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邏輯文史游

    武松在《金瓶梅》中的影響力,甚至不如潘金蓮在《水滸傳》中撩開簾子的那一下。所以在《金瓶梅》中作為配角的武松,自然不能把主角光環纏身的西門慶怎麼樣。

    在《金瓶梅》中,西門慶、潘金蓮、武大、武二的人物關係糾葛和《水滸傳》中的他們大致相似,只不過在人物性格方面卻千差萬別。和《水滸傳》中那個鐵骨錚錚、明辨事理的打虎英雄武松不同,《金瓶梅》裡的他簡直就是一個脾氣暴躁、做事衝動的莽漢,在武大被毒死後,武松依然先去縣裡告狀,但縣太爺可沒心情去管這“閒事”,畢竟你這證據不足啊。為什麼不足,在收集證據期間,街坊鄰居們都表現的極其不主動,驗屍的何九叔在武松回來之前就跑了,去找王婆卻說不過她,潘金蓮嫁出去了,骨灰也找不到,僅有的一個鄆哥也是那麼的無足輕重。武松見報仇無門,怎麼辦,自己動手唄!

    武松先是去西門大藥房找仇人,沒找到,店小二在他的威脅下說出了西門大官人在此時正在獅子樓。武松忙去獅子樓報仇,結果西門慶在樓上偶然發現了武松,就和同桌吃酒的李外傳說自己去個廁所,你先吃著。李外傳這個角色雖說也是吃兩頭好處的反面派設定,但他和西門慶在這吃酒只是為了傳達一下縣太爺不給武松立案的事情罷了,也不能算是和武松有仇。武松上來看到李外傳,就問他把西門慶藏哪了,李外傳看見這氣勢也是害怕的,但人家真的是被西門慶坑了,又受到驚嚇,半響說不出話來。武松看他不說話以為是在做無聲的反抗,大怒的踢翻了桌子,李外傳覺得要出事趕忙就是跑,卻被武松揪住一拳打中面門。李外傳也想活命啊,忙說西門慶去廁所了,接著武松依然把他扔出窗外,摔了個半死。西門慶看到這血腥的畫面直接嚇尿了,連忙從後樓窗跳到隔壁人家的後院逃跑了,武松沒找到西門慶就覺得李外傳在撒謊,出門照李外傳的襠裡就是兩腳,當場斃命。

    武松打死了李外傳後被押到縣衙,判處死刑,幸虧東平府的府尹陳文昭是個好官,就做了一下改判:

    只把武松免死,問了個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充軍。況武大已死,屍傷無存,事涉疑似,勿論。

    等到武松充軍回來後,西門慶已經死了,他只能殺了潘金蓮洩憤,然後丟下哥哥的女兒,自己上梁山去了。

    《金瓶梅》中的武松更像個無賴。

  • 2 # 夢歸秦淮

    有人說,武松不是很厲害嗎?連老虎都能打死,在《水滸傳》中連著把王婆、潘金蓮、和西門慶都給殺了,為什麼到了金瓶梅就連個西門慶都打不死呢?

    我想說,造就武松的是分別兩個人,一個把武松說的特別厲害,天不怕地不怕,在他的眼裡沒有什麼事是可以大得過殺兄之仇,所以他鉚足力勁兒眼也不眨的就把他們給一一解決了,那是《水滸傳》;

    可是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金瓶梅》,武松同樣也是厲害的,但是很無奈的是,西門慶他是這部小說的主角,任憑你武松再厲害,也不可能在開始就被他武松給殺死,要知道《金瓶梅》並不是《聊齋》。揭下來作者還得以這個鬼一樣的人為主線把這個故事講下去呢。

    以西門慶為主線的《金瓶梅》它確實不是《聊齋》,但是說到故事內容,以及所反映的是是非非,還不如《聊齋》中的鬼怪有情有義呢。

    一部《金瓶梅》所反映的社會人”不是鬼怪卻勝似鬼怪“;《聊齋》故事卻是我“鬼不是鬼怪不是怪“。

    西門慶這位主角,定然是需要主角光環的,無論他如何作惡,更無論武松有多厲害,就算武松拼盡全力也絕對是沒辦法把他怎麼樣的,那就是這麼一個沒有正義的惡劣社會。作者需要用這個為開端,從而一步一步將社會中的毒瘡挑開,讓我們聞到它流膿腐爛的惡臭。

    那個人人喊打的西門慶成了這條線的絕對主角,也是惡臭的毒瘡攜帶者,他不能死,他還得行使他作為人做出的鬼事呢!就算他該死,也得留到最後,在前面死了算是怎麼個事兒呢?人做著鬼事兒才更能反映社會官商勾結,狼狽為奸,魚肉百姓的人間骯髒醜惡的眾生相。

    因此作者不會讓他死,即是他的對手是武松。

  • 3 # 張元89569496

    《水滸傳》中主要寫“義”,但是這個義字也是有侷限性的。如果不寫武松殺了西門慶,那麼該如何向觀眾交代,劇情嗎,還是要以吸引眼球為主。《金瓶梅》中,不能太過於突出書中以外的人物故事的,所以才會出現,武松沒有殺了西門慶的事情,如果西門慶死了,那故事如何往下繼續,就沒有法子寫了。人物的生與死,主要還是劇情需要。

  • 4 # 水流芳2019

    截然不同的兩種命運

    相對而言,很多人對於《水滸傳》中武松殺潘金蓮和西門慶的情節更為熟悉一些。當時武松在回家後,看到的竟然是哥哥的靈位,但是他還是比較冷靜的。他沒有急於下手,反而是先多方打探訊息,然後從鄆哥以及驗屍官何九叔瞭解了事情的整個來龍去脈後,才選擇了動手。

    他倒是沒有直接就去拿西門慶和潘金蓮開刀,而是要求鄆哥及何九叔當證人,並且拿著何九叔留下的武大郎的骨頭這樣關鍵的證據前去縣衙上告。可是,縣衙中人卻因為收受了西門慶的賄賂而將武松駁了回去。

    看到官府這條路行不通後,武松接下來的行動可以說依然是保持著充分的理智。他以借為哥哥武大郎祭奠為名,將街坊鄰居以及王婆等人都請了來,等眾人都到齊了後他就開始關上門審問潘金蓮事情的前因後果。應該說,此時的武松極為聰明,他要求其中一個鄰居將王婆及潘金蓮的供詞都記錄了下來。

    之後,他殺了潘金蓮,但是卻將王婆留了下來。不是武松心慈手軟,這兒恰恰是他的高明之處,他留下來王婆這樣一個關鍵主犯,果然為他後來的減刑貢獻不小。

    當時武松在殺了潘金蓮後,便趕去找西門慶,並且在獅子橋下的酒樓上手刃了西門慶。

    在這整個過程中,武松很明白自己的第一要務是要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這兩個罪魁禍首,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卻沒有完全不顧一切地殺人,反而是極為理智地為自己謀劃好了後路,所以才在順利報了仇之後,只判了個刺配的刑,而沒有償命。

    但是反觀《金瓶梅》中的武松,卻完全是另外一個模樣。

    在《金瓶梅》中,武松在看到哥哥死了後,先去找了一個關鍵人物鄆哥詢問了一下事情的前因後果,但是想要去找驗屍官何九叔時,卻發現這個人已經不知去向。

    此時,武松就慌慌張張地跑去縣衙去告狀,但此舉實在是過於魯莽。首先,人證物證不齊全,單靠這個賣梨的小混混鄆哥的一面之詞怎麼就能確定整個案件的前因後果?再者,西門慶早已用銀子打點好了縣裡的諸人,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這些人自然想方設法地護著西門慶。

    在這一點上,基本上和水滸傳情節類似,但是接下來他的舉動就讓人詫異,覺得這個人除了魯莽簡直是一無是處!

    他出縣衙中出來以後,直接就去找西門慶,在得知西門慶在獅子街大酒樓上吃酒後,便怒氣衝衝地猶如一尊煞神一樣的趕去找他,而這剛好被西門慶先看到了。

    當時西門慶正與縣裡的一個皂隸李外傳在樓上喝酒,在看到武松後便慌忙先逃了,可是武松在上了樓看到只剩下這個皂隸一人後,便將滿腔怒火到發到了這個人頭上,提起來就是一頓爆揍。這個皂隸趕緊說西門慶到後樓換衣服去了,而這時武松的行為更是令人不解,他竟然因為憤怒就將這個皂隸從二樓上扔了下去摔死了。

    要知道這個皂隸也是衙門裡的衙役,而武松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打死了他,於是當地的保甲就將武松捉拿了起來送到官府,就此成為囚徒。

    可以說,金瓶梅和水滸傳裡,武松殺西門慶的截然不同的結果,完全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在水滸傳裡,他頭腦清晰地算計好了每一步,並且還給自己留好了後路。

    可是在金瓶梅中的武松卻完全是一個莽漢。他竟然在還沒見到西門慶的時候,就不分青紅皂白地先打死了這個衙役,就此惹上牢獄之災,後被刺配兩千裡充軍。而西門慶就此則又可以逍遙法外了。

  • 5 # 715457390177張建軍

    小說《水滸傳》和《金瓶梅》的作者分別是施耐庵和藍陵笑笑生,都是明代作家,兩部小說裡都有西門慶、潘金蓮、武松三個人物,也不知道兩位作家誰先看了誰的小說,或者是兩個人聚在一起討論商量過,所寫出的主人公的命運、結果不同,具體原因己經說過很多,不再贅述。但都與各自小說情節相匹配,也算合情合理,因此廣為流傳。

  • 6 # 小海綿說電影

    1.在《水滸傳》中,武松在回家後,看到的竟然是哥哥的靈位,但是他還是比較冷靜的。他沒有急於下手,反而是先多方打探訊息,然後從鄆哥以及驗屍官何九叔瞭解了事情的整個來龍去脈後,才選擇了動手。

    2.他倒是沒有直接就去拿西門慶和潘金蓮開刀,而是要求鄆哥及何九叔當證人,並且拿著何九叔留下的武大郎的骨頭這樣關鍵的證據前去縣衙上告。可是,縣衙中人卻因為收受了西門慶的賄賂而將武松駁了回去。

    3.看到官府這條路行不通後,武松接下來的行動可以說依然是保持著充分的理智。他以借為哥哥武大郎祭奠為名,將街坊鄰居以及王婆等人都請了來,等眾人都到齊了後他就開始關上門審問潘金蓮事情的前因後果。應該說,此時的武松極為聰明,他要求其中一個鄰居將王婆及潘金蓮的供詞都記錄了下來。之後,他殺了潘金蓮,但是卻將王婆留了下來。不是武松心慈手軟,這兒恰恰是他的高明之處,他留下來王婆這樣一個關鍵主犯,果然為他後來的減刑貢獻不小。

    4.這整個過程中,武松很明白自己的第一要務是要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這兩個罪魁禍首,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卻沒有完全不顧一切地殺人,反而是極為理智地為自己謀劃好了後路,所以才在順利報了仇之後,只判了個刺配的刑,而沒有償命。

    然而在《金瓶梅》中武松在看到哥哥死了後,先去找了一個關鍵人物鄆哥詢問了一下事情的前因後果,但是想要去找驗屍官何九叔時,卻發現這個人已經不知去向。

    武松就慌慌張張地跑去縣衙去告狀,但此舉實在是過於魯莽。

    1.人證物證不齊全,單靠這個賣梨的小混混鄆哥的一面之詞怎麼就能確定整個案件的前因後果?

    2.西門慶早已用銀子打點好了縣裡的諸人,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這些人自然想方設法地護著西門慶。

    他出縣衙中出來以後,直接就去找西門慶,在得知西門慶在獅子街大酒樓上吃酒後,便怒氣衝衝地猶如一尊煞神一樣的趕去找他,而這剛好被西門慶先看到了。

    當時西門慶正與縣裡的一個皂隸李外傳在樓上喝酒,在看到武松後便慌忙先逃了,可是武松在上了樓看到只剩下這個皂隸一人後,便將滿腔怒火到發到了這個人頭上,提起來就是一頓爆揍。這個皂隸趕緊說西門慶到後樓換衣服去了,而這時武松的行為更是令人不解,他竟然因為憤怒就將這個皂隸從二樓上扔了下去摔死了。

    要知道這個皂隸也是衙門裡的衙役,而武松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打死了他,於是當地的保甲就將武松捉拿了起來送到官府,就此成為囚徒。

  • 7 # 大商城

    “成功”與“一敗塗地”均為故事情節安排的需要!

    因為,作者不同,立意不同,突出的重點不同,故事中人物命運自然不同。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一個是元末明初的人,一個為明嘉慶年間的人,是不同歷史時期的人,所處的歷史環境不一樣。《金瓶梅》故事情節是摘自《水滸傳》中一個小情節開始展開敘述的,兩本小說突出的人物重點不一樣!武松在《水滸傳》中是一個作者用筆墨描述較多的主角之一;而西門慶在《金瓶梅》中是唯一的男主角。在各自的小說中,他們均帶有主角光環。

    所以說,武松的“成功“”還是“一敗塗地”的命運,為各自作者安排故事情節的需要決定的!

    沒有必要過多贅述!

  • 8 # 智者無疆風清揚

    要回答這個提問,首先要明白作者的思想意圖,《水滸傳》中的武松殺嫂潘金蓮就一個痛快,獅子樓鬥殺西門慶也是一個快意恩仇,這些故事其實都是為了突出武松好漢的性格。而《金瓶梅》的故事雖然取自《水滸傳》,但作者蘭陵笑笑表達的主題思想不一樣,《金瓶梅》中的武松成為了配角,而西門慶、潘金蓮成為了男、女主角,武松這個配角當然一敗塗地了。

    《金瓶梅》巧妙的借用了《水滸傳》武松殺嫂的故事,演繹成為了洋洋灑灑的一百回大書,書中的人物武松、西門慶、潘金蓮已經脫離了《水滸傳》的影子,成為了符合《金瓶梅》故事情節中的人物,也可以說《水滸傳》中的這些人和《金瓶梅》中的人物只是同名同姓而已,絕不是同一個人,此西門非彼西門,此金蓮非彼金蓮,此武松非彼武松也。

    武松出差回來替武大郎報仇時,《金瓶梅》的作者為了延續自己的故事,讓武松在獅子樓鬥殺西門慶時怒殺了來給西門慶通風報信的李皂隸,西門慶卻順利的逃脫了武松的追殺。最後的結果,武松被判刑流放,從這裡開始進入了《金瓶梅》模式,故事情節徹底擺脫了《水滸傳》的影子,進入了《金瓶梅》的世界。

    《金瓶梅》的作者讓潘金蓮、西門慶多活了六年至七年。書中的人物演繹完他們的故事就死了,西門慶是病死的,並不是武松殺的。武松刑滿釋放回來只是誘騙潘金蓮回家,替哥哥報仇,殺了潘金蓮,然後上梁山落草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為當今歐楷大家, 為何偏偏田英章的書法被稱為"田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