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類的跳躍方式
獸類
獸類是哺乳動物中最常見的動物。
現在的哺乳動物大約有四千種左右,約佔脊椎動物總數十分之一。哺乳動物分為18個目,除鯨目和海牛目之外,其餘16個目絕大多數都是陸棲的四足動物——獸類。
從進化過程看,陸棲的獸類都是有魚類進化而成的。水棲的脊椎動物——魚類的游泳是由鰭來進行的,進化為陸棲的脊椎動物獸類的行走是由四肢來完成的。從鰭到肢,是脊椎動物進化的明顯標誌之一。
獸類區別於其它動物的特徵如下:
(1)獸類是用肺來呼吸的;
(2)獸類是屬於溫血動物;
(3)獸類大都有毛(少數無毛,或有鱗甲);
(4)獸類都用四肢行動。
獸類分佈很廣,地球上幾乎每一處陸地上都有獸類存在。有些獸類直接和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人類從獸類獲得肉食,獲得原料。甚至有一些獸類馴服為勞動工具,或飼養它們作為玩物。由於獸類和人類有著這樣密切的關係,更促使人類對各種獸類的研究。
獸類是屬於胎生的哺乳動物。它們出生前能在母親的胎盤內發育一段較長的時間,這樣就比其他脊椎動物更有充分的時間發展其複雜的腦和身體結構。一般來說,獸類的腦比鳥類和魚類發達,智慧也比它們高。所以也比其它動物容易接受人類的訓練,為人類效勞,成為人類的朋友。
古今中外的文學創作中,以獸類為題材的作品是累見不鮮的。在動畫藝術中寫獸類的題材也是相當多的,特別是早期的動畫片,絕大多數是以獸類為主角的。
在這一章中,我們重點講述獸類動作的基本規律。
人們常說“飛禽走獸”,用來形容鳥類善飛的特點和獸類善跑的功能。這裡,我們研究獸類的運動規律,就從“走”來開始吧!
(一)獸類四肢的結構
獸類的行走是透過四肢的運動來完成的。
魚類靠鰭來撥水游泳,進化為陸棲的爬行動物用四肢短足來支撐著身體在地上爬行,但還不能奔跑。進化為獸類的動物,長有較長的四肢,成為善跑的器官。
由於適應環境的生活方式不同,獸類的四肢也向著各種型別演化。
特別是哺乳動物中的靈長目,發展到猴和猿的階段,已能立起來走路,前肢已演化為手,原先走路的功能相對地消失了。
獸類奔跑速度和腳的構造也有密切的關係,熊類和猿猴類動物為什麼奔跑的速度較慢,主要由於這些動物都是“蹠行”的——即用腳板觸地行走。這類動物的腳上,從趾頭到後跟的部位上都長有厚肉的腳板,靠腳板貼地行走,缺少彈力,所以跑不快。人類也屬於“蹠行”動物,所以跑不過一般獸類。短跑運動員作100米衝跑時幾乎全用腳趾奔跑,蹠部和跟部離地,儘量大的限度減少接觸面,以便增加彈力,這樣跑的速度就增快了。
奔跑速度較快的獸類,一般都是“趾行”動物,如虎、豹、狗等爪類的動物。
它們全是利用趾部站立行走的。它們的前肢的掌部和腕部,後肢的蹠部和跟部永遠是離地的,所以這些獸類都以善跑出名。
獸類中還有一類“蹄行”動物。所謂蹄行,就是利用趾甲來行動。這類動物,隨著環境的適應,四肢的指甲和趾甲不斷擴大,逐漸潰化成堅硬的“蹄”。
蹄行的獸類又分為奇蹄和偶蹄。
奇蹄類動物有:馬、犀牛等。
偶蹄類動物有:牛、羊、鹿、駱駝、河馬等。
同是“蹄”行動物,但由於體形和蹄形發展不同,跑速也不同。如體形精幹,四肢修長的馬、鹿就比體形肥苯,四肢粗壯的牛、河馬等動物跑的快,跑的靈活。
腿的不同構造對行動速度毫無疑問是起很大作用的。另外,不同構造的腿型對獸類在不同的環境裡的行動效率,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在平坦的地面上,“蹠行”的熊是跑不過“蹄形”的馬的;但如換了光滑的冰面,馬的蹄就容易滑倒,相反,具有扁平腳掌的熊就不會滑倒,跑的就比馬快。同樣是“蹄行”動物,在平地上馬比駱駝跑的快。但在沙漠裡,長有寬厚肉蹄的駱駝,就更適宜這種沙丘環境,馬就甘拜下風了。
在草原裡,馬奔跑的時速可達40-50哩,綿羊頂多跑15哩。但在崎嶇的山路上,長有修長四肢和硬蹄的馬,登山下山的行動就不方便;而綿羊腿短並細,有底部凹陷,象吸盤般的蹄就有利於在陡坡上奔跑,甚至在峭壁上也能站穩。
我們在把不同型別的動物四肢加以比較,就更容易看清腿與腿的不同構造和適應的功能。
(二)四肢的運動規律
獸類最大的特點是行走和奔跑。
一般四肢動物的行動規律有這樣的方式,以馬為例,開始起步時如果是右前足先向前開步,對角線的左足就會跟著向前走,接著是左前足向前走,再就是右足跟著向前走,這樣就完成一個迴圈。
接著又是另一次右前足向前,左後足跟著向前,左前足向前,右後足跟著,繼續迴圈下去,就形成一個行走的運動。我們在畫馬的行走動作時,要注意身體的重心是放在三隻穩定地站在地上的腳所構成的三角形內。
馬除了走步外,還有小跑、快跑、奔跑等方式,各種跑的方式都有一定的運動規律的。
下面我們再把每種步法列出動作分析圖,以便能從形象上了解馬的動作規律。
1.馬的慢走動作規律
以上是馬的一般走路的四肢運動規律。它的方式是對角線換步法,即左前右後,右前左後的交替迴圈。一般慢走每一個完步大約一秒半鐘的時間,也可慢些或快些,根據規定情景而定。慢走的動作,腿向前運動時不易抬得較高。如果走快步,可以提高些。
前肢和後腿運動時的關節屈曲方向是相反的,前肢腕部向後彎,後肢跟部向前彎。
走路時頭部動作要配合,前足跨出時頭點下,前足著地時頭抬起。
2.馬的小跑動作規律
馬的小跑是屬於一種輕快地走步動作,四肢的運動規律基本上也是對角線交換的步法。與慢走稍為不同的是,對角線的兩足是同時離地、同時落地。四足向前運動時要提得高,特別是前足可提的較高些。身軀前進時要有彈跳感,隊較量足運動成垂直線時身軀最高,成傾斜線時身軀最低。
動作節奏是四足落地、離地時快,運動過程是兩頭快中間慢。
大多數獸類的小跑都是這種對角線兩足同起同落的不法。但也有些獸類,如駱駝和象等的小跑是採用一種“溜蹄”步法,行走時,身軀向兩側作大幅度的傾擺搖動。
“溜蹄”步法,同樣給人以輕快彈跳的感覺。
3.馬的大跑動作規律
這種大跑的步伐不用對角線的步法,而是左前有前,左後右後交換的步法,即前兩足和後足的交換。前進時身軀的前後部有上下蹺動的感覺,這種大跑的步法,步子跨出的幅度較大,第一個起點與第二個落點之間的距離可達一個多的體長,速度大約是每秒鐘兩個完步。
4.馬的奔跑動作規律
奔跑是最快的一種步伐,運動方式也是兩前足和兩後足交換的步法。四足運動充滿著彈力,給人以蹦跳出去的感覺。邁出步子的距離更大,並且常常只有一隻腳與地面接觸,甚至全部騰空,每個迴圈步伐之間落地點的距離可達身體三、四倍的長度。
馬奔跑的速度相當快,時速可達50哩,一秒鐘可跑三個完步。
拍一格為中速,拍兩格為慢速。有在空中飛奔的感覺。
八張為一個迴圈動作,一秒鐘跑三個完步。(1)(5)為原畫(1)(9)頭收(5)頭略向前衝。
5.爪類動物走路動作規律
爪類動物在哺乳動物中的種類是很多的,小的如鼠類,大的如獅子、老虎等。這些爪類動物,由於形體結構不同,生活環境各異,行走的動態是不同的。
這裡側重談獸類的規律。
食肉目中的抓類動物,腳上都長有尖銳的爪子。嘴上也都有利齒,適應其獵食其它動物。食肉獸類性情兇暴,因此人類稱之為猛獸,如常見的獅子、老虎、豹、狼、狐、豺狗等動物。
這類猛獸,身上都生有較長的獸毛,身體肌肉比一般蹄類動物鬆弛,但矯健有力,動作靈活敏捷,能跑善跳。
爪類猛獸屬趾行動物,利用指部和趾部來行走,因此彈力強,步法輕,速度快。
爪類動物和蹄類動物行走時有一個明顯不同的外部特點。蹄類動物的前肢關節是向後彎曲,而爪類動物是向前彎曲。因為前者是腕部關節彎曲,後者是肘部關節彎曲,所以正好相反。另外一個不同的特點是,蹄類動物走動時的四肢著地響而重,有“打”下去之感;而爪類動物走動時四肢著地情而飄,有“點”下去之感。
爪類動物的奔跑法基本上和蹄類相同,屬前肢和兩後肢的交換不法。
爪類猛獸的四肢都比較短,跨出的步子相對來說比較小,不象馬這樣的蹄類動物有修長的四肢,步子大。不過,爪類的猛獸大都天生一條比較柔軟的脊椎骨,這條柔軟的脊椎骨能像彈簧那樣彎曲,奔跑時能增加身體的彈性,每次用後腿一蹬,背椎一挺,就可躍出很遠的距離。
蹄類動物,一般脊椎骨較硬,奔跑時背部基本上保持平直,提取缺少彈力。
比較一下馬、鹿、羚羊這類善跑的蹄獸,在短途奔跑時的情況就不同了。這些爪類動物由於脊椎骨不斷的急促伸曲,容易消耗體力,跑不多遠就筋疲力倦,最終是跑不過那些善跑的脊椎平直的蹄獸。
(三)獸類的跳躍方式
動物世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勝者生存,敗者淘汰,這是一條自然的發展規律。食肉目的猛獸,每天要吃下大量的鮮肉,就得設法逮捕別的動物來充飢;被獵物件要逃生,常常在一霎那間決定生死的命運。逮不住獵物就得捱餓;逃不掉就得犧牲。因此,“速度”就成為雙方命運主宰之神。沒有一身高速行動的本領就不能適應生存的環境。
獸類除奔跑的本領外,都練就一種高速的跳躍本領。
自然界有這樣現象,老虎這樣矯健的猛獸,要捕獵十幾米以外被發現的,比他弱小的羚羊是不容易的。當它跑過去追捕這隻羚羊時,羚羊一驚覺,就連奔帶跳地逃跑。經過一陣急促的激烈追趕之後,最終還是被有耐力的羚羊逃脫掉,老虎只落個喘氣的下場。
較有效的捕獵方法,常常是突然襲擊。
老虎在覓食的時候,有時故意把自己隱藏起來,讓羚羊沒有發覺而走近,伺機躍出擒捕它,快到跟前時突然一躍跳過去把它擒住。在老虎起撲時羚羊就算驚覺,也來不及逃跑了。因為這樣猛的一撲過去,像離弦之箭,贏得了絕對優勢的速度,羚羊是無法倖免於難的。
跳躍能獲得比奔跑更快的速度,是獵者和被獵者都很有效利用的技術,以便更好的適應危機四伏的環境。
獸類的跳躍動作規律,一般情況下是躍出前,軀幹往後縮成蹲狀,準備力量。然後利用強有力的後腿猛力一蹬,把身軀彈出。身軀懸空運動過程中,前肢彎起伸向前方,準備著地。著地時,前肢先接觸地面,承受身體前衝運動的慣性作用,身軀會由挺直到蜷縮著,後腿著地後衝力減弱才恢復原狀。
羚羊是體內中善跳的動物,它的四肢修長的腿富有彈力。它在灌木叢中跳躍前進時,身體呈弓形。羚羊的爆炸式跳躍,一跳可以高達二、三米,遠達七八米。並且可以作較長距離的、連續的跳躍奔跑前進。
這裡介紹一下羚羊跳躍的動作規律,注意它的躍出點與著地點是一個較長的弧度。
羚羊動作靈活、敏捷,彈跳有力。躍起時,四足騰空過程較長,距離較遠。按每張拍二格計算,從第9格起,四肢開始伸展張開,到第20格時,一足才開始著地,四肢騰空大約為12格。
有些四肢動物,因為長期的生活適應,四肢發達極不平衡,前肢在地上行走的功能已在逐步消失,不能像一般四足動物那樣靠四足交換方式走路。猿、猴類動物正朝著人類那樣採用兩足站立和行走的方向發展。
體型較大的袋鼠,靠兩後肢撐身體站立和行動。由於它的前肢特別短小無力,靠它來行動很不方便,跳躍就成為它前進行動的常見方式。
袋鼠的跳躍步法,只用後肢與地面接觸,兩後足靠攏,同時跳離地面,當身體已經向前彈出後,就利用粗而長的尾巴來平衡身體,它那雙特別發達而有力的後足作一連串的跳躍,就能推動身體向前移動。每一次地跳步可達身長五倍的距離,最高時速可達30哩。
一隻體重達100公斤左右的袋鼠,竟能一躍而跳到三米的高度,可見它那後腿具有多麼驚人的彈跳力量。
兔子也是一種四肢發達不平衡的動物。由於它體小力弱,容易為敵強所侵襲,天生膽小。幸虧它有跳跑的特長,彌補了自身的弱點。
兔子奔跳前進的動作特別快,換步時間短促,騰空竄越的時間較長。
兔子的脊椎骨特別柔軟,奔跑時身體伸曲幅度大,彈力強,所以能以快速奔跑而著稱。
獸類的跳躍方式
獸類
獸類是哺乳動物中最常見的動物。
現在的哺乳動物大約有四千種左右,約佔脊椎動物總數十分之一。哺乳動物分為18個目,除鯨目和海牛目之外,其餘16個目絕大多數都是陸棲的四足動物——獸類。
從進化過程看,陸棲的獸類都是有魚類進化而成的。水棲的脊椎動物——魚類的游泳是由鰭來進行的,進化為陸棲的脊椎動物獸類的行走是由四肢來完成的。從鰭到肢,是脊椎動物進化的明顯標誌之一。
獸類區別於其它動物的特徵如下:
(1)獸類是用肺來呼吸的;
(2)獸類是屬於溫血動物;
(3)獸類大都有毛(少數無毛,或有鱗甲);
(4)獸類都用四肢行動。
獸類分佈很廣,地球上幾乎每一處陸地上都有獸類存在。有些獸類直接和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人類從獸類獲得肉食,獲得原料。甚至有一些獸類馴服為勞動工具,或飼養它們作為玩物。由於獸類和人類有著這樣密切的關係,更促使人類對各種獸類的研究。
獸類是屬於胎生的哺乳動物。它們出生前能在母親的胎盤內發育一段較長的時間,這樣就比其他脊椎動物更有充分的時間發展其複雜的腦和身體結構。一般來說,獸類的腦比鳥類和魚類發達,智慧也比它們高。所以也比其它動物容易接受人類的訓練,為人類效勞,成為人類的朋友。
古今中外的文學創作中,以獸類為題材的作品是累見不鮮的。在動畫藝術中寫獸類的題材也是相當多的,特別是早期的動畫片,絕大多數是以獸類為主角的。
在這一章中,我們重點講述獸類動作的基本規律。
人們常說“飛禽走獸”,用來形容鳥類善飛的特點和獸類善跑的功能。這裡,我們研究獸類的運動規律,就從“走”來開始吧!
(一)獸類四肢的結構
獸類的行走是透過四肢的運動來完成的。
魚類靠鰭來撥水游泳,進化為陸棲的爬行動物用四肢短足來支撐著身體在地上爬行,但還不能奔跑。進化為獸類的動物,長有較長的四肢,成為善跑的器官。
由於適應環境的生活方式不同,獸類的四肢也向著各種型別演化。
特別是哺乳動物中的靈長目,發展到猴和猿的階段,已能立起來走路,前肢已演化為手,原先走路的功能相對地消失了。
獸類奔跑速度和腳的構造也有密切的關係,熊類和猿猴類動物為什麼奔跑的速度較慢,主要由於這些動物都是“蹠行”的——即用腳板觸地行走。這類動物的腳上,從趾頭到後跟的部位上都長有厚肉的腳板,靠腳板貼地行走,缺少彈力,所以跑不快。人類也屬於“蹠行”動物,所以跑不過一般獸類。短跑運動員作100米衝跑時幾乎全用腳趾奔跑,蹠部和跟部離地,儘量大的限度減少接觸面,以便增加彈力,這樣跑的速度就增快了。
奔跑速度較快的獸類,一般都是“趾行”動物,如虎、豹、狗等爪類的動物。
它們全是利用趾部站立行走的。它們的前肢的掌部和腕部,後肢的蹠部和跟部永遠是離地的,所以這些獸類都以善跑出名。
獸類中還有一類“蹄行”動物。所謂蹄行,就是利用趾甲來行動。這類動物,隨著環境的適應,四肢的指甲和趾甲不斷擴大,逐漸潰化成堅硬的“蹄”。
蹄行的獸類又分為奇蹄和偶蹄。
奇蹄類動物有:馬、犀牛等。
偶蹄類動物有:牛、羊、鹿、駱駝、河馬等。
同是“蹄”行動物,但由於體形和蹄形發展不同,跑速也不同。如體形精幹,四肢修長的馬、鹿就比體形肥苯,四肢粗壯的牛、河馬等動物跑的快,跑的靈活。
腿的不同構造對行動速度毫無疑問是起很大作用的。另外,不同構造的腿型對獸類在不同的環境裡的行動效率,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在平坦的地面上,“蹠行”的熊是跑不過“蹄形”的馬的;但如換了光滑的冰面,馬的蹄就容易滑倒,相反,具有扁平腳掌的熊就不會滑倒,跑的就比馬快。同樣是“蹄行”動物,在平地上馬比駱駝跑的快。但在沙漠裡,長有寬厚肉蹄的駱駝,就更適宜這種沙丘環境,馬就甘拜下風了。
在草原裡,馬奔跑的時速可達40-50哩,綿羊頂多跑15哩。但在崎嶇的山路上,長有修長四肢和硬蹄的馬,登山下山的行動就不方便;而綿羊腿短並細,有底部凹陷,象吸盤般的蹄就有利於在陡坡上奔跑,甚至在峭壁上也能站穩。
我們在把不同型別的動物四肢加以比較,就更容易看清腿與腿的不同構造和適應的功能。
(二)四肢的運動規律
獸類最大的特點是行走和奔跑。
一般四肢動物的行動規律有這樣的方式,以馬為例,開始起步時如果是右前足先向前開步,對角線的左足就會跟著向前走,接著是左前足向前走,再就是右足跟著向前走,這樣就完成一個迴圈。
接著又是另一次右前足向前,左後足跟著向前,左前足向前,右後足跟著,繼續迴圈下去,就形成一個行走的運動。我們在畫馬的行走動作時,要注意身體的重心是放在三隻穩定地站在地上的腳所構成的三角形內。
馬除了走步外,還有小跑、快跑、奔跑等方式,各種跑的方式都有一定的運動規律的。
下面我們再把每種步法列出動作分析圖,以便能從形象上了解馬的動作規律。
1.馬的慢走動作規律
以上是馬的一般走路的四肢運動規律。它的方式是對角線換步法,即左前右後,右前左後的交替迴圈。一般慢走每一個完步大約一秒半鐘的時間,也可慢些或快些,根據規定情景而定。慢走的動作,腿向前運動時不易抬得較高。如果走快步,可以提高些。
前肢和後腿運動時的關節屈曲方向是相反的,前肢腕部向後彎,後肢跟部向前彎。
走路時頭部動作要配合,前足跨出時頭點下,前足著地時頭抬起。
2.馬的小跑動作規律
馬的小跑是屬於一種輕快地走步動作,四肢的運動規律基本上也是對角線交換的步法。與慢走稍為不同的是,對角線的兩足是同時離地、同時落地。四足向前運動時要提得高,特別是前足可提的較高些。身軀前進時要有彈跳感,隊較量足運動成垂直線時身軀最高,成傾斜線時身軀最低。
動作節奏是四足落地、離地時快,運動過程是兩頭快中間慢。
大多數獸類的小跑都是這種對角線兩足同起同落的不法。但也有些獸類,如駱駝和象等的小跑是採用一種“溜蹄”步法,行走時,身軀向兩側作大幅度的傾擺搖動。
“溜蹄”步法,同樣給人以輕快彈跳的感覺。
3.馬的大跑動作規律
這種大跑的步伐不用對角線的步法,而是左前有前,左後右後交換的步法,即前兩足和後足的交換。前進時身軀的前後部有上下蹺動的感覺,這種大跑的步法,步子跨出的幅度較大,第一個起點與第二個落點之間的距離可達一個多的體長,速度大約是每秒鐘兩個完步。
4.馬的奔跑動作規律
奔跑是最快的一種步伐,運動方式也是兩前足和兩後足交換的步法。四足運動充滿著彈力,給人以蹦跳出去的感覺。邁出步子的距離更大,並且常常只有一隻腳與地面接觸,甚至全部騰空,每個迴圈步伐之間落地點的距離可達身體三、四倍的長度。
馬奔跑的速度相當快,時速可達50哩,一秒鐘可跑三個完步。
拍一格為中速,拍兩格為慢速。有在空中飛奔的感覺。
八張為一個迴圈動作,一秒鐘跑三個完步。(1)(5)為原畫(1)(9)頭收(5)頭略向前衝。
5.爪類動物走路動作規律
爪類動物在哺乳動物中的種類是很多的,小的如鼠類,大的如獅子、老虎等。這些爪類動物,由於形體結構不同,生活環境各異,行走的動態是不同的。
這裡側重談獸類的規律。
食肉目中的抓類動物,腳上都長有尖銳的爪子。嘴上也都有利齒,適應其獵食其它動物。食肉獸類性情兇暴,因此人類稱之為猛獸,如常見的獅子、老虎、豹、狼、狐、豺狗等動物。
這類猛獸,身上都生有較長的獸毛,身體肌肉比一般蹄類動物鬆弛,但矯健有力,動作靈活敏捷,能跑善跳。
爪類猛獸屬趾行動物,利用指部和趾部來行走,因此彈力強,步法輕,速度快。
爪類動物和蹄類動物行走時有一個明顯不同的外部特點。蹄類動物的前肢關節是向後彎曲,而爪類動物是向前彎曲。因為前者是腕部關節彎曲,後者是肘部關節彎曲,所以正好相反。另外一個不同的特點是,蹄類動物走動時的四肢著地響而重,有“打”下去之感;而爪類動物走動時四肢著地情而飄,有“點”下去之感。
爪類動物的奔跑法基本上和蹄類相同,屬前肢和兩後肢的交換不法。
爪類猛獸的四肢都比較短,跨出的步子相對來說比較小,不象馬這樣的蹄類動物有修長的四肢,步子大。不過,爪類的猛獸大都天生一條比較柔軟的脊椎骨,這條柔軟的脊椎骨能像彈簧那樣彎曲,奔跑時能增加身體的彈性,每次用後腿一蹬,背椎一挺,就可躍出很遠的距離。
蹄類動物,一般脊椎骨較硬,奔跑時背部基本上保持平直,提取缺少彈力。
比較一下馬、鹿、羚羊這類善跑的蹄獸,在短途奔跑時的情況就不同了。這些爪類動物由於脊椎骨不斷的急促伸曲,容易消耗體力,跑不多遠就筋疲力倦,最終是跑不過那些善跑的脊椎平直的蹄獸。
(三)獸類的跳躍方式
動物世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勝者生存,敗者淘汰,這是一條自然的發展規律。食肉目的猛獸,每天要吃下大量的鮮肉,就得設法逮捕別的動物來充飢;被獵物件要逃生,常常在一霎那間決定生死的命運。逮不住獵物就得捱餓;逃不掉就得犧牲。因此,“速度”就成為雙方命運主宰之神。沒有一身高速行動的本領就不能適應生存的環境。
獸類除奔跑的本領外,都練就一種高速的跳躍本領。
自然界有這樣現象,老虎這樣矯健的猛獸,要捕獵十幾米以外被發現的,比他弱小的羚羊是不容易的。當它跑過去追捕這隻羚羊時,羚羊一驚覺,就連奔帶跳地逃跑。經過一陣急促的激烈追趕之後,最終還是被有耐力的羚羊逃脫掉,老虎只落個喘氣的下場。
較有效的捕獵方法,常常是突然襲擊。
老虎在覓食的時候,有時故意把自己隱藏起來,讓羚羊沒有發覺而走近,伺機躍出擒捕它,快到跟前時突然一躍跳過去把它擒住。在老虎起撲時羚羊就算驚覺,也來不及逃跑了。因為這樣猛的一撲過去,像離弦之箭,贏得了絕對優勢的速度,羚羊是無法倖免於難的。
跳躍能獲得比奔跑更快的速度,是獵者和被獵者都很有效利用的技術,以便更好的適應危機四伏的環境。
獸類的跳躍動作規律,一般情況下是躍出前,軀幹往後縮成蹲狀,準備力量。然後利用強有力的後腿猛力一蹬,把身軀彈出。身軀懸空運動過程中,前肢彎起伸向前方,準備著地。著地時,前肢先接觸地面,承受身體前衝運動的慣性作用,身軀會由挺直到蜷縮著,後腿著地後衝力減弱才恢復原狀。
羚羊是體內中善跳的動物,它的四肢修長的腿富有彈力。它在灌木叢中跳躍前進時,身體呈弓形。羚羊的爆炸式跳躍,一跳可以高達二、三米,遠達七八米。並且可以作較長距離的、連續的跳躍奔跑前進。
這裡介紹一下羚羊跳躍的動作規律,注意它的躍出點與著地點是一個較長的弧度。
羚羊動作靈活、敏捷,彈跳有力。躍起時,四足騰空過程較長,距離較遠。按每張拍二格計算,從第9格起,四肢開始伸展張開,到第20格時,一足才開始著地,四肢騰空大約為12格。
有些四肢動物,因為長期的生活適應,四肢發達極不平衡,前肢在地上行走的功能已在逐步消失,不能像一般四足動物那樣靠四足交換方式走路。猿、猴類動物正朝著人類那樣採用兩足站立和行走的方向發展。
體型較大的袋鼠,靠兩後肢撐身體站立和行動。由於它的前肢特別短小無力,靠它來行動很不方便,跳躍就成為它前進行動的常見方式。
袋鼠的跳躍步法,只用後肢與地面接觸,兩後足靠攏,同時跳離地面,當身體已經向前彈出後,就利用粗而長的尾巴來平衡身體,它那雙特別發達而有力的後足作一連串的跳躍,就能推動身體向前移動。每一次地跳步可達身長五倍的距離,最高時速可達30哩。
一隻體重達100公斤左右的袋鼠,竟能一躍而跳到三米的高度,可見它那後腿具有多麼驚人的彈跳力量。
兔子也是一種四肢發達不平衡的動物。由於它體小力弱,容易為敵強所侵襲,天生膽小。幸虧它有跳跑的特長,彌補了自身的弱點。
兔子奔跳前進的動作特別快,換步時間短促,騰空竄越的時間較長。
兔子的脊椎骨特別柔軟,奔跑時身體伸曲幅度大,彈力強,所以能以快速奔跑而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