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旗漫卷原野
-
2 # 太陽雨13379002207
童年看過的連環畫故事,能糊滿一面牆,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紅巖》:〞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裡爬出…?〞
-
3 # 淡淡茶香幽幽雪9482
小時候看過很多連環畫,那時每天放學後不急著回家,都要在學校門口的小人書攤選幾本心儀的連環畫看,看一本二分錢,呵呵。印象深刻有很多,喜歡古代題材的連環畫,紅樓夢、素秋、淚美人、西廂記.....特別多,感謝那些連環畫創作者,給我帶來很多美好的回憶!
-
4 # 覃仕勇說史
答:相信很多同齡人都和我一樣,小時候最愛看的連環畫書,莫過於《西遊記》系列。
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故事被改編成連環畫的版本繁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河北版、上海版、人美版、天津版、江蘇版、湖南版、黑龍江版、山東版、遼寧版等等。
但影響力最大的,還是河北版和湖南版。
所謂河北版,就是指由河北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版本。
該版本匯聚了眾多連環畫名家,有:張鹿山、盛錫山、汪玉山、錢笑呆、鄭家勝、胡若佛,池振亞、宗靜風、陳雲波、劉漢宗、徐燕蓀等大師。
整套書共35冊,在收集這套書的過程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幾本。
首當其衝的是《齊天大聖》。
可以很肯定,第一次聽到這個書名時的我,還沒有上學,因為,我根本不明白“齊天大聖”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這四個字怎麼寫,更談不上對這本書內容的瞭解了。
補充一下,我共有五個兄弟姐妹,我在家裡年紀最幼,最得寵,而二哥也是個喜愛連環畫之人,他是從小鎮的新華書店看到有《齊天大聖》此書出售,心中想買,無奈囊中無錢,只好慫恿和鼓動我向父母吵鬧,要錢買書——那時候,二哥應該已經讀初中吧?
“新華書店現在有一本書,叫《齊天大聖》,非常好看,你可以找爸爸買。”二哥在我耳邊如是說。
於是我就找爸爸吵鬧。
那時家裡的經濟並不好,吵鬧的效果並不理想,事情沒能成功。
我卻對二哥的話念念不忘,一天到晚唸叨著要買“齊天大聖”。
媽媽是個普通農婦,不識字,卻對學習文化充滿了嚮往,她把這種嚮往轉寄在所有兒女的身上,總是想方設法滿足兒女對書筆墨紙的需求。
也許是過了四五天,又也許是過了一個星期,就在我快對“齊天大聖”產生淡忘的時候,某天中午,我正睡午睡,媽媽到鎮上趕圩歸來,一進門,就大聲叫道:“囡仔,你要的‘齊天大聖’我給買回來了!”我猛地驚醒,翻身從床上爬起,雙手去接那書,看到封面畫的是頭戴金冠、身披戰甲的孫悟空,在揮舞著金箍棒鬥長了三頭六臂的哪吒,不由得全身震憟,原來、原來、原來書裡講的是孫悟空的故事,二哥沒有騙我,真的好看!
多年以後,讀魯迅的散文《阿長和山海經》,讀到長媽媽給迅哥兒帶回“山哼經”的情節,我總是想起媽媽給我買“齊天大聖”的舊事,真是太象了。
那天,媽媽是一大早就到紅薯地裡割了滿滿一擔薯葉,挑到鎮裡賣了,才給我買回這本書的。
母愛如海,母親的對兒女的恩情,真是一輩子都報答不完的。
話說回來,河北版《西遊記》一來冊數太多、太散,二來我家鄉屬偏僻小鎮,很可能有十幾二十冊沒在小鎮的新華書店出售過,所以,我收集到的只有七八冊,其他一部分既沒有身邊小夥伴家見過,也沒有在鎮上擺連環畫書的攤上看見過。
反倒是後來由湖南美術出版社推出的湖南版的《西遊記》差不多被我集齊了。
比較一下河北版吧。
總體來說,這套書也是由童介眉等名家繪製,畫面也相當精美。最讚的,是編輯文字的鄭世俊、古月等人,既保有原著的韻味,又通俗易懂。象《烏雞國除妖》裡面那些個“雷公發怒、電母生嗔”等等句式,一看就印在腦海裡了,寫作文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出現在筆端。
……
好了,由於對連環畫喜歡太深,一涉及到它,就有說不完的話題和故事,但說了這麼多,答案也早已交待出了。眾多的連環畫圖書,記憶最深的就是由河北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陳宗漢大師繪製的《齊天大聖》。
-
5 # 讀史品文
在說連環畫之前,先說一說日本的漫畫。
初到日本,第一次走進街角的24小時便利店時,便被緊挨門口放置的漫畫書架吸引了。書架雖小,林林總總、種類卻齊全得很:有面向社會青年發行的美少女校服系列,有面向初高中生髮行的青春勵志系列,有面向家庭主婦發行的生活智慧系列,當然最吸引眼球、最不可缺少的則是面向廣大白領、宅男和油膩大叔們發行的熟女系列了。大家最感興趣的當屬最後一類了,如果大家喜歡,也許我可以寫個專題,只怕有越線之嫌。
這些花花綠綠的圖畫雜誌,日本人稱為“漫畫”雜誌(まんが)。有別於我們在報紙刊物上所看到的粗線條的單幅漫畫,日本的漫畫多屬長篇連載、印刷精美、價格便宜,購讀者主要鎖定小孩子之外的其他人。
我們口中的“連環畫”,大略相當於日本的繪本(えほん),看繪本的自然是小學生以下的祖國的“花朵”們了。如果你見識過插畫稚拙可愛的日本小學國語課本,就能猜出日本的繪本是什麼風格了,因為日本的小學國語課本本身就是繪本,遠比我們的語文課本有趣得多。
但是我們的連環畫和日本的繪本之間的區別也顯而易見。首先,二者開本大小不一樣:繪本多為書本大小,甚至遠遠大於正常的書本,字型超大,易讀不累眼;而連環畫則通常只有A4紙的四分之一大小吧,字小難讀費眼睛。其次,二者畫風不同:繪本圖文之間並無明顯分界,經常圖中插文、文中畫圖;而連環畫則構圖單一,圖文分離,或上圖下文,或圖中心文兩側。
小時候,無論大人還是小孩,人們一般把連環畫叫做“小人書”。“小人書”,顧名思義,小人兒看的書,內容幼稚、道理淺白,大人不稀罕看。還有一個原因,上面已經提到,小人書的開本太小,只適合小孩子握持。
七十年代,村裡還沒通電,不用說電視了,那種大箱子似的收音機都很罕見。書也少得可憐,沒人見過幾本書。我家的課外書有兩本,一本是《毛澤東選集》,另一本是繁體豎版的解放軍橫渡長江打老蔣的紀實通訊集,聽說是參加過渡江作戰的姑父從戰場帶回來的,書頁早已泛黃,被母親和姐姐用來夾窗花和鞋樣,可惜早已不知去向。所以,小人書成了小孩子們獲取課外知識的唯一渠道。
我記得看過的第一本小人書叫《漁童》,是一個女同學的大哥哥當兵探親回家帶回來的,畫面應該是同名電影的拍攝版本,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小人書。為了先睹為快,男同學都較著勁兒對這個女同學大獻殷勤:或用一塊輪胎橡皮作為禮物,或用半根鉛筆頭作為交換,一時間她成了我們男生眼裡的女神。
而真正自己花錢買來的小人書,記得比較清楚的有以下三本。一本叫《鉛筆的故事》,講了鉛筆是如何由樹變成的,或許應該叫“鉛筆是怎麼來的”?還有一本《桐柏英雄》,男孩子愛看的戰鬥故事,可惜戰鬥場面只有前面寥寥無幾的幾頁。第三本書名裡有“金達萊”三個字,主要講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幫助北韓老媽媽的故事。
一本小人書雖然只有幾分錢的定價,但在那個時代並不那麼容易入手,因為幾分錢也需要一兩個雞蛋才能換得來。而擁有了一本屬於自己的小人書,就可以在同學中獲得眾星捧月之效果,當然這往往需要對家長使出坑蒙拐騙之能事。
小人書承載了一個時代的記憶——青澀、純情而美好。
-
6 # 丹鳳朝陽188262100
兒時,連環畫稱小兒書,也叫小人書,印象最深的,當屬孫悟容三打白骨精了,那時年幼,還沒有上學,不認識字,就翻的看圖,纏著哥哥,姐姐問什麼意思?總是換來不耐煩的一句,外邊玩去!但圖畫當中,孫悟空,豬八戒印象最深,因為他倆長的最不象人,後來,長大一點,聽家人說,創作這本三打白骨精的,都不給屬名,全是下放五七幹校的大畫家,孫悟空的形象,畫得維妙維俏,栩栩如生的,也就是這本三打白骨精了,七幾年的友友,都看過!這板本的孫悟空,是本人最愛,也許,是兒時,先入為主的記憶吧!後來,有幸把其形象,紋於身上,也算是對童年情懷的一種紀念……
-
7 # gs18虛心多學
我的小時候看一本小圖書只要一分錢,當時在我們的小鎮上只有一個人擺攤看圖書大概有三,四十本各種內容的。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本,一本是向秀麗說的是上海紗廠的工人向秀麗在車間發生火災時為搶救國家財產而犧牲。另一本是劉文學,說的是劉文學是個學生一天經過生產隊的集體的玉米地時聽到地裡面有聲響,以為有動物在啃食玉米就走進去,結果發現是當地的一個地主份子在偷食玉米。劉文學大聲斥責,這個地主份子怕暴露自己就殘忍地殺害了劉文學。後來這兩個故事還作為了小學的語文課本。
-
8 # 山騾
五十年代看過類似《爛柯記》的翻譯連環畫,一人攜槍進山打獵,聽到有人叫他姓名 "呂伯.凡.溫格爾"原來一小矮人背一大橡木桶要他幫忙,他幫矮人把桶背進一山谷,裡面有許多小矮人在玩九柱戲(地滾球)。他們倒出桶內酒喝了繼續玩球,他就偷喝而醉倒了。醉來獵槍管鏽了,槍托爛了!衣服爛了!鬍子老長。回到村裡妻子死了幾十年女兒已中年,也不是女王的臣民了,是一個新國家一一美國!中美建交後在圖書館見到再版的,代不是連環畫,只有插圖,形象一樣。
-
9 # 周騎輪的日記
小時候就喜歡《興唐傳》繪圖由來汶陽 付伯星的我都要賣回來,畫的非常細緻,特別是每一個將軍 士兵的鎧甲的甲片都是一絲不苟,非常流暢圓潤
回覆列表
是的,我小時候看過不少連環畫圖書,小學時代的我們非常喜歡,可以說連環畫當時是我們小夥伴的最愛,那可是我們的精神食糧。一本書好多人爭先恐後排上隊,互相傳看,廢寢忘食,欲罷不能,數十年後那些情景仍歷歷在目。
印象最深的是《二十響駁殼槍》。我曾經用攢下的零花錢買過二、三十本收藏,後來不慎丟失了,很是讓我心疼難受了好些日子,至今深以為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