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談不上,但是索尼會從之前索尼愛立信的起點繼續上升。先說說 Z1 這款機器。總體來說,這款機器索尼是花了大誠意的。跟 XL39H 幾乎相同軟硬體而上市的時間卻晚這麼多,可想而知這其中定會有更多的調校。具體來講,從外觀設計上繼續沿用了 L36H 的風格並做出了進一步的改進。比如廣為詬病的揚聲器位置,再比如裸露且防水的耳機插孔。然而槽點依然不少,比如長額頭和長下巴,再比如前黑後白(紫),我不關心這是設計師有意為之還是不得已的妥協,我只想說這還是不夠好。不過在外觀和手感上依然注重設計的手機實在難找,如果想用大屏或者非蘋果而又注重設計的話,Z1 一定在備選之列。從硬體規格而言,高通驍龍 800 晶片組雖然離獨孤求敗還差的遠,不過從上代 L36H 開始索尼至少已經可以擺脫從前“落後主流一個身位”的帽子了。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這樣的效能一定沒有什麼可挑剔的了。不過現在的手機說到硬體,可以不聊 Modem,不聊 Audio,但是一定要聊 Display,更一定要聊 Camera。好吧,來一發。螢幕據說是 VA 的螢幕?我不清楚,沒有關心過,如果錯了請指正。其實從 L36H 開始索尼開始在旗艦上使用 VA 的螢幕而非 IPS。有段時間我很不理解,其實這種不理解就是來自於 L36H 的爛屏(其實也不是全爛,這機器批次不同螢幕素質差別太大,實在受不了)。到現在我才慢慢理解索尼的思路。對於潮流的不跟隨和對於優秀另闢蹊徑的解讀,讓人欽佩。所以我認為使用者完全不用糾結是不是 IPS 只用關心其表現即可:好不好看?實用不實用?專業點的可以測試其色彩表現如何,對比度如何,亮度如何,均勻度如何,可視角度如何等等。IPS 並不意味最好的螢幕,索尼若是把自家 OLED 螢幕在手持裝置量產誰能當其敵手?從我個人使用的角度看,在亮度和可視角度方面已經比 L36H好太多了,以至於我不能很明確地判斷這是一塊 IPS 螢幕或者是 VA 的螢幕,正因為此我想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就像三星 AMOLED 雖然是 P 排但是做到高 PPI 和顏色還原準確之後你,是不是 P 排還重要麼?說到 Camera,是不是理應為 Z1 大書特書?從硬體角度上來說,一定是的。上文已經說了,索尼是帶著誠意撲面而來的,這樣的鏡頭和感光元件讓人無話可說。樓上已經有人貼了 Z1 的大底圖,我就不再貼了,相信多數人都是篤信“大底就是好的”,其實我也是!不過我更相信的是我的眼睛,從我個人使用工程機的體會來說,這款手機的畫質並沒有讓我驚豔。而更吸引我眼球的是,相機自帶的虛擬現實的功能,夠酷,夠炫,雖然抓拍費勁。輕鬆設定各種場景效果,海底,花從,化妝舞會等等,看起來用起來碉堡了。所以從我個人來講,我更期待那兩款獨立鏡頭,如果真的好用的話,我會十分願意為其買單。說完硬體,是該聊聊軟體了,這個在國內似乎更被關注。我想首先,索尼目前對中國區所做的軟體最佳化太少了,其實說幾乎沒有也不為過。所以,索尼軟體對於國內使用者被魅族小米什麼的完爆,毫無疑問。不過穩定性上也許略好一點吧,嗨,我還是黑到底吧,說真的,除開介面不談,軟體確實是太差了,僅僅是能用。綜合來看,這樣的價格和這樣硬體配置,這款機器還是不錯的,值得考慮。如果您又是喜歡索尼產品同時還沒有 L36H 的話,值得購買。PS: 我是索尼移動的員工,儘量使用已公開的資訊和公正的心態作答,如果在您看來依然有失偏頗,只能請您知悉並諒解了。
逆襲談不上,但是索尼會從之前索尼愛立信的起點繼續上升。先說說 Z1 這款機器。總體來說,這款機器索尼是花了大誠意的。跟 XL39H 幾乎相同軟硬體而上市的時間卻晚這麼多,可想而知這其中定會有更多的調校。具體來講,從外觀設計上繼續沿用了 L36H 的風格並做出了進一步的改進。比如廣為詬病的揚聲器位置,再比如裸露且防水的耳機插孔。然而槽點依然不少,比如長額頭和長下巴,再比如前黑後白(紫),我不關心這是設計師有意為之還是不得已的妥協,我只想說這還是不夠好。不過在外觀和手感上依然注重設計的手機實在難找,如果想用大屏或者非蘋果而又注重設計的話,Z1 一定在備選之列。從硬體規格而言,高通驍龍 800 晶片組雖然離獨孤求敗還差的遠,不過從上代 L36H 開始索尼至少已經可以擺脫從前“落後主流一個身位”的帽子了。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這樣的效能一定沒有什麼可挑剔的了。不過現在的手機說到硬體,可以不聊 Modem,不聊 Audio,但是一定要聊 Display,更一定要聊 Camera。好吧,來一發。螢幕據說是 VA 的螢幕?我不清楚,沒有關心過,如果錯了請指正。其實從 L36H 開始索尼開始在旗艦上使用 VA 的螢幕而非 IPS。有段時間我很不理解,其實這種不理解就是來自於 L36H 的爛屏(其實也不是全爛,這機器批次不同螢幕素質差別太大,實在受不了)。到現在我才慢慢理解索尼的思路。對於潮流的不跟隨和對於優秀另闢蹊徑的解讀,讓人欽佩。所以我認為使用者完全不用糾結是不是 IPS 只用關心其表現即可:好不好看?實用不實用?專業點的可以測試其色彩表現如何,對比度如何,亮度如何,均勻度如何,可視角度如何等等。IPS 並不意味最好的螢幕,索尼若是把自家 OLED 螢幕在手持裝置量產誰能當其敵手?從我個人使用的角度看,在亮度和可視角度方面已經比 L36H好太多了,以至於我不能很明確地判斷這是一塊 IPS 螢幕或者是 VA 的螢幕,正因為此我想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就像三星 AMOLED 雖然是 P 排但是做到高 PPI 和顏色還原準確之後你,是不是 P 排還重要麼?說到 Camera,是不是理應為 Z1 大書特書?從硬體角度上來說,一定是的。上文已經說了,索尼是帶著誠意撲面而來的,這樣的鏡頭和感光元件讓人無話可說。樓上已經有人貼了 Z1 的大底圖,我就不再貼了,相信多數人都是篤信“大底就是好的”,其實我也是!不過我更相信的是我的眼睛,從我個人使用工程機的體會來說,這款手機的畫質並沒有讓我驚豔。而更吸引我眼球的是,相機自帶的虛擬現實的功能,夠酷,夠炫,雖然抓拍費勁。輕鬆設定各種場景效果,海底,花從,化妝舞會等等,看起來用起來碉堡了。所以從我個人來講,我更期待那兩款獨立鏡頭,如果真的好用的話,我會十分願意為其買單。說完硬體,是該聊聊軟體了,這個在國內似乎更被關注。我想首先,索尼目前對中國區所做的軟體最佳化太少了,其實說幾乎沒有也不為過。所以,索尼軟體對於國內使用者被魅族小米什麼的完爆,毫無疑問。不過穩定性上也許略好一點吧,嗨,我還是黑到底吧,說真的,除開介面不談,軟體確實是太差了,僅僅是能用。綜合來看,這樣的價格和這樣硬體配置,這款機器還是不錯的,值得考慮。如果您又是喜歡索尼產品同時還沒有 L36H 的話,值得購買。PS: 我是索尼移動的員工,儘量使用已公開的資訊和公正的心態作答,如果在您看來依然有失偏頗,只能請您知悉並諒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