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者爽

    美國的核動力技術還是沒有達到可以上飛機的核動力裝備,現在世界中,美國核動力技術並不是撥尖的國家,美國也是沒有能力研發核動力飛機。

  • 2 # 戰武拌豆腐

    上世紀50~60年代,美國和前蘇聯都曾試圖打造核動力戰略轟炸機。但由於時代限制,當時的飛機無法攜帶龐大的反應堆和防護裝置,而且核反應堆技術也不完善,其安全效能無法得到保證。

    因為核動力飛機相較於核潛艇、核動力巡洋艦、核動力航母來說更容易出故障或者被摧毀,如果墜落地在本國或第三國講造成極大連帶損失。另外因為戰略核武器(彈道導彈)的成熟,無需飛機攜帶核炸彈作戰所以,美俄的相關計劃均無果而終。

    目前,核動力轟炸機仍是大國戰略空軍的夢想。它具有超強的驅動力,航程不受限制,且不需要加油。具有無可比擬的軍事戰略優勢,所以各國戰略家一直未放棄這一嘗試。

  • 3 # 恢復新北京共識綠色引

    核發動機太大各囯小型化一時還不容易掌握,再者美國是過去十年前強大,現在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未來十年科技話語權的科技技術都讓中國領先了如:網際網路科技與應用、人工智慧、量子科技:量子計算機、量子雷達、量子通訊、5G等都被中國領先,未來核聚變也很可能讓中國超前,核飛機很可能被中國領先。美國經濟正在衰落,經特朗普打貿易戰更是明顯在兩年內美國經濟將爆發危機,美國夢早已破滅,美國哪還會有發達的跡象?!

  • 4 # 曉曉曉

    美國是在二戰時大發戰爭財。那時候只是一個第三者,爭火似乎並不會燒到美洲。可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被拖進戰火。可是美國依然在一邊打仗一邊賣武器。二戰讓美國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英、法等由債權國變成債務國。

    美國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其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均居世界首位。20世紀90年代,以資訊、生物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受此推動,美經濟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增長期。2001年美經濟陷入短暫衰退,之後逐步復甦。2004年美國經濟復甦步伐加快,GDP全年增長4.4%。2004財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繼續擴大,達4123億美元。2004年外貿逆差為6171億美元,創歷史最高。 2008年,美國經濟再次呈下滑趨勢。

    美國的經濟體系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系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決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佔GDP的36%;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的社會福利網相對較小,政府對商業的管制也低於其他發達國家,資本主義(Capitalism)是資本屬於個人所擁有的經濟制度,以私有制為基礎。私有制是資本主義最主要的內容,沒有私有制就不能稱為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由封建社會發展過來。封建社會是地主將土地租給農民播種,租期內土地由農民掌控,但要定時向地主交地租和其它稅。資本主義改為農業工人到農業資本家的農場幹活,之後拿錢離開,不掌控土地。資本主義裡資本家與工人之間是僱傭關係。資本主義指資本主導社會經濟和政治的意義,並無準確定義,不同經濟學家有不同定義。

    一般而言資本主義是一種經濟學或經濟社會學制度,在這樣制度下絕大部分生產資料歸個人所有,並藉助僱傭勞動手段以生產工具創造價值。創造的價值分為五部分:稅金、租金、利潤、勞動價值和企業家才能。資本主義制度裡,商品和服務藉助貨幣在自由市場裡流通。投資的決定由個人進行,生產和銷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業控制並互相競爭,按照理性來假設在社會規則中獲取利潤最大化。

    現在幾乎所有資本主義經濟體都是混合型經濟體,即綜合了自由市場、國家干預、某種程度上的經濟計劃的經濟體。資本主義要求不同資本對不同資源發揮各自作用和價值來推動社會發展。這一發展模式形成了資本家僱傭工人和白領進行生產的情況,當代社會下資本主義公司股份制的實行使公司的股份被分配到大眾手中,這樣資本不斷的社會化,這一情況也不斷髮展和改進,現今資本主義在不斷的社會化過程中進行自身進化和昇華,使資本主義更有力的推動經濟市場的社會化。

  • 5 # 阿中芳1

    主要是核動力的小型化問題解決不了,飛機動力講究推重比,核動力的推重比太低了,只能用在船上,連火車汽車都用不了,更不要說上飛機了。

  • 6 # 山外山FJH

    美國一直都追求武器上跟其他國家的絕對先進,往往都會跟其他國家保持幾十年的差距。核動力被認為是目前為止最先進的一種動力,它既衛生,又省錢,而且有接近於無限的續航能力。

    美國先後研製出了核動力航母,核動力潛艇,卻到現在都沒有研製出核動力飛機,這不符合美國一貫的水平,那麼其中有什麼難言之隱嗎?其實美國的確是做過這方面的研究的,不過由於技術水平有限,目前還沒辦法解決。

    用核反應堆做裝置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將其小型化,如果想要研製出核動力飛機,那麼對於反應裝置的要求就更加高了。

    而且就算核動力裝置被安裝在了飛機上,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手段能夠規避它對飛行員的輻射,而且戰鬥機一旦被擊落,如果落在居民區,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所有到現在美國都還沒有核飛機出現。

  • 7 # 紅旗菸灰缸

    早在1942年,義大利美國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就已經提出了核動力飛機的想法。但想法與現實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比如這張著名的照片,拍攝於1955年,畫面中間的轟炸機為NB-36H,N為nuclear,在一架B-36H基礎上,將一個3兆瓦的風冷核反應堆塞進了彈艙,早期命名為XB-36H,後期命名為NB-36H,這架飛機被叫做核試驗飛機(NTA)。在1955年7月至1957年3月,NTA完成了47次試飛和215個飛行小時(其中89小時中反應堆執行)。但是反應堆並不為飛機發動機提供動力,僅僅是實驗核反應堆能否上天。在計劃中,核反應堆主要透過發熱,透過換熱器與發動機進行熱交換,從而加熱空氣(取代了燃料燃燒使氣體膨脹做功的過程)。

    圖為於2009年7月在愛達荷州國家實驗室Arco附近展出的計劃用於核動力飛機的核反應堆。右邊為HTRE-3,左為HTRE-2.

    在後來,美國還有個核動力衝壓發動機專案,名字是“冥王星”。1957年,空軍和美國原子能委員會與勞倫斯輻射實驗室簽訂合同,研究將核反應堆加熱到衝壓式噴氣發動機的可行性。該計劃旨在為超音速的低空導彈提供稱為SLAM的衝壓發動機。為了實驗該計劃生產了兩臺在地面上執行的測試發動機。1961年5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安裝在鐵路車上的核衝壓發動機“Tory-IIA”咆哮了幾秒鐘。1964年7月1日,“冥王星專案”被取消。

    為什麼都最終下馬了呢?因為在那個年代核反應堆的小型化很難,使得核反應堆的體積與防護很難在飛機上實現,而飛機使用核動力的原因就是為了“使用核動力後可以使得洲際轟炸機不必攜帶數十噸的燃油。”而核反應堆雖然並不重,但是遮蔽輻射的鉛可是一種密度極大的金屬,這使得如果要保持飛行員受的輻射低,那麼必須有極為厚重的防輻射層。

    但是聰明的美國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使用即將退役的飛行員駕駛核動力飛機,這樣政府就不必支付高額的可能存在的因為核輻射導致的癌症治療費用,因為這些年老的駕駛員很容易直接病死。而且甚至可以大幅度減少甚至取消鉛防護層,因為這些年老的飛行員在設計時就是隻可回收利用幾次的東西。

    但是洲際轟炸機最大的用處就是用來對敵方首都進行核轟炸,可是隨著50年代末日趨成熟的洲際彈道導彈,這種造價高昂,飛的還慢,容易被攔截的核動力飛機顯然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因為洲際彈道導彈能在一個小時內用較低的價格完成核打擊——而且幾乎不可攔截。

  • 8 # 艾子3440

    誰都不敢發展核動力飛機,一旦摔下來,比原子彈更可怕,低丰度鈾半衰期更長,汙染更嚴重。

    美國高科技確實領先,更重要的是,美國高科技不少止步於網際網路,軍火工業,高科技技術全面對外封鎖是美國的慣例,更無法向產業轉移,沒有產出自然缺血,這也是美國高科技發展最大的障礙,晶片技術發源於高整合度多功能電路板,始於日本,被美國搶奪。上世紀80年代,日本晶片遠銷美國,100%的關稅、美國把日本晶片鯨吞消化。廣場協議更廢掉了日本30年,上世紀日本GDP高達7萬多億美元,日本製造遍佈全球,現在只有5萬多億。美國GDP雖高 ,虛高成份很也多,同樣一雙鞋,相同價格在美國買一隻都勉強。美國所有銷售都進稅控系統,離開超市美華人生活無法繼續。中國農貿市場,大多數二手市場,免稅個體戶,城鄉私人建房,農村基本建設……所有未納入稅收監控的交易,都無法納入國家GDP統計之內。

    美國金融市場拉動GDP超過20%,中國只是美國的零頭,美國的發電量、對外出口總量,僅相當於中國的半數。美國左右手倒騰出來的天量GDP屁用沒有!

  • 9 # 平頭兔

    核飛機這個理念是一直都存在的,特別是在美蘇冷戰那段瘋狂的時期。

    在那段瘋狂的時期,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被“核”思潮所取代,核能被認為將是一場新型的革命。當時的海陸空都不可避免地與和動力聯絡在了一起,海軍有核動力巡洋艦,核動力航母,陸軍有核動力坦克的理念,而作為20世紀象徵性之一的飛機,更不可避免的與核動力拴在了一起。當時的美國需要一種航程幾乎不受限制,可以不停的環繞地球飛行80圈的一種和動力驅動飛機。

    這種飛機於1951年開始正式的研製,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負責機載的核反應堆,康維爾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飛機本身的機體,當時美國對這一專案非常的樂觀。計劃外1956年就進行首次試驗:試驗的載體為兩架b36h轟炸機,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轟炸機。到了1955年的時候,該專案已經在陸地上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表明,飛機可以以74萬米每小時的速度巡航,航程可以達到恐怖的83400千米。

    但是現實總是殘酷的,該專案自19507到1957年兩年間一共完成了47次飛行。在這47次飛行中,反應堆沒有為飛機提供動力,只是單純的裝載在飛機上做載體實驗。到了1957年,美國沒有報道出任何該飛機的實驗結果就草草的下馬了該專案,實驗飛機也在擱置數月後被拆毀。

    因為現在美國已經沒有了,在美蘇爭霸期間對長時間滯空飛機的需求。現在的美國在全世界擁有數量第一,也是唯一的軍事基地和數量恐怖的海上航母艦隊,海外打擊已經可以從原先的一點到多點到現在的點對點。

    但是現在英國去對合同的飛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英國科學家目前在制定一個核動力客機的計劃,該計劃的初衷是為了讓柯基不再需要中途著陸加油,而且飛行中還不會排放二氧化碳,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危害。不過在現在這個談核色變的時代,不知道這個計劃是否能成功?

  • 10 # 屬馬姓楊

    其實美國蘇兩國五十年代就開始研究核動力飛機。

    一個是核動力裝置的小型化,另外還要考慮飛行員防輻射的安全,五十年代的科技水平畢竟有限。

    美國從51開始年到57年結束期間進行了多次實驗發現了很多問題無法結決最終於57年放棄計劃樣機拆解。

    同時前蘇聯獲悉美國研製計劃後也開始自己的核動力飛機研製計劃,不過經過數十次實驗因為無法解決核反應堆的有效控制和散熱的情況下也被迫放棄了測試專案。

    另外就是一個需求當時美蘇兩國都擁有了洲際導彈相比於核動力飛機要安全便捷的多也就沒必要發展核飛機專案了。

    在當下飛機失事時有發生,如果是帶有核動力裝置的飛機如果墜毀那隻能用災難來形容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跑步久了會嗓子幹,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