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歷史上的順義是北京北郊的農業生產基地,新中國成立後,首都國際機場落戶順義,為其帶來得天獨厚的發展機遇。順義在產業發展、良性城市化程序、承接北京核心區外溢的經濟功能、人口甚至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上,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徑,並大獲成功。

    從北塞腹地到京郊糧倉

    ▲ 建成後的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 馬文曉/攝

    首都機場、現代汽車、燕京啤酒、牛欄山二鍋頭……從硬化路面到樓盤廠房,水泥灰儼然成了今日順義的主色調。然而如果翻開歷史,就會發現順義的色彩不止於此,在僅僅三十年以前,從即將降落的飛機上看到的順義大地似應是黃、綠二色交織在一起的。

    ▲ 麥田與平野,構成了前工業化時代華北平原上最普遍的景觀。 張蓮花/攝

    歷史上,順義更多以“京郊糧倉”的身份出現,自元代定都北京開始,順義就是北京城及其周邊最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和首都功能區之一。

    ▲ 潮白河從順義老城區東側蜿蜒流過,它的沖積平原構成了順義的主體地形,傳統的經濟文化形態也從中孕育而生。 馬文曉/攝

    一條潮白河,貫穿了順義自秦漢至今的歷史,圍繞著它的水陸交通和農業開發是順義大地兩千多年來的歷史主旋律。順義地處潮白河中游,潮白河出山後在一馬平川的沖積平原上東西反覆擺動、沖刷、沉積,塑造了順義今日的地貌。平坦廣闊的地形,豐厚肥沃的土壤,豐富的地表地下水資源和適宜的氣候環境,共同構築了順義作為“京郊糧倉”的基礎,遼宋時期的著名地理學家沈括曾如此描述順州(今順義區):“其地平斥,土厚宜稼,……地廣多粟,……自順以南,皆平陸廣饒,桑谷沃茂”。

    自古以來,順義的地緣優勢體現在內向和外向兩個方面,它既是從北京城北出古北口的必經之路,又是北方邊塞的補給腹地。潮白河上游蜿蜒曲流於燕山之間,是溝通華北平原與北方草原和東北地區的重要天然廊道,順義坐落於這一廊道的南向出口處。狐奴山西原有牛欄山,山體為赤紅色與淺黃色岩層疊壓的頁岩,二者有可能本是相連的淺山丘陵,因潮白河的侵蝕而形成了兩座隔河相峙的孤丘,好像一座大門鎖住了古北口走廊南出口,自此往下,一馬平川,北方來犯者便可暢通無阻地直搗北京小平原腹心。與此同時,這裡還是跨越潮、白二河的重要渡口,堪稱水陸樞紐。

    ▲ 戰國時代的蟠虺紋壺出土於順義南彩附近, 是順義早期文化遺產的代表。現藏於首都博物館。 尹楠/攝

    隋唐一統,北方砥定。漢人王朝勢力重回,華北平原的農業經濟逐漸恢復,燕山南北,農牧兩分的形勢出現。此時,北京地區的北部山區孔道慢慢成了兩種文明勢力的交流前沿和交戰前線。幽州(北京城當時的名稱)這座城也再次成為帝國東北邊疆的重要根據地。

    大唐盛世,萬國來朝,北方突厥、契丹等民族難以抵抗強盛到巔峰的唐帝國,紛紛順應唐朝開放包容的民族政策而自願內附,接受大唐的羈縻統治(唐朝在其軍事力量所及的邊疆地區廣設羈縻州、縣,其長官由部族首領世襲,內部事務高度自治,由中央政權賦予名分和合法性,其領地被視為大唐領土的正式組成部分)。唐玄宗開元四年(716),松漠契丹析紇便部落所置的歸順州內遷,玄宗李隆基將其安置於潮白河畔,設懷柔縣(治所在今順義城區),州治、縣治同在一城,轄區相當於今順義區的中西部,其名寄寓了恩名遠播、四方歸順的美好寓意,這便是歷史上順義縣的前身,開啟了順義一千三百餘年的歷史。唐天寶年間曾改稱此地為歸化郡,唐末復改稱順州。

    元代以來,行政力量的空前加強使北京地區的人口數量不斷膨脹,城市用水和糧食需求日益增加,巨量漕糧需透過新開掘的運河從江南進京,因而在郭守敬的主持下,新開通惠河從京城西北引水濟運,同時也把漕運路線引入大都城內。潮白、溫榆二水不再負擔漕運任務,其水源便被解放出來,用以滿足本地糧食生產的需求。

    ▲ 順義北倚燕山餘脈,坐擁淺山山麓地帶, 這種地勢為順義早年發達的農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李宗印/攝

    順州宜農的地理環境早已被前代人所重視。金代定都中都後,金人貴族紛紛在順州開闢軍屯,以佔良田;此後,元朝特設官職專管大都路的農事,大肆興修水利,鼓勵墾田興農,順州一帶的軍屯和民屯紛紛興起。這些都為明代順義的大規模開發打下了基礎。

    ▲ 順義作為北京外圍主要糧食生產基地的地位從明清時代一直延續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時至今日,糧食生產已不再是主要職能,但順義現代農業用地的面積和產業規模依舊可觀。 李宗印/攝

    在明初統治者移民和屯墾政策的作用下,順義縣(洪武年間改稱“順州”為“順義縣”)逐漸有了“京郊糧倉”的稱號。直至今日,順義大地上仍能見到一些明代大規模開發的歷史遺留。

    順義:大北京的“衛星城”

    ▲ 田野之上逐漸湧現出更多的城鎮、廠房等現代化建築,這種景觀的變化體現了順義從京郊糧倉向現代新城的轉型。 視覺中國/圖

    針對城市體量過大帶來的一系列消極影響,規劃學者們從近百年前就開始探索種種醫治的良方。其中,巴黎提出的“衛星城”之名體現了一種法國式的浪漫想象——外圍新城像衛星一樣環繞著“母星”。然而並不是所有天體都能成為衛星,它們必須具備一定的質量和穩定性,才能與母星保持住涇渭分明又相互作用的引力關係。

    理想的“衛星城”與中心城的關係正是如此:外圍城市在“母星”的牽引下,同時擁有著服務能力和自行運轉的力量,就像衛星的公轉和自轉一樣。

    中國在上世紀末期也引進了“衛星城”的概念,然而在實踐中卻是成功者寥寥,連巴黎自己也是教訓多於經驗。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產業結構,導致新城淪為功能單一的集中居住區——失去了自轉動力的衛星,註定只能墜落於母星之中,變成隕石。

    作為北京都市功能外溢和遷移的承接者,緊鄰城六區的幾個平原區縣各自拿出了大量本是普通鄉村的土地空間與北京核心區相銜接,而在銜接方式上則各有不同。

    昌平和通州是居住區的代表,以通州老城區和回龍觀、天通苑兩大住宅區為起點,高密度的居住單元逐漸呈圈層狀向外鋪開,沿著主要交通線次第排開的樓盤滿足了無數人的北京夢,也把這些邊緣集團與北京市區逐漸連成一片。然而,功能的過於單一和集中讓這些區域難於實現城市功能和經濟體系的獨立執行,由於缺乏產業基礎,居住在此的百萬量級人口無法就近就業,只能擁擠在超高密度的時間和空間內進行潮汐式通勤,這對交通服務來說不啻為一種災難。順義則有所不同,每天清晨,鐵15 號線的車廂裡雖也摩肩接踵,但並沒有像途經回龍觀的13 號線那樣從車內一直擁擠到站外——在北京地鐵常規限流車站名單中,從順義進城的15 號線全線無站上榜,這說明住在順義的遠端通勤人口與昌平或通州不在同一個數量級裡。

    ▲ 首都機場的強力驅動是順義一系列令人矚目的變化的重要原動力。 視覺中國/圖

    對中心城區的全方位依賴,導致的結果是北京所急迫需要的城市功能和人口的疏解不僅沒有實現,反而贅生出了一個個城市病的大病灶。蓋樓容易,從無到有地打造一座功能齊全的城很難,除了自身的條件,決定性的契機同樣重要。或者再直白一點說:首都機場,是讓順義與眾不同的重要原因。

    ▲ 從農業到傳統工業,再到高新技術製造業,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順義的產業結構在內外環境的雙重推動下實現著不斷的升級。這是順義實現從北京衛星城轉變為京津冀地區重要功能中心的內在動力。

    (上)北京汽車廠的生產線上火花飛舞。 安湘庭/攝

    (下)北京三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李曉峰/攝

    溫榆河在順義與北京市區之間構成了一道結界狀的軟性隔離,一定程度上阻擋了順義被北京這個巨型引力場撕裂。由於地鐵通車較晚,順義始終沒有建設集中面向市區上班族的特大型住宅區。與此同時,以機場為核心的航空企業與配套服務行業直接消化了近十萬的從業人群,在機場的輻射帶動下,物流、加工、會展、酒店等產業叢集也以極大的“胃口”吸納著大量的就業者。除此之外,順義也還有不少不以機場為核心的傳統的製造業,比如北京汽車,同樣是就業大戶。如此眾多的居民在順義工作,也在順義生活和消費,上班為順義提供服務,下班為順義創造價值,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因而,順義成功地避免了成為“睡城”的命運。

    ▲ 潮白河畔的順義城區是順義傳統的政治、商業和居住中心,與以臨空經濟為主的機場片區一道,構成了順義這座新城的核心。 安湘庭/攝

    “與世界為鄰”在這裡並不只是一句口號

    ▲ 隨著《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這一最新綱領性檔案在2017年釋出,順義在未來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明晰起來。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內,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可以對北京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未來暢想一番。 全景視覺/圖

    規模化工商業擁有自發造血的能力,不依賴中心城供給的“臍帶血”,是順義經濟的一大特點,也是“衛星城”成功的關鍵。由於有國際航空樞紐的存在,順義一方面吸收全球的優質資本與技術,一方面透過貨運航班把工業產品賣到世界各地,貿易空間的拓展讓順義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而不再僅僅圍繞著北京轉。作為一個功能全面的經濟體,順義在北京這顆“母星”身旁,完全能夠像衛星一樣自行運轉起來。

    順義更多的魅力在於,經濟和功能獨立性的體現並非閉門鎖界、自給自足,而是其內外相容的多元性。在機場的輻射圈外,大量的平曠土地上承載著從北京滿溢位來的需求和夢想,擴充套件著北京人(當然也包括順義人)對美好生活的想象空間。

    ▲ 20世紀90年代的牛欄山酒廠大門。 李宗印/攝

    普通百姓最日常的酒肉之需,多賴順義:北京市場超過半數的豬肉都來自順義的鵬程食品公司,它的前身或許更為媽媽輩的人們所熟知——順義肉聯廠,“牛二”和“普京”更是堪稱北京人酒桌上的鄉愁。作為自古以來京郊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順義的地方文化多與農業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如今,又有新的一批有識之士在順義用自己的方式向本地傳統致敬,他們在農業上進行的新的開發正在越來越多地擺上對生活有更高追求的人群的餐桌,他們在文化產業上的新探索新嘗試也在吸引著一部分都市年輕人投身其中。

    ▲ 自由攝影師小逸把鄉居生活的地點選在了順義,這裡既與鬧市保持了一定的距離,又與便利的城市生活相距不遠,相互之間切換自如。 車瑩/攝

    有別於城區的中產式郊區生活在順義同樣被很多人營造得有聲有色。租小院的理想青年和住別墅的事業有成者在這座巨型城市中或許不會有什麼實際的交集,但他們對各自美好生活的打造和追求是相通的,擠在地鐵裡的上班族絕非不向往這樣的生活,只是他們所居住的地方似乎不太具備這樣的氛圍。這些有趣的靈魂選擇順義落腳是有理由的,優良的自然環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順義與北京市內資本和文化創造力最集中的地方相距不遠不近,進宜業、退宜居,稍稍移步便又是通達全球上百個城市的國際機場,“與世界為鄰”在這裡並不只是一句口號。

    ▲ 順義的溫榆河畔分佈著北京最密集的高階居住區,這種類似北美郊區社群的居住空間為最早來到中國的外籍人士提供了一種熟悉的氛圍, 因而成為北京別墅區的典範。 李宗印/攝

    順義的真正樣貌在這種多重維度的疊加中愈發變得妙趣橫生,空間感十足。它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郊區,而更像一個在地理、文化、經濟、社會方面十分完整的小城市,卻又與巨城北京維繫著多方位的緊密聯絡。拋開純粹的理論術語,把順義重新詮釋為一座“衛星”之城,簡直再恰當不過。

    END

    《風物中國志·順義》

    姚瑤 許君達 主編

  • 2 # 我懶得起名字了

    首都機場前期促進了順義發展,08年後就限制了順義發展!

    要不是首都機場,北京副中心就是順義了。

    各個郊區線的地鐵都是以區名命名,比如昌平線,大興線,房山線,唯獨沒有順義線,而是命名為15號線?

    為什麼??

  • 3 # 虎梅143

    我們家剛在順義城區買的房,感覺不錯啊!小區環境很好,住宅周邊的配套設施很齊全,交通也比較便利。自我感覺比在城市裡(二,三環)住著環境好多了。

  • 4 # 北洋592

    順義沒有利用好自然資源優勢 潮白河兩岸風光秀麗,但是沒有得到重視 其實夾河而建觀光步道 垂釣 遊船以及夜景 在建設一些茶樓 酒吧 即美化環境 又能帶動經濟 造福順義人民!箭桿河也是非常好的自然景觀

  • 5 # 87643606

    順義發展緩慢,消費高,感覺鄉村氣息濃厚。

    從綠化、道路上看,已經被懷柔和密雲超越。

    區內規劃調整佈局不合理,沒有充分利用地鐵15號線,帶動沿線發展。新政府周邊配套不齊全,往左往右都是農村,根本沒有一點城市化程序的趨勢。

    雖然南側緊鄰城市副中心通州,潮白河水系從城區穿過,目前看,沒有什麼實際舉措,幾乎還是停留在七八年前的樣子。

    京密快速路從聽說到現在,已經快十年了,沒見一點施工痕跡。導致機場高速爆堵,京密路爆堵,十五號線早晚高峰沒點兒力氣根本上不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比較有韻味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