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民正能量
-
2 # 講古場
品讀歷史的人永遠不寂寞
項羽死後,劉邦為其舉行了哀悼會,在會上,劉邦掉下了眼淚,《史記》關於此事的記載為:
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很多朋友都認為劉邦是個戲精,是在演戲。其實不然。此時,劉邦的眼淚是發自內心的。在這裡有個細節,司馬遷用的詞是【泣】,而不是【哭】。說明司馬遷也認為劉邦並不是在演戲。
在古文裡,【哭】和【泣】是有區別的。【哭】的聲音很大,相當於現在的嚎哭;而【泣】則是無聲的哭,或者是聲音很小的哭。如果是演戲,為了宣傳,為了收買人心,很明顯【哭】的效果要遠遠好於【泣】呀,那為什麼不去【哭】而要【泣】呢?。所以,不能說劉邦是在演戲。況且,此時勝負已分,天下已定,人心歸漢已是鐵打的事實。還有什麼必要去演戲呢?
有人可能會表示反對!會說劉邦是怕項羽的故將不服,再次造反。可是,緊接著劉邦就下令項羽的故將只能稱呼項羽為【項籍】,而不能稱之為【項羽】或者【項王】。項羽,名籍,字羽。在漢朝,稱呼名字是最不尊敬的稱呼,名字一般用於自稱。比如我們看《三國演義》電視劇,劉備總是自稱【備】如何如何,表示謙虛。可是別人稱呼他什麼呢?【玄德】、【皇叔】,都是尊敬的稱呼,除了敵人是不會稱呼他【劉備】的。現在劉邦讓項羽的故將稱呼項羽為【項籍】,公開貶低項羽。那當初還有什麼必要假惺惺的演戲去哭項羽呢?
我們再舉個反面的例子,當劉邦得知項羽派人殺了義帝之後,敏銳的發覺這個政治事件可以被自己利用,自己討伐項羽更名正言順了。這時劉邦主演的話劇拉開大幕了,《史記》記載:
漢王聞之,袒而大哭。遂為義帝發喪,臨三日。劉邦光著膀子,嚎啕大哭。不僅自己哭,還讓大家都哭。【臨】就是大家一起哭的意思。不僅大家一起哭,還的連著哭三天。為什麼?因為劉邦和義帝感情深?那是不可能的。劉邦在逃命的時候,嫌馬跑的慢。把自己的親生兒女都一腳踹下了車。怎麼可能為一個項梁和項羽立的放牛娃、傀儡義帝而大哭三天呢?所以這次才是真的在演戲,演戲的目的就是讓大家看,所以要哭、要大哭、要光膀子哭、要三軍一起哭、要三軍一起哭三天,演戲就要演足,要讓那些明知道自己是在演戲的人,都開始懷疑這次是不是看走眼了?莫非劉邦真的很在乎義帝?攻打項羽真的是為義帝報仇?從而感嘆劉邦真的是一個忠厚長者啊!這才是一場精彩的演出。
我們瞭解了劉邦一旦入戲是什麼狀態,就很清楚劉邦在項羽的追悼會上默默地掉下眼淚絕不是在演戲,而是出於真心。那麼劉邦為什麼會為項羽而流淚呢?我想,當面對自己最強大對手的追悼會時。劉邦腦海裡浮現的更多的是自己一路走來的種種不易。芒碭山落草為寇時的前途未卜,西入關中時的爭分奪秒、鴻門宴時的命懸一線、火燒棧道時的忍辱負重、還定三秦時的欣喜若狂、攻陷彭城時的得意忘形、被困滎陽時的一落千丈,過去所有的磨難、所有的心酸此時全部湧上心頭,不知不覺這個55歲的平民天子留下了人生最五味雜陳的眼淚。
檫乾眼淚之後,一個強大的漢朝從此誕生,一個平民天子的傳奇從此誕生!
-
3 # 有書共讀
楚漢相爭四年,一千四百六十多個日子,劉邦都在祈禱打敗項羽,完成統一霸業,時刻在心裡詛咒項羽早點敗亡,然而項羽兵敗烏江自刎,劉邦朝思暮想的夙敵已除,應該樂不可支,心花怒放了,然而劉邦卻上演了一場哭祭項羽的戲碼,那麼劉邦被項羽殺得那麼慘為什麼在打敗項羽之後還去哭祭項羽呢?
有書君認為劉邦真不愧是一個天生的演技派,一場表演贏得了一場戰爭,收服了一大片人心,還彰顯出自己重情重義,當然劉邦心裡也在為自己而哭。有書君認為劉邦哭祭項羽的原因有三:
一、為了贏得魯城之戰的勝利,哭祭項羽乃是戰爭所需。
項羽雖敗,但是在魯城人心中他是不死戰神,是永遠的英雄。劉邦打敗項羽,盡收楚之城池,唯有魯城,堅守不降,魯城人堅信項羽還活著,仍然是他們魯城的君主,劉邦率部攻打魯城,久攻不下。
張良獻計,魯城乃孔子故鄉,守節守禮,定會以死相抵,不如為項羽發喪,讓魯城人知道項羽真的死了,便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劉邦依計而行,把項羽的首級給魯城守將看過,並用魯公之禮為項羽發喪,劉邦哭祭項羽,淚灑當場,魯城守將見項羽以故,拔劍自刎,隨項羽一道奔赴黃泉。魯城將士父老扔了劍戈,倒頭跪拜,痛哭流涕,投降劉邦。
劉邦哭祭項羽是為了魯城之戰的勝利,劉邦是個政治家,只要是對自己統一天下有好處,哪怕讓他哭三天三夜,他也能表演得淋漓盡致,當年為義帝發喪,哭祭義帝三天三夜,然後以正義之師攻打項羽便是證明,哭祭項羽能不戰而勝,他怎會顧惜自己幾顆鱷魚眼淚呢?
二、為了收服天下人心,哭祭項羽乃是哭給天下人看。
得民心者得天下。劉邦是個馭心高手,他哭祭項羽是為了收服天下人心。
劉邦此舉向世人昭示,他重情重義,對曾經的對手都能尊如上賓,能放下前嫌,死者為大,安葬對手,還哭祭對手,是對英雄未路的盡心,讓天下人認為劉邦心中只有英雄,讓天下人歸心。
實際上這場政治作秀之後,劉邦馬上下令所有上書的奏摺一律不可以用項羽二字尊稱,應該直呼其名為項籍,根本就是讓所有人不尊重項羽。
因而劉邦哭祭項羽有幾分真誠,有幾顆眼淚是為項羽英雄而流,實難斷定。他這場哭是哭給天下人看的。
三、為自己苦盡甘來而泣,哭祭項羽乃是哭自己一路的艱辛。
楚漢相爭一千多日來,劉邦夙興夜寐,把頭綁在褲腰帶上過日子,時刻提防項羽要了自己的命,害自己身首異處。
表面上劉邦哭祭項羽,實際上他在為自己哭泣,想當年先攻下咸陽不敢稱王,不敢要金銀珠寶,鴻門宴差點丟了小命,分封時又受排擠只分得漢中王貧瘠之地,彭城之戰又被項羽掠去父親與妻兒差點烹了,廣武澗箭傷仍在隱隱作痛……
這一路走來的艱辛歷歷在目,而這一切都拜項羽所賜,哭祭項羽不如說是為自己苦盡甘來而泣,這淚水有幾分委屈,有幾分酸楚,有幾分苦澀,亦有幾分欣慰吧!
男兒有淚不輕彈,滴滴淚水有內涵。劉邦哭祭項羽一為戰爭的勝利,二為民心的歸順,三為自己的艱辛。
劉邦能從各路義軍中勝出,由一介亭長登上皇帝寶座,必有他過人之處,他能鬥智時決不鬥力的高情商,他高超的馭人能力和充分利用一切資源的水平確實是讓後世之人稱頌。這項羽雖英雄蓋世卻為劉邦做了嫁衣裳,連他死後埋葬和祭奠都被劉邦利用了一把,如果項羽泉下有知,非氣炸肺不可!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4 # 諸葛小村姑
高明的人把眼淚當武器,平庸的人流眼淚為了祈求。在登上人生的巔峰,還能夠痛痛快快哭出來的,一定是不簡單的人,還能夠哭祭對手的,一定不是人,是龍種。
就這一點看,劉邦比項羽的情商高5個數量級,我們可以想象,若是項羽最終獲勝,只會置酒高歌,鶯歌燕舞,然後看誰不順眼,拉出去剁了,或者直接拉出去煮了,我可以肯定,劉邦陣營的投降士卒,被殺的大約是99%,這是項羽最喜愛的表達喜悅的方式。
首先,在四年的楚漢戰爭中,劉邦死裡逃生有5次之多,最危險的一次是廣武對峙,被項羽的伏弩射中,距離心臟0.01毫米,差點要了老命,最後登上九五至尊,劉邦已經五十多歲了,這樣的人生經歷,還不值得痛哭一次麼?只有痛痛快快地哭了,才能夠釋放心理壓力。我們看到女排獲勝,姑娘們也是哭得稀里嘩啦,梨花帶雨的,同理。
其次,這也是哭給死難士兵家屬看的,要知道四年戰爭,敵我雙方死亡將士超過百萬,老百姓死難的不計其數,背後就是數百萬孤兒寡母,他們也要發洩心裡的痛苦,大漢初創,朝廷給不起撫卹金,老百姓還是要打落牙齒和血吞,回去默默耕耘,日子還得過,這時候的劉邦如果連幾滴鱷魚眼淚都不肯流出來,怎麼坐穩江山?
最後,這也是對項羽的尊敬,人生中遇到一個真正的對手,實在是難得,正是由於項羽的勇猛,項羽的政治白痴,才造就了劉邦的成功,沒有項羽,劉邦頂多就是一個小小的起義將領,在起義軍內訌中就會被吃掉。當此時,魯地上有部分項羽的子民不肯歸附,適當地哭一哭,可以瓦解他們的憤恨,有利於日後統治。
梳理一下,劉邦在廣武被射中,疼的要死,他沒有哭;萬馬從中,狠心丟下自己的孩子,他沒有哭;自己的老父、妻子被抓,還要被燉成肉湯,也還是沒有哭,因為他知道,這個時候領袖的眼淚就是摧垮自己人心的核武器。
在此之前,劉邦也是哭過一次的,那就是為義帝發喪,哭聲一定超過驢叫!
所以說,高明的人把眼淚當武器,平庸的人流眼淚為了祈求,高下立判。
回覆列表
能當上皇帝的都不是一般人,肯定是極其精明的。他們做的每一件事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們自己很明白在這個位置上做的事情,背後有很多人看著,說白了他們做事都是給別人看的。
劉邦也不例外,能夠經過短短的四年就滅亡秦朝,消滅項羽,說明這個人很了不得的。除了走了狗屎運之外,他本人肯定有很大的過人之處。其中有一點是很重要的,就是他特別能容人,特別能聽取別人的意見,這一點說到容易做到難,但是不可否認劉邦是做的最好的。
劉邦能哭祭項羽,一定是都過他那個小集團的人深刻考慮的結果,首先他的哭帶有很大的虛偽性,他的哭是為了讓天下人看的,無非就讓天下人知道他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雖然以前是敵人,但是我這樣做,顯示出我的不記仇,重情義的特點。其次,他打敗項羽是很高興的一件事情,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夠大哭起來,可以看得出,他是一個很能作秀的人,也許這種哭是哭祭的一個流程一個形式而已,這種場合是必須要哭出來的。再次,也有一小部分是發自內心的哭,畢竟是辛辛苦苦經歷了那麼多磨難,打敗了自己曾經的“結拜兄弟”,也是喜悅的哭泣。
至於到底這種哭祭是不是發自內心,《史記》中一件小事說明了他的內心。隨後不久他就釋出了一道命令:嚴禁天下所有人稱呼“項羽”,只能稱呼“項籍”。因為在古代,在古代有個風俗,直呼其名,也就是稱呼“項籍”,時對一個人不恭敬的;稱呼其字“項羽”,是尊重的意思。
項羽當時都死了,對他沒有任何威脅了,劉邦還下這個命令,劉邦對他的可恨程度,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