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光看世界

    出自李白《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餌之以金砂,既而童顏益春,真氣愈茂,將欲倚劍天外,掛弓扶桑。《山海經.海外東經》中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故扶桑可代指太陽。“掛弓扶桑”意指李白仗劍天涯的一種豪邁之氣。(個人理解)

  • 2 # 使用者431652432027

    自己整理一下,說下自己的理解。^_^!

    1、李白《發白馬》中有“倚劍登燕然,邊烽列嵯峨”,《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兵》也有“ 觀兵洪波臺,倚劍望玉關。請纓不繫越,且向燕然山”的豪壯之詞。“倚劍”一詞足見李白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而且他的志向是“功成而身退”,不重名利,隱隱又有天外仙人之神姿,所以是稱讚他的脫俗雄才。

    2、掛扶桑之語多次在李白的詩歌中出現,如“ 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短歌行》)“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臨路歌》)。以下面詩歌而言:

    臨路歌

    李白

    大鵬飛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 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 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據餘恕誠先生解釋:

    “大鵬展翅遠舉啊,振動了四面八方;飛到半空啊,翅膀摧折”“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激”是激盪、激勵,意謂大鵬雖然中天摧折,但其遺風仍然可以激盪千秋萬世。這實質是指理想雖然幻滅了,但自信他的品格和精神,仍然會給世世代代的人們以巨大的影響。扶桑,是神話傳說中的大樹,生在太陽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陽作為君主的象徵,這裡“遊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邊。

    “掛石袂”的“石”當是“左”字之誤。嚴忌《哀時命》中有“左祛(袖)掛於扶桑”的話,李白此句在造語上可能受了嚴忌的啟發。不過,普通的人不可能游到扶桑,也不可能讓衣袖給樹高千丈的扶桑掛住。而大鵬又只應是左翅,而不是“左袂”。掛住的究竟是誰呢?在李白的意識中,大鵬和自己有時原是不分的,正因為如此,才有這樣的奇句。

    可見極能表現李白高邁駿逸的志趣。

    慕逸少於益清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學習java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