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正理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反經·大體第一》
點評:用規範的方式治理國家,用變幻莫測的方法打擊敵人,用無為的方法奪取天下,這是成大事者需掌握的最高法則。
2. 制度者,代非無也,在用之而已.《反經·第十三》
點評:制度,每朝每代都有,就需要看什麼樣的人去使用,怎樣去使用。
3. 夫三皇無言,化流四海,故天下無所歸功。——《反經·君德為先》
點評:三皇五言,他們的德行遍及四海,因此天下的人民不會將功勞歸於任何人。
4. 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無形者,物之君也;無端者,事之本也。——《反經·大體第一》
點評:能夠知人的是王道。能夠知曉事理的是臣道。無形的事物是有幸事物的君主,無端的事物是萬事人情的根本。
5. 用得其道則天下理,用失其道而天下亂。——《反經·第十三》
點評:得到去治理天下,天下便會安定下來,否則不得道去治理天下,天下就會變得混亂。
6. 高祖豁達以大度,光武謹細於條目,各擅其美,龍飛鳳翔,故能撥亂庇人,拯斯塗炭。
點評:漢高祖劉邦豁然大度,漢光武帝劉秀小心謹慎,他們都各有各自的長處,可以成為人中的龍鳳,所以能收拾殘局,保護百姓,拯救大眾於水火之中。
7. 自為之則不能任賢,不能任賢,則賢者惡之,此功名之所以傷,國家之所以危。——《反經·大體第一》
點評:任何事都事必躬親,就不會信任、重用有賢能的人。賢人得不到重用就會厭惡君主,結果就會使事業、功名受損,國家就會出現危機。
8. 才能參差,大小不同,猶升不可以盛斛,滿則棄矣。——《反經·量才第四》
點評:人的才能有大小之別,就像用升無法盛下斛中的東西一樣,裝不下就會溢位,溢位就浪費了。
9. 智通於大道,應變而不窮,辨於萬物之情,其言足以調陰陽,正四時,節風雨。如是者,舉以為三公。——《反經·量才第四》
點評:智慧與天道相通,就可順應任何變化,瞭解萬物情況,言論足可調合陰陽,調正四時,懂得風雨的變化。這樣的人可推舉為三公。
10. 聖人之理國也,不法古,不修今,當時而立功,在難而能免。——《長短經·適變十五》
點評:聖人去治理國家,不會去效仿古法,也不會去貪圖一時的安逸。會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去建立功勳。這樣,即便遇到了困難的事情,也能夠解決。
1. 以正理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反經·大體第一》
點評:用規範的方式治理國家,用變幻莫測的方法打擊敵人,用無為的方法奪取天下,這是成大事者需掌握的最高法則。
2. 制度者,代非無也,在用之而已.《反經·第十三》
點評:制度,每朝每代都有,就需要看什麼樣的人去使用,怎樣去使用。
3. 夫三皇無言,化流四海,故天下無所歸功。——《反經·君德為先》
點評:三皇五言,他們的德行遍及四海,因此天下的人民不會將功勞歸於任何人。
4. 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無形者,物之君也;無端者,事之本也。——《反經·大體第一》
點評:能夠知人的是王道。能夠知曉事理的是臣道。無形的事物是有幸事物的君主,無端的事物是萬事人情的根本。
5. 用得其道則天下理,用失其道而天下亂。——《反經·第十三》
點評:得到去治理天下,天下便會安定下來,否則不得道去治理天下,天下就會變得混亂。
6. 高祖豁達以大度,光武謹細於條目,各擅其美,龍飛鳳翔,故能撥亂庇人,拯斯塗炭。
點評:漢高祖劉邦豁然大度,漢光武帝劉秀小心謹慎,他們都各有各自的長處,可以成為人中的龍鳳,所以能收拾殘局,保護百姓,拯救大眾於水火之中。
7. 自為之則不能任賢,不能任賢,則賢者惡之,此功名之所以傷,國家之所以危。——《反經·大體第一》
點評:任何事都事必躬親,就不會信任、重用有賢能的人。賢人得不到重用就會厭惡君主,結果就會使事業、功名受損,國家就會出現危機。
8. 才能參差,大小不同,猶升不可以盛斛,滿則棄矣。——《反經·量才第四》
點評:人的才能有大小之別,就像用升無法盛下斛中的東西一樣,裝不下就會溢位,溢位就浪費了。
9. 智通於大道,應變而不窮,辨於萬物之情,其言足以調陰陽,正四時,節風雨。如是者,舉以為三公。——《反經·量才第四》
點評:智慧與天道相通,就可順應任何變化,瞭解萬物情況,言論足可調合陰陽,調正四時,懂得風雨的變化。這樣的人可推舉為三公。
10. 聖人之理國也,不法古,不修今,當時而立功,在難而能免。——《長短經·適變十五》
點評:聖人去治理國家,不會去效仿古法,也不會去貪圖一時的安逸。會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去建立功勳。這樣,即便遇到了困難的事情,也能夠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