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iekt鐵鐵

    德國裝甲師的戰歌叫《the mass》歌名:The Mass所屬專輯:《Era》歌曲原唱:Era譜 曲:Eric Levi音樂風格:古典交響樂,電子樂,宗教音樂歌曲語言:拉丁語發行日期:2003年德國裝甲師:“大德意志”師可以說是德國的“活歷史”部隊,它從一支小分隊發展到團,再到師,最終擴編為軍。它參加了在西歐,南歐以及東線幾乎所有重大戰役。它贏得了國防軍中最顯赫的榮譽:總共有84人獲得騎士勳章,8人獲得橡葉騎士勳章,2人獲得寶劍橡葉騎士勳章。組建過程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簽訂的凡爾賽條約,戰敗的德國只能擁有不超過10萬人的陸軍力量。此時停戰後的德國國內政局動盪不安,各種“革命”運動在全國境內紛紛爆發,許多地方成立了私人部隊和中央政府暗地或者公開對抗,而來自東部鄰國--波蘭由退役軍人組成的右翼極端組織“自由軍團”(Freikrops)的侵襲也對德國本土的治安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於是為了應付這一局面,在首都柏林組建一支常備軍事組織就顯得極為重要。1921年,一支名為“柏林衛戍團”(Wacht Regiment Berlin)的部隊成立了--這也就是”大德意志“部隊的前身,這支新組織的職責不僅僅是鎮壓革命暴動,而且還要承擔起平時的檢閱和保安的作用,但是該團就在同年6月被解散。不久之後,在剛剛解散的柏林衛戍團基礎上又成立了一支“總部衛戍隊”(Kommando der Wachtruppe),這支部隊駐守在首都直到1934年。在每個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和星期六,衛戍隊計程車兵們就要在公共場合舉行換崗儀式,而在星期天,星期二和星期四,全部的衛兵就要在軍樂隊的伴奏下,從莫阿比布特軍營(Moabit)出發,穿過市中心的勃蘭登堡門(Brandenburg),直到戰爭紀念碑。總部衛戍隊的衛兵們來自全德國的7個師,每個師抽出一個連的衛兵,每個連要在衛戍隊內服役3個月,然後再回到他們的原部隊。1934年,總部衛戍隊該名為“柏林衛戍隊”(Wachtruppe Berlin),次年其在最初的7個連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連--本部連,負責整個衛戍隊的指揮管理。1937年6月,這支部隊又被重新被命名為“柏林衛戍團”。而當時馮·弗裡契上將(Generaloberst von Fritsch)親自下令:所有加入該團的成員必須是其原部隊中操練成績最優秀成員。另外應徵者的身高上必須超過1。80米.所有衛戍團士兵的肩章上都繡有哥特字母“W”;並且每日還額外可以得到一個格羅申(Groschen--注:德國貨幣單位,相當於四分之一便士)作為值勤補貼,每個士兵的標準服役期是6個月。後來在原有建制上又增加了一個軍械連,但是大約只有50%的成員能回到他們原來的部隊。其實在一次大戰中,“德國”與其說是一個國家,倒不如說只是一個概念更準確些,其軍隊在名義上仍然屬於不同的地區,例如:普魯士(Prussen),巴伐利亞(Bavarian),薩克森(Saxon)等等。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他理想建立一個完整的國家,這個國家不僅僅只包括德意志(Deutschland),還包括在凡爾賽條約中“被迫”從德國分出去的周邊國家的日爾曼人地區,甚至全歐洲的德意志族人地區(Volksdeutschland),這個理想國被希特勒稱之為“大德意志”(Grossdeutschland)——這也是後來“大德意志”部隊名稱的由來。而此時崛起的納粹政權為了向全世界展示新德國的面貌,扮演一個在世界範圍內重要的政治角色,開始了包括對周邊國家出訪,拍攝宣傳記錄片(例如1936年首映記錄1934年紐倫堡黨代會的《意志的勝利》,獲得納粹國家獎,威尼斯電影展金獎和巴黎電影節法國政府大獎等一系列獎項。1938年4月20日首映記錄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奧林匹亞》,共獲得四個國際大獎)和在本土舉行世界級的重大賽事(1936年第11屆柏林奧運會)等一系列的活動,以提高其在世界範圍內的聲譽。在這些活動中維持會場安全秩序的光榮任務一直都是由柏林衛戍團擔當,他們身穿筆挺的軍服,在雄壯軍樂中埋著整齊步伐的身影出現在各國電影宣傳片和報紙圖片中。而到了1938年,希特勒到各個新佔領地出訪的活動開始多了起來,為了保衛元首在各地的安全,柏林衛戍團抽調其下屬2個連中的機械化排;組成了一支秘密稱呼為“元首旅途”(Führer Reise)的近衛組織,其指揮官正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沙漠之狐”埃爾溫隆美爾---這也是後來“元首護衛師”的前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虹戶戶通,首先出現E06然後出現基站資訊更新不了,掃描不到,也就儲存不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