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水私語

    其實這個舉動可以感受李世民和其幕僚在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心態變化。我來梳理一下在此之前種種醞釀,大家就更能明白,為何了。

    一、玄武門之變之前,太子和齊王與李世民之間一直存在政治鬥爭,太子一派一直是以打壓李世民政治地位和威望,防止其順利贏得李淵信任,進一步擴大政治優勢,威脅其地位和執政後的權力。李世民一派中李世民是期待透過和平手段獲取李淵的信任,從而代替太子位置,合理合法地獲取繼承權。但李世民和太子的幕僚其實一直暗地裡都一樣以武力方式徹底肉體消滅對方。魏徵作為太子幕僚提出過這個建議,被否決,李世民的幕僚也提出過這些類似建議,李世民實際上沒有認同。雙方都在進行政治鬥爭,但只針對權力,不針對本人。

    二、隨著政治鬥爭的不斷激烈和加劇,雙方鬥爭的手段日益強化和劍走偏鋒,比如劉文靜被殺,楊文幹事件中太子私運兵甲意圖造反,到秦王在太子府飲酒後吐血,這些真假難辨的事件,已經讓雙方失去最低本的底線和信任,李淵對於雙方始終沒有明確措施,但總體上是偏向太子,太子一派勢力不斷佔據優勢,李世民處於極度弱勢的地位,李世民對於太子一派的敵視和仇恨不斷加劇,和平奪權已不可能,毀滅對方肉體的報復心理不斷加劇,他的幕僚為了生存和權力其實也在不斷慫恿他。

    三、根據史書記載,玄武門事變之前一天白日的太白高懸天空的天文異常現象被負責天文的官員解讀為秦王當有天下,這個資訊徹底擊潰了擊潰李淵的心理,加之此時突厥入侵,李元吉被認命為統帥,秦王府的將領都被抽走,由李元吉指揮,房玄齡和杜如晦被外調,其實秦王府已被抽空。此時李淵的憤怒以及李元吉可能在行軍中除掉秦王府將領的傳聞徹底讓李世民失去的最後的信心和理智,決定武裝政變。此刻他讓人去找房杜二人回來商量,因為被外調臣子私自回京師是重罪開始他們也不敢並且也不確認李世民的目的和意圖。此時李世民讓尉遲敬德帶自己的佩劍去,表示事情危機,兩人必須回來,也暗示自己決心已下,要兵行險著如果他們不會就意味著房杜也是敵人。房杜二人看到這裡,也明白了危險程度,這個時候李世民和幕僚的意圖已經達成一致,徹底放棄和平奪權,武裝政變成為核心目標。

    四、即使如此,李世民和幕僚面對這麼冒險的舉動依然缺乏信心,決定不下來的時候,決定用占卜方法,張公瑾則徹底打翻占卜工具,一席話讓李世民徹底下定決心。

    總之,李世民在這個萬分危急的時刻,已經下定決心,房杜二人看到劍,既知道這個年輕皇子的野心和慾望已經圖窮匕見,更知道自己和他已經徹底捆綁在一起,要麼一起榮華富貴。要麼一起死無葬身之地。政變在玄武門還是在其他門發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政治鬥爭的平衡局面被打破,李淵苦苦維持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局面徹底失去,大唐要迎來血腥的一天,開始二次建國。

  • 2 # 於左

    簡述一下事情的經過。

    房玄齡和杜如晦是秦王李世民最出色的兩位謀士,房玄齡是記事參軍,跟隨李世民十餘年,杜如晦做過秦王府兵曹參軍。二人同時也兼有別的官職。後來唐高祖李淵命令房、杜二人離開秦王府,禁止他們再為李世民做事。

    當李世民確定政變、派長孫無忌通知房、杜二人時,兩個人不肯前來,回覆說皇帝有禁令,如果我們再去秦王府,會被殺掉。

    李世民聽說此事,大怒,再派尉遲敬德前去:

    取所佩刀授敬德曰:“公且往,觀其無來心,可並斬其首持來也。”

    他明確交待,如果房、杜二人再不肯來,就直接殺了他們。

    那麼,李世民為何如此決絕?

    第一,當然是懷疑房、杜二人要背叛自己,那樣後果非常可怕。

    做為李世民的親信,房玄齡此前透過長孫無忌,深度參預了政變的密謀。現在事到臨頭,他們突然不肯露面,所以李世民的第一反應是大怒,並對尉遲敬德說:“玄齡、如晦豈揹我耶?”

    這種背叛是致命的,萬一他們轉投李建成,並說出李世民的密謀,以此邀功,整個計劃肯定失敗,李世民等人將死無葬身之地。

    第二,房、杜二人有沒有倒戈的可能呢?

    這種可能性很大,包括李世民自己,在政變開始之前,甚至在大批甲士進入秦王府之後,還在遲疑猶豫,甚至要搞占卜。李世民的這種態度,對部下的心理影響非常大。

    當時唐朝剛建立不久,李淵對於兒子們過於寵愛,沒有什麼規矩。所以皇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爭鬥近乎公開化,毫無顧忌。李建成就曾經送給尉遲敬德滿滿一車金銀器,被他拒絕。而李世民也試探過李靖、李世勣,都被婉拒。

    實際上,李世民最核心的親信是長孫無忌、高士廉、尉遲敬德和侯君集等,他們和李世民的利益緊密相關,所以在政變的問題上態度最堅決。

    房玄齡和杜如晦就不太一樣,雖然是秦王府的官員,但即使李世民敗給皇太子李建成,他們應該也不會有性命之憂,就像李世民沒有追究魏徵一樣,李建成也不會太難為他們。

    第三,這只是李世民表達決心的手段,是威脅,也是最後的選擇。

    尉遲敬德帶著李世民的刀去找房、杜二人,其實是明白地向他們表示:要麼回來入夥,要麼是死,以此逼迫他們回來。

    假設一下,如果房玄齡寧死不肯回來入夥,尉遲敬德真的殺了他們,雖然能保證政變的預謀不會立刻洩露,但皇帝和李建成必定會被驚動,後續的一系列麻煩非常可怕,政變也基本上將會流產,很難收場。

    所以,李世民真心不想殺人,結果房杜二人成全了他,化妝之後悄悄進入秦王府,於是有了玄武門政變。

  • 3 # 歷史公元

    簡單的理解為李世民要殺房玄齡和杜如晦有一點偏激,實際上當時的情況非常的複雜。

    玄武門之變前夕,房玄齡和杜如晦做了什麼?

    歷史上被贊為“房謀杜斷”,房玄齡和杜如晦可不是徒有虛名。實際上在玄武門之變前很久,房玄齡和杜如晦就已經看清楚了當時的形勢,勸說李世民發動政變。

    可以說作為臣子,房玄齡和杜如晦做到這一地步,參與謀劃“篡位”這樣的大事,已經能夠顯示他們對李世民的忠心了。

    李世民猶豫不決,房玄齡和杜如晦遭貶斥。

    在非常危急的情況下,就連李建成都已經認清楚了房玄齡和杜如晦李世民麾下的巨大作用,因此故意誣陷兩人,花費了巨大的精力,使得李淵將房玄齡和杜如晦逐出京師,“斥出秦府,不得復入”。

    也就是說,房玄齡和杜如晦給出了非常好的計謀,因為李世民的猶豫不決,導致了房玄齡和杜如晦被逐出京師。

    李世民讓長孫無忌去請房玄齡和杜如晦,為什麼兩人不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世民和李建成鬥爭的形勢愈加嚴峻,李世民身邊倚重的大將,一個一個被貶謫外放,就連尉遲敬德都遭遇刺殺。

    雖然李世民身邊的大將,都紛紛想盡辦法勸說李世民發動政變,但是李世民始終下不了決心,最終決定請房玄齡和杜如晦過來商量大事。

    房玄齡和杜如晦回覆長孫無忌說“不敢奉命”。

    房玄齡和杜如晦是唐高祖李淵親自下令,“斥出秦府,不得復入”,沒有唐高祖李淵的命令,兩人是不能再接近李世民的,否則就是不遵聖旨。

    房玄齡和杜如晦之所以會這樣說,當然不是因為兩個人背叛了李世民。

    實際上兩人與李世民的關係太親密了,根本擺脫不了嫌疑,如果李世民真的倒下了,兩個人也絕對不會有好下場。兩人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使李世民下定決心,發動政變。

    果然,李世民聽到這個訊息,大怒,並且將自己的佩刀交給了與石敬德說:“公且往,觀其無來心,可並斬其首持來也”。

    這是李世民為了請來房玄齡和杜如晦,公然反抗李淵的命令,可見李世民是真的下定決心了。

    於是房玄齡和杜如晦化妝成道士,重新來到李世民身邊,為他謀劃大事,終於,發動了舉世聞名的玄武門之變。

    房玄齡和杜如晦從來沒有背叛李世民的想法。

    所以房玄齡和杜如晦從來沒有背叛李世民的想法,李世民說想要殺兩個人,也只是表示自己的決心。

    最重要的是玄武門之變後,論功行賞,其中杜如晦與房玄齡功居第一,可見李世民對於兩個人的信任、重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500價位有哪些手機可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