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航天兔

    海狼級主要的先進性是因為它是冷戰時代,最後一級美帝攻擊型核潛艇,採用了泵推和高自然迴圈率反應堆,更加安靜(20節以下航速不用開主迴圈泵,可以安靜巡航)並且採用了當時最頂尖的武器聲吶配置電子裝置也是最先進的,同時效能也極其出色(最大航速35節、作戰潛深600米以上)

    是美帝專為在鄂霍次克海和巴倫支海蘇聯海軍前沿海域,獵殺蘇聯海軍戰略潛艇設計的,深海作戰反潛能力極其強大,即使目前來說也沒有任何其它潛艇能與之比肩。

    但是……正所謂,前蘇聯解體了!老闆帶著小姨子跑路了,再牛逼的武器沒地方用了,所以“海狼”被坎的只剩下了三艘。

    海狼的成本高昂,也是因為這個因素,批次太小,研製成本只平攤在三艘潛艇上,當然貴成天價了。

    而為什麼後來美帝大規模採購弗吉尼亞級,就是因為在現在的環境下,不需要冷戰時期對付前蘇聯戰略核潛艇那樣的極端配置,深海反潛,更需要作戰深度潛一些,航速慢一些同時還能對陸攻擊的核潛艇。

    而且弗吉尼亞級還大量採用了海狼級現成的技術,比如潛艇重要的泵噴推進器,弗吉尼亞就是用的海狼的,這樣的話採購數量上來了,研發技術的錢又省了不少,自然就便宜了。

    而反過來看,作戰環境適合,價格也適合的弗吉尼亞級理所應當的被大規模採購了!

    所以啊……我們看一類武器技術環境的因素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不能光看技術先進性,不適合作戰環境,沒有需求,還是一樣會被淘汰的!

  • 2 # 武器百科

    海狼級核攻擊潛艇(SSN-21)的設計工作始於1983年,主要是為大批次打擊蘇聯先進彈道導彈潛艇及核攻擊潛艇,如其使用了HY-80合金鋼材打造艦體,使測試潛航深度達到490米,更有資料稱其最大潛射可達600米,最為對比蘇聯941型(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潛深約400米,可以看到這種設計就是為了潛伏在深水對敵方潛艇進行獵殺。

    海狼級核攻擊潛艇

    除潛深外,海狼級核攻擊潛艇海還增加了魚雷發射管數量,從通常的6具升至8具,除用於發射Mk 48重型魚雷外,還可發射“戰俘”巡航導彈及“魚叉”反艦導彈;在動力系統上,海狼級核攻擊潛艇使用的 S6W 壓水堆,功率達到45000馬力(34兆瓦),最高航速達到35節;在配合其噴水推進器後,據悉即使在20節的航速下,海狼仍能保持良好的靜音效能。

    美蘇潛艇噪音水平對比

    從以上資料就能看出,海狼雖效能優異,但其主要設計目的是大批次打擊敵方潛艇,這除導致其造價高昂外,在失去主要對手後,其諸如潛深、航速等針對性“過高”的效能實則是有些浪費的。其繼任者弗吉尼亞級核攻擊潛艇(SSN-774)則避免了這些問題,如弗吉尼亞級核攻擊潛艇首先在噸位上就減少至7900噸,並針對淺海區域作戰做出專門最佳化,在將魚雷發射管減少至4具後,反而增加了12單元的垂髮系統,使其更利於對陸攻擊及提供火力支援,在使用上是要比海狼靈活很多的。

    弗吉尼亞級核攻擊潛艇

    另外,由於具有後發優勢,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的資訊化水平較海狼提升不少,其中光電桅杆可算作是一個代表,在艦艇數字化系統的協助下,在全艦的所有螢幕上幾乎都可調取艇外影象。近期,將Xbox遊戲手柄用於光電桅杆的操控就是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約翰·華納”號(SSN-785)進行的測試,從這裡也能看出其系統的“開放性”。

    弗吉尼亞級潛艇控制室

    此外,從造價上看,海狼由於僅建造3艘,導致單艘造價超過30億美元,而正處建造中的弗吉尼亞級每艘單位造價約26.88億美元,計劃建造數量達到48艘。

  • 3 # 聯合防務

    從效能上來看,作為美國最新兩代攻擊型核潛艇的“海狼”和“弗吉尼亞”都是效能十分先進的。兩者的最大航行速度、反艦反潛及巡航導彈的載彈量、航行的安靜效能都非常優異,當然海狼級要更勝一籌,畢竟美軍是花了大價錢的,在很多世界攻擊型核潛艇排行榜,“海狼”都名列第一,但弗吉尼亞級最新型號裝備了不少新型裝備,所以當初的“廉價版”,現在也不俗了。應該說兩者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所面對的挑戰。

    美國海軍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決定發展“海狼”級的。當時所面對的是蘇聯在核潛艇的減振降噪技術性能大幅提高後,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安靜性大幅提升。這就使得原本“洛杉磯”級核潛艇的靜音優勢蕩然無存。因此,美國海軍決定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採用“大跨步改進”的設計和建造思想,發展一型安靜性、操縱性和作戰系統等方面達到最先進的攻擊型核潛艇。所以,設計定型於冷戰時期的“海狼”最主要的作戰目標就是“撲殺”蘇聯海軍的彈道導彈核潛艇。

    不過隨著冷戰的結束,美國海軍戰略重點也由遠洋作戰轉向“由海到陸”。因此,“海狼”不符合新的要求。並且由於高昂的建造費用(首艘30億美元1994財年幣值),“財大氣粗”的美軍也承受不起全部以“海狼”替換“洛杉磯”級,僅僅造3艘。

    新一代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兼具深海與近海作戰能力,可在多種海域執行編隊支援、情報收集、特種作戰、對陸打擊等任務。並且與“海狼”相比,“弗吉尼亞”具有以下三大特點。

    第一,由於排水量小於“海狼”,“弗吉尼亞”可在近海地區執行特種任務,其聲吶也按淺海作戰要求設計,適合在淺海區域執行任務,具有更好的靈活性。第二,為了保證“弗吉尼亞”能夠適應未來不斷變化的任務需要,在設計上預留了改造的空間,比如最新型號安裝了垂直髮射系統,可以發射巡航導彈,總之它可持續不斷的升級新技術。第三,建造採購費用比“海狼”便宜不少,但比其它任何國家核潛艇都要先進,慢慢替換“洛杉磯”級還是可以承受的。(單艘採購價20億美元2005財年)。

    順便提一下,“海狼”級第三艘“吉米.卡特”號也進行了改裝,透過增加獨立艙段,使其具有支援秘密研究、研製、實驗以及對海上特種作戰任務、水下戰術偵測及水下戰概念進行評估的功能。另外,新增的通訊桅杆和輔助推進裝置也使得其比同級的2艘更適應新時代“網路中心戰”和“由海向陸”作戰能力的要求,畢竟它的巨大投入使它擁有一些絕活,最大潛深和最大速度都比“廉價”的“弗吉尼亞”還是強得多,即使只有三艘,美軍也要把它用到極致。(NT)

  • 4 # 楠竹一

    海狼級攻擊潛艇是當時冷戰期間為了應對蘇聯海軍先進的攻擊核潛艇專門研製的,在當時那個年代屬於海中嬌子,可謂集大成之作,集當時的最先進、最尖端技術於一身,由於使用的新技術過多,使得造價過於昂貴,最終僅僅造了3艘就停止了,平均造價比預計時翻了一倍多,高達24億美元,這還是1998年的物價標準。隨著蘇聯的解體,財大氣粗的美帝也挺不住了,最主要的原因除了沒錢以外是沒有這方面需求了,冷戰結束後最大的對手蘇聯已經不存在了,俄羅斯和蘇聯比起來差距太遠,所以為了減低攻擊核潛艇的建造成本,美國開始建造新型的攻擊核潛艇弗吉利亞級。弗吉利亞級潛艇大量使用了海狼級的技術,所以在節省造價的同時還是十分先進的,由於新形勢下對敵方潛艇攻擊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所以弗吉利亞級僅保留海狼級一半的魚雷管(4個),但增加了12個垂髮單元,大大提升了弗吉利亞級的對陸火力輸出的能力,戰術上也更加靈活。科羅拉多號攻擊核潛艇(SSN 788,第15艘弗吉尼亞級)今年3月17日剛剛服役。而最新的弗吉尼亞級將搭載“負載模組”,增加一個新艙段,長25.6米。預計垂髮單元從12個將增加到40個,進一步提升了弗吉尼亞級潛艇的對地攻擊能力。預計最新的弗吉利亞級將於2020年服役,不過無論如何,目前美國海軍最先進的攻擊核潛艇毫無意外還是海狼級。它是世界上最沉默、最安靜、效能最為優越也是最為昂貴的的攻擊潛艇。

  • 5 # 區域拒止

    海狼級在誕生當時的作戰背景下顯然是相當優秀的。在冷戰時期,蘇聯為數眾多的水下核力量讓整個西方世界都難以入眠。恐怖的颱風級,以及效能並不落後的阿拉庫級和奧斯卡級,都是讓西方艦隊以及防空力量頭疼的。

    (海狼級攻擊核潛艇)

    蘇聯人意識到自己在精加工以及電子系統方面的相對劣勢。蘇聯人很快將核潛艇的靜音效能從首位指標放到相對重要指標的位置上,然後大膽的採用包括鈦合金殼體以及新的艦用反應堆,來讓蘇聯核潛艇擁有恐怖的下潛深度和航速。

    (阿庫拉級核潛艇)

    海狼級就是為了應對蘇聯高航速大潛深的攻擊性核潛艇。海狼級的潛深可以達到600多米的深度。這在西方陣營中算是最牛成績。而海狼級的水下航速也有記錄表明能夠達到30節以上。這樣的資料雖然不能和蘇聯人海下最快的“共青城號”43節相比,也不能和“鯊魚級”潛深800多米相比。不過海狼級綜合性能是絕對能夠獵殺大多數試圖用航速和潛深來突破防禦圈的蘇聯潛艇。

    海狼級的設計意圖顯然在現在已經不再適用了。俄羅斯已經很難維持水下核力量,規模也難以讓昂貴的核潛艇得到應有的養護。俄羅斯現在擁有包括北風之神級等新一代水下核力量,效能並不弱於其它核潛艇。但是再也不是之前那種蘇聯時期能夠同時調動幾十核潛艇,進行全球性海下飆車的俄羅斯了。另一方面海狼級是明顯的高航速大潛深潛艇,其設計以及聲吶系統在深海有著優勢。而目前美國海軍主要既定作戰環境變了。相比之前防護圈在第三島鏈乃至太平洋來說,一段時間美國海軍可以前出到第一島鏈。顯然水淺且擁有大量水下聲吶基陣的淺海,讓造價高昂且最高航速可以很高的海狼無處發揮。

    就如同重型坦克一樣。海狼級效能先進,不過失去了對手和可以交戰的環境。相比弗吉尼亞級,海狼就像賽道上的高階越野車一樣,只能眼看著弗吉尼亞級這個小跑車撒歡遠去留下尾燈而無可奈何。

  • 6 # 加特林快評

    雖然美軍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艇歷經多年有了許多改善,但海狼級核攻擊潛艇依然是美軍最先進的攻擊潛艇。

    特別是海狼級中稍後製造的潛艇,例如卡特號,效能又有了進一步提高。

    海狼級的設計始於1980年代中期,當時主要目的在於對抗蘇聯最新型戰略核潛艇。它具備非常全面的大洋深海作戰能力,同時也可以在淺水應用。後來的弗吉尼亞級實際上是一個降級版本,以解決冷戰後軍費縮減影響美軍建造潛艇的問題。

    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對海狼級潛艇設計方案加以修改,更強調其多用途性與近海作戰能力。最典型的例子是卡特號潛艇,它是以1977~1981年擔任美國第39屆總統的卡特來命名。卡特總統於1946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官校,之後服役於美國潛艇部隊,是唯一曾服役於潛艇的美國總統。

    海狼級潛艇排水量達12,130噸,長453英尺,舷寬40英尺,最大潛航速度超過25節。艦上配備8管魚雷發射管,可發射戰斧攻陸導彈及MK48重型魚雷,全艦乘員約130名,將於2005年投入太平洋艦隊服役。

    它具備內建靈活性、新式作戰功能陣列的設計,與前2艘海狼級核攻擊潛艇相比,卡特號艇身加大,以便攜帶更多先進裝置、武器或容納特種部隊人員專用艙。此外,無論在極地冰層下至淺水區等各種條件下,均足以與任何形式的敵方威脅進行抗衡,是海狼級中最先進的核動力攻擊潛艇。

    弗吉尼亞級則為了控制成本,犧牲了許多特定海洋區域的出色作戰能力,例如它在嚴寒地帶的作戰能力就差於海狼級,在深水中的效能也落後一些。

    海狼級還配備了新式武器測試的複合任務平臺,這是最大的不同之處之一。該任務平臺包含1個100英尺艇身加長部分,以強化有效載重能力,以容納更多發展與測試新一代武器、感測器、以及供海軍特戰(naval special warfare)、戰術監視(tactical surveillance)與水雷戰鬥(mine-warfare operations)所用水下平臺所需的先進科技。

    這一加長部分必須滿足3項重要要求:1.提供遙控平臺(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s, ROV)與海洋之間的操縱手段。2.為乘員、纜線與管路與潛艇其他前後部分,提供一抗壓通道。3.為各個任務系統提供儲存與部署配置的空間。

    該任務平臺也提供位於艇身外側的新式感測器。然而更重要的是該潛艇的隱形與速度等效能,不致因為增加該平臺而有所犧牲,可避免重新設計與建造該潛艇原有的部分。

    就結構而言,該任務平臺將一“蜂腰”置於該潛艇的壓力艙中。在該蜂腰與外側艇身間為海中壓力的海水,蜂腰內部為等於潛艇內部壓力的正常壓力。蜂腰本身必須能夠容許所有管路、纜線透過,與2位乘員並肩透過,乘員通道約有1米來寬。所有儲存、登艦、發射、繫繩以及遙控平臺回收所需的複雜子系統,均置於該蜂腰壓力艙與外側艇艙間。

    透過這些設計與改進,海狼級依然保持著美軍最先進潛艇的寶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給我一些描寫關於江南水鄉的句子,詩詞。最好是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