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寂語堂齋

    老子的《道德經》是一種哲學思想,這個道字含蓋了天下一切事物的發展運動本質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正是說明了這個道的本質。

    反者道之動,是說道一發動的時候都是從事物的反面開始的,也就是說從否定事物本身開始發動。弱者道之用,是說這個道在現實自然和社會中發生作用的時候都是非常柔弱的,也就是說道的運動規律是柔弱執行。

    根據道的發動老子推匯出,將欲歙之,必先張之,將欲弱之,必先強之,將欲廢之,必先興之,將欲取之,必先與之,這種道的發動以及道的運動本質。比如太極拳正是反其道而行之,其中欲上先下,欲左先右,往復折迭正符合老子的道的發動和運動思想。還比如書法藝術亦有這種思想。老子的這種思想對後世在政治,軍事,文化,武術等各領域,都有深遠的意義。

    根據道的柔弱執行老子推匯出,上善若水,弱之勝強,柔能勝剛,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又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這種柔弱執行乃是道的本性,所以柔弱就能勝剛強,柔弱則生,剛強則死。比如《水滸傳》中就有柔弱是立世之本,剛強乃惹禍之胎這樣的語句來。老子的這種柔弱勝剛強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所以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正是老子《道德經》中道的本質。

  • 2 # 漢府文化

    “道”是老子思想體系中的核心,“反”是老子辯證法的中心,“反者道之動”是“道”的運動形式和發展方向,同時也是“道”的運動規律,“道”與“反”緊密相聯。“反者道之動”揭示了事物的對立統一、相互轉化,也揭示了事物相反相成、否定之否定的發展運動規律。在中國哲學史上老子首先提出“反”的哲學範疇,這是中國第一個辯證法思想體系。

    老子的“道”論和“反者道之動”論,既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形成和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重要體現,同時也反映了荊楚文化的特色。在《老子》一書中,老子首先提出了一個永恆的哲學話題“道”。“道”的運動規律“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實際上也是老子的處世方法。《老子》中所論及的“無為”、“不爭”等,均是“弱者道之用”方法在治國、國際關係領域的具體運用。老子的方法論,基於哲學的分析,落實於具體的實踐,實現了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完美統一。

  • 3 # H藍色心情

    這是老子哲學的主要論點之一,也是儒家所解釋《易經》的主要論點之一。這個理論對於中華民族的影響很大,對於中華民族在其悠久歷史中勝利地克服所遭遇的許多困難,貢獻很大。由於相信這個理論,他們即使在繁榮昌盛時也保持謹慎,即使在極其危險的時也滿懷希望。在抗日戰爭中,這個思想為中華民族提供了一種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黑暗的日子,絕大多數人還是懷著希望度過來了,這種希望表現在這句話裡:“黎明即將到來”。正是這種“信仰的意志”幫助華人度過了這場戰爭。這個理論還為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論據,中庸之道儒家的人贊成,道家的人也一樣贊成。“毋太過”歷來是兩家的格言。因為照兩家所說,不及比太過好,不做比做得過多好。因為太過和做得過多,就有適得其反的危險。

    1.揭示了事物運動變化的原因和動力;

    2.規律性(對立面雙方的依存和轉化:相反相成及物極必反等);

    3.揭示了實際運用中的方法論意義。

  • 4 # 歲熒鎮庚辰

    補習一下古天文就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還有別的書裡的一句話和這句內容一樣的呢:地道左行而天道右行。這都是在講天文

  • 5 # qianyuming12345

    這是講的生死迴圈。弱者生長也,道的用途,長到頭就死,死後進無的境界,再生出有,剛出生都是弱弱的,這個迴圈無始無終。

  • 6 # 大森林151252635

    《道德經》《老子》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綜合詮釋

    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轉化是"道"的運動規律,而柔弱則是“道"的作用。認為這些矛盾都是對立統一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存在,必須相互依賴生存,即(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低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在事物的對立統一中,比較深刻的認識到矛盾的雙方相互轉化,把事物都包含有向相反的方向轉化規律。總的概括為"反者道之動,逆者道之用”。

    總體來說,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的東西可以引出壞的結果,(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

    例如:凡天下大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月盈必虧等。

  • 7 # 一曲凌日

    老子“反者道之動”另解 -

    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章,是所有章節中最短的一篇,僅有21個字,即:“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很多人將此章做為《道德經》的總綱或解讀老子思想的鑰匙。尤其是“反者道之動”這一句,多被釋解為“道的運動規律”,即“物質運動的規律是迴圈往復”或“兩個矛盾者的對立物雙方互相向其對立面轉化”。 這種將“反者道之動”的意思釋為物質運化規律或辯證法的觀點,近幾十年在對老子經文的理解上一直佔據很大比重,幾乎成為主流共識。

    然而,本人以為該觀點雖可號為“主流”卻不能入”老子之流”。何以此言?因為其偏於自是、偏於想當然之故。的確,物質運動自有其規律可言,而且其執行也必定有一個辯證互化的過程。人們當然可以因“反者道之動”這一句話,從中受到啟發引出上述看法,甚至隨自發揮形成一套思想理論,並將這一偉大思想光環罩在老子頭上。但在此我想說的是,老子這句話的本意,也就是他當時的初衷,它真是這個意思嗎?對此,若是沒有設身處地從老子經文自身的語境和前後文脈的關聯中去考量(更不用說從老子著書行文的初衷去理解),僅以其”反者道之動”的字面意思去隨意牽連,將其視為“老子樸素辯證法思想”的依據來看,未免失之主觀。所以,上述解讀雖可謂當下之“主流”,但其與2500年前老子本人的“意識流”並沒有形成交匯。

    我們如果細觀老子經文不難看出,老子是一個重力行而不屑空談的人。雖然“美言可以市尊”,但“美行”更“可以加入”。故對於志在“行不言之教”的老子看來,他一定不會去刻意立說、更不會熱衷於“偉大思想家”之類的名號。老子著述《道德經》,旨在透過他的言道傳道,能讓嗜慾深重的人類明信真理、迷途知返,並伴以身心修行進而達於人生的自由境。所以,老子十分看重修身,並將其視為一種“美行”。然而,但凡言及修行,又無不是一種向內淨化、逆歸磨礪的過程,而老子在此章節中所言的“反者”,正是指這類逆俗迴歸反身趨道之人之事。既如此,“反者道之動“中“道之動”三字的意思,便不能看做是“道的運動”,而應當以“趨道之行”的意思來解。

    故綜上之言,老子“反者道之動”可以釋意為:“反物慾而動是迴歸於道的美行”。

    老子為強調這一歸道(指歸道體之“無”)的“美行”,還特意在本章以”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之理做為依據。而且在隨後的41章起始,更以“勤而行之”的“上士”之德行加以佐證與稱肯,同時以樂於欲利的“下士”對此“美行”的態度相與反襯——“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

    分析到這裡,我想,老子“反者道之動“所含的意圖意旨,與其重行的初衷以及行文脈絡的語境應該是順恰融合的。至於這一句話與上文所列述的“樸素辯證法”之類有無必然關聯,以及其思想的偉大深刻,那是後人的引申或發揮。然即便是該“公論”言之有理,也是老子“自知”、“自勝”的外化功德的“無心插柳”所致,但其對於“至譽無譽”的老子而言,他真的在乎這些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骨頭倒回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