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BC葉小添
-
2 # 老王讀歷史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認為韓信是否自立為王與三國演義的出現沒有因果關係。首先,所謂亂世出梟雄,如果不是生逢亂世,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揭竿而起,可能劉備還在織蓆販履,張飛還是一個屠夫,而關羽還是一個逃亡的殺人犯。自然不會有三國演義。其次,即使韓信自立為王,以劉邦的膽識與謀略,不會想不到這一點,自有應對之法,三國時期的魏延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劉邦與項羽結成同盟也未嘗不可,韓信不一定能贏。再次,退一步講,即使韓信自立為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並且一統天下,其建立的王朝也不一定會存在千秋萬代,即使劉備、關羽和張飛不出現,自然會有揭竿而起之士,或許會形成其他的三國演義也未可知。
-
3 # 夜之星瞳
會出現三國,而且會比三國勢力更平衡的三國,至於最後誰會獲勝就更難說,各有優缺點,論治理人才,劉邦比韓信,項羽加起來還多,論打仗,給劉邦4,5倍兵也幹不過項羽或韓信,至於韓信,項羽打仗誰強誰弱,我說人數多,韓勝,人數少,項贏
-
4 # 西夏貝之渭源之家
那有那麼多假如,韓信自立不了王,當王的永遠是不會打仗,他有做統帥的天才,而做帥的只有打仗的本領,無統三軍之才
-
5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韓信不論在哪一個歷史關口自立為王,都不大可能形成鼎足之勢。
韓信自立,最有條件的時候,是在滅齊之後滅楚之前。這時候的他,確實如謀士所說的,他舉足輕重。但是,這個舉足輕重,仍然不足以使他有實力與楚漢鼎足。
一、人心向背,決定了韓信雖有用兵之能,卻無起兵之機。
這個人心向背的說法,聽起來迂腐,可是,參照三國鍾會的故事就可以知道了。當時,鍾會、姜維如果聯手,天下確實沒有什麼將領在軍事才能上可以抗衡,結果呢?還沒起勢就撲街了。原因就是人心向背,尤其是軍心向背。
劉邦別的本事怎麼樣,我們不去爭論,但是御下之術還是槓槓的。他沒有做出任何損害將士利益的事情。天下戰亂已久,人心確實都不希望再打下去了。如果我們再細看亥下之戰,就會發現,即使是打項羽,將士們的鬥志也不足了,項羽衝來殺去,一方面是自身武力強悍,另外一方面,大家也都不願意犧牲在革命勝利的前夜。
一句話,在秦漢之際,人們的義理觀念都還很強烈,作為一個士人,韓信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背叛劉邦,又有什麼辦法說服將士們跟他一起背叛劉邦呢?
韓信一路征戰,功勞、威名都很大。可是,如果叛漢,可有人會再為他死戰呢?後來,英布等人反叛,也沒搞出什麼名堂,也是一樣的道理,英布的軍事才能,雖然弱於韓信,但當時漢軍諸將中,可沒有誰敢說自己比英布厲害呀。
除非劉邦處置失當,做出一些損害將士利益的事情,否則,韓信雖有用兵之能,卻無起兵之機。
將士是否願意跟隨韓信一起造反呢?第二,自己的核心團隊都是劉邦的人。
打天下,需要自己的核心團隊。韓信環顧四周,曹參、灌嬰,都是劉邦舊部。自己要造反,真的是沒有底氣。
就說自己的底層軍官吧。也不是一路跟著韓信的。劉邦早就防著韓信“搞獨立”了,兵將都換過了。所有的過硬的交情,都是需要時間沉澱的,可惜,韓信沒有足夠的時間沉澱出自己的核心團隊來。
韓信確實打下了大大的地盤。可是,除了齊地,其他地盤早被劉邦消化了第三,基礎薄弱,戰爭系統能力缺失。
戰爭是一個系統工程。韓信點兵、用兵,一把好手。可是,他只是一個純粹的軍事天才。而戰爭的進行,需要的是系統能力。後方沒有了蕭何這樣的人物,身邊沒有張良、陳平這種人物來打點外交,光靠你韓信的軍事能力,在仇人遍佈的齊地,是沒辦法支撐局面的。
如果是在亂世剛開始的時候,基礎薄弱一點,還可以靠才能彌補,當時,天下的形勢已經非常明朗了,沒有時間慢慢發展這種系統力了。
韓信,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事家。正因為他是了不起的軍事家,他才能預料到自己獨立的後果。韓信,也是一位具有士人骨氣的武士,他不願背叛劉邦,我認為也是出自真心。
-
6 # 小貓遊俠
韓信是不可能自己獨立的。
他只有軟體(才能),卻沒有硬體(自己的親信)。
都知道,韓信是從步卒直接提升成大將軍的,沒有自己的親信。當時,韓信手下所有能征善戰的將軍全都是劉邦劃給他的、都是劉邦的人。在韓信旗下為劉邦而戰,這夥人都會拼命的。為韓信而戰?造劉邦的反?這夥人估計都不會上這條船的。
劉邦拿兵符能調走韓信所有的兵……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嘛……軍營裡滿是劉邦的將,不管韓信在不在,都聽劉邦的,那群新招的兵懂啥……
回覆列表
以正史韓信的態度,應該是不會的,如果一定要韓信自立為王的話,三國肯定會出現。
首先項羽劉邦都有自己的一堆文臣武將輔助,韓信一時半會,不會刻意去攻打誰,這樣的局面會維持很久.三國的局面會提前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