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M4A1521

    排名前十央企券商,VP,工資加獎金稅前40K,這兩年行情一般,所在券商在券商體系裡待遇一般,平均水平,壓力不大,中後臺很多部門舒服的要死!中層領導年入百萬以上!

  • 2 # 壞你蘑菇123

    其實國企跟機關一樣,編制也分三六九等,最差的肯定是臨時工,這些人必不可少,幫正式工做事拿最少的錢,最好的那個編制我跟你說他的收入是正常人無法拒絕的!

  • 3 # 上海中公國企招聘

    這個得看是什麼單位哦

    2020上海國企中石化福利待遇

    一、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待遇情況:

    碩士基本工資指導線:4500

    博士基本工資指導線:5500

    年終獎(亂七八糟全加上):7000~13000 元左右,具體看公司領導。

    關於加班工資:沒有加班工資,但是可以調休。

    福利情況:每月會發些日用品之類的;每年有一次帶薪療養,現在折成錢了;正常工作日提供免費午餐,兩葷兩素一湯。

    關於公司所提供的集體宿舍:碩士是合租房,兩人或三人住一套房子,免房租住三年,水電氣自理;博士以上學歷是獨立一室戶,一人一戶,免房租住兩年。

    二、中石化工資有崗位級別區分

    不同崗位級別基本工資不同,不同部門獎金不同。有五險一金以及企業年金, 有交通補助、住房補助,可能有補充醫療保險。一般來說,本科 3500~5000 元,碩博士 4500~7000 元。

    更多國企待遇可以在

    http://sh.zggqzp.com

    檢視!

  • 4 # 職場火鍋

    作為老HR,分門別類說說國企(含央企)的福利待遇基本情況,不具體到單位,進行大體的分類。在近些年應屆畢業生就業意願排行中,央企始終排名第一、歐美知名外企排名第二、大型優質國企排名第三、知名科技網際網路民企排名第四、日韓知名外企排名第五。就業意願指數,對員工平均福利待遇,具有一定的導向性。

    第一檔:人工成本高於人均20萬的國企(含央企),加上福利實惠,人均年入25-30萬以上的群體。

    這一部分央企(含優質國企)的員工薪酬福利處於就業人員的“頭部”,不僅僅是明面上的收入,還有非常實惠的福利,更有穩定性、安全性、歸屬感等“軟性收入”。永遠站在就業鄙視鏈的頂端。他們的薪酬福利結構是怎麼樣的呢?

    真正高的還是管理人員和骨幹技術人員,二級單位機關(二級本部)人均可以達到20萬,一級本部人員人均可以達到25萬以上。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年薪一般都在30萬以上,金融類行業可以達到100萬以上。這裡面還有一部分群體收入很高,就是央企外派到海外的人員,普通人員年入50萬以上,中層管理人員很多都達到100萬,有的單位更狠,只留國內4000元用於交稅和買社保,海外收入都避稅了,這100萬都是實實在在的,相當於國內的年薪150萬呢。

    第二檔:人工成本高於15萬元的央企(含優質地方國企)。

    這一部分央企(含地方優質國企)屬於不溫不火的“腰部”,估計要佔國企的很大比例。比如,建築、運輸、重工、機械等傳統行業企業,大城市裡的供電、供水、供暖、國投、城建以及城市級設計院、研究院等國企。比如,城市裡的供電供水公司,都是小而肥的單位,基本都是甲方,別人求他,管理起來舒服,實惠很多,還不用闖市場受累。有些城市裡的這類公司,比央企收入都高,他們都很低調,偷偷樂。

    第三檔:人工成本低於15萬元的(非優質)央企和普通地方國企。

    有極個別央企日子也不好過,比如沒落的曾經輝煌的輕工、紡織等傳統行業。很多地方國企,尤其在三四線城市,平均收入並不高,這是受到地方的侷限性,因為當地平均收入並不高,國企也要符合上級要求,工資水平並不高,但是對於中高層管理人員,年薪基本都能到達20萬以上,他們追求“與市場接軌”,一般員工也比當地社平工資高30%以上。

    二是,為什麼歷史基數不同呢?這是國企的工資總額制度造成的。比如,以上A/B兩個國企,都是1000人。歷史基數的工資總額,A是1億,人均10萬;B企業是8000萬元,人均8萬。上級不給B企業加工資總額,兩家企業的差距就固定了,哪怕B企業後來效益越來越好,工資總額也難以增加。

    三是,國企的薪酬結構不同。國企財務比較規範,且有造福員工的思想導向,管理者千萬百計增加工資總額(自己也是受益者),多發工資多發獎金多發福利的管理者才被員工擁護。比如,國企人工成本列支是發放工資的1.6倍到2.0倍。除了五險一金之外,還是較高比例的住房公積金(12%+12%),這一塊錢非常巨大。年薪30萬的中層,光每月公積金就是6000多元,比一般員工的月薪都高。還有企業年金大約6%,一個月又多發1000-2000元。還有教育培訓經費2%-2.5%,福利費13%,會費2%,等等。這些都要回饋給員工。實際上,國企員工在工資之外,還有很多福利。

    四是福利比較多。教育培訓經費都可以反饋給員工,讓員工得到較好的培訓發展機會,甚至個性化的培訓也是公費的,還有在職教育(哪個高文憑)也是公費的。福利費,這裡面可做的文章就大了,比如,住房補貼、交通補貼、休假補貼、通訊補貼,等等。有的交流中層人員,每月光異地交流補貼就高達6000元,租房補貼5000-8000元。還有休假補貼,20年工齡的可補貼8000元。會費2%,都用於生活福利、文化體育活動了,每個節日可以發幾百元到幾千元的福利,每次健步走、羽毛球比賽等可以給員工發服裝、運動鞋,單位還租場地、公費買羽毛球等裝置設施,讓員工吃喝玩樂都不花錢。

    五是管理層有擴大工資的內驅力。比如,單位管理者誰給員工辦福利多、發錢多,誰才是“好上司”,誰光給員工加任務、不給發福利,誰就是“壞上司”。民企私企,管理者都想壓縮工資、擴大利潤,但國企相反,都想壓縮利潤、擴大工資。比如,千方百計把利潤,繞開收支兩條線,創造條件發到員工手裡,那就考驗財務的“做賬”水平了。

    所以,央企(包含優質國企)中層以上管理者的收入彈性很大,看不見的福利很多,薪酬福利不能簡單地計算到手的工資。國企機關人員的收入明顯高於一線員工工資,這是因為管理層本身職級工資定的就高,另外能進機關的都是什麼人大家都懂的。其實,一線員工的工資並不算太高,都被各層管理者“平均”高了。

  • 5 # 在廣州奮鬥的普通人

    在國企工作的我,待遇怎麼樣?小編曾經在國企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來因為生活壓力,以及個人的長遠發展等的一些原因,選擇了放棄,跳槽去其他地方了,很多人說我很傻,但截至目前為止,我都不太后悔當初的選擇,下面,小編簡單介紹一下,當時小編所在的國企,具體的工資待遇吧:

    小編當時也是透過獵頭跳槽去國企的,因此當時是談判的年薪,最後談成了35萬的年薪包,其中有一部分是浮動的,作為年終獎以及季度獎,大概是20%~30%,具體多少我有點兒忘了,然後綜合下來,每月到手工資,大概在14000~15000左右,然後年終,大概有10萬不到的年終獎(稅前),而這10萬,其中又有一部分,會攤分在三個季度上,比較複雜的一個演算法,當時搞得挺懂的,後來又忘了,哈哈哈。

    除了工資外,還有其他的福利,譬如交通補貼、話費補貼、油費補貼、健康補貼(買藥的卡和體檢的卡),以及很多額外的非現金補貼,年底還有額外的其他獎金,名號很多,具體是什麼構成這個就不懂了,綜合下來,年薪有40萬左右,算是還行的一個水平。

  • 6 # 獨孤一野狼

    某巨無霸央企下屬企業,中部四線城市。工作18年,技術工作,高階工程師,無行政職務,算是骨幹員工吧。月薪稅前12000左右,各種社保、年金、公積金扣除3000+,感謝政府減稅,實際到手8500左右;年底3W左右獎金。工作日有餐補,發到餐卡,可以去公司餐廳吃飯,或到內部小超市刷卡購物。衛生紙、香皂、肥皂等發的基本用不完。一般雙休,除非特別急的任務偶爾需要加班;根據工齡每年有帶薪年假,像我每年10天年假。

  • 7 # 揹著影子尋找路

    工資方面

    我是2015年上班,進的國企工程單位,當時工資1500第一年,轉正後工資漲到4500左右,到第三年漲到5500左右,這些都是扣除社保公積金之後的,社保公積金一個月大概扣掉一千左右,其餘的都是純收入,有時候還有獎金,評論一年獎金大概兩萬左右吧,但是工作很累時間很長,工程單位都是這個樣。第四年我選擇跳槽也是國企,跳槽後工資稅後扣完大概8500左右,年終還能發幾千塊錢的獎金,一年大概不到十二萬吧,今年出國了,稅後工資大概2萬左右,趁著年輕出來多掙點。

    待遇

    國企工程單位的待遇還算可以的,每個季度都會發放生活用品,包括衛生紙都不用買,有的專案好,抽菸菸灰缸都給發,住的條件都是兩人一間,辦公室也比較寬敞,吃的也好,都是自助餐,所以掙的錢算是全部淨收入。但是專案基本都在距離家裡比較遠的偏僻地方,回家一次不容易,不過每年給報銷三次回家路費,每月有四天假還是挺不錯的,相比一線二線城市這種工作壓力小一點。

    工作

    在國企,首先是個大平臺,對工作方面、學習方面是很有幫助的,能提供很多東西供你學習,員工有平等的就業機會,晉升機會,不會因為你今天沒什麼業績把你辭退,這是相比私企或者私人單位好的一方面。只要努力,企業不會埋沒人才的。

  • 8 # 馬123273666

    我也分享一下,我2011年上班,一家央企電力公司三級單位,屬於一般管理人員,實習期一年,實習工資是2800每月,實習期間也有過節費,每次2000,年中年末有安全獎,每次5000,轉正定級時為14崗6級,工資是1800,績效是1000,分開發,工資10號發,績效20號左右發,此外有過節費每次2000,安全獎每年20000左右,亂七八糟的一年實際到手10萬過點,五險兩金,公積金一個月1400多,14年因為家裡原因商調到一家省屬國企二級單位,中層,工資到手5000過點,五險一金,公積金一月1700多,防暑降溫費一年1000多點,取暖費2800,工會逢年過節的一年下來能發2000元左右的東西。我們的工資在省屬企業裡面是比較低的,一般省屬企業員工都拿我這個工資。

    不管在央企還是地方國企,管理上都比較人性化,請假什麼的都很容易,打個招呼就行,這些單位裡面能幹活會幹活的人還是很多,當然也有一部分是混日子的,反正工資也不會少,這只是我瞭解國企的基本現狀。

  • 9 # 姽嫿v聲

    我個人不是在國企上班,但是身邊有在國企上班的朋友。

    不能說待遇有多好,我朋友現在在國企上班有一年半以上的時間了,他現在的工資只有三千五左右不到四千,而他現在每月車貸房貸還完後,手裡基本不剩錢,如果只是單說薪資的話,國企真的一般。

    之前有聽我朋友提過,他們的加薪都是有準確規定的,一種是靠工作年限,另一種是靠能力,而在國企中,能力優秀的人太多,而且這所指的能力不只是單一的工作能力,而工作年限的話就比較慢了。

    但是國企有很多好處。

    第一、是五險一金。

    據我朋友說,他們單位每個人都有,以前他還覺得無所謂,但是自從買房之後,發現太有必要了。而很多私有企業,對員工的五險一金是不太重視的,畢竟員工太多,他們每個人都買的話,成本也是不低的。

    第二、福利。

    國企的工資不高,但是福利真心不錯,春節、元旦、中秋、國慶等等,每個節日都有福利發放,米麵油、鍋碗盆,還有超市購卡等等,生活所需的感覺都會發,而且發的還不少,我那朋友今年結婚時,他們公司還發了結婚基金,也是非常不錯了。

    第三、假期。

    國企很少加班,他們除了響應國家號召,在法定節假日全休之外,還有雙休,晚上準時下班的好處。對於現代人痛苦的是需要加班,各痛苦的是無償加班,最痛苦的是節假日無償加班,雖然因為這個原因讓社會離職率普遍增高,但是依舊有不少企業努力壓榨著員工,這兩年大眾額都知道的一種工作模式“996”不就是這些企業所發明的嗎。

    但是我朋友所在的國企,從他上班開始,我就從未聽說過他加班。

    第四、聚會。

    這是我最不太理解的一點,我朋友所在的國企是雙休,但是他們會不定期在週末舉行BBQ而且不收錢的時候佔了大多數,同事之間因為這些聚會關係好了不少,競爭壓力也小了,關鍵的是還提升了員工的動力。一箭雙鵰。

    第五、安穩。

    這應該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了,以前的人們總說,進入國企以後就是捧著鐵飯碗了,放在現在也依舊適用,只不過現在的國企裡,考核是比以前要多不少。

  • 10 # M4A1521

    排名前十央企券商,VP,工資加獎金稅前40K,這兩年行情一般,所在券商在券商體系裡待遇一般,平均水平,壓力不大,中後臺很多部門舒服的要死!中層領導年入百萬以上!

  • 11 # 壞你蘑菇123

    其實國企跟機關一樣,編制也分三六九等,最差的肯定是臨時工,這些人必不可少,幫正式工做事拿最少的錢,最好的那個編制我跟你說他的收入是正常人無法拒絕的!

  • 12 # 上海中公國企招聘

    這個得看是什麼單位哦

    2020上海國企中石化福利待遇

    一、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待遇情況:

    碩士基本工資指導線:4500

    博士基本工資指導線:5500

    年終獎(亂七八糟全加上):7000~13000 元左右,具體看公司領導。

    關於加班工資:沒有加班工資,但是可以調休。

    福利情況:每月會發些日用品之類的;每年有一次帶薪療養,現在折成錢了;正常工作日提供免費午餐,兩葷兩素一湯。

    關於公司所提供的集體宿舍:碩士是合租房,兩人或三人住一套房子,免房租住三年,水電氣自理;博士以上學歷是獨立一室戶,一人一戶,免房租住兩年。

    二、中石化工資有崗位級別區分

    不同崗位級別基本工資不同,不同部門獎金不同。有五險一金以及企業年金, 有交通補助、住房補助,可能有補充醫療保險。一般來說,本科 3500~5000 元,碩博士 4500~7000 元。

    更多國企待遇可以在

    http://sh.zggqzp.com

    檢視!

  • 13 # 職場火鍋

    作為老HR,分門別類說說國企(含央企)的福利待遇基本情況,不具體到單位,進行大體的分類。在近些年應屆畢業生就業意願排行中,央企始終排名第一、歐美知名外企排名第二、大型優質國企排名第三、知名科技網際網路民企排名第四、日韓知名外企排名第五。就業意願指數,對員工平均福利待遇,具有一定的導向性。

    第一檔:人工成本高於人均20萬的國企(含央企),加上福利實惠,人均年入25-30萬以上的群體。

    這一部分央企(含優質國企)的員工薪酬福利處於就業人員的“頭部”,不僅僅是明面上的收入,還有非常實惠的福利,更有穩定性、安全性、歸屬感等“軟性收入”。永遠站在就業鄙視鏈的頂端。他們的薪酬福利結構是怎麼樣的呢?

    真正高的還是管理人員和骨幹技術人員,二級單位機關(二級本部)人均可以達到20萬,一級本部人員人均可以達到25萬以上。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年薪一般都在30萬以上,金融類行業可以達到100萬以上。這裡面還有一部分群體收入很高,就是央企外派到海外的人員,普通人員年入50萬以上,中層管理人員很多都達到100萬,有的單位更狠,只留國內4000元用於交稅和買社保,海外收入都避稅了,這100萬都是實實在在的,相當於國內的年薪150萬呢。

    第二檔:人工成本高於15萬元的央企(含優質地方國企)。

    這一部分央企(含地方優質國企)屬於不溫不火的“腰部”,估計要佔國企的很大比例。比如,建築、運輸、重工、機械等傳統行業企業,大城市裡的供電、供水、供暖、國投、城建以及城市級設計院、研究院等國企。比如,城市裡的供電供水公司,都是小而肥的單位,基本都是甲方,別人求他,管理起來舒服,實惠很多,還不用闖市場受累。有些城市裡的這類公司,比央企收入都高,他們都很低調,偷偷樂。

    第三檔:人工成本低於15萬元的(非優質)央企和普通地方國企。

    有極個別央企日子也不好過,比如沒落的曾經輝煌的輕工、紡織等傳統行業。很多地方國企,尤其在三四線城市,平均收入並不高,這是受到地方的侷限性,因為當地平均收入並不高,國企也要符合上級要求,工資水平並不高,但是對於中高層管理人員,年薪基本都能到達20萬以上,他們追求“與市場接軌”,一般員工也比當地社平工資高30%以上。

    二是,為什麼歷史基數不同呢?這是國企的工資總額制度造成的。比如,以上A/B兩個國企,都是1000人。歷史基數的工資總額,A是1億,人均10萬;B企業是8000萬元,人均8萬。上級不給B企業加工資總額,兩家企業的差距就固定了,哪怕B企業後來效益越來越好,工資總額也難以增加。

    三是,國企的薪酬結構不同。國企財務比較規範,且有造福員工的思想導向,管理者千萬百計增加工資總額(自己也是受益者),多發工資多發獎金多發福利的管理者才被員工擁護。比如,國企人工成本列支是發放工資的1.6倍到2.0倍。除了五險一金之外,還是較高比例的住房公積金(12%+12%),這一塊錢非常巨大。年薪30萬的中層,光每月公積金就是6000多元,比一般員工的月薪都高。還有企業年金大約6%,一個月又多發1000-2000元。還有教育培訓經費2%-2.5%,福利費13%,會費2%,等等。這些都要回饋給員工。實際上,國企員工在工資之外,還有很多福利。

    四是福利比較多。教育培訓經費都可以反饋給員工,讓員工得到較好的培訓發展機會,甚至個性化的培訓也是公費的,還有在職教育(哪個高文憑)也是公費的。福利費,這裡面可做的文章就大了,比如,住房補貼、交通補貼、休假補貼、通訊補貼,等等。有的交流中層人員,每月光異地交流補貼就高達6000元,租房補貼5000-8000元。還有休假補貼,20年工齡的可補貼8000元。會費2%,都用於生活福利、文化體育活動了,每個節日可以發幾百元到幾千元的福利,每次健步走、羽毛球比賽等可以給員工發服裝、運動鞋,單位還租場地、公費買羽毛球等裝置設施,讓員工吃喝玩樂都不花錢。

    五是管理層有擴大工資的內驅力。比如,單位管理者誰給員工辦福利多、發錢多,誰才是“好上司”,誰光給員工加任務、不給發福利,誰就是“壞上司”。民企私企,管理者都想壓縮工資、擴大利潤,但國企相反,都想壓縮利潤、擴大工資。比如,千方百計把利潤,繞開收支兩條線,創造條件發到員工手裡,那就考驗財務的“做賬”水平了。

    所以,央企(包含優質國企)中層以上管理者的收入彈性很大,看不見的福利很多,薪酬福利不能簡單地計算到手的工資。國企機關人員的收入明顯高於一線員工工資,這是因為管理層本身職級工資定的就高,另外能進機關的都是什麼人大家都懂的。其實,一線員工的工資並不算太高,都被各層管理者“平均”高了。

  • 14 # 在廣州奮鬥的普通人

    在國企工作的我,待遇怎麼樣?小編曾經在國企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來因為生活壓力,以及個人的長遠發展等的一些原因,選擇了放棄,跳槽去其他地方了,很多人說我很傻,但截至目前為止,我都不太后悔當初的選擇,下面,小編簡單介紹一下,當時小編所在的國企,具體的工資待遇吧:

    小編當時也是透過獵頭跳槽去國企的,因此當時是談判的年薪,最後談成了35萬的年薪包,其中有一部分是浮動的,作為年終獎以及季度獎,大概是20%~30%,具體多少我有點兒忘了,然後綜合下來,每月到手工資,大概在14000~15000左右,然後年終,大概有10萬不到的年終獎(稅前),而這10萬,其中又有一部分,會攤分在三個季度上,比較複雜的一個演算法,當時搞得挺懂的,後來又忘了,哈哈哈。

    除了工資外,還有其他的福利,譬如交通補貼、話費補貼、油費補貼、健康補貼(買藥的卡和體檢的卡),以及很多額外的非現金補貼,年底還有額外的其他獎金,名號很多,具體是什麼構成這個就不懂了,綜合下來,年薪有40萬左右,算是還行的一個水平。

  • 15 # 獨孤一野狼

    某巨無霸央企下屬企業,中部四線城市。工作18年,技術工作,高階工程師,無行政職務,算是骨幹員工吧。月薪稅前12000左右,各種社保、年金、公積金扣除3000+,感謝政府減稅,實際到手8500左右;年底3W左右獎金。工作日有餐補,發到餐卡,可以去公司餐廳吃飯,或到內部小超市刷卡購物。衛生紙、香皂、肥皂等發的基本用不完。一般雙休,除非特別急的任務偶爾需要加班;根據工齡每年有帶薪年假,像我每年10天年假。

  • 16 # 揹著影子尋找路

    工資方面

    我是2015年上班,進的國企工程單位,當時工資1500第一年,轉正後工資漲到4500左右,到第三年漲到5500左右,這些都是扣除社保公積金之後的,社保公積金一個月大概扣掉一千左右,其餘的都是純收入,有時候還有獎金,評論一年獎金大概兩萬左右吧,但是工作很累時間很長,工程單位都是這個樣。第四年我選擇跳槽也是國企,跳槽後工資稅後扣完大概8500左右,年終還能發幾千塊錢的獎金,一年大概不到十二萬吧,今年出國了,稅後工資大概2萬左右,趁著年輕出來多掙點。

    待遇

    國企工程單位的待遇還算可以的,每個季度都會發放生活用品,包括衛生紙都不用買,有的專案好,抽菸菸灰缸都給發,住的條件都是兩人一間,辦公室也比較寬敞,吃的也好,都是自助餐,所以掙的錢算是全部淨收入。但是專案基本都在距離家裡比較遠的偏僻地方,回家一次不容易,不過每年給報銷三次回家路費,每月有四天假還是挺不錯的,相比一線二線城市這種工作壓力小一點。

    工作

    在國企,首先是個大平臺,對工作方面、學習方面是很有幫助的,能提供很多東西供你學習,員工有平等的就業機會,晉升機會,不會因為你今天沒什麼業績把你辭退,這是相比私企或者私人單位好的一方面。只要努力,企業不會埋沒人才的。

  • 17 # 馬123273666

    我也分享一下,我2011年上班,一家央企電力公司三級單位,屬於一般管理人員,實習期一年,實習工資是2800每月,實習期間也有過節費,每次2000,年中年末有安全獎,每次5000,轉正定級時為14崗6級,工資是1800,績效是1000,分開發,工資10號發,績效20號左右發,此外有過節費每次2000,安全獎每年20000左右,亂七八糟的一年實際到手10萬過點,五險兩金,公積金一個月1400多,14年因為家裡原因商調到一家省屬國企二級單位,中層,工資到手5000過點,五險一金,公積金一月1700多,防暑降溫費一年1000多點,取暖費2800,工會逢年過節的一年下來能發2000元左右的東西。我們的工資在省屬企業裡面是比較低的,一般省屬企業員工都拿我這個工資。

    不管在央企還是地方國企,管理上都比較人性化,請假什麼的都很容易,打個招呼就行,這些單位裡面能幹活會幹活的人還是很多,當然也有一部分是混日子的,反正工資也不會少,這只是我瞭解國企的基本現狀。

  • 18 # 姽嫿v聲

    我個人不是在國企上班,但是身邊有在國企上班的朋友。

    不能說待遇有多好,我朋友現在在國企上班有一年半以上的時間了,他現在的工資只有三千五左右不到四千,而他現在每月車貸房貸還完後,手裡基本不剩錢,如果只是單說薪資的話,國企真的一般。

    之前有聽我朋友提過,他們的加薪都是有準確規定的,一種是靠工作年限,另一種是靠能力,而在國企中,能力優秀的人太多,而且這所指的能力不只是單一的工作能力,而工作年限的話就比較慢了。

    但是國企有很多好處。

    第一、是五險一金。

    據我朋友說,他們單位每個人都有,以前他還覺得無所謂,但是自從買房之後,發現太有必要了。而很多私有企業,對員工的五險一金是不太重視的,畢竟員工太多,他們每個人都買的話,成本也是不低的。

    第二、福利。

    國企的工資不高,但是福利真心不錯,春節、元旦、中秋、國慶等等,每個節日都有福利發放,米麵油、鍋碗盆,還有超市購卡等等,生活所需的感覺都會發,而且發的還不少,我那朋友今年結婚時,他們公司還發了結婚基金,也是非常不錯了。

    第三、假期。

    國企很少加班,他們除了響應國家號召,在法定節假日全休之外,還有雙休,晚上準時下班的好處。對於現代人痛苦的是需要加班,各痛苦的是無償加班,最痛苦的是節假日無償加班,雖然因為這個原因讓社會離職率普遍增高,但是依舊有不少企業努力壓榨著員工,這兩年大眾額都知道的一種工作模式“996”不就是這些企業所發明的嗎。

    但是我朋友所在的國企,從他上班開始,我就從未聽說過他加班。

    第四、聚會。

    這是我最不太理解的一點,我朋友所在的國企是雙休,但是他們會不定期在週末舉行BBQ而且不收錢的時候佔了大多數,同事之間因為這些聚會關係好了不少,競爭壓力也小了,關鍵的是還提升了員工的動力。一箭雙鵰。

    第五、安穩。

    這應該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了,以前的人們總說,進入國企以後就是捧著鐵飯碗了,放在現在也依舊適用,只不過現在的國企裡,考核是比以前要多不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刺激戰場為什麼改名和平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