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深不知叢林麋鹿
-
2 # 律師來幫法律諮詢
三十而立,這句話對於尚在年少時的我們,曾是那麼遙遠。那時候,我們總是有用不完的精力,在青春的叛逆中憧憬著未來。就像《黃金時代》裡說的:“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青春的我們,在荷爾蒙的作用下,沉溺在遊戲中、迷失在青澀的愛情裡、奔跑在運動場上……
後來,我們從校園畢業,帶著夢想走向這個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社會大潮,沒幾天就撞得頭破血流。再後來,好不容易學會伏下身子,成了一名唯唯諾諾的“社會人”,我們又迎來了與結婚有關的“三十歲大限”,時間啊,你為什麼不能停下腳步,讓我們把路看清了,好往下走呢?90後們,你們做好準備,迎接那位不曾謀面的另一半了嗎?
眼看著80後前輩們被婚姻折磨的焦頭爛額,你們心中那份苦,又有誰會去傾聽?擇一城終老,愛一人白首。這樣的理想,有幾人能做到?又有多少人在深夜為之哭泣?
-
3 # 挖哥小楊
作為30歲的我們已步入了而立之年。相信很多人都已結婚生子,擁有了自己的家庭。我們生在了很尷尬的時代。錯過了很多經商下海,翻身致富的機會。
一首先錯過了房地產的野蠻發展
咱們90後成為了實實在在的接盤俠。要結婚成家,房子是剛需!我想沒有多少90後能憑一己之力購買城市裡的三居室吧!我的一些朋友親戚80後,70後,甚至60後都是靠房地產或從事房地產行業發家致富的。
二錯過了電商的興起
阿里巴巴,淘寶,京東悄然發展的時候我們還都是初中生或高中生。那個時候網路還不算髮達。我們年紀也小,啥也不懂,學習任務又重。硬生生的錯過了電商的紅利。
三咱們的成長可謂是千險萬阻,坎坷不平!我們經歷了非典,洪災,雪災,5.12大地震還有金融風暴!
我上小學五年級7.8月份天天下雨。到要報名的時候,河裡都漲老大的水。我父親帶著我,給我報名過河的時候,我差點被洪水帶走了!當時河邊有十幾個人都看到,我被洪水衝了20來米。是父親緊緊的抓著我的手,後面幸虧有位好心人下水幫了我父親一臂之力。才把我搭救上岸。現在想想我能活下來就是意外就是奇蹟!
現在的我們都面臨著天價的房子,高額的的彩禮,飆升的物價。還有許多人要承擔著家庭的重擔,父母的期望和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每個90後人都到了最艱難的時候了。上有老下有小,油鹽柴米醋,吃喝穿行遊。都需要我們面面俱到,事事躬親。奮鬥吧!90後們。
其實我們又生在了歷史的關鍵時代!因為我們見證著祖國的強大!見證著中華民族的崛起!建設著中國的繁榮,建立著中國夢!
在這裡我最想對咱們90後說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生就不凡。請善待自,保護自己,愛惜自己!我們的明天一樣光芒萬丈!我們要親手把祖國重新推上世界之巔!
-
4 # 大巴山老么
90後的我們,喜歡隱身了,不怎麼愛在群裡發言了,不論和多少人在一塊,手機總掛著QQ。
90後的我們,同學聚會必修的兩個專案:吃飯,KTV,一人一臺手機,各玩各的。
90後的我們,小孩都開始叫自己叔叔或者阿姨了。雖然經常不大情願地反駁著:叫姐姐,叫哥哥。
90後的我們,永遠寂寞,不管你是一人獨處時,還是身在人群當中。
90後的我們,就像那首歌中唱的一樣,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90後的我們,沒那麼憤青了,遇到不公的時候,會告訴自己,社會就是這樣。
90後的我們,可以不看電視,但電腦手機缺一不可。
90後的我們,出門蹦達必帶三件寶:手機,鑰匙,卡包。
90後的我們,永遠不知道錢花哪了,沒怎麼吃,沒怎麼穿。
90後的我們,怠慢,拒絕長大,不喜歡被人說成熟。
90後的我們,熟人面前是話嘮,生人面前一言不發。
90後的我們,好中必定有一項是睡覺,凌晨12點前很少會入睡。
90後的我們,餓了就吃,經常早飯午飯並在一起吃。
90後的我們,成天泡在網上,又不知道做什麼好,經常說的一句話是“無聊”。
90後的我們,運動是永恆不變的話題和行動。
90後的我們,打字的手法相當不準確,但還是打的很快。
90後的我們,什麼都可以“隨便”,因為沒那麼多時間,也不在意那麼多的事情。
90後的我們,毫無理由沒有資本的高傲,被討厭做人失敗的時候連說話的勇氣都沒有。
90後的我們,因為別人都戀愛了,所以自己就戀愛了,更多的是練愛而不是戀愛。
90後的我們,曾經以為一輩子陪在身邊的朋友,某天某月,就突然發現他們都不見了。
90後的我們,午夜醒來,才愕然發現,從來都是隻有自己一個人。結果才發現人越成長,越容易孤單。
90後的我們,有很多的夢想,有的出名,有的默默無聞,掙扎過 彷徨過,但還是挺過來了。
90後的我們,退去青春年幼的智嫩,開始適應社會大家庭。但心裡都很清楚,我們經歷了太多太多。
90後的我們,曾不顧一切的追求過的,後來變的一文不值得。
90後的我們,父母曾百般阻撓的事,直到自己受傷,才明白,父母原來是對的。
90後的我們,曾無數次的問過自己,為什麼活著?到後來,已經懶得的去想活著的意義。
90後的我們,曾為了愛情可以不好好的讀書,到後來為了工作可以丟下愛情。
90後的我們,現在是否還記得當初的夢想?但有一點的是肯定的,不會再做一些年少輕狂的夢了……
90後的我們,在家裡,父母對我們百依百順,出了家門,我們對社會百依百順。
90後的我們,看不慣的事情也就漸漸習慣了,不知道這種習慣是好是壞?
90後的我們,還沒工作時,工作是分配的;可以工作時,得自謀職業。
90後的我們,沒掙錢時,房子是分配的,能掙錢時,發現一輩子的薪水也買不起房子。
90後的我們,我們是實行計劃生育以來的一代獨生子女,我們擁有祖國從相對落後到不斷崛起的完整記憶。
90後的我們,是貼滿了標籤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沒責任心的一代”,自私的一代”。
90後的我們,“每天公車要擠萬遍……計算著如何省錢,一碗泡麵泡出我們生活的苦辣酸甜……”
90後的我們,當骨感的現實不斷侵蝕豐巢的理想,我們內心的苦痛別人不知。
90後的我們,不像90年代的人們敢愛敢恨,可以大膽說出自己的愛,哪怕是被拒絕。
90後的我們,為什麼我們寧願彼此都受傷,也不願意把心中的愛說出來呢?
90後的我們,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結婚的年齡。可是此時90後的我們,真的已經談不起戀愛了。90後的我們,無孔不入的生存壓力將我們團團包圍。90後,你們還好嗎?90後,你們累了嗎? 90後的我們,有著太多的責任。更有著太多的無奈。90後的我們,我們還能傷的起嗎?
90後的我們明天你是否還能Hold的住嗎?90後的你累了嗎?
-
5 # 我是廖二娃
作為92年的小女生,我應該是屬於第三批的吧,以前一直覺得自己還小,別人說起年齡的時候,我都會說我是小年輕,但是突然有一天我會覺得自己確實不小了,有種突然長大的感覺。
對於即將奔三的女生來說,最大的感覺就是父母開始催結婚了吧。換成以前,自己不會在意別人結婚沒,更不會覺得自己是到了結婚的年紀,但是現在開啟朋友圈,滿屏的結婚生子的訊息,你同學結婚了,你同學的朋友結婚了,你同學當媽媽了,你曾經有過一面之緣的朋友也當媽了。一時之間感覺自己沒有結婚已經很落後,而且還是單身要被嫌棄了,但是還是那句話:我要找對我好的,哪怕全世界都覺得我該嫁了,還沒找到那個對我好的,我不嫁。
就我自己來說,以前比較反感父母催我結婚,但是現在我會覺得:父母的初衷從來都不是要跟我們過不去,所以我尊重每個當父母為了父母的那顆心,如果他們說的有不對,那我們就要溝通,不要傷了他們的心。
如今看到些父母的文章,細細品味當中的句子,心裡總是酸酸的,總覺得父母陪我們的日子真的是過一天少一天,我怕我還沒來得及報答他們,他們就搶先一步跟我們告別了。記得上上週在看《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的時候,有這麼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當時心裡就疙瘩了一下,我知道即使我祈禱那天不要來,但是還是回來,我能做的就是珍惜。
還有一點,因為老哥的脾氣不好,遺傳我媽媽,所以兩個人在一起總是鬧彆扭。記得那時我還沒來杭州工作,每次他們吵架了,嫂子會打電話給我,我會安慰幾句,但是如今我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了,雖然吵嘴的次數少了,但總還是有那麼幾次,我心裡看著蠻心疼老媽,老一輩的育兒觀念已經被他們的兒子嫌棄了,很多時候我會有無奈,我不能多擦嘴,我更多的想早日結婚,然後帶著媽媽跟我住幾天,而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懊惱自己為什麼以前會珍惜,就像那句話說的:在感情裡,出場順序太重要了。等我們都成熟了,有了對彼此負責的能力時,身邊早就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有時候,分開不是因為不夠愛,而是還不瞭解愛。或許是我以前不瞭解愛,或許是緣分不夠,我能安慰自己的就是:如果事與願違,那麼一定是另有安排,更愛我的那個人還在等我,祝我自己幸福。
亂七八糟說了一堆,自己都覺得是偏題了,但是作為即將三十歲的90後最想說的就是:能多陪陪父母就多陪陪父母,他們這一代人真的太不容易了,願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永遠健康開心。
回覆列表
2008年的時候,那時最早的90後才剛滿18週歲,正值青春年少,剛好碰上2008年北京奧運會,碰上512汶川大地震,參加完高考踏進大學校園,正要開始自由的大學生活,進入戀愛的季節。
2008-2011年期間,社會總稱90後為非主流、叛逆、個性的代表,各種批判言論將90後送上歷史的舞臺,可社會卻不曉得90後的心聲,不曉得90後想表達內心的那種渴望,不曉得我們所謂的叛逆與個性是為了擺脫教育下的世俗,追求新的改變,張揚自己的個性特點,我們不想被社會的平凡所埋沒!
當2012年,我們拿著大學畢業證書踏出校園,走向現實的社會時,每當你參加面試,hr聽說你是90後,他們總會感嘆我們好年輕、好小,一副特別羨慕興奮的表情,把眼前的我們嚇得一臉懵逼,也許,那時我們也在想,我們還小,還是學生模樣,一臉的害羞與對社會的陌生。
剛踏進社會,我們充滿激情與好奇,當hr問我們職業規劃時,肯定好多人都說,前兩年我要在崗位上好好學習,積累經驗,讓自己一步步成長,到了第三年希望可以獲得崗位上的提升,晉升為主管或經理,能帶領自己的小團隊,爭取更好的業績,為公司的發展而努力。
記得高中時,老師鼓勵我們說,現在別想著玩,要好好努力,考上本科,考上重點大學,大學有的是時間給你們玩。當時給我的感覺,考上本科,我就能走上人生巔峰,大學裡遇到喜歡的妹子一起談戀愛,努力學習,年年拿獎學金,大學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每天朝九晚六,住著高樓小區,開著自己的小車,生活有趣小資,一副幸福的樣子。
每天擠著公交地鐵轉騎共享單車,就為了趕在9點鐘前上班打卡避免遲到。
每天加班到9點10點都是常事,而且工作不達標還得被上司劈頭蓋臉地狂噴一場,結果只能笑著點頭確認。
每個月拿著夠不著房價的工資,還完信用卡兩手一空,買個東西都得先看看價格牌,只有雙11、618、週年慶打折時才會大采購。
每天熬夜到凌晨已是家常便飯,提早進入中年脫髮危機,各種生髮防脫藥水往上一抹,溼溼的頭髮照樣狂脫。
每天加班過度亞健康,沒空運動鍛鍊,身材越變走型,慢慢接近肥膩的中年油脂叔叔阿姨。
如果遇上運氣好的,目前已領證結婚生孩子,白天為了奶粉錢奔波,晚上為了照顧孩子而操心。
也許,這就是我們所謂90後第一批“成功人士”的生活寫照!
原來,我們已不再年少,在社會的殘酷壓榨下,在歲月的殘忍雕琢下,我們已年近30,內心早已滄桑!
借用90後最愛的一句話,理想很美好,生活很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