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身高180,體重176,夜跑12公里用時01:17:43,在業餘跑者中是什麼水平?
28
回覆列表
  • 1 # 逛街的螞蟻123

    12公里1小時17分,配速差不多6分半,如果單從資料面理解,這個速度在業餘跑者中還算可以,屬於中等水平吧。

    如果綜合考慮的話建議考慮以下因素,比如身高、體重、跑步歷史等。

    如果是健身為主要目的的,維持在這個是速度還可以,不要過於追求速度,速度太快的話容易受傷。如果是競速為目的,建議還是多鍛鍊鍛鍊吧,畢竟這個成績只能說勉強可以。

  • 2 # 未來可期I

    十二公里用時1小時17分,平均的話,每公里用時六分多,這個配速以及時間在業餘跑者裡面應該屬於中等偏下吧,畢竟這速度並不是很快。我也是經常跑步的,我的配速是在五分左右的,在業餘跑者當中也是個菜鳥。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配速,那麼就得下一下功夫了,你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每公里的配速以三十秒為一個點,慢慢提高,你現在配速在六分半左右,以30秒為一個提高點,當配速提高在五分左右的時候,我想再往上提高的話就會有一定的困難了當然,這時候的你已經有了基礎。身體素質完全能適應了,所以到五分的時候不要著急,你可以把前面的再短點,以十秒為一個點,量力而為,不要刻意的去加速,這樣很可能會傷了自己。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選擇間歇跑,來提高自己的肺活量以及耐力水平,打個比方,你一公里跑了四分鐘,那麼你跑完之後休息四分鐘,四分鐘過後再來一個一公里,以此鍛鍊,當然這隻適合短距離的,如果你跑三公里以上的距離,那麼休息時間就不能這麼長了,中間休息五六分鐘左右,再繼續跑。我相信,你這樣跑半個月左右,就會有顯著的效果的。除了耐力訓練之外,力量訓練也是要有的,深蹲,俯臥撐仰臥起坐之類的也要做,對身體素質的提高會有很大的幫助。

  • 3 # 球球92493

    我覺得12km一小時是個分水嶺 全馬330也是以這個為基數 普通 12km能跑進58-59的 全馬330是你的目標

  • 4 # 醉美阿詩瑪

    現在咱倆身高和體重差不多,我身高179,體重84公斤。

    從2015年開始跑步,但那時的體重近100公斤,名副其實的胖子,從大學同學畢業十週年聚會回來開始跑步!到現在三年多了,剛開始是快走,接著慢跑,再者加點速度。

    剛開始跑的時候,三公里對我來說都很困難,經過堅持現在十公里下來,疲憊感很小,時間從剛開始十公里一個多小時,到現在的五十分鐘。

    2016年參加了一次半馬,207吧,成績很一般,以完賽為目標,重在體驗馬拉松的氛圍,很不錯!

    12公里,1小時17分,跟我剛開始跑步是差不多的(見圖一),在大神們眼裡,這個成績應該一般,但是對於咱們這個身高和體重,能堅持下來,應該就是很棒的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跑步前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鞋要選擇緩衝比較好的跑鞋,跑步後要做好拉伸放鬆,保持健康不受傷才能跑的更久!

    加油,堅持!

    圖一是我2016年12公里的資料,當時體重有185斤左右。

    圖二是2016感受馬拉松時的完賽簡訊。

    圖三是最近10公里最好成績。

    圖四是我的跑鞋,對於一個熱愛跑步的胖子來說,鞋子真的很重要。。。

    圖五是很喜歡的一張圖片,共勉。

  • 5 # 沙漠海999

    我們業餘跑者就是保持有點疲勞感就可以,所以不要太追求速度和距離,我們需要的是健康!體重大的跑者跑的速度太快和太長距離容易造成膝蓋受傷,以至於留下後遺症,距離十公里附近就可以,採取隔天跑比較適合。這就是我對自己跑步十多年的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 6 # 吉力的劼

    跑的快除了多點炫耀的資本,又能代表什麼呢?還能上天?還能基普喬格?還能奧運?別被配速,跑量,半馬。。。迷惑了雙眼!

    請大膽問下自己跑步的初心是什麼?為健康還是去比賽?比賽的話就你這點水平,拿個獎牌都還需要自己掏錢!省省吧,安安心心的提升自己的心肺能力吧,活的健康活的久那才是財富!獎牌這東西淘寶上多的是,別犧牲健康去拿它。。。

  • 7 # 長跑達人袁老師

    跑12公里一小時十七分鐘。在大眾跑者裡面,是什麼樣的水平?現在大眾跑者水平也年年在提高,大眾跑者也要分369等級。跑步不說你體重超標,那是客觀原因。跑步講的是每公里配速快慢的問題。如果人家比你慢,人家就會說你可以,因為人家只會跑7分多配速,而你可以每公里配速在6分鐘左右。如果是遇到比你快的人,就會認為你的水平一段,上面還有,5分配速,4.分配速的,甚至還有3.30配速的,大有人在。所以說每個人跑步目標不一樣,有的人跑步養生,有的人跑步是提高自己配速參加馬拉松。對於我來說,養生之道最重要,平時也參加馬拉松比賽。

  • 8 # 上虛道長

    美華人 Jim Fixx(簡稱佔母)在 70 年代發明了跑步,也寫了一部“跑步全書”,認為跑步是很好 的運動。這個運動風靡全球,許多人也有樣學樣,瘋狂的跑起來。但是佔母卻沒有想到在他寫 書後的七年,即 1984 年,在一次歷常的跑步時,突然猝死。後來驗屍報告說他死於心臟病。

    之後我們也經常在新聞裡看到一些跑步猝死的人。但是還是不能引起很大的關注。尤其是在運

    動品牌的渲染之下,跑步成了一種時髦的運動。

    跑步不是把心臟訓練得很好的嗎?怎麼會心臟病發作?又怎麼會猝死呢?

    西醫把這個罪歸納於心髒病,但是又不能解釋為什麼很多年輕人或中年人在跑步的時候猝死。

    明明他們是非常健康的,就突然說沒了就沒了?而且跑步的時候是不是心臟也在運動呀?就算

    血管堵塞了,心臟在運動應該可以把堵塞的血管給通一通吧?

    可惜,很多人都不明白傳統的中醫學經絡的執行方式。我研究了很久,發覺最合理的解釋是王 唯工博士的解釋。介紹一下王唯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1969 年因為對 中醫感到興趣,放棄了斯坦福大學和耶魯大學,而選擇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生物物理系。他 最擅長的是經絡和氣的研究,而且頗有心得。在 2016 年他寫了一部 “看懂經氣脈絡”,非常的 深度分析了氣和經絡的研究。有一段我覺得非常有意思,所以我應該用王博士的原文寫出來:

    現在很多西方運動專家建議讓心跳在平常的 1.5 倍,說是對身體好,其實這對身體是很傷的。 因為當心跳變成原來的 1.5 倍時,並非人體自然的共振整倍數,心臟對身體所有的經絡都減少 供血,所以心臟必須加倍工作,才能供應各經絡之所需。雖然可因此而燒去許多脂肪,達到減 肥的功效,但這種激烈的運動對身體其實是有害的。奧運金牌選手大多短命可能與此有關。而 我們東方古老的運動如太極拳反而能讓練習者長壽。

    可能各位不太贊同他三十年以來的研究,但是事實擺在眼前,當心髒的頻率不協調的時候,心

    髒必須加倍工作,就好比一輛車沒有經過維修,駕起來車很吃力也很吃油的道理一樣。車透支

    過多最多也只是拋錨而已,人卻不一樣,透支過度就引發心臟病,導致猝死。

    再者,看看提倡跑步運動的人是誰?很大部分是有商業利益的公司,比如想賣你最新款的跑步 鞋或運動服裝,這些商業利益集團經常僱傭運動員推銷他們的產品。不要輕易相信廣告的效果 和廣告散佈的資訊。用二戰納粹黨宣傳部部長,保羅.約瑟夫.戈培爾的話結語:謊話重複一千 遍就成了真理。

  • 9 # 咕咚健康小助手

    我是咕咚健康諮詢師,已專業解答上千條健康問答。

    馬拉松跑者每天的訓練里程以多少為好?眾說紛紜,做法不一。“小神鹿”張慧敏每天跑一個馬拉松里程。孩子雖小,但她有這個能力,長年就養成了這麼個跑法,馬拉松對她就不是一個事了。她是“小神鹿”,我們學不了。她是個例外。 看柯雲路描寫馬俊仁的書《溫情馬俊仁》,馬的弟子們上午跑一個20公里,下午跑一個20公里。這是專業的練法,咱也學不來。 我們是業餘馬拉松跑者,當有適合業餘跑者的練法。去年初練長跑時,我也在網上諮詢過,一位名叫韋超的雲南業餘高手(說他是業餘高手是因為他曾跑過廈門馬拉松的業餘選手第一名,成績絕對在3小時以內)對我說,狀態好時,每天跑10公里;狀態差時,每天跑8公里。他是針對我年齡偏大而言的。這話我記住了,後來也是一直按這個量跑的。 但這個量對一般人而言,顯然是小了。那麼一般的業餘馬拉松跑者一天該跑多少才合適呢?最近看了另一位名叫馬亮武,網名“千里馬”的業餘高手(他是跑吧馬拉松俱樂部跑得最快的跑手之一,成績也絕對在3小時之內)的博文,讓我記住了一個簡單的公式。他說,“據有關資料表明:日跑量乘3(14公里/日乘3等於42公里),月跑量除於10(420公里除於10等於42公里)。滿足了以上的兩個條件後,你要完成馬拉松你不用問人就知道自已的實力了。”這段話用一句話表述就是,每天跑14公里。 海口極限長跑俱樂部每週六有一個15公里的集體路跑。這在我,也包括俱樂部的大多數跑友,都是一週裡最長距離的日跑量了,一週也就這麼一次。但這卻只夠一個業餘馬拉松跑者的平均日訓練量。 真要參加馬拉松比賽,這個跑量可是不夠的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指尖發紅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