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晨曦一族
-
2 # 陽光部落童裝
家有內向孩子,父母怎麼做:孩子3-5歲養成的個性特徵對他的一生起到關鍵的作用,也就是說人的性格特徵一般在3-5歲期間就定型了,後期難以發生本 質上的改變。幼兒階段對孩子的訓練與教育至關重要,過分內向的孩子,往往不能和其他小朋友發展友誼,建立良好的同伴 關係,在心理上更容易滋生自卑、沒有安全感等消極情緒。由此可見,幫助內向的孩子走出自己的心靈小屋,融入夥伴的氛 圍,對於他們的健康成長是更有益的。一、內向型孩子和外向型孩子的典型表現1、外向型孩子小剖析外向型孩子的心理活動傾向於外部,經常表現出對外部事物的關心和興趣;他們的感情外露,而且熱情、開朗、活潑、 好動;在行為上當機立斷,不拘小節,善於發展與他人的關係,獨立性相對比較強。2、內向型孩子小剖析內向型孩子的心理活動傾向於內部,一般表現為沉默寡言、不喜歡和人交往,相反的喜歡獨處;反應緩慢,適應新的環 境比較困難,做事情比較謹慎小心。孩子在進入幼兒園這個全新的環境中後,其個性特徵往往比以前任何時刻都要典型和突出,因此是老師和父母鑑別孩子 內外向的黃金期。外向的孩子喜歡在交流和討論中學習,但是比內向孩子更調皮;內向型的孩子則在課堂上很少舉手發言, 喜歡透過觀察和思考學習,課餘也常常自己躲在一個角落玩,安靜而內斂。二、內向寶貝教養方案1、和幼兒園的老師談談,得到老師的配合。孩子進入幼兒園後,老師就成為孩子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老師對待孩子的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寶貝人格特徵 的形成過程,因此,和老師之間的溝通非常必要。可以定期和老師談談孩子的情況,告訴老師自己的孩子比較內向,比外向 的孩子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適應環境;寶貝要充分做好心理準備後才會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請老師能夠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 理解孩子。2、對待孩子要有耐性。內向型的人一般說話辦事都比較謹慎,他們常常要經過仔細的思考才會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才會採取行動。因此, 作為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這種行為風格,不要總是急於打斷孩子的話。3、不要對孩子打破沙鍋問到底。面對內向型的孩子,在提問時父母除了要有耐性,還需要注意發問的技巧。內向性格的孩子,如果被一下子問到一連串 的問題,他會格外緊張,甚至語無倫次,無法思考。因此,在提問時,不要追問太多的問題,要慢慢來。4、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孩子內向可能是由於缺乏安全感,缺乏自尊和自信,比如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在課堂上不敢大聲發表自己的想法, 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怕被小朋友拒絕等。因此,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平時,父母要多抽時間陪寶貝一起玩遊戲、讀書等,在這些過程中給予孩子表揚和積極的反饋,增加一些和寶貝交談與 溝通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很棒。5、鼓勵寶貝發展同伴關係。父母要鼓勵孩子多和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和他們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週末可以帶孩子去串門,讓孩子體驗人際交往 的開心。為了避免孩子不知道怎麼和同伴交流,可以事先在家裡陪孩子進行角色訓練,教會孩子同伴交往的一些小技巧,增 強孩子的自信。6、尊重孩子的社交習慣。在孩子和小朋友交往時,要尊重孩子的社交習慣,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比如,帶小朋友玩什麼樣的遊戲或 活動,要充分考慮寶寶的意見和興趣。
-
3 # 親媽學堂
一、性格內向不等於不社交,各位家長不要強迫孩子。
家長髮現孩子內向,擔心孩子將來社交能力比較弱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性格內向,喜歡安靜不等於沒有自己的社交圈子甚至沒有社交主動性。家長不要過度緊張而採用強迫孩子改變的方法,避免適得其反。
就拿我姐家的兒子舉例:我侄子從小性格內向是一個安靜的男孩,在家庭聚會上打完招呼就一聲不吭,現在上初中就連招呼就不打了,為此我姐經常在飯桌上數落孩子不懂禮貌強迫他去和不熟悉的親戚聊天。導致侄子有一段時間甚至不去參加任何宴會,變得更加內向。
其實據我瞭解,我的侄子在班裡人緣不錯,有很多朋友,儘管在朋友中比較安靜,但也不是需要家長“強迫社交的孩子”。因此家長不要本末倒置,因為方法不當而事與願違。
還是我侄子的例子,後來我和我姐聊到內向的問題,我姐覺得,男孩子就應該健談些,她擔心現在孩子的樣子將來在職場在社會會吃虧。
其實像是我侄子,他愛安靜,不喜在陌生人面前表現的活躍,是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的,他可以靜下心讀書,在朋友中也是很靠譜,備受信賴的角色。他在家長面前的表現,可以理解為,和家長一起出席的活動,不是他的社交年齡層,他不熟悉。因此沒必要因為孩子在家長面前的內向而恐慌。
1.創造環境,以身作則。
家長可以在家裡有意識的營造活躍、歡快的氛圍。父母之間的互動對孩子社交方面有很大的影響。日常生活的趣事也是讓孩子變得活潑的好方法。
2.多多引導,激勵孩子。
孩子是什麼性格?內向或外向都是有自己獨特的特點的,家長應該做的是引導孩子,而不是強行給孩子套上一個不適合他的模子,強迫孩子。希望每個孩子獨有的性格魅力被家長有效的激發出來。
-
4 # 前方限速0o
強制社交屬於治標不治本,社交恐懼症的根本就是不自信,多讀書,多出去走走,多瞭解人文地理,科學知識,多鍛鍊身體,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了自信心,出去交流自然沒障礙。
-
5 # 63773773747
首先,你提出這個問題就是陷入了一種誤區。人的性格千差萬別,內向和外向性格並不存在絕對的好與壞,其實內向者做事會更專注。性格內向,只要不是自閉,就不存在問題。
再次,而今的社會,會給不同性格和不同才能的人提供發展的平臺,而不會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只有外向性格才能出人頭地。同時,我們更不能將大人的意願強加於孩子,甚至讓孩子去實現大人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那樣做太自私了。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不糾結就行了。
-
6 # 杜杜d天空
對於性格的問題還是因勢利導更好,強迫可能會適得其反。
1.強扭的瓜不甜。他本性上不願意做的事情強迫他做,他一定感到很痛苦,效果就未必好。所以,不是原則性的事情,對孩子最好不要強迫。
2.內向性格並不必然導致社交障礙。內向只是一種性格傾向,心理學上概括為人的性格、思想感情等深沉、不外露的表現,內向和外向是性格的一個維度,沒有好壞優劣之分。所以,很多情況下內向人是不喜歡錶露而不是不會表露,如果有社交障礙不要一味推給內向性格,要分清是性格導致還是其他原因。
3.找出原因,因勢利導。有社交障礙的話,在找出真正原因基礎上,對孩子進行輔導和引導,比如挑選合適的社交環境、挑選合適的社交目標、鼓勵孩子樹立自信心等等。
總之,首先要找出孩子社交障礙的真正原因,包括從家長和家庭內部找;其次,幫助、輔導、鼓勵孩子參與社交。最不可取就是強迫,容易造成逆反,反而欲速不達。
-
7 # 瀟逸農哥
家有內向的孩子,父母應該強迫TA社交嗎?不可以。正確的認識,正確的引導,多給鼓勵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內向的孩子表現不怎麼說話,不願和別的同齡人玩耍,即性格孤闢。我們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儘早發現,正確的認識,正確引導,多給鼓勵。孩子性格孤闢有先天形成,有後天養成。先天因素主要是孕婦懷孕初期心情不暢,大驚,大悲,大恐,憂傷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孤闢。孕期母子同氣相求,孕婦保持暢快的好心情非常重要。它有可能決定孩子出生後的一生。告戒準爸們千萬別讓懷孕的老婆不開心。後天因素很多。如從小因忙很少陪孩子玩耍,管教粗暴 ,家庭環境從來沒有歡聲笑語,父母不和,動則打架吵鬧不避孩子。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孩子形成孤闢的性格。這種情況具有強迫性,加以正確引導是可以改變的。再就是孩子知識是很有限的,很多事不知道對與錯,只憑自已喜好做事。錯了,應該輕言細語告知其正確的方法。決不可粗暴地訓斥,多鼓勵孩子和朋友一起玩耍。長此下去孩子一定會養成開朗活潑好動,好交流溝通的性格。
-
8 # 曾敏敏老師
然而,內向性格的優秀代表人物其實有很多,比如喬布斯、比爾·蓋茨、奧巴馬、周星馳、梁朝偉、周杰倫……
這些人的成功並不是因為社交能力有多好,而是他們能夠長期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並把事情做到極致。
孩子內向,並不能說明孩子社交能力差,只是他們並不會像外向的孩子那樣,希望去跟所有人打成一片,他們可能覺得有幾個非常玩得來的朋友就可以了,他們對於朋友的要求可能會更高點。
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可能大概什麼樣型別的孩子適合跟孩子做朋友,並積極幫孩子營造利於交往的生活環境,而不是把他隨便丟到一堆陌生人當中,就要求他能跟那些人打成一片。
不能把內向當做孩子的一項缺陷,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更不應該譏諷或嘲笑和指責孩子的社交能力,而需要給予接納和尊重,創造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良好環境。
-
9 # 育兒西遊記
我兒子也很內向,其實也不算內向吧,他就是對不認識的,不熟悉的人不怎麼熱情,問他什麼就會下意識低頭,或者躲到我們後面,但是熟悉之後就玩開了,也會一直叨叨不停。
所以先確定自己孩子是不是真的內向,我倒覺得孩子小的時候不那麼自來熟未嘗是壞事,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體現。但如果真的孩子在家都少言寡語,再幼兒園也融入不了集體,那就要多帶孩子出去和小區的,隔壁的大爺大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多接觸,讓孩子自己去融入,其中肯定會出現一些問題,可以時候問孩子,再一起引導解決。另外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如果父母給孩子一種外向的,開朗的狀態,孩子也會被感染!
-
10 # 酒多無益談育兒
嚴禁強迫,否則適得其反。
內向性格喜靜,不善於社交,做為家長我們要做到:
1、營造一個寬鬆、融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在家庭中找到安全感,遇事願意與父母交流。
3、鍛鍊孩子獨立性,遇事讓孩子自主判別是與非,對與錯,家長順勢引導。
讓孩子在讚賞與鼓勵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與鄰里、小朋友打招呼,使用對應禮貌語,在家附近商店買些小物品等。
-
11 # 小風車媽咪
孩子的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擔心“孩子這樣不愛說,不善於交際,以後怎麼辦啊?”其實家長不用過於擔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和處事方式,有時候內向不一定是壞事。
《非誠勿擾》的早期嘉賓樂嘉老師就曾經提出過“性格色彩學”,把人的性格按照喜歡的顏色分為了四種:紅色的表現型、藍色的思考型、黃色的領導型和綠色的親切型。而研究也發現,一個人喜歡什麼顏色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題主說孩子不愛說話,內向,說明孩子是屬於藍色性格。藍色性格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特點:不愛說話,尤其是在陌生的環境裡,他們更沉默寡言。但是事實是藍色性格的孩子情感尤其細膩,內心比較敏感,善於思考,性格內斂低調。所以家有內向的孩子,父母不用擔心。
但是孩子不愛說話,不善交際,怎麼辦呢?
其實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是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都喜歡探索,尤其是對於表面看起來“內向”的孩子,他們只是把注意力用在了觀察或者思考上了。作為家長,我們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可以釋放孩子內心的環境,開啟孩子的心扉,而不是強迫孩子去社交。
首先:我們不要給孩子貼上“內向”“不愛說話”等標籤。
貼標籤這種方式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不良影響。比如,“我家孩子就是內向不愛說話”,那麼孩子聽得次數多了,心裡就會自然而然的認為我不說話是正常的,別人都知道。這樣容易給孩子心理造成暗示,讓孩子更不愛說話,更封閉自己。
其次:發現孩子的優點和興趣特長。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尤其是藍色性格的孩子,更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們家長就要多留意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給孩子信心和肯定。讓孩子看到自己不一樣的地方。
比如:孩子喜歡畫畫,色彩感特別強烈,家長就可以從這一方面著手,開啟孩子的內心世界,引導孩子進行交流,發表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有助於親子之間的溝通,更能增加孩子對自己的自信。
再次:為孩子提供舒適輕鬆的環境。
“內向”型的孩子,對環境的適應力比較差,需要一個時間的過程,所以家長帶孩子到了陌生的環境,不要立刻強迫孩子做這個做那個,這樣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如果遇到人需要打招呼,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和孩子一起說:“你好。”
也可以給孩子帶一個他喜歡的玩具陪伴孩子,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減少對外界的不適應。
最後: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家長在平時和孩子交流的時候,要多以平等的身份和姿態和孩子說話,蹲下身子,或者和孩子一起坐在沙發上,拉著孩子的小手,微笑的看著孩子進行交流,這樣孩子不會有壓力。
家長也要注意說話的語氣、語調和麵部表情,因為孩子內心敏感,我們要多以鼓勵、肯定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面部表情要輕鬆愉悅。這樣孩子才會放下心裡的防備。
“內向”的孩子,其實屬於慢熱型,對環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需要家長的鼓勵和肯定。家長也不要操之過急,不然容易適得其反。平時多帶孩子和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交流,多鼓勵孩子走出去,做孩子喜歡的事,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孩子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慢慢的開啟孩子的心扉。
-
12 # 楊楊爸親子驛站
當然不能了強近孩子社交了。什麼叫強迫,就是不願意的情況下,被迫發生的情況。
我覺得有幾點,家長要注意。
01
家長及時反省自身行為
孩子不會天生內向,是不是家長平時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注與關愛,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
平時家長不愛與孩子溝通說話,讓孩子養成了有話不說的習慣。
孩子有想法,有過主動與家長溝通的意願,家長不愛聽,或者認為孩子說的都不重要,表現出不耐煩。
家長總是在別人面前,數落批評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感覺家長不尊重他,以至於不愛講話,逃避社交。
……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多多反思自己,孩子的問題,根源一定出在家長身上。
02
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如果發現孩子性格內向,建議家長,多多與孩子進行親子溝通,多玩親子游戲,增進相互信任。
把孩子當成朋友,平時多與孩子講講家中的事,問問孩子意見,或者問問小朋友覺得有意思的事,讓孩子多表達自己,家長做個好聽眾。
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接近大自然,釋放孩子愛玩的天性,心情開朗了,自然與父母的話就多了。
去遊樂場所,多接觸同齡小朋友,讓孩子在玩耍中,用自己的方式,探尋社交的秘密。
孩子內向,家長不必過於擔心,試試我說的方法,幫助孩子解開心結,做下個Sunny快樂的孩子,享受屬於他多采生活。希望可以幫以題主。
-
13 # 大果小果媽媽
孩子內向,很多父母都很焦慮,焦慮的原因就是覺得內向的孩子吃不開,不容易成功。
其實,內向和外向同屬於性格特質,只不過一個朝內,一個朝外,本身無好壞之分。
父母的期望,總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不過有些時候採取的辦法,卻要好好思量下啊。
比如說,孩子內向,要不要強迫他去社交,以此來改變他的性格?
答案是:彆強迫,引導才是上策。
一、強迫只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認為甚至漸漸厭惡自己的性格,向內攻擊自己,卻又無法改變,最後很矛盾,很痛苦。
二、引導的前提,是接納孩子的性格,學會欣賞孩子的優點,並多肯定和認可,給與孩子的是愛與關注,是孩子自信的基石。
三、引導的關鍵,是鼓勵,鼓勵才能讓孩子有信心去嘗試,指責嘲笑只會讓孩子逃避退縮。
四、引導的重點,是讓孩子體驗愉悅感。
比如,你想讓孩子多去社交,可以鼓勵孩子叫朋友來家裡玩,這樣孩子就是主,他的朋友就是客,主人得招待客人,會有種自己控場的感覺。
五、引導孩子多朝積極的態度思考和解決問題。
比如,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多向孩子做正面的解釋,協助孩子建構正面、積極樂觀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六、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興趣愛好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也是非常有幫助的,一個沒有興趣愛好的孩子是非常沉悶與自閉的,開發孩子的興趣愛好,會讓孩子對人生積極,自信心增強。
七、多讓孩子出去運動
研究表示:成人走路,只要把速度加快25%,就可以起到一個調節心理的積極作用。
也就是說,運動可以讓人的情緒,心情變得放鬆,讓人變得更Sunny。
那些整天待在家裡的孩子,會被悶壞,長期以往,會形成內向自卑的性格。
所以,一定要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運動一下。
――――――――――――――――――
回覆列表
人們一貫的印象裡認為孩子內向,可不好,怎樣才能讓孩子變得外向呢。外向的孩子更有前途,對社交更擅長。
但其實不必著急,內向的孩子並不是就不好。
紀錄片《零零後》中,有一個叫一一的孩子,她總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玩耍,獨來獨往。當有人問她:“為什麼你老是一個人玩啊?”她說:“我就喜歡一個人玩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可能是問的人多了,3歲的孩子說出了這樣一個不屬於自己年齡的回答。
有研究表明,世界上70%以上的成功者性格都是內向的。
很多名人就是,如愛因斯坦、比爾蓋茨、巴菲特、扎克伯格,周星馳、姚明等。
內向和外向只是不同的性格而已,沒有好壞之分。
父母真沒有必要強迫孩子社交,給他足夠的空間,給予足夠的自尊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