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術發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手抄費時、費事,又容易抄錯、抄漏,既阻礙了文化的發展,又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印章和石刻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的經驗性的啟示,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為雕版印刷指明瞭方向。中國的印刷術經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的發展,給人類的發展獻上了一份厚禮。印刷術的特點是方便靈活、省時、省力,是古代印刷術的重大突破。 中國的印刷術,源遠流長,傳播廣遠。它是漢文化的重要組成;它隨漢文化的誕生萌芽,隨漢文化的發展演進。如果從其源頭算起,迄今已經歷了源頭、古代、近代、當代四個歷史時期,長達五千餘年的發展歷程。早期,漢族人民為了記載事件、傳播經驗和知識,創造了早期的文字元號,並尋求記載這些字元的媒介。由於受當時生產手段的限制,人們只能用自然物體來記載文字元號。例如,把文字刻、寫在巖壁、樹葉、獸骨、石塊、樹皮等自然材料上。由於記載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貴,因此,只能將重要事件做簡要記載。大多數人的經驗,只能靠口頭進行傳播,這嚴重影響著社會文化的發展。 毛筆和墨的發明,使得讀書人不僅能讀書還能書寫,不必像刀筆時代那樣需要一個刻寫匠隨時侍候,而且更方便記錄自己的思想。春秋以前,中國歷史上雖然不乏大政治家、大思想家,但沒有一人親自著書,原因就在這裡。 秦朝蒙恬發明用石灰水浸毛而去除毛表面的斥水物質的方法,促使毛筆的製作技術最終定型,毛筆才真正成為書寫工具。至此,古人找到了書寫流利、省時省力的書寫方法,使書寫不再是一件苦差事,有閒階層的人們閒暇之餘也會寫上幾筆,以消磨時間,並且力圖寫得漂亮,甚至互相比試以搏一笑,這樣也就開創了書法藝術的先河。秦朝的李斯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大書法家,正說明了筆墨技術的成熟。 漢字結構複雜,每個人寫的字都會不同,有的秀麗美觀,有的粗鄙醜陋,促使人們追求書法藝術。提高書法技能的重要途徑是模仿好的書法作品,但是寫字好的人,一般都是書吏之類,其大部分作品一般是政府公文,一般人很難見到。古代盛行石碑刻文,找寫字好的人寫成底文再由石匠刻出,是人們練習寫字的最好模本。石碑笨重,不能帶回家中繼續模仿。 西漢晚期已出現紙張,但那時的紙張纖維粗糙,著墨效能差,主要是代替布用作包裹、襯墊之物,也有偶爾在包裝紙上寫字記事的現象,如懸泉(或者是居延)遺址發現寫有藥名的紙張。造紙技術先是借鑑中國早已成熟的繅絲技術,把纖維物質浸於水搗碎以分散纖維,將碎纖維撈出攤涼而成,纖維粗、紙質厚,書寫效能差,未能廣泛用作書寫材料。東漢和帝時的蔡倫改革造紙法,製出薄而均勻、纖維細密的新型紙,大大提高了紙的書寫效能,紙的主要用途才被轉向書寫。 紙張薄而軟,使得書法練習者們想出仿照印章蓋印拓印碑文方法,帶回家模仿,即拓片方式。紙的發明,使拓印成為可能,使每個書吏都能練就一手好字,也造就了三國及晉代大批書法家的出現。西文字母文字結構簡單、字母數量少而且用硬筆書寫,可以寫得很花哨,但無藝術可言。人們寫好幾十個字母后,就可以大量寫字,沒有拓片模仿他人字跡的需求,紙能寫字就行了,沒有對造紙術的需求,所以西方人沒有發明造紙術的社會基礎。 科舉制度,萌發於南北朝,開始於唐朝,隨著科舉制度的興起,傳播好的文章的要求又在社會上出現,專業抄書匠們為了大量複製好文章,仿照拓片技術大量影印,後又結合印章陽文反書法,創制雕版印刷術。其出現的年代大約在盛唐至中唐之間,盛行於北宋,最後由布衣畢昇發明泥活字而成熟。 至今在政府公務員中還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寫的一手好字,寫的一手好文章”是公務員(即古代的書吏)的兩大基本技能。寫出好字,寫出好文章,是中國漢字的特點,中國歷史上某些政治制度決定的,與完善實用的書寫體系一脈相承,所有這些都是西方歷史上所沒有的,因而決定了造紙術和印刷術只能產生在中國! 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的歷史最悠久最普及,版面影象和文字凸出部分接受油墨,凹進去的部分不接受油墨,當版與紙壓緊時,油墨就會印在紙上。印刷版材主要有:活字版、鉛版、鋅版、銅板,感光樹脂版等。有些書刊、票據,信封、名片等還在使用凸版印刷;需特殊加工的例如:燙金、銀,壓凹凸等,一般也使用凸版印刷。 平版印刷: 這是目前最常見,最廣泛應用的印刷方式。影象與非影象在同一平面上,利用水與油墨現相互排斥原理,圖文部分接受油墨不接受水份,非圖文部分相反。印刷過程採用間接法,先將影象印在橡皮滾筒上,圖文由正變反,再將橡皮滾筒上的圖文轉印到紙上。畫冊、畫刊廣告樣本,年曆等等均可採用此印刷方式。 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與凸版印刷原理相反。文字與影象凹與版面之下,凹下去的部分攜帶油墨。印刷的濃淡與凹進去的深淺有關,深則濃,淺則淡。因凹版印刷的油墨不同,因而印刷的線條有凸出感。錢幣、郵票、有價證券等均採用凹版印刷。凹版印刷也適於塑膠膜、絲綢的印刷。由於凹版印刷的製版時間長,工藝複雜等原因所以成本很高。 孔版印刷: 又稱絲網印,如果在小學時見過老師刻蠟版印卷子,那麼就更好理解此種印刷方式了。利用絹布、金屬及合成材料的絲網、蠟紙等為印版,將圖文部分鏤空成細孔,非圖文部位以印刷材料保護,印版緊貼承印物,用刮板或者墨輥使油墨滲透到承印物上。絲網印刷不僅可以印於平面承印物而且可印於弧面承印物,顏色鮮豔,經久不變。適用於標籤,提包,T恤衫,塑膠製品,玻璃,金屬器皿等物體的印刷。 軟版印刷: 柔版版印刷也常簡稱為柔性印刷,是包裝常用的一種印刷方式。根據中國印刷技術標準術語GB9851.4-90的定義,柔版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透過網紋輥傳遞油墨的印刷方式。柔版版印刷是在或聚酯材料上製作出凸出的所需影象映象的印版——就像是小孩玩耍的土豆印。油墨轉到印版(或印版滾筒)上的用量透過網紋輥進行控制。印刷表面在旋轉過程中與印刷材料接觸,從而轉印上圖文。 雕版印刷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將書稿的寫樣寫好後,使有字的一面貼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將木版上的反體字墨跡刻成凸起的陽文,同時將木版上其餘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約凸出版面1~2毫米。用熱水沖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過程就完成了。印刷時,用圓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勻刷於板面上,再小心把紙覆蓋在板面上,用刷子輕輕刷紙,紙上便印出文字或圖畫的正像。將紙從印板上揭起,陰乾,印製過程就完成了。一個印工一天可印1500~2000張,一塊印板可連印萬次。 刻板的過程有點象刻印章的過程,只不過刻的字多了。印的過程與印章相反。印章是印在上,紙在下。雕版印刷印刷的過程,有點象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陽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陰文正字。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紙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見,雕版印刷既繼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的技術,又有創新技術。 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在唐朝中後期已經廣泛使用。[1] 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裡發現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剛經”末尾題有“鹹同九年四月十五日(公元868年)”等字樣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確日期記載的印刷品。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開始只在民間流行,並有一個與手抄本並存的的時期。 824年,元稹為白居易詩集作序,說道:“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模勒,街賣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模勒即模刻,持交酒茗則是拿著白詩印本去換茶換酒。可見到九世紀初,印刷術的應用已由佛教咒語而擴大到人民喜歡閱讀的詩歌方面去了。[1] 835年前後,四川和江蘇北部地方民間都曾“以板印歷日”,拿到市場上去出賣。當時有人說民間所印曆書“已滿天下”,可知還不只四川和江蘇兩地印造。883年,成都書肆能看到一些“陰陽雜記占夢相宅九宮五緯之流”的書,和“字書小學”,“率皆雕版印紙”……在印刷術發明後的最初二百年內,它已經是人民大眾普及文化的一種重要媒介。[1] 1944年,發現於成都唐墓,是唐末期的雕版印刷品。 宋代,雕版印刷已發展到全盛時代,各種印本甚多。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棗木。因此,對刻印無價值的書,有以“災及梨棗”的成語來諷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棗樹木。可見當時刻書風行一時。 雕版印刷開始只有單色印刷,五代時有人在插圖墨印輪廓線內用筆添上不同的顏色,以增加視覺效果。天津楊柳青版畫至今仍然採用這種方法生產。將幾種不同的色料,同時上在一塊板上的不同部位,一次印於紙上,印出彩色印張,這種方法稱為“單版複色印刷法”。用這種方法,宋代曾印過“會子”(當時發行的紙幣)。 單版複色印刷色料容易混雜滲透,而且色塊界限分明,顯得呆板。人們在實際探索中,發現了分板著色,分次印刷的方法,這就是用大小相同的幾塊印刷板分別載上不同的色料,再分次印於同一張紙上,這種方法稱為“多版複色印刷”又稱“套版印刷”。 “多版複色印刷”的發明時間不會晚於元代,當時,中興路(今湖北江陵縣)所刻的《金剛經注》就是用朱墨兩色套印的,這是現存最早的套色印本。多版複色印刷在明代獲得較大的發展。明清兩代,南京和北京是雕版中心。明代設立經廠,永樂的北藏,正統的道藏都是由經廠刻板。清代英武殿本及雍正的龍藏,都是在北京刻板。明初,南藏和許多官刻書都是在南京刻板。嘉靖以後,到16世紀中葉,南京成了彩色套印中心。 活字製版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複使用,且活字比雕版佔有的空間小,容易儲存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 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畢昇用膠泥制字,一個字為一個印,用火燒硬,使之成為陶質。排版時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鬆香、蠟、紙灰等的混合物,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擺滿要印的字印,擺滿就是一版。然後用火烘烤,將混合物熔化,與活字塊結為一體,趁熱用平板在活字上壓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進行印刷。用這種方法, 印二、三本談不上什麼效率,如果印數多了,幾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為了提高效率常用兩塊鐵板,一塊印刷,一塊排字。印完一塊,另一塊又排好了,這樣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製成20多個字,以備一版內有重複時使用。沒有準備的生僻字,則臨時刻出,用草木火馬上燒成。從印板上拆下來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內,外面貼上按韻分類的標籤,以備檢索。畢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實驗發現木紋疏密不一,遇水後易膨脹變形,與粘藥固結後不易去下,才改用膠泥。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後,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他創造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下來。但是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溫州白象塔內發現的刊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經鑑定為北宋元符至崇寧(1100~1103)年活字本。這是畢昇活字印刷技術的最早歷史見證。 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為濟國公,老年時從沈括那裡學來了畢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他也做了一點小改動,把鐵板改為銅板。銅板比鐵板傳熱性好,易使粘藥熔化,但銅板比鐵板價格貴。 元代的姚樞(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楊古用活字版印書,印成了朱熹的《小學》和《近思錄》,以及呂祖謙的《東萊經史論說》等書。不過楊古造泥活字是用畢昇以後宋人改進的技術,並不是畢昇原有技術。 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饒州推官,集磁戶,造青磁《易經》一部。所謂青磁(活字)據專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燒成的陶活字。 19世紀安徽涇縣的翟金生,因讀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所述的畢昇泥活字技術,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書的想法。他費時30年,制泥活字10萬多個。1844年印成了《泥版試印初編》。此後,他又印了許多書。20世紀60~70年代在涇縣還發現了翟金生當年所制的泥活字數千枚。這些活字有大小五種型號。他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畢昇的發明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對泥活字可行性的懷疑。 1962年發現於安徽徽州的翟氏泥活字模。 明代木活字本較多,多采用宋元傳統技術。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的《唐詩類苑》、《世廟識餘錄》、嘉靖間(約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問會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援,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則始於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的發行。印製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木活字253500個。印成《武英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89卷。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用金屬材料製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個發展方向。在王禎以前,已有人用錫做活字。但錫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難,難於推廣。公元15、16世紀之際,銅活字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銅活字印刷在清代進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量達萬卷《古今圖書整合》了,估計用銅活字達100~200萬個。
印刷術發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手抄費時、費事,又容易抄錯、抄漏,既阻礙了文化的發展,又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印章和石刻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的經驗性的啟示,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為雕版印刷指明瞭方向。中國的印刷術經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的發展,給人類的發展獻上了一份厚禮。印刷術的特點是方便靈活、省時、省力,是古代印刷術的重大突破。 中國的印刷術,源遠流長,傳播廣遠。它是漢文化的重要組成;它隨漢文化的誕生萌芽,隨漢文化的發展演進。如果從其源頭算起,迄今已經歷了源頭、古代、近代、當代四個歷史時期,長達五千餘年的發展歷程。早期,漢族人民為了記載事件、傳播經驗和知識,創造了早期的文字元號,並尋求記載這些字元的媒介。由於受當時生產手段的限制,人們只能用自然物體來記載文字元號。例如,把文字刻、寫在巖壁、樹葉、獸骨、石塊、樹皮等自然材料上。由於記載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貴,因此,只能將重要事件做簡要記載。大多數人的經驗,只能靠口頭進行傳播,這嚴重影響著社會文化的發展。 毛筆和墨的發明,使得讀書人不僅能讀書還能書寫,不必像刀筆時代那樣需要一個刻寫匠隨時侍候,而且更方便記錄自己的思想。春秋以前,中國歷史上雖然不乏大政治家、大思想家,但沒有一人親自著書,原因就在這裡。 秦朝蒙恬發明用石灰水浸毛而去除毛表面的斥水物質的方法,促使毛筆的製作技術最終定型,毛筆才真正成為書寫工具。至此,古人找到了書寫流利、省時省力的書寫方法,使書寫不再是一件苦差事,有閒階層的人們閒暇之餘也會寫上幾筆,以消磨時間,並且力圖寫得漂亮,甚至互相比試以搏一笑,這樣也就開創了書法藝術的先河。秦朝的李斯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大書法家,正說明了筆墨技術的成熟。 漢字結構複雜,每個人寫的字都會不同,有的秀麗美觀,有的粗鄙醜陋,促使人們追求書法藝術。提高書法技能的重要途徑是模仿好的書法作品,但是寫字好的人,一般都是書吏之類,其大部分作品一般是政府公文,一般人很難見到。古代盛行石碑刻文,找寫字好的人寫成底文再由石匠刻出,是人們練習寫字的最好模本。石碑笨重,不能帶回家中繼續模仿。 西漢晚期已出現紙張,但那時的紙張纖維粗糙,著墨效能差,主要是代替布用作包裹、襯墊之物,也有偶爾在包裝紙上寫字記事的現象,如懸泉(或者是居延)遺址發現寫有藥名的紙張。造紙技術先是借鑑中國早已成熟的繅絲技術,把纖維物質浸於水搗碎以分散纖維,將碎纖維撈出攤涼而成,纖維粗、紙質厚,書寫效能差,未能廣泛用作書寫材料。東漢和帝時的蔡倫改革造紙法,製出薄而均勻、纖維細密的新型紙,大大提高了紙的書寫效能,紙的主要用途才被轉向書寫。 紙張薄而軟,使得書法練習者們想出仿照印章蓋印拓印碑文方法,帶回家模仿,即拓片方式。紙的發明,使拓印成為可能,使每個書吏都能練就一手好字,也造就了三國及晉代大批書法家的出現。西文字母文字結構簡單、字母數量少而且用硬筆書寫,可以寫得很花哨,但無藝術可言。人們寫好幾十個字母后,就可以大量寫字,沒有拓片模仿他人字跡的需求,紙能寫字就行了,沒有對造紙術的需求,所以西方人沒有發明造紙術的社會基礎。 科舉制度,萌發於南北朝,開始於唐朝,隨著科舉制度的興起,傳播好的文章的要求又在社會上出現,專業抄書匠們為了大量複製好文章,仿照拓片技術大量影印,後又結合印章陽文反書法,創制雕版印刷術。其出現的年代大約在盛唐至中唐之間,盛行於北宋,最後由布衣畢昇發明泥活字而成熟。 至今在政府公務員中還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寫的一手好字,寫的一手好文章”是公務員(即古代的書吏)的兩大基本技能。寫出好字,寫出好文章,是中國漢字的特點,中國歷史上某些政治制度決定的,與完善實用的書寫體系一脈相承,所有這些都是西方歷史上所沒有的,因而決定了造紙術和印刷術只能產生在中國! 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的歷史最悠久最普及,版面影象和文字凸出部分接受油墨,凹進去的部分不接受油墨,當版與紙壓緊時,油墨就會印在紙上。印刷版材主要有:活字版、鉛版、鋅版、銅板,感光樹脂版等。有些書刊、票據,信封、名片等還在使用凸版印刷;需特殊加工的例如:燙金、銀,壓凹凸等,一般也使用凸版印刷。 平版印刷: 這是目前最常見,最廣泛應用的印刷方式。影象與非影象在同一平面上,利用水與油墨現相互排斥原理,圖文部分接受油墨不接受水份,非圖文部分相反。印刷過程採用間接法,先將影象印在橡皮滾筒上,圖文由正變反,再將橡皮滾筒上的圖文轉印到紙上。畫冊、畫刊廣告樣本,年曆等等均可採用此印刷方式。 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與凸版印刷原理相反。文字與影象凹與版面之下,凹下去的部分攜帶油墨。印刷的濃淡與凹進去的深淺有關,深則濃,淺則淡。因凹版印刷的油墨不同,因而印刷的線條有凸出感。錢幣、郵票、有價證券等均採用凹版印刷。凹版印刷也適於塑膠膜、絲綢的印刷。由於凹版印刷的製版時間長,工藝複雜等原因所以成本很高。 孔版印刷: 又稱絲網印,如果在小學時見過老師刻蠟版印卷子,那麼就更好理解此種印刷方式了。利用絹布、金屬及合成材料的絲網、蠟紙等為印版,將圖文部分鏤空成細孔,非圖文部位以印刷材料保護,印版緊貼承印物,用刮板或者墨輥使油墨滲透到承印物上。絲網印刷不僅可以印於平面承印物而且可印於弧面承印物,顏色鮮豔,經久不變。適用於標籤,提包,T恤衫,塑膠製品,玻璃,金屬器皿等物體的印刷。 軟版印刷: 柔版版印刷也常簡稱為柔性印刷,是包裝常用的一種印刷方式。根據中國印刷技術標準術語GB9851.4-90的定義,柔版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透過網紋輥傳遞油墨的印刷方式。柔版版印刷是在或聚酯材料上製作出凸出的所需影象映象的印版——就像是小孩玩耍的土豆印。油墨轉到印版(或印版滾筒)上的用量透過網紋輥進行控制。印刷表面在旋轉過程中與印刷材料接觸,從而轉印上圖文。 雕版印刷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將書稿的寫樣寫好後,使有字的一面貼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將木版上的反體字墨跡刻成凸起的陽文,同時將木版上其餘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約凸出版面1~2毫米。用熱水沖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過程就完成了。印刷時,用圓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勻刷於板面上,再小心把紙覆蓋在板面上,用刷子輕輕刷紙,紙上便印出文字或圖畫的正像。將紙從印板上揭起,陰乾,印製過程就完成了。一個印工一天可印1500~2000張,一塊印板可連印萬次。 刻板的過程有點象刻印章的過程,只不過刻的字多了。印的過程與印章相反。印章是印在上,紙在下。雕版印刷印刷的過程,有點象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陽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陰文正字。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紙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見,雕版印刷既繼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的技術,又有創新技術。 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在唐朝中後期已經廣泛使用。[1] 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裡發現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剛經”末尾題有“鹹同九年四月十五日(公元868年)”等字樣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確日期記載的印刷品。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開始只在民間流行,並有一個與手抄本並存的的時期。 824年,元稹為白居易詩集作序,說道:“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模勒,街賣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模勒即模刻,持交酒茗則是拿著白詩印本去換茶換酒。可見到九世紀初,印刷術的應用已由佛教咒語而擴大到人民喜歡閱讀的詩歌方面去了。[1] 835年前後,四川和江蘇北部地方民間都曾“以板印歷日”,拿到市場上去出賣。當時有人說民間所印曆書“已滿天下”,可知還不只四川和江蘇兩地印造。883年,成都書肆能看到一些“陰陽雜記占夢相宅九宮五緯之流”的書,和“字書小學”,“率皆雕版印紙”……在印刷術發明後的最初二百年內,它已經是人民大眾普及文化的一種重要媒介。[1] 1944年,發現於成都唐墓,是唐末期的雕版印刷品。 宋代,雕版印刷已發展到全盛時代,各種印本甚多。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棗木。因此,對刻印無價值的書,有以“災及梨棗”的成語來諷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棗樹木。可見當時刻書風行一時。 雕版印刷開始只有單色印刷,五代時有人在插圖墨印輪廓線內用筆添上不同的顏色,以增加視覺效果。天津楊柳青版畫至今仍然採用這種方法生產。將幾種不同的色料,同時上在一塊板上的不同部位,一次印於紙上,印出彩色印張,這種方法稱為“單版複色印刷法”。用這種方法,宋代曾印過“會子”(當時發行的紙幣)。 單版複色印刷色料容易混雜滲透,而且色塊界限分明,顯得呆板。人們在實際探索中,發現了分板著色,分次印刷的方法,這就是用大小相同的幾塊印刷板分別載上不同的色料,再分次印於同一張紙上,這種方法稱為“多版複色印刷”又稱“套版印刷”。 “多版複色印刷”的發明時間不會晚於元代,當時,中興路(今湖北江陵縣)所刻的《金剛經注》就是用朱墨兩色套印的,這是現存最早的套色印本。多版複色印刷在明代獲得較大的發展。明清兩代,南京和北京是雕版中心。明代設立經廠,永樂的北藏,正統的道藏都是由經廠刻板。清代英武殿本及雍正的龍藏,都是在北京刻板。明初,南藏和許多官刻書都是在南京刻板。嘉靖以後,到16世紀中葉,南京成了彩色套印中心。 活字製版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複使用,且活字比雕版佔有的空間小,容易儲存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 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畢昇用膠泥制字,一個字為一個印,用火燒硬,使之成為陶質。排版時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鬆香、蠟、紙灰等的混合物,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擺滿要印的字印,擺滿就是一版。然後用火烘烤,將混合物熔化,與活字塊結為一體,趁熱用平板在活字上壓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進行印刷。用這種方法, 印二、三本談不上什麼效率,如果印數多了,幾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為了提高效率常用兩塊鐵板,一塊印刷,一塊排字。印完一塊,另一塊又排好了,這樣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製成20多個字,以備一版內有重複時使用。沒有準備的生僻字,則臨時刻出,用草木火馬上燒成。從印板上拆下來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內,外面貼上按韻分類的標籤,以備檢索。畢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實驗發現木紋疏密不一,遇水後易膨脹變形,與粘藥固結後不易去下,才改用膠泥。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後,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他創造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下來。但是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溫州白象塔內發現的刊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經鑑定為北宋元符至崇寧(1100~1103)年活字本。這是畢昇活字印刷技術的最早歷史見證。 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為濟國公,老年時從沈括那裡學來了畢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他也做了一點小改動,把鐵板改為銅板。銅板比鐵板傳熱性好,易使粘藥熔化,但銅板比鐵板價格貴。 元代的姚樞(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楊古用活字版印書,印成了朱熹的《小學》和《近思錄》,以及呂祖謙的《東萊經史論說》等書。不過楊古造泥活字是用畢昇以後宋人改進的技術,並不是畢昇原有技術。 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饒州推官,集磁戶,造青磁《易經》一部。所謂青磁(活字)據專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燒成的陶活字。 19世紀安徽涇縣的翟金生,因讀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所述的畢昇泥活字技術,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書的想法。他費時30年,制泥活字10萬多個。1844年印成了《泥版試印初編》。此後,他又印了許多書。20世紀60~70年代在涇縣還發現了翟金生當年所制的泥活字數千枚。這些活字有大小五種型號。他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畢昇的發明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對泥活字可行性的懷疑。 1962年發現於安徽徽州的翟氏泥活字模。 明代木活字本較多,多采用宋元傳統技術。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的《唐詩類苑》、《世廟識餘錄》、嘉靖間(約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問會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援,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則始於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的發行。印製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木活字253500個。印成《武英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89卷。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用金屬材料製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個發展方向。在王禎以前,已有人用錫做活字。但錫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難,難於推廣。公元15、16世紀之際,銅活字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銅活字印刷在清代進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量達萬卷《古今圖書整合》了,估計用銅活字達100~200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