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西部交通幹線——勃律道上關山飛渡,崑崙山裡秘境通天!
吐蕃王朝強勢期,曾多次兵入西域(新疆南疆地區)與唐軍爭鋒。關於吐蕃軍隊的入疆的通道,以前多認為取道大小勃律(巴控克什米爾),從蔥嶺(帕米爾高原)以南繞道而行。
但王小甫先生在梳理了阿里與南疆關係後,提出了吐蕃通往西域另外兩種可能性,即東、中、西三通路理論:
東道——出柴達木盆地西北,沿阿爾金山北麓到若羌綠洲,從若羌向西北去焉耆,或向西去和田。
這條通道,實際上穿越了羌塘和阿爾金山兩大無人區。
中道——有兩條路線:
一條大致就是今天新藏公路所經的路線,即穿越夾在崑崙山和喀喇崑崙山之間的阿克賽欽(突厥語“中國的白石灘”),到達西域;
另一條是從西藏高原西北的拉達克(印控克什米爾),向北翻越喀喇崑崙山山口、蘇蓋提山口,過賽圖拉向西北,直下塔里木盆地西南斜坡上的葉城(唐代的朱俱波),或者向北由桑珠達坂翻越崑崙山,再東去和田,或西去葉城。
西道——則是從勃律道、罽賓道到達西域。
顯然,在三條通路中,穿越崑崙山的路徑最為便捷。
以往的研究中,由於此路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惡劣,長期被認為不可能通達,而被排除在外。
但實際上,中道是吐蕃王朝兵入南疆最早,也最可能採用的通路。其道路的存在,甚至可以追溯到現存最早的文獻記載。
藏北地區盛產食鹽,商貿交流中鹽是吐蕃出口的大宗產品。《隋書·西域傳》女國條記載:“女國,在蔥嶺之南,其國代以女為王。尤多鹽,恆將鹽向天竺興販,其利數倍。”
隋書裡的女國,位置應在今阿里地區,同書于闐國條又記,“于闐國,南去女國三千里”。因此,此女國肯定不是位於雅魯藏布江北岸的蘇毗女國。
需要注意一點,藏北高原鹽湖眾多,但產可食用鹽的鹽湖,多在北方羌塘無人區內部。如果溝通藏北與天竺的“食鹽之路”存在的話,那這條路向北延伸直達南疆,邏輯上也應該能成立。
《資治通鑑》:貞觀二一十一年(647年)十二月“戊寅,詔使持節昆丘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社爾、副大總營契芯何力、安西都護郭孝恪等將兵擊之(龜茲),仍命鐵勒十三州、突厥、吐蕃、吐書渾連兵進討。”
對於這次攻伐龜茲的出兵方向,《冊府元龜》的記載是,“又遣吐蕃君長,逾元菟而北臨;步搖酋渠,絕昌海而西騖。”(“步搖”為鮮卑首飾,借指鮮卑族吐谷渾)
可見,吐蕃並非與吐谷渾合兵而出。吐谷渾由東往西進發,而吐蕃是“北臨”,從南向北進襲。這樣話,穿越藏北荒原取道于闐(新疆和田),可能性就很大了。
再有一點,在波斯的史料裡,明確記載了兩條從於闐出發向南進入吐蕃的線路。
原文太長在此不引述了,王小甫先生的著作裡有詳細的論述。
其中一條線路,大致就是今天經過阿克塞欣的新藏線(219國道)。
另一條,是這幾年在穿越圈大熱的“克里雅古道”。這條古道是路途最短的線路,但最為艱險。
2008年7月,王鐵男曾組織9名隊員,從新疆和田縣(于闐)南普魯村出發,經硫磺達坂(5114米)、脫破拉尕特達坂(5030米)、阿特塔木達坂(5500米)、克里雅山口(5445米),到達新藏公路上的界山達坂,全程250公里,耗時11天。
1950年8月1日,由136名戰士組成的新疆騎兵先遣連,也尋“克里雅古道”入藏。8月3日,便抵達當時阿里的首府噶大克(今西藏噶爾縣),可見此路雖艱險南行,但具備通行騎兵的條件。
解放軍進藏先遣連照片
“克里陽古道”,始於葉爾羌綠洲(今新疆葉城),也被稱為葉爾羌之路。
北起崑崙山北坡的皮山縣克里陽鄉(克里陽村),經阿克硝爾村,再沿克里陽河谷而上,翻越克里陽達坂,至今新藏公路的賽圖拉。
“桑株古道”是葉爾羌之路的複線,也稱“崑崙山馱馬古道”。
它與克里陽古道的始末點相同,都是葉城和賽圖拉。但在穿越崑崙山的孔道上路徑選擇不同,北起皮山縣桑株鄉(桑株村),經康克爾柯爾克孜民族鄉(烏拉其村),沿桑株河谷而上翻越桑株達坂,再經色日克克爾(蒙古包)至賽圖拉。
此路在新藏公路開通前,曾長期承擔解放軍進藏部隊的補給任務。
綜上所述,從藏北通向南疆的道路,從東到西依次為“克里雅古道”、“克里陽古道+桑株古道”、“新藏線故道”。
受限於史料記載的缺乏,我們無法確知吐蕃軍隊進入南疆主要取道哪條線路。
但從高宗時期二十多年間,安西四鎮六度易手的劇烈拉鋸上看,溝通藏北與南疆的道路,應具備相當能力的道路承載條件。
否則,吐蕃軍隊是沒有能力,屢次入疆和唐軍爭鋒的。
勃律道和罽[jì]賓道,也是通西域的道路之一,但它們還主要肩負著通往中亞、西亞、南亞的任務。
勃律、罽賓兩國地理位置上非常特殊(大勃律為巴控克什米爾的巴爾蒂斯坦,小勃律為巴控吉爾吉特,罽賓位於巴基斯坦與阿富汗之間的開伯爾山口),恰好處於溝通西亞、中亞、南亞、東亞的十字路口上。
這兩國既是唐蕃的西門戶,還是波斯、大食的東門戶,同時也是“吐蕃絲綢之路”與傳統的絲綢之路的結合點。
對吐蕃而言,中亞、南亞、西亞商品透過此道輸入高原。苯教、佛教、摩尼教等宗教因素和其他文化特質,也透過這兩條道傳入了吐蕃。
這些都吐蕃崛起的必備條件(吐蕃金屬冶煉技術最早應源於中亞),而吐蕃也正是透過不斷地吸收異族文化而發展壯大。
交流讓古道兩側的國家均大受裨益,早在公元1世紀,波斯和大食的文獻中,只要提到麝香必然要提到吐蕃。到了5世紀期間,甚至遠在歐洲的貴族也知道了吐蕃麝香質量上乘,而產自伊朗的藏紅花,也成了高原聖藥。
首先需要注意一點,勃律本是一國,正是在吐蕃的作用下,才出現了大、小勃律之分。
新羅國僧人慧超曾取道西域遊歷天竺,在其所著《往五天竺國傳》中有如下記述:“迦葉彌羅國西北,隔山七日程,至小勃律國。此屬漢國所管,衣著人風,飲食言音,與大勃律相似。……元是小勃律王所住之處。為吐蕃來逼,走入小勃律國坐,首領百姓,在彼大勃律不來。”
由此可知,吐蕃應是首先控制了大勃律土地,才出現了不甘臣服的小勃律國。
至於吐蕃佔領大勃律的時間,唐書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我們只能知道玄奘西行時,其著述中並沒有小勃律的名稱,而唐史中小勃律的稱謂,第一次出現時間是開元十年(公元722年),“九月,吐蕃圍小勃律……”。
很顯然,拿下大勃律並沒有讓吐蕃心滿意足。很快,其便以“非謀爾國,假道攻四鎮”為藉口,攻伐小勃律,“奪其九城”。
而唐朝為封堵吐蕃西進之路,曾“遣疏勒副使張思禮率銳兵四千倍道往,大破吐蕃,殺其眾數萬,復九城,詔封小勃律王。”
此後小勃律之名,便屢見於兩國史料,吐蕃以“公主赤沒祿嫁小勃律王”,導致“及其旁二十餘國皆附”。
唐朝則在公元740年(玄宗開元二十八年)至公元745年間,三任安西都護(蓋嘉運、田仁畹、夫蒙靈察)先後討伐小勃律,但都遭遇失敗。
直到高仙芝、封常青經略西域期間(天寶年間),才飛渡連雲堡,斬斷通往吐蕃的橋樑,再度控制了小勃律國。
圖片源於網路
這個位於興都庫什山左近,控扼開伯爾山口的國家,在大國爭霸戰中想低調都沒機會。
熟悉印度次大陸歷史的朋友,對開伯爾山口一定不會陌生。作為興都庫什山脈最大和最重要的山口,它的幾乎就是三哥的一部血淚史。
從公元前1200年的雅利安人開始,波斯(大流士一世)、希臘(亞歷山大)、貴霜(迦德菲塞斯一世)、白匈奴(嚈[yàn]噠)、突厥(伽色尼王朝)、阿富汗普什圖人(杜蘭尼王朝)、突厥蒙古人(莫臥兒王朝)、直到19世紀的英華人,幾乎可以寫一部世界史。
除英華人是從海上舶來外,其餘所有入侵印度的勢力,都尋開伯爾山口而入。
作為溝通西亞、南亞最重要的地峽,玄奘對它的認識是,“山極硝峻,雖有門徑,而復隘狹,自古鄰敵無能攻伐”。
從兩位大師的記述上看,開伯爾山口是處“狹如門徑”的三岔路口(東接吐蕃、北通勃律、西通乾陀羅)。
唐天寶年間,高仙芝、封常青兩次攻拔小勃律王都,可能都是尋罽賓至勃律的道路,繞到了小勃律的側後方發動的突襲。
因為,罽賓國遣使入朝,曾說過這樣一番話:“有國以來,並臣天可汗,受調發。國有象、馬、步三種兵。臣身與天竺王扼吐蕃大道,禁出入,戰輒勝。有如天可汗兵至勃律者,雖眾二十萬,能輸糧以助。”
從話語中可見,罽賓國對近在咫尺的吐蕃頗有戒心,以“扼吐蕃大道,禁出入”為籌碼,希望唐朝攻伐小勃律,即便二十萬唐軍,罽賓國也能保證糧草補給(“雖眾二十萬,能輸糧以助”)。
因此,“安西都護三討小勃律”失利後,高、封二人的連勝,很有可能借助了罽賓國協助。
另外,開元十年,罽賓國使臣又至,上言道:“去年五月,金城公主遣使詣箇[gè]失蜜國,亡欲走貴汝。箇失蜜從臣國借兵,共拒吐蕃。王遣臣入取進止”。
當然,罽賓國與吐蕃關係不睦,不代表就和唐朝關係好。國家之間是赤裸裸的需要與被需要的關係,罽賓不過是希望唐軍削弱吐蕃,以使局勢更符合本國的利益。
但不管怎樣,勃律和罽賓兩條孔道,對唐和吐蕃均存在重要的戰略價值。
這種戰略價值體現,被法國學者沙畹一語道破,“中國欲維持與箇失蜜、罽賓、謝䫻[yù]等國的交際,則應維護從護密及小勃律赴諸國之通道。故此道,又為吐蕃進入四鎮之天然通道。”
對唐朝來說,是為了堵住吐蕃繞過蔥嶺(帕米爾高原)西入中亞之路,進而保證安西四鎮免受兩個戰略方向的夾擊。
吐蕃則是要尋此路,在中亞昭武九姓之國中施加影響力,攤薄大食和唐朝的控制。
要知道,阿里地區和衛藏(前後藏)在自然風貌、生活習性上天差地別。
理論上來說,迥異的地貌特質和地緣影響,會孕育風格特異的文化特質。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誕生在西部的女國、象雄文明現象不會是無根之水、無本之木。至於這些西部文明,是否到達國家構成的高度,且放在一邊,但其有不同於衛藏的文化特徵是毋庸置疑的。
而這些不同於衛藏的文化特質,顯然是受到了來自西方的影響,甚至目前儲存在古格的早期壁畫中,存在非常明顯的犍陀羅風格(巴基斯坦、阿富汗東北部特徵)。 阿里古格託林寺早期壁畫
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各條道路承載了不同的歷史文化使命,這是吐蕃文明不斷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
吐蕃東方的唐文化;北方的西域、突厥、回鶻文化;西方的波斯、阿拉伯文明;南方的尼泊爾、印度文化皆匯聚於此。吐蕃文明正是在這種優厚土壤中,不斷滋長完善。
認為吐蕃文明受地理條件限制,處於一種封閉狀態,是有悖歷史實際的。
透過對吐蕃周邊方向道路的闡釋,我們可以發現,吐蕃王朝是一個相容幷蓄、心胸開放的時代。
正是這種開放包容的心態,吐蕃人才有可能將吐蕃王朝,打造成一個疆域扶搖萬里的大帝國。
《唐代吐蕃與于闐的交通路線考》_楊銘;
《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_王小甫;
《吐蕃王朝與西域的交通及佛教聯絡》_朱悅梅:
《唐代中西交通吐蕃——勃律道考》;
《吐蕃交通四題》_田峰;
《新疆經喀喇崑崙山口至列城道初探》_陸水林
吐蕃西部交通幹線——勃律道上關山飛渡,崑崙山裡秘境通天!
吐蕃王朝強勢期,曾多次兵入西域(新疆南疆地區)與唐軍爭鋒。關於吐蕃軍隊的入疆的通道,以前多認為取道大小勃律(巴控克什米爾),從蔥嶺(帕米爾高原)以南繞道而行。
但王小甫先生在梳理了阿里與南疆關係後,提出了吐蕃通往西域另外兩種可能性,即東、中、西三通路理論:
東道——出柴達木盆地西北,沿阿爾金山北麓到若羌綠洲,從若羌向西北去焉耆,或向西去和田。
這條通道,實際上穿越了羌塘和阿爾金山兩大無人區。
中道——有兩條路線:
一條大致就是今天新藏公路所經的路線,即穿越夾在崑崙山和喀喇崑崙山之間的阿克賽欽(突厥語“中國的白石灘”),到達西域;
另一條是從西藏高原西北的拉達克(印控克什米爾),向北翻越喀喇崑崙山山口、蘇蓋提山口,過賽圖拉向西北,直下塔里木盆地西南斜坡上的葉城(唐代的朱俱波),或者向北由桑珠達坂翻越崑崙山,再東去和田,或西去葉城。
西道——則是從勃律道、罽賓道到達西域。
顯然,在三條通路中,穿越崑崙山的路徑最為便捷。
一、崑崙山裡秘境通天以往的研究中,由於此路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惡劣,長期被認為不可能通達,而被排除在外。
但實際上,中道是吐蕃王朝兵入南疆最早,也最可能採用的通路。其道路的存在,甚至可以追溯到現存最早的文獻記載。
藏北地區盛產食鹽,商貿交流中鹽是吐蕃出口的大宗產品。《隋書·西域傳》女國條記載:“女國,在蔥嶺之南,其國代以女為王。尤多鹽,恆將鹽向天竺興販,其利數倍。”
隋書裡的女國,位置應在今阿里地區,同書于闐國條又記,“于闐國,南去女國三千里”。因此,此女國肯定不是位於雅魯藏布江北岸的蘇毗女國。
需要注意一點,藏北高原鹽湖眾多,但產可食用鹽的鹽湖,多在北方羌塘無人區內部。如果溝通藏北與天竺的“食鹽之路”存在的話,那這條路向北延伸直達南疆,邏輯上也應該能成立。
另外,史料中吐蕃第一次進入南疆,並不是與唐軍爭霸,而是受唐徵調共同征伐龜茲(今新疆庫車)。《資治通鑑》:貞觀二一十一年(647年)十二月“戊寅,詔使持節昆丘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社爾、副大總營契芯何力、安西都護郭孝恪等將兵擊之(龜茲),仍命鐵勒十三州、突厥、吐蕃、吐書渾連兵進討。”
對於這次攻伐龜茲的出兵方向,《冊府元龜》的記載是,“又遣吐蕃君長,逾元菟而北臨;步搖酋渠,絕昌海而西騖。”(“步搖”為鮮卑首飾,借指鮮卑族吐谷渾)
可見,吐蕃並非與吐谷渾合兵而出。吐谷渾由東往西進發,而吐蕃是“北臨”,從南向北進襲。這樣話,穿越藏北荒原取道于闐(新疆和田),可能性就很大了。
再有一點,在波斯的史料裡,明確記載了兩條從於闐出發向南進入吐蕃的線路。
原文太長在此不引述了,王小甫先生的著作裡有詳細的論述。
綜合以上幾點,再加上近年來學者對藏北交通線的研究。我們大致可以推測,從藏北高原穿越至南疆的道路,至少有三條以上。其中一條線路,大致就是今天經過阿克塞欣的新藏線(219國道)。
另一條,是這幾年在穿越圈大熱的“克里雅古道”。這條古道是路途最短的線路,但最為艱險。
2008年7月,王鐵男曾組織9名隊員,從新疆和田縣(于闐)南普魯村出發,經硫磺達坂(5114米)、脫破拉尕特達坂(5030米)、阿特塔木達坂(5500米)、克里雅山口(5445米),到達新藏公路上的界山達坂,全程250公里,耗時11天。
1950年8月1日,由136名戰士組成的新疆騎兵先遣連,也尋“克里雅古道”入藏。8月3日,便抵達當時阿里的首府噶大克(今西藏噶爾縣),可見此路雖艱險南行,但具備通行騎兵的條件。
解放軍進藏先遣連照片
在上述兩條道路中間,還有一條複線通路,稱為“克里陽古道、桑株古道”。“克里陽古道”,始於葉爾羌綠洲(今新疆葉城),也被稱為葉爾羌之路。
北起崑崙山北坡的皮山縣克里陽鄉(克里陽村),經阿克硝爾村,再沿克里陽河谷而上,翻越克里陽達坂,至今新藏公路的賽圖拉。
“桑株古道”是葉爾羌之路的複線,也稱“崑崙山馱馬古道”。
它與克里陽古道的始末點相同,都是葉城和賽圖拉。但在穿越崑崙山的孔道上路徑選擇不同,北起皮山縣桑株鄉(桑株村),經康克爾柯爾克孜民族鄉(烏拉其村),沿桑株河谷而上翻越桑株達坂,再經色日克克爾(蒙古包)至賽圖拉。
此路在新藏公路開通前,曾長期承擔解放軍進藏部隊的補給任務。
綜上所述,從藏北通向南疆的道路,從東到西依次為“克里雅古道”、“克里陽古道+桑株古道”、“新藏線故道”。
受限於史料記載的缺乏,我們無法確知吐蕃軍隊進入南疆主要取道哪條線路。
但從高宗時期二十多年間,安西四鎮六度易手的劇烈拉鋸上看,溝通藏北與南疆的道路,應具備相當能力的道路承載條件。
否則,吐蕃軍隊是沒有能力,屢次入疆和唐軍爭鋒的。
二、勃律道上關山飛渡。勃律道和罽[jì]賓道,也是通西域的道路之一,但它們還主要肩負著通往中亞、西亞、南亞的任務。
勃律、罽賓兩國地理位置上非常特殊(大勃律為巴控克什米爾的巴爾蒂斯坦,小勃律為巴控吉爾吉特,罽賓位於巴基斯坦與阿富汗之間的開伯爾山口),恰好處於溝通西亞、中亞、南亞、東亞的十字路口上。
這兩國既是唐蕃的西門戶,還是波斯、大食的東門戶,同時也是“吐蕃絲綢之路”與傳統的絲綢之路的結合點。
對吐蕃而言,中亞、南亞、西亞商品透過此道輸入高原。苯教、佛教、摩尼教等宗教因素和其他文化特質,也透過這兩條道傳入了吐蕃。
這些都吐蕃崛起的必備條件(吐蕃金屬冶煉技術最早應源於中亞),而吐蕃也正是透過不斷地吸收異族文化而發展壯大。
交流讓古道兩側的國家均大受裨益,早在公元1世紀,波斯和大食的文獻中,只要提到麝香必然要提到吐蕃。到了5世紀期間,甚至遠在歐洲的貴族也知道了吐蕃麝香質量上乘,而產自伊朗的藏紅花,也成了高原聖藥。
如此重要的交通節點,被大國覬覦自然可以理解。在各國史料中,圍繞著勃律和罽賓發生過多次激烈的爭奪。首先需要注意一點,勃律本是一國,正是在吐蕃的作用下,才出現了大、小勃律之分。
新羅國僧人慧超曾取道西域遊歷天竺,在其所著《往五天竺國傳》中有如下記述:“迦葉彌羅國西北,隔山七日程,至小勃律國。此屬漢國所管,衣著人風,飲食言音,與大勃律相似。……元是小勃律王所住之處。為吐蕃來逼,走入小勃律國坐,首領百姓,在彼大勃律不來。”
由此可知,吐蕃應是首先控制了大勃律土地,才出現了不甘臣服的小勃律國。
至於吐蕃佔領大勃律的時間,唐書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我們只能知道玄奘西行時,其著述中並沒有小勃律的名稱,而唐史中小勃律的稱謂,第一次出現時間是開元十年(公元722年),“九月,吐蕃圍小勃律……”。
很顯然,拿下大勃律並沒有讓吐蕃心滿意足。很快,其便以“非謀爾國,假道攻四鎮”為藉口,攻伐小勃律,“奪其九城”。
而唐朝為封堵吐蕃西進之路,曾“遣疏勒副使張思禮率銳兵四千倍道往,大破吐蕃,殺其眾數萬,復九城,詔封小勃律王。”
此後小勃律之名,便屢見於兩國史料,吐蕃以“公主赤沒祿嫁小勃律王”,導致“及其旁二十餘國皆附”。
唐朝則在公元740年(玄宗開元二十八年)至公元745年間,三任安西都護(蓋嘉運、田仁畹、夫蒙靈察)先後討伐小勃律,但都遭遇失敗。
直到高仙芝、封常青經略西域期間(天寶年間),才飛渡連雲堡,斬斷通往吐蕃的橋樑,再度控制了小勃律國。
圖片源於網路
罽賓國的情況,幾乎和小勃律一般無二。這個位於興都庫什山左近,控扼開伯爾山口的國家,在大國爭霸戰中想低調都沒機會。
熟悉印度次大陸歷史的朋友,對開伯爾山口一定不會陌生。作為興都庫什山脈最大和最重要的山口,它的幾乎就是三哥的一部血淚史。
從公元前1200年的雅利安人開始,波斯(大流士一世)、希臘(亞歷山大)、貴霜(迦德菲塞斯一世)、白匈奴(嚈[yàn]噠)、突厥(伽色尼王朝)、阿富汗普什圖人(杜蘭尼王朝)、突厥蒙古人(莫臥兒王朝)、直到19世紀的英華人,幾乎可以寫一部世界史。
除英華人是從海上舶來外,其餘所有入侵印度的勢力,都尋開伯爾山口而入。
作為溝通西亞、南亞最重要的地峽,玄奘對它的認識是,“山極硝峻,雖有門徑,而復隘狹,自古鄰敵無能攻伐”。
從兩位大師的記述上看,開伯爾山口是處“狹如門徑”的三岔路口(東接吐蕃、北通勃律、西通乾陀羅)。
唐天寶年間,高仙芝、封常青兩次攻拔小勃律王都,可能都是尋罽賓至勃律的道路,繞到了小勃律的側後方發動的突襲。
因為,罽賓國遣使入朝,曾說過這樣一番話:“有國以來,並臣天可汗,受調發。國有象、馬、步三種兵。臣身與天竺王扼吐蕃大道,禁出入,戰輒勝。有如天可汗兵至勃律者,雖眾二十萬,能輸糧以助。”
從話語中可見,罽賓國對近在咫尺的吐蕃頗有戒心,以“扼吐蕃大道,禁出入”為籌碼,希望唐朝攻伐小勃律,即便二十萬唐軍,罽賓國也能保證糧草補給(“雖眾二十萬,能輸糧以助”)。
因此,“安西都護三討小勃律”失利後,高、封二人的連勝,很有可能借助了罽賓國協助。
另外,開元十年,罽賓國使臣又至,上言道:“去年五月,金城公主遣使詣箇[gè]失蜜國,亡欲走貴汝。箇失蜜從臣國借兵,共拒吐蕃。王遣臣入取進止”。
當然,罽賓國與吐蕃關係不睦,不代表就和唐朝關係好。國家之間是赤裸裸的需要與被需要的關係,罽賓不過是希望唐軍削弱吐蕃,以使局勢更符合本國的利益。
但不管怎樣,勃律和罽賓兩條孔道,對唐和吐蕃均存在重要的戰略價值。
這種戰略價值體現,被法國學者沙畹一語道破,“中國欲維持與箇失蜜、罽賓、謝䫻[yù]等國的交際,則應維護從護密及小勃律赴諸國之通道。故此道,又為吐蕃進入四鎮之天然通道。”
對唐朝來說,是為了堵住吐蕃繞過蔥嶺(帕米爾高原)西入中亞之路,進而保證安西四鎮免受兩個戰略方向的夾擊。
吐蕃則是要尋此路,在中亞昭武九姓之國中施加影響力,攤薄大食和唐朝的控制。
勃律和罽賓兩條西去的道路,對西藏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可以認為是藏族文化中,僅次於漢文化、印度文化的第三塊拼版。要知道,阿里地區和衛藏(前後藏)在自然風貌、生活習性上天差地別。
理論上來說,迥異的地貌特質和地緣影響,會孕育風格特異的文化特質。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誕生在西部的女國、象雄文明現象不會是無根之水、無本之木。至於這些西部文明,是否到達國家構成的高度,且放在一邊,但其有不同於衛藏的文化特徵是毋庸置疑的。
而這些不同於衛藏的文化特質,顯然是受到了來自西方的影響,甚至目前儲存在古格的早期壁畫中,存在非常明顯的犍陀羅風格(巴基斯坦、阿富汗東北部特徵)。 阿里古格託林寺早期壁畫
吐蕃的交通,形成了一個以青藏高原為中心向而四周輻射的網狀結構,東北、東向是唐王朝,西北方向是突厥以及西域等地,西面和西南方向是中亞、印度等地。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各條道路承載了不同的歷史文化使命,這是吐蕃文明不斷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
吐蕃東方的唐文化;北方的西域、突厥、回鶻文化;西方的波斯、阿拉伯文明;南方的尼泊爾、印度文化皆匯聚於此。吐蕃文明正是在這種優厚土壤中,不斷滋長完善。
認為吐蕃文明受地理條件限制,處於一種封閉狀態,是有悖歷史實際的。
透過對吐蕃周邊方向道路的闡釋,我們可以發現,吐蕃王朝是一個相容幷蓄、心胸開放的時代。
正是這種開放包容的心態,吐蕃人才有可能將吐蕃王朝,打造成一個疆域扶搖萬里的大帝國。
從這個角度上說,吐蕃王朝與其一生的對手唐帝國真可謂一時瑜亮。參考書目:《唐代吐蕃與于闐的交通路線考》_楊銘;
《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_王小甫;
《吐蕃王朝與西域的交通及佛教聯絡》_朱悅梅:
《唐代中西交通吐蕃——勃律道考》;
《吐蕃交通四題》_田峰;
《新疆經喀喇崑崙山口至列城道初探》_陸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