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臘月的丑牛
-
2 # 小小飛123+
總有人說學習好的都上了中專了,我想反駁一下,那時候我們上學初中學習最好的幾個,一個女生到高中也就考個一般二本,一個男的上了個播音主持。初中學習好高中也好的其實也不多。所以根本不能比
-
3 # 上弦月心理學學習
父母當時肯定是盡力供孩子上學的,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愛是有條件的,但在他們的潛意識裡面之所以供你上學了,是因為你學習好,能供出來所以才願意供你讀書的。是不是現在你條件好了,父母需要你支援他們了,讓你有一種被索取的感覺?所以會懷疑父母供自己的初心。如果父母有私心也是無意識的。
-
4 # 兩兒寶媽
還好。
因為我雖然喜歡學習,但是無奈成績不夠好,高中也是花了點錢才能繼續讀下去。當時家裡真是很窮,很困難,能東拼西湊拿出那一部分錢讓我繼續讀下去也算是盡力了,如今自己過的也並不是特別好,很對不起父母的感覺,因為讀書的原因一定是希望自己過的好,而父母理解過的好必然是經濟條件好。家裡弟弟讀書少了些.主要原因是成績不行,自己也不喜歡讀,甚至於最後讀技術學校最後一步安排分配的廠工作,也是偷偷溜掉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無論你是不是學習好的原因而繼續了學業,我相信父母對你的愛沒有減少,不用去糾結這一點了.就算是,那就暫時坦然接受,用以後的美好生活來回報父母吧。
-
5 # 拉拉674
我對我家孩子是說:只要你們肯讀老媽再辛苦都供,媽媽最怕的是,聽到你們自己說不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如果堅持了,我們做父母強硬也不是辦法,就看孩子會不會自己去要,去為自己的未來拼搏了。
-
6 # 慕慕悠然
不覺得,我們家男孩女孩一樣讀書,我媽尤其強調女孩要好好讀書,有文化有學歷有一技之長,以後可以不靠男人活著。本人80後農村人,我媽是一個大字不識的農村婦女。
-
7 # 用心愛你40
如果你出身農村家庭,或者有兄弟的普通城市家庭,那還真有這種可能。
按照中國傳統,傳宗接代是男人的使命,女人的使命則是“給男人傳宗接代,換取男人提供後半生的保障”。因此有“嫁出的女兒潑出的水”一說,無論在女兒身上投資多少,最後都鮮有回報。所以農村家庭很可能儘量不供女兒多讀書,從前的城市普通家庭也會盡量把資源向兒子傾斜。
但是這種現象也並非必然。在城市,傳宗接代的思想已經淡化,標誌就是不再強調必須生男孩。獨生子女家庭不可能不供女兒讀書,除非是真沒錢或者怕耽誤了女兒的婚事。不是開玩笑,女生讀書多了真的可能耽誤婚姻。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大概也不會生二胎。
至於農村,由於傳統思想根深蒂固,這種現象還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彩禮不可缺少一樣。
-
8 # 瑞小胖育兒有話說
看你這個問題,感覺你是帶著悲涼的怨氣問的。很詫異。父母願意供一個女孩讀書,就挺好,幹嘛需要知道是什麼原因才供讀書的。
傳統上,一個家裡如果有幾個孩子,男孩女孩都有的那種,家境又不好的情況下,不管女孩是否讀書好,都會優先培養男孩,因為很多老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女孩遲早是要嫁人的,無論怎樣培養,長大後,都會成為別人家的人。
所以,父母培養了你這個女孩,根本的原因不會是你是家裡讀書最好的那一個,而是父母愛你。你還要感謝父母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畢竟這一點在很多老人心中還未根除。這一點請不要質疑。好好讀書,長大了在經營自己家庭有餘力的情況下,多照顧父母,關愛兄弟姊妹。
我老公三姨夫的三個子女,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初中時候都學習好,考試都在班裡前幾名,班主任老師掏錢考的高中,但父母不讓去上學,女兒早早就嫁了,兒子早早就娶了,兒子後來又給他生了兩個孫子,兒媳婦嫌負擔重,離婚了,如今這個三姨夫一家,是所有親戚裡過得最不好的那一個。他年輕時候不願意供子女上學,他的理由是覺得子女無論學習多好,供讀書太費錢了,讀的越久,費錢越多,不如直接嫁了娶了,只花一次錢。短視的父母,害了兄妹三人的一輩子。
我是家中長女,後面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我的父母,供孩子們讀書只有一句話,好好讀,誰考上,就供誰。我和小妹妹考上了,爸爸都供讀書了。如今我買了房,接父母來城裡一起生活,妹妹當了會計,還兼職,生活也不錯,和父母住在一個小區裡,也可以照顧父母。弟弟沒考上,如今在大家的幫助下,也買了房,在城裡開出租車,日子最緊。大妹妹也不愛讀書,如今打零工,不過好在也買了二手房,還過得去。
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更感謝父母的供讀之恩,我如今幸福的生活,都來自於父母借錢舉債的供讀,這樣的恩情一輩子都還不完,用怎樣的方式孝順都不為過。
感謝父母,感恩一生,是我要對題主說的最後一句話。
-
9 # 白晝雜貨鋪
首先我家三個孩子,我是老大女兒,還有兩個弟弟,我父母都是農民,家裡條件不好,但我爸媽對於讀書這件事很重視,我爸媽對我們姐弟三個說誰能讀下去就送誰讀,不會因為我是女孩就不讓我讀書,一直很感恩父母的開明,反觀村裡的其他女孩就沒有我幸運了,大部分女孩都是初中沒畢業就出去打工掙錢,掙到的錢要麼供弟弟或哥哥讀書,要麼給家裡建樓房。到了年齡就回家嫁人,彩禮錢大部分被父母拿了,江西農村的彩禮在我印象中一直都很高。
村裡的女孩的使命就是為原生家庭掙錢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一代又一代的女孩們重複著相同的命運,偶爾有幾個幸運又聰明的女孩碰到開明的父母,透過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透過努力在城市紮根了,她們的下一代的起點就會比她們高,良性迴圈。而那些被原生家庭剝削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女孩們大部分都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也不能給自己的孩子更高的起點。
感恩父母沒有因為我是女孩就不讓讀書,希望越來越多的父母能夠讓女孩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因為母親的文化素養直接影響了對孩子的教育!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動力!
-
10 # 遇見佑兒媽
不會,所有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兒女能過得好,辛苦一輩子毫無條件付出所有為兒女,我和我弟那時爸媽就說只要你願意讀砸鍋賣鐵也會供你,只可惜自己不努力,也不像現在不懂有條件上各種輔導班(八十年代),現在自己為人父母也是同樣的想法,不會重男輕女,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想他(她)們長大有更好的生活,現在努力好好培養孩子,不管現在生活好壞感恩父母養育之恩!
回覆列表
那就不錯啦,那學習不好不是更加糟糕,也許她們也很聰明。其他人也許付出更多也得不到重視。被愛的總是有恃無恐,不被愛的付出再多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