雪自己的罪過和冤屈。我雖然無能,但多次聆聽君子的教導了。我恐怕先王侍從聽信左右近臣的讒言,不體察被疏遠人的行為。所以獻上這封信把我的心意告訴您。希望君王留意吧。
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傷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義,故遁逃走趙。自負以不肖之罪,故不敢為辭說。今王使人數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倖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書對。
臣聞賢聖之君不以祿私其親,其功多者賞之;不以官隨其愛,其能當者處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臣竊觀先王之舉也,見有高世之心,故假節於魏,以身得察於燕。先王過舉,擢之賓客之中,立之群臣之上,不謀父兄,以為亞卿。臣竊不自知,自以為奉令承教,可幸無罪,故受令而不辭,先王命之曰:“我有積怨深怒於齊,不量輕弱,而欲以齊為事。”臣曰:“夫齊,霸國之餘業而最勝之遺事也。練於兵甲,習於戰攻。王若欲伐之,必與天下圖之。與天下圖之,莫若結於趙。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趙若許而約四國攻之,齊可大破也。”先王以為然,具符節,南使臣於趙。顧反命,起兵擊齊。以天之道,光王之靈,河北之地隨先王而舉之濟上。濟上之軍受命擊齊,大敗齊人。輕卒銳兵,長驅至國。齊王遁而趙莒,僅以自免;珠玉財寶車甲珍器盡收入於燕。齊器設於寧臺,大呂陳於元英,故鼎反乎曆室,薊丘之植植於汶篁,自五伯以來,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為謙於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國諸侯。臣竊不自知,自以為奉命承教,可幸無罪,是以受命不辭。
臣聞賢聖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於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毀,故稱於後世。若先王之報怨雪恥,夷萬乘之強國,收八百歲之蓄積,及至棄群臣之日,餘教未衰,執政任事之臣,修法令,慎庶孽,施及乎萌隸,皆可以教後世。
臣聞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昔伍子胥說聽於闔閭,而吳王遠跡至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吳王不寐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見主之不同量,是以至於入江而不化。
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跡,臣之上計也。離毀辱之誹謗,墮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義之所不敢出也。
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臣雖不佞,數奉教於君子矣。恐侍御者之親左右之說,不察疏遠之行,故敢獻書以聞,唯君王之留意焉。
後記:打消了對樂毅的某些偏見,燕惠王便封樂毅之子樂間為昌國君。
儘管樂毅遭受不公,但樂毅也並不因個人得失而說趙伐燕,以洩私恨,而是居趙、燕兩國客卿的位置,往來通好,樂毅最後卒於趙國。
據說始齊之蒯通及漢武帝的大臣主父偃,在讀到樂毅《報燕惠王書》時,都感動得直流眼淚——“未嘗不廢書泣也”(<史記>載)
臣下沒有才幹,不能恭奉您的命令,來順從您左右那些人的意願,我恐怕回國有不測之事因而有損先王的英明,有害您的道義,所以逃到趙國。現在您派人來指責我的罪過,我怕先王的侍從不能體察先王收留、寵信我的道理,又不清楚我用來奉事先王的誠心,所以冒昧地用信來回答。
我聽說賢能聖明的君主不拿爵祿偏賞給親近的人,功勞多的就獎賞他,能力勝任的就舉用他。所以考察才能然後授給官職的,是能成就功業的君主。衡量品行然後交往的,是能樹立聲譽的賢士。我暗中觀察先王的舉止,看到他有超出一般君主的心志,所以我借為魏國出使之機,到燕國獻身接受考察。先王格外抬舉我,先把我列入賓客之中,又把我選拔出來高居群臣之上,不同父兄宗親大臣商議,就任命我為亞卿。我自己也缺乏自知之明,自認為只要執行命令接受教導,就能僥倖免於犯罪,所以接受任命而不推辭。
先王指示我說:“我跟齊國有積久的怨仇,深深惱恨齊國,不去估量燕國的弱小,也要把向齊國復仇作為我在位的職分。”我說:“那個齊國,至今保留著霸國的基業,而又有多次作戰取勝的經驗。士兵訓練有素,諳熟攻戰方略。大王若要攻打它,必須與天下諸侯聯合共同圖謀它。若要與天下諸侯圖謀它,不如先與趙國結盟。而且淮北,原屬宋國的地區是楚、魏兩都想得到的地方,趙國如果答應結盟就約好四國聯合攻打它,這樣齊國就可以被徹底打敗。”先王認為我的主張對,就準備了符節派我南去趙國。很快我就歸國覆命,隨即發兵攻打齊國。靠著上天的引導,先王的神威,黃河以北地區的趙、魏兩國軍隊隨著先王全部到達濟水岸上。濟水岸上的軍隊接受命令攻擊齊軍,把齊華人打得大敗。我們的輕快精銳部隊,長驅直入直抵齊國國都。齊王隻身逃跑奔向莒邑,僅他一人免於身亡;珠玉財寶戰車盔甲以及珍貴的祭祀器物全部繳獲送回燕國。齊國的祭器擺設在寧臺,大呂鍾陳列在元英殿;被齊國掠去的原燕國寶鼎又從齊國取來放回磿室,薊丘的植物中種植著齊國汶水出產的竹子,自五霸以來功業沒有趕上先王的。先王認為自己的志向得到滿足,所以劃出一塊地方賞賜給我,使我能比同小國的諸侯。
我聽說賢能聖明的君主,功業建立而不廢馳,所以能寫在《春秋》一類的史書上;有預見的賢士,名聲取得而不譭棄,所以能被後人稱頌。像先王那樣報仇雪恥,平定了具有萬輛兵車的強大國家,繳獲了齊國八百多年所積存的珍貴寶物,等到先王辭世之日,還留下政令訓示,指示執政掌權的臣屬,修整法令,慎重地對待庶出子弟,把恩澤推及到百姓身上,這些都可以用來教導後代。
我聽過這種說法,善於開創的不一定善於完成,開端好的不一定結局好。從前伍子胥的主張被吳王闔閭採納,吳王帶兵一直打到楚國郢都;吳王夫差不採納伍子胥的正確建議,卻賜給他馬革囊袋逼他自殺,把他的屍骨裝在袋子裡扔到江裡漂流。吳王夫差不明白先前伍子胥的主張能夠建立功業,所以把伍子胥沉入江裡而不後悔;伍子胥也不能預見君主的氣量、抱負各不相同,因此致使被沉入江裡而死不瞑目。
免遭殺身之禍而建功立業,彰明發揚先王的事蹟,這是我的上策。遭到侮辱以至誹謗,毀壞先王的名聲,這是我所最害怕的事情。面臨難以預測的罪過,把倖免於殺身之禍作為個人漁利的機會,這是恪守道義的人所不敢作出的事情。
我聽說古代的君子,絕交時不說別人的壞話;忠良的臣子離開原來的國家,不洗雪自己的罪過和冤屈。我雖然無能,但多次聆聽君子的教導了。我恐怕先王侍從聽信左右近臣的讒言,不體察被疏遠人的行為。所以獻上這封信把我的心意告訴您。希望君王留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