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秦老趙

    萬萬不能。想要給小麥追起身肥,必須具備這幾個條件。

    一:降雨量必須保證真證的小雨量級,什麼是真正的小雨量級?就是人站在露天下幾分鐘就可以將衣服雨溼。並且地裡土壤用腳一踩會粘起大片泥巴。將雨時間必須保證24小時一內不簡斷。

    二:撒肥時間在己經降雨到了10個小時以上,就是土壤表面的溼度完全可以將尿素溶化掉為好。並且天氣越來越陰,降雨不停為好。

    三,降雨起過20小時,地表化肥顆粒己全部溶化,這說明化肥養份隨著雨水己滲入了地下,起到了給小麥供養的效果′,化肥全被利用,沒有浪費,事半功倍的效果。

  • 2 # 努力就好

    金日是正月初三,在我們山東安丘這裡,天正淅淅瀝瀝的飄落著小雨。據天氣預報說,此次降雨並不是很大,僅為小雨而已。

    此次降雨對果樹,小麥等越冬農作物極為有利。像我們安丘這裡,年前有幾場大雪,土壤墒情較好,今年又是年前打春,小麥已逐漸進入返青期。

    像北方地區的冬小麥,它們的越冬時間較長,體內營養物質消耗多,返青後常會呈現飢餓狀態,所以我們可以追點氮肥了。

    但是,小麥在返青期是否需要追肥,得看地,看苗而實施。如果你的麥田基肥或種肥用量少,或者是一些瘠薄的麥田,生長較差的晚弱苗和冬前麥苗數量不足的麥田,此次可趁雨水夠大時,畝追施尿素20斤左右。如果降雨太小,不足以把撒施的尿素從葉片上衝落地下,建議你還是劃入土中別撒施,以防尿素溶化後燒葉子。

    如果你的小麥肥足,麥苗數量多,個體發育好,可不必追肥,以控制無效分櫱的過多增生,影響產量。你可以推遲追肥,在拔節期再追為好。

    小麥是需氮肥較多的作物,隨著春季氣溫的回升,小麥開始拔節,看苗施點氮肥很有必要,因為小麥起身期是消耗氮肥最多的時期,要注意避免此時段氮肥不足,但又要注意氮肥過量而貪青徒長。

    此次降雨正好是在小麥的返青起身期,氮肥太少麥苗發不起身,稈子矮小,營養不良會影響產量。反之,氮肥施得太多,造成營養過剩,營養生長時間太長,會影響幼穗分化和穗粒的形成,貪青徒長更影響產量。

    因此我說,雖然此次降雨極為有利,但追肥要看麥田肥力,看麥苗看雨量大小而施肥,不是一刀切哈。

  • 3 # 年華旖酒

    追不追肥與下小雨關係不大,如果小麥瘦弱,根系就不發達,這可能與土地板結或者不肥沃有關。如果是土地板結,播種前應多施農家肥等有機肥,如果是土地不夠肥沃,小麥分孽前應追施複合肥並澆水。如果追肥後遇上下雨天氣,那就省時省力又省錢。

  • 4 # 程老師的農業夢

    今天下的小雨能追小麥肥嗎?

    今天是大年初三,已經過立春11天,氣溫逐步上升,小麥進入返青起身階段,隨著葉片舒展對肥水需求漸漸加大。小雨對於小麥來說來的比較及時,但是小雨不能作為判斷是否追小麥肥的唯一依據,還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苗情:如果小麥長相類似於馬耳朵,說明小麥長勢弱,應及時補充水肥;如果小麥長相類似豬耳朵,說明小麥營養足出現旺長,長相類似驢耳朵說明是壯苗,這兩種情況可以延緩施肥時間,儘量在拔節期追肥,發揮肥料最大肥效。

    馬耳朵代表弱苗

    豬耳朵代表旺苗

    驢耳朵代表壯苗

    看溫度:日均氣溫在3攝氏度以上可以澆水施肥,地溫低的話根系不活躍對肥水利用率低,用量大還有可能產生肥害。土壤肥力:如果年前底肥用量足的話,可以適當延緩施肥,反之可以對弱苗進行追肥。土壤墒情:因為是小雨降雨時間短,雨量小,單純靠雨水不足以完全溶解肥料,還需要靠井水灌溉來補充。如果澆灌不方面靠天吃飯的話,建議開溝施肥,以減少肥料浪費,讓其在土壤中慢慢溶解。追肥的話,用什麼肥?用多少?

    如果確實需要追肥,建議使用氯基高氮為主的複合肥,不建議使用尿素,存在旺長以及縮二脲燒苗風險,畝用量建議根據當地情況酌情處理,一般10-20公斤即可。

    總結:小麥追肥需要兼顧苗情、墒情與土壤肥力,弱苗可以藉助雨水進行追肥,旺苗及壯苗建議延緩追肥時間。

  • 5 # 方哥教育

    施肥時間偏早,旺長最怕“倒春寒”

    我先提醒,哪有專門的“小麥肥”?

    許多打著“小麥肥”的廣告,實際上也是通用肥料,沒有針對性很強的肥料。

    1.小雨量小,一旦施肥,雨量溶化不了過多的肥量,就會燒壞麥苗,得不償失;地面溼度過小,就會使肥料停滯於地表,溶解不了,小麥根部無法吸收,肥力無效,反倒形成土地地表板結,影響小麥生長髮育。

    2.此時追肥時間可能過早。

    如果此時追肥,小麥出現不可逆轉的旺長,剎不住車,一旦來場“倒春寒”,就等於溫室裡的花朵,突遭挫折,註定完蛋了。

    3.小麥有時候也怕旺長。

    小麥如果水肥過剩,導致小麥旺長。這種情況下,由於麥苗分櫱莖數量多,如果突遇春寒,持續低溫,就會發生凍害。所以此時施肥,特別是北方地區,明顯偏早。

    4.原來農民怕小麥旺長,特意對它進行“摧殘”,延遲它的旺長時間。

    我記得小時候,父親春節後,會到麥地走一走,看一看,如果麥子長得過好,心裡反而不踏實;就會回來和經驗豐富的叔叔、大爺討教。他們往往會提醒我父親,把耙子拉到麥地,在旺長的麥地裡趟一遍,表面上麥子都被“惡意”摧殘了,導致長勢受到限制。而這種限制,可以使麥子養精蓄銳,暫時控制一下長勢,為以後的生長留個後勁,等到春天徹底放暖,就可以來個一鳴驚人,如同“欲擒故縱”。

  • 6 # 豐收啦

    下小雨能追施小麥的肥料嗎?

    尿素是大多數肥料的主要成分。根據尿素的獨特特徵,不建議雨天施肥。

    尿素作為一種速效胺氮肥,施用到土壤中後需要轉化成氨態氮才能被農作物吸收利用,一般情況下2~7天就可以完成,當然轉換快慢因土壤墒情,溫度等條件有關,尿素這種氨態的氮素,與土壤膠體間的吸附能力很低,其在泥土中的流動性和淋溼性不比硝態氮肥小,基於尿素的這一特徵,追施尿素後,在其未轉化完畢之前,千萬不能澆水,如果追肥後馬上就進行灌水或者下雨,那麼肥料會隨著水滲入土壤底層,而作物根系由於無法觸及是無法吸收利用的。

    因此給農作物施肥後,建議夏季2~3天再進行灌水,冬季4~7天再進行灌水。尿素是有機態氮肥,經過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銨或碳酸氫銨後,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計算紙張的令數計算公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