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淨自在77
-
2 # 愚居士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剛經》第十品“莊嚴淨土分”:“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著於相,如如不動。《心經》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心如琉璃,身在虛空,了無掛礙。
-
3 # 流芒流
這有個高°度,閱歷(盡)人間事物,對不管嘛事,不會不理解,驚奇。心氣平靜平和,不會有大的喜怒哀樂。但微笑,嚴肅,批評,教育還是應該有的。心不會為任何事情拘絆,當然該處理還是要處理。處理完就完了。不會再回過頭來想它。更不會為某事某人想不開!÷除了佛道以外,心無所住。
-
4 # 春華秋實151010414
《金剛經》中多處提到心無所住,對發心修習無上正等正覺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來說,應當心無所住而生清淨心。那麼,到底心無所住是什麼樣的一種境界?為何對於修佛的人如此重要?
心無所住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也不是什麼事都不想,如果什麼事都不做如同無色界天人;如果什麼事都不想,如同無想天人,那就不是佛的境界;如果心念寂然不動,不像木石那樣無知,也只是如同非想非非想天人而已,都還是沒有達到佛的境界。
很多人認為無我、無心、不動心大概就像木頭、石頭、植物一樣吧!如果真是如此,釋迦牟尼成佛之後就不會再說法度眾生了,事實上,如來得到成佛的時候只有三十多歲,而接下去花了四十多年的時間遊歷尼泊爾、古印度一帶說法講經,度化了很多人,使佛教流傳到今天,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可見不動心並不等於木頭、石頭,它的意思是不住心,應無所住,並不妨礙起心動念,不妨礙行住坐臥。
“無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不在一個念頭或任何現象上產生執著,牢牢不放。比如受了打擊,被心外的事物所困擾,那叫心有所住。又比如貪男女色的,心就注意男女色;貪名的,心注意名;貪財的,心注意財;貪美食的,心注意美食。這些人若沒有女色、男色就活不下去,沒有名、沒有財就渾身不對勁,沒有美食也不能過日子,心中老是牽掛著這些東西,這就叫“有所住”了。
再比如:濟公和尚,他生活最簡樸,不管別人怎麼嘲笑他,從不往心裡去,吃、穿、親戚、朋友,什麼都沒有,什麼都無所謂,心裡沒有任何執意地追求,碰見什麼就隨緣分。
就是這種 沒有執意地追求任何事物的心態。
那麼,心無所住是什麼境界呢?比如美色當前也當作是平常事。《維摩經》中有個天女散花的場景,又是美女又是鮮花,菩薩們看了若無其事,認為是天女自己在散花罷了,跟菩薩們不起關聯,夠灑脫;可是那些阿羅漢看了美女和鮮花,就會有討厭之心,又因為阿羅漢是聖人,不可以表現太明顯,僅僅是內心的那一點潛在的厭離心,導致了天女散落的鮮花沾落到他們身上就掉不下來了,這就是心有所住的表現。因此,“心無所住”是身在紅塵而能不受紅塵困擾,“生其心”是出入紅塵還能救濟紅塵中的眾生,為他們說法。這個心就是慈悲心和智慧心,是佛和菩薩們的境界。
我們凡夫也不妨練習“無所住而生其心”,最初可能比較困難,但是時間久了,就會把世間的人、事、物看作如幻如夢如演戲。你會非常認真地演好當下的角色,但能保持本心的純淨、清淨,而不會執著於利害得失、你我是非的影響而煩惱不已。
這個問題其實是問佛說經文證悟後境界,附原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釋義——
佛陀告訴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以前在燃燈佛(如來佛的老師)的教化所在,對於無上正等正覺法,有所證得嗎?”
“沒有啊,世尊,如來在燃燈佛那裡,對於無上正等正覺法,實在沒有任何所得。”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菩薩用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萬行來莊嚴佛土了嗎?”
“沒有,世尊。”
“為什麼呢?”
“因為菩薩莊嚴佛土,其實並沒有佛土待莊嚴,只是名叫做莊嚴。”
“所以,須菩提,諸大菩薩應當如此生髮無上正等正覺的清淨心,即不應當執著於眼睛看到的表相,不應當執著於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舌頭嚐到的、身體感受到的、大腦記憶到的一切,而應當心無所住、無所執著而生髮無上正等正覺心。”
“須菩根,比如有人,他的身體如眾山之王的須彌山那樣大,你的意思如何?像這樣的身體,大不大?”
須菩提說:”很大,世尊。“
”為什麼呢?“
佛說那是虛幻身,只是名叫做大身,事實上這世界上沒有那麼高大身體的人。
-
5 # 松風草閣
這個是開始覺悟的境像,很難用文字表達,所以禪宗講不立文字,如果一定要講,就是凡夫心心隨境轉,虛妄橫記,只有覺悟的聖者才有駕馭自己的心的能力,這有這樣的修行人才明白心無所住,解脫自在!
-
6 # 漫談歐洲EuropeTalk
“心無所住”出自《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此地的“住”是執著的意思,無所住就是對於六塵境界相,不生執著之心,因為色、聲、香、味、觸是世間一切可見、可聞、可感覺的現實境界,法是世間一切不可見、不可聞、不可感覺而為心念所思及的精神境界,這些境界都是隨緣而現,如幻如化,生滅無常,沒有實在的自性可得。如其心有所住,執取色等有相可得,心必隨境而轉,為其所動,生起貪、嗔、痴三毒,造成種種苦惱與罪業,清淨本心就不能生起。因眾生處處著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淨,心不清淨,即不能悟得實相真心。
故學佛人慾悟實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則一切不住,真心自見,即是道心。道從心生,心由道見。講到究竟,這一個道字,也不可說。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路絕。此理微妙,初學人不易領悟。佛要人領悟實相無相,離念即是真心,故說“應無所住”。佛又要人領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說“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二句,看來似覺矛盾,其實就是如是。
-
7 # 左岸咖啡正宗
你體會你的耳根和眼根,對應聲塵和色塵是住了還是沒住即可知道。各種聲音流經耳根,耳根都能聞聽而過而不留。平等遍知一切音而不執著某個音,即無所住而生心。
-
8 # 孤明205103789
佛說:此心即佛!此心無形無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心無所住是指不住一切相!不但不住相,此心也無就是真正的心無所住!
-
9 # 覺蓮花
心無所住,是無住於情,無住於愛,無住於眼耳鼻舌身意,這樣就六根清淨了,這個狀態下生的心即是明心,能觀所有無所有。若能做到無受想行識,即能破五十陰魔。僅個人理解
-
10 # 降龍尊者27
金剛經雲,應無所住生其心,是說自性不住理,也不住外,所為自性指的是心,心長什麼樣,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指能自己體悟,,阿彌陀佛
-
11 # 無敵魔二代
有點無慾無求的意思,對任何事都感覺沒那麼起勁。很難做到的
-
12 # 靜湖朗月1
心無所住大概就是活在當下,不憶既往,不企今後
-
13 # 積極的落花無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諸多欲望要適可而止。恰到好處即可,不能過傷執著貪婪。
-
14 # 天命官
我自己的體驗是內心如明鏡映照萬物,雖了了分明但無取無著
-
15 # 葉好古
“心無所住”就是沒有妄想、不執著!
一般修行所指的境界主要是指自己的心境,自己的覺悟程度(當然,調和身心的功夫也是境界的一部分)。
剛剛踏上修行之路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勇猛精進,要去掉自己過去的怠惰。
但是當你的修行到了一定的地步後,如果過分的執著話也是不好的。佛法上面所指的境界是一種方便示說,不能夠執著於此。
所以,《金剛經》上面釋迦摩尼佛講:阿羅漢,菩薩是不會認為自己證得了阿羅漢、菩薩的果位的,如果阿羅漢、菩薩認為自己證得了這樣的果位的話,那麼他們就是沒有證得這樣的果位,因為他們的心裡面還有妄想、執著。當然“心無所住”也不是執著於什麼也不想,《六祖壇經》裡面惠能祖師就講“觀心住境”是種病,執著於什麼也不想的話,也是一種執著,一種病。
“心無所住”指的是我們不去執著,不要將自己的心境完全停留在哪一個地方,而是要“澄澈清淨”的順其自然,自己的思想覺悟到了哪一個地步就是哪一個地步!
修行講究的是一個水到渠成,如果真正的悟了的話,就不會去過分的執著於佛經上面所講的境界。境界只不過是一個參照罷了,我們不可將參照當做標準,更何況覺悟本來就不是一個量化的東西。
-
16 # 願從無明夢中覺醒
不為念轉,不被境遷—母音老人。
-
17 # 千千葉寶蓮
心無所住沒有境界~能所都無~平平常常~
-
18 # 金豹8609767
心無所住,是對心有所住而言,然,無住亦住。心開意解之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中留,即住生死即住涅槃即住中留。他的心是自由的灑脫的真誠的,開心時開心,生氣時生氣,難過是難過,自己看著自己在表演,因為這是一場遊戲,都是自性在演繹。
-
19 # 弘yi
心不隨念即是心無所住。沒有什麼複雜和神秘的東西。
-
20 # 守枝待花開
沒地方住,一所房子都沒有,只能住廟。
回覆列表
知色是空,知五官感受的都是無常的暫有,繁花如夢,沒有一件塵事是恆久不變的,愛情,事業,名利如朝露一樣,不隨身來,不隨身去,生命脆弱不堪,只在呼吸之間,覺悟的人生就是醉人的煙火,倒不如,順應天地之機變,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住有為,不住無為,不住有住空,不住煩惱,不住涅槃,因勢相應,不偏不倚,中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