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龍微聊
-
2 # 甄元尚品
這句話通俗點的說和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都是同樣的手法和道理,只不過原因更加複雜。
中國歷史上,每一次的朝代更迭,都會上演這樣的故事,比較著名的,漢朝高祖殺韓信,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不僅僅是朝代更迭,即便是同一朝代新皇帝登基。也會逐步用自己的親信,替換原來的老臣,這就是所謂的帝王之術吧!
說原因,其實也很容易理解:
第一,打江山的時候,為了籠絡人心,一般都是和身邊重要將領謀士兄弟相稱,有些甚至是結義兄弟,對天起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問題是,人性往往就是能共患難,卻不能共享福,更何況是孤家寡人坐擁天下的皇上!
第二,打江山的過程異常艱難,這中間,皇帝也就是起到一個群龍之首,統一各方的作用。真正衝鋒陷陣,出謀劃策的,都是身邊的主要大臣謀士,這樣一來,無論是文治武功,在百姓和天下人眼裡,真正的英雄其實都是這些大將謀臣,難免有功高蓋主的嫌疑!所以皇帝登基後,處於對政權穩定和個人威望的考慮,也會想辦法除掉一些難以約束的人!
第三,作為世襲制擁有天下的皇帝,基本上都是登基,就開始安排後事,比如修陵墓,選擇接班人,從秦始皇開始,基本上皇帝都是登基開始。就要大修陵墓,即便如此,很多到死,都還沒有修完。
對於皇上的身後事,從皇帝自身考慮,特別是皇位傳承,是重中之重。而這個時候,那些屢立戰功,手握重兵,或者在朝中身居要職的大臣們,反而成了最大的障礙!這些人,很多和皇帝都是兄弟相稱走過來的,老皇帝在的時候,還能憑藉自身威望加以約束,一旦新君繼位,誰又能保證他們還能安分守己,繼續忠於新皇帝,其實,這才是江山定,謀者亡的最主要原因!
-
3 # 帝道無情
這個話幹嘛要說出來呢?我只知道為人臣始終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能得個善終就不錯了。對於那些身外之物,就不要過於執著了。
-
4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所謂的‘’江山定,謀者亡‘’,簡單地說意思就是:江山已經安定,謀臣必須死亡。
為什麼江山已經安定,謀臣必須死亡呢?
借用中國歷史上兩個非常著名的案例來說一下,第一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與文種和范蠡的故事。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有一段話:
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人或讒種且作亂,越王乃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種遂自殺。
說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在范蠡和文種輔佐下,滅亡了吳國,在功成後,范蠡離去,從齊國給越國大夫之種寫了一封信,信中說:
狡猾的兔子死了以後,抓兔的狗就會被烹殺;飛鳥被殺盡後,再好的良弓也失去作用,只能收藏起來。
勾踐這個人脖頸長的特別長而嘴像鷹嘴,這種人只能共患難而不可共享樂,你最好儘快離開他。
文種看完信後,便稱有病不再入朝。後來有人向越王勾踐進讒言陷害文種將要作亂,越王勾踐便送給文種一把劍,對他說:你教給我七個滅掉國家的方法,我只用了三個就把吳國滅掉了,還剩下四個方法,你替我從先王開始試下吧。文種於是自殺了。
范蠡和文種都是輔佐勾踐的功臣,而且能力超強,功成之後,范蠡因為看透了越王勾踐的本性,因此提前辭官隱居起來,而逃過了殺身之禍;文種因為貪戀權勢,被越王勾踐逼迫自殺。
勾踐為什麼要殺文種?
很簡單,勾踐已經達到了滅吳的最大目的,接下來就是治理越國了,文種、范蠡等勞苦功高,又能力超強,不為我用則對我威脅巨大,要麼用,要麼殺,而這等能力超強之人放在身邊遲早是個禍害,將來下一代繼位如何駕驅這些權臣,最好的辦法就是殺掉,因此文種自殺。
第二個故事就是漢太祖劉邦與韓信的故事。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韓信被蕭何與呂后誘騙逮捕後,說了這麼一段話:
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意思是:果然如前人所言,狡猾的兔子死了後,抓兔的狗就會被烹殺,高高飛翔的鳥被殺盡後,再好的良弓也失去作用將被收藏,敵國被攻破,謀臣也就失去作用將會死亡,天下已經安定,我就當被烹殺!
韓信是為劉邦打下江山立下不世奇功,劉邦的江山有一半是韓信打下來的,而且韓信的軍事才能無人可比,正因為如此,韓信的存在,給了劉邦很大的不安全感。
同時期的張良卻低調隱居,辭官雲遊,不問政事而得到善終。
某種意義上說,范蠡如同張良,文種就像韓信,在消滅敵國,建立新政權後,皇帝因為是靠打天下而得來的江山,就害怕能力超強的臣子用同樣的方法去對付自己,至少勾踐和劉邦就是這麼想的,為了江山穩定,只好除去有威脅的功臣。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導致文種與韓信這樣的功臣被殺,就是因為勾踐和劉邦為了自己的下一代新君即位掌權而鋪平道路,新君一般很難駕驅權臣,因此被殺就是大機率事件。
-
5 # 亦有所思
這句話不全面!
江山一定,謀者是比將軍更為危險的存在。
將軍只是打仗而已,而謀者謀的是國家,是氣運,是帝王。他既然可以輔佐A當上皇帝,自然在理論上也可以輔左B當上皇帝。而B當上皇帝的前提是幹掉A。
所以鳥盡弓藏是合理的,也是必須的,因為一個合格的皇帝不允許存在僥倖心理,更不允許產生什麼君臣之誼,所有的君臣之誼的前提是這個臣子懂得為臣之道。確切地說,這個臣子的才華不足以威脅到皇權。
只要存在危脅,不管你是臣子,還是諸侯,或是將軍,逃不過這個下場。比如漢文帝,登基之前裝傻充愣,笨頭笨腦,不就是為了安呂后的心麼?可是登基不過三年,唯一的兄弟死了,三個侄子也氣死了,劉盈的四個兒子死了,漢景帝也是如此,一稱帝,梁孝王就是他最大的危脅。
胡亥即位,扶蘇必須死,秦始皇的十多個兒子必須死,李世民為了永絕後患,直接在即位前就將兄弟全部殺掉,南宋為什麼不讓岳飛收復河山,不就是因為欽徽二帝對皇位有危脅麼?康熙是仁君,可他對兄弟卻指手劃腳,乾隆是仁君,可他弟弟如何,還不是一天天裝瘋賣傻以求平安?
只要有能力,有資格,對皇帝的寶座產生危脅的人,再開明的君主也不會手腕。想當明君,就得先坐穩皇位才可以!
張良,韓信,司馬懿,李靖,郭子儀,曾國藩,除了韓信那個五眼青兒以外,哪一個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江山定,謀者只要懂得為臣之道,未必亡,可是有資格坐上皇位的兄弟,則一定亡。要麼被殺死,要麼被氣死,要麼弘晝一樣生不如死!
不要說帝王無情,要怪就怪自己不懂得自保之道。
-
6 # 也無風雨也無晴9014
江山定,謀者亡。得了多大的江山,整個世界嗎?就開始讓謀者亡了?即使打下了江山,哪朝哪代敢說江山定了,長治久安了?狡兔死,走狗不用,可烹了?哪一朝敢說江山永固,謀臣無用,江山永遠是他一家的了?說出這話的足見其氣量小,成不了大事,堅子不足與謀,何必與之謀?戰國時四公子手下謀士上千,國君謀臣無數;三國時各諸侯即使不能用之才,也不忍加害,怕落下害賢之名。當年葡萄牙沒有重視人才,被西班牙女王不惜賣掉王冠上的珠寶請哥倫布遠航,從而使西班牙成了世界霸主。英國的首相象學生一樣站著請一位寫《國富論》的普通教師講課,讓大英帝國成了曰不落。請問誰想過讓謀者亡?江山定,世界永遠不會穩定;謀者亡,每個王朝都是有壽數的,讓謀者亡的人成不了大事的,國即使不亡也不興。人才是國家、人類的進步階梯,沒有人才,國家也就是沒有出息的國家,人類沒有人才,人類永遠是猴子不能變成人?
-
7 # 職說視界
看看電視劇朱元璋就明白了,這是歷史定律,包括現在企業也是如此,因為學歷和文化的轉變這些人不適合當前企業發展所以只能退
回覆列表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將軍和謀士幫助當政者打下江山,而當政者卻無法讓他們享受到太平的日子,就會出現許多殺害有功之臣的君主。當政者為了鞏固自身的控制,害怕被功高蓋主的大臣或將軍起兵造反,或者發動政變推翻他的控制,往往會在取得天下的時候對有功之臣進行殺害,在歷史上就有北宋建立者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取代了後周,自己做了皇帝。而為了防止自己手下的將軍再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就有了著名杯酒釋兵權。讓手下人放棄自己的權力,安心享受生活。而朱元璋的做法卻是完全相反的,為了擔心自己死後出現功高蓋主的下屬,對幫助他打江山的將軍進行了屠殺,除了謀士劉伯溫外,無一倖免。因此,他也被人民當做反面教材。而最好的莫過於唐朝的李世民,從玄武門兵變以後坐上了皇帝並沒有殺害自己的功臣,而是對他們加官進爵,和平相處,讓他們幫助自己管理江山,進行人才齊用,促進了唐王朝的新盛。因此,他也被成為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