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懸浮列車是一種靠磁懸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斥力)來推動的列車。由於其軌道的磁力使之懸浮在空中,行走時不同於其他列車需要接觸地面,因此只受來自空氣的阻力。磁懸浮技術的研究源於德國,早在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就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並於1934年申請了磁懸浮列車的專利。
工作原理:
磁懸浮的基本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電磁原理,讓磁鐵對抗地心引力,讓車輛懸浮起來(一般情況下不超過1釐米),然後利用電磁力引導,推動列車前行。
第一種,是以德國為代表的常導磁懸浮。軌道是一種T型臺,列車兩邊下部要把T型軌道的兩邊包住,由安裝在列車車體底部的常規電磁體與位於電磁體上方的導磁軌道間的吸引力實現懸浮。常導磁懸浮的優勢是技術簡單,劣勢是產生的電磁吸引力較小,列車與軌道之間的縫隙大約8—10毫米。常導型高速磁懸浮列車的時速可達400公里—500公里之間。
上海浦東機場線採用的就是德國常導磁懸浮技術,由德國Transrapid公司於2001年在中國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至地鐵龍陽路站建設,2002年正式啟用。該線全長30公里,列車最高時速達430公里,平均執行時速380公里,轉彎處半徑達8000米,由起點至終點站只需8分鐘。
第二種,是以日本為代表的超導磁懸浮列車系統。超導磁懸浮就不是列車包軌道了,而是軌道包列車,它是利用車載超導磁體在運動過程中與軌道的感應磁場產生相互排斥力而懸浮於軌道上,列車在一個U型槽內運營。超導磁懸浮,懸浮氣隙較大,一般為100mm左右。超導磁懸浮的優點是懸浮力大,列車執行速度快,可以實現時速500公里以上執行;缺點是技術複雜安全性低。
磁懸浮列車是一種靠磁懸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斥力)來推動的列車。由於其軌道的磁力使之懸浮在空中,行走時不同於其他列車需要接觸地面,因此只受來自空氣的阻力。磁懸浮技術的研究源於德國,早在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就提出了電磁懸浮原理,並於1934年申請了磁懸浮列車的專利。
工作原理:
磁懸浮的基本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電磁原理,讓磁鐵對抗地心引力,讓車輛懸浮起來(一般情況下不超過1釐米),然後利用電磁力引導,推動列車前行。
第一種,是以德國為代表的常導磁懸浮。軌道是一種T型臺,列車兩邊下部要把T型軌道的兩邊包住,由安裝在列車車體底部的常規電磁體與位於電磁體上方的導磁軌道間的吸引力實現懸浮。常導磁懸浮的優勢是技術簡單,劣勢是產生的電磁吸引力較小,列車與軌道之間的縫隙大約8—10毫米。常導型高速磁懸浮列車的時速可達400公里—500公里之間。
上海浦東機場線採用的就是德國常導磁懸浮技術,由德國Transrapid公司於2001年在中國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至地鐵龍陽路站建設,2002年正式啟用。該線全長30公里,列車最高時速達430公里,平均執行時速380公里,轉彎處半徑達8000米,由起點至終點站只需8分鐘。
第二種,是以日本為代表的超導磁懸浮列車系統。超導磁懸浮就不是列車包軌道了,而是軌道包列車,它是利用車載超導磁體在運動過程中與軌道的感應磁場產生相互排斥力而懸浮於軌道上,列車在一個U型槽內運營。超導磁懸浮,懸浮氣隙較大,一般為100mm左右。超導磁懸浮的優點是懸浮力大,列車執行速度快,可以實現時速500公里以上執行;缺點是技術複雜安全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