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沫家一

    說起我們兒時的那些紅包 好多人至今都不能忘卻 普遍的都是被爸媽騙走了 少數存起來買自己喜歡的辣條 泡麵的那些孩子 都要經歷一群朋友的過來討要 “給我嘗一點 ”“我也嚐嚐”“我也要 我也要” 等

    幾個人吃一包辣條的喜悅 你一口 我一口 兒時的時光總是這麼簡單

    當然 我也是

  • 2 # 拳打小貓咪

    小的時候壓歲錢都是大人幫你“存著”。

    記得20多年前媽媽把別人給我的壓歲錢收了起來,她說壓歲錢是她用錢跟別人換的,所以要還給她,當然我是非常不願意的,最後還是給了媽媽,不過媽媽還是給了我100元的壓歲錢。

    但是都是一塊五毛的零錢,自己為了出去得瑟,把錢全部帶出去。最後買了一碗米線,錢全部掉了。那個時候哭的稀里嘩啦,家人知道以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人又給了我100元,最後還是媽媽“保管”……

  • 3 # 泌尿男科楊博士

    壓歲錢能反應經濟狀況和社會發展水平,記得兒時,最喜歡的就是過春節,因為吃得好,雖然都不富裕,畢竟過節嘛,走到哪家都有肉吃。由於物質匱乏,走親戚買點零食,比如餅乾,糖果啊啥的。我家收到的物品一般都不吃,留著走親戚時候帶去,有甚者,走親戚買的物品轉來轉去,又轉回來了️,當然有時候轉回來也不覺得,因為都長差不多。以至於經濟寬裕點後,我家收到禮物,我說留著,走親戚,我媽說“拆來吃了吧,走親戚咱再買”。

    至於壓歲錢,基本都要交給母親的,本來也不多,1塊,2塊,還有給5毛的,最讓我生氣的是有些人按照家庭來給,我和我姐就一個人只能得到別人一半。母親保管了我們的壓歲錢再作安排,比如有一年是每人給我們買了1個刷牙用的杯子。

    至於零花錢,記憶中,小時候就沒有這個說法,反正離家近,放學就回家了。

    經濟發達了,壓歲錢也水漲船高,這無可厚非,但是家長們要正確對待,注意藉此機會,給孩子來次教育和培養,比如給孩子單獨設立賬戶,教會他們理財,提高財商,並有計劃地使用。還需要告訴他們,壓歲錢就是一個心意,不要在乎多少,要勞動才可以有收穫的。

  • 4 # 大翼凌雲

    小時候無憂無慮。就盼望著過節過年。每一年的春節,是小時候最大的盼望。因為春節有新衣服,有新鞋子,有花炮,糖果,還有壓歲錢。可以肆無忌憚的玩耍,可以隨心所欲的幹自己喜歡的事情。偶爾有什麼事情做錯了,有什麼話說錯了,都因為春節期間,而被包容和忽略。

    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尾,都有拿到壓歲錢的機會。開始是最經常見面的親人們給壓歲錢,那些遠房的親戚朋友來家裡聚會,也會給壓歲錢。最初的壓歲錢,被父母無條件沒收,擔心我們胡亂花掉了。上學時候開始,每年的壓歲錢,基本花費在下面幾個方面:

    壓歲錢聚起來,買書。

    上學期間,購買書籍最大的來源,是自己收到的壓歲錢。自小愛看書,也渴望擁有自己的藏書。每年春節,收到壓歲錢,都積攢起來,留待購買書籍。從連環畫到經典名著,最初的藏書,來源於壓歲錢。第一本藏書,是《山海經》。現已不知去向。但在當時,確是個人最值得寶貴的財富。

    用壓歲錢購買字帖和筆墨紙硯。

    小時候受舅舅的影響,喜愛上了書法。練習書法,不用大人督促,是自己的一項愛好。很多字帖,筆墨紙硯,也是用壓歲錢購買的。第一本楷書字帖,是柳公權的《神策軍》。第一本草書字帖,是懷素的《自敘帖》。湖筆,宣紙。都是用壓歲錢買的。

    積攢下來的多餘的壓歲錢,都用作平時的零花錢。

    現在回想起那些能收到壓歲錢的歲月,還是特別愉快和值得回味的。帶著這些美好的回憶,過年的時候,給晚輩孩子們發壓歲紅包,也是滿懷的開心。也會交代孩子們,把壓歲錢積攢下來,買一些用得著的東西,書籍,筆墨紙硯一類的。是一份情懷,也是一種延續。寄予美好的祝福和希望,希望孩子們開心快樂,有一個值得記憶的美好歲月。

    春節將至,祝願所有的朋友佳節愉快,家庭和睦,工作順心,身體健康!

    也期待更多的朋友加入這個問題的交流探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梁宏達近日發了條動態稱“愚人節到了,孝子賢孫又鬧上了”,他指的是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