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師明禮

    您知道逆襲是什麼意思嗎?

    張廷玉出身簡直是牛得不能再牛了,本人也是牛的不能再牛了,人家早早的就一步登天了,逆襲啥?

    就拿出身來說,張廷玉好幾代都是做官的,他爹張英,才40歲就進南書房了!

    南書房是啥?皇帝的秘書,跟著皇帝在一起,幫著皇帝起草詔書的!

    這個時期,張英還做過太子胤礽的老師!

    張廷玉的大哥,文學才能很高,官至詹事府少詹事!

    張廷玉呢,28歲就進南書房了!

    老爹40歲是康熙秘書,他本人28歲是康熙秘書,請問您還要他怎麼逆襲啊!!!

    張廷玉家族從他爹張英開始,六代人十三進士,有十二個人進了翰林院,張英張廷玉父子號稱“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這樣的資歷,這樣的家庭,本人一路青雲直上,他有什麼可逆的,有什麼可襲的?!!!

  • 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和大家聊聊張廷玉,順便也說說官場上的一些事情,大家也能從歷史中有所借鑑,以利於自己的工作進步。

    咱們經常看到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宮鎖珠簾》這些清宮劇中,牽涉到康雍乾三朝,就經常要看到張廷玉的身影,雖不是主角,但很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對劇情的發展起到轉折和推進的作用。

    張廷玉可不是普通人家出身,他父親就很厲害,大學士張英,還做過皇太子胤礽的老師。

    所以說,想搞政治,你得有背景和底蘊,可不是誰想幹就能幹的。

    家學淵源,個人天資,後天努力,結合在一起,張廷玉就考中了進士,步入仕途。趕上了康熙中後期的好時代,又因為有背景,所以張廷玉的路走得相對比較順利的。很年輕就進入了國家的權力中心――南書房。

    中國古代社會是皇權不斷收緊的過程:丞相制(帝相)――群相制(三省六部)――無相制(內閣――南書房――軍機處)

    南書房是康熙設立,針對的就是內閣的權力問題,相當於康熙的秘書辦。張廷玉很年輕,就到南書房效力,這為他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除了他本人比較有能力外,也與康熙當時面臨的政壇形勢有很大關係。在康熙逐步鞏固自己的統治過程中,經歷過鰲拜專權,明珠、索額圖相爭,朝堂上互相勾連鬥爭的大多都是滿臣,康熙需要加強對這些人的防範和牽制,就逐步提高漢臣的地位,進行攏絡。

    網上有些可笑的言論,說是清朝統治者,對漢族打壓提防,這種觀點十分幼稚,修鞋匠的擔心。皇帝上位,首先提防的都是本家,其次是本姓,然後是本族。愛新覺羅最警惕的是另一個愛新覺羅,人家會操心你個扛鋤頭的漢子?自做多情,你先搞倒你們村長再說。

    但直到康熙五十九年,張廷玉才得到了刑部侍郎的職位,在康熙一朝,張廷玉完全排不上號,這和電視劇中是有很大差別的。

    張廷玉真正展露頭角是在雍正時期。這時候,從權力的掌握上,張廷玉已經進入了最高階層,禮部尚書,直南書房,在天子身邊贊襄國策,很受信重。

    就如同上文所言,愛新覺羅上位後,最警惕的是另一個愛新覺羅,雍正也不例外。九龍奪嫡,本來他獲得皇位就相當艱難,要牢牢地將皇權握在手中,更是頗費心力,沒有點手段怎麼能行?

    雍正面臨的朝堂局勢非常複雜,兄弟間的威脅就在身邊,老舊勢力虎視眈眈。還要搞改革,還要打仗,皇權的集中過程更是艱險。

    南書房是靠不住了,上傳下達必須擺脫桎錮,集中在最可靠的少數幾個親信手中。

    藉著這個契機,張廷玉升遷很快。到此時,張廷玉算是真正的實權在握了。成為輔相級別的人物。但要嚴格檢視他的履歷,其實,真沒幹什麼大事。也就搞了個“棚民改造”,實在算不得功績。

    張廷玉為“軍機處”定下了規章制度,加強了雍正的集權。至此,內閣就徹底成為了空架子。雍正倚重張廷玉,因為四個特點:周敏勤慎。

    這四個字可不簡單:

    周,思慮周全,面面俱到,要站在皇上的角度替他提前考慮問題,查闕補漏,必須的。

    敏,思想敏銳,反應迅速,能從蛛絲馬跡中嗅出不尋常的意味,政治敏感度要高。

    勤,雍正本人就是個工作狂,他所要解決的問題蕪雜而又繁重,做為他的助手,必須是腦勤、眼勤、腿勤,付出相當的辛苦。你得替領導分擔責任和辛勞。

    慎,這非常非常重要。很多人具備前三條,但就倒黴在“不慎”上。1.朝政大事,牽一髮動全身,一旦失誤,就無法挽回了,要慎之又慎。2.不僅要政事謹慎,還要處理好與君王的關係,捕捉帝王之心。為政,其實就是皇權在手中的運作,你得攤開手心操作,一朝忘形,捏得緊了些、久了些,君王疑忌,雍正可不是心胸寬廣的人啊!

    大家注意看《清史稿·張廷玉傳》,記載中他所做的那些事情,很普通,沒啥可吹噓的,感覺上真是名不符實。讓人覺得,就這點水平和功勞,也配享太廟,清廷無人矣!

    真的嗎?史書上做臣子的,記載功勞一大堆的,有幾個有好結果的?

    對嘍,你得把這些光環,全部戴在君王的頭上,讓他燦爛輝煌,名垂青史。你只管做好自己的本份,別琢磨太多。戴在領導頭上,那叫功業,越多就越亮麗。戴在你頭上,那叫枷鎖,越重就越快了。

    張廷玉幹得不錯,雍正給他封了爵:一等阿達哈哈番。相當於輕車都尉,世襲。後來還專門下旨,要他配享太廟。這是整個清朝將近三百年曆史中,唯一一例漢臣配享太廟的。

    雍正臨終前,將張廷玉和鄂爾泰,一滿一漢,兩位重臣,做為顧命大臣交託輔佐乾隆。

    乾隆即位,開始,對這兩位顧命大臣還是蠻客氣的。在父皇的基礎上,又有所提升。張廷玉就成為了“喇布勒哈番”,伯爵。

    大家要注意了。清朝以文臣身份,未因戰功而獲此封爵的,唯此一例。是不是覺得牛叉得很?

    醒醒吧兄弟,封無可封的時候,也就路至盡頭了。

    乾隆上臺以後有幾項舉措:

    1.解放雍正時期的政敵;

    2.廢而重置軍機處;

    3.雍正時期有所放鬆的“改土歸流”,乾隆重新抓緊;

    4.雍正時期的“官紳一體當差”,乾隆逐步放棄;

    5.暫停了清繳虧空。

    乾隆比較崇拜他爺爺康熙皇帝,而對父親雍正的許多政策都有所改變,溫和了很多,似乎不像他爹那麼強勢和刻薄。

    真的是這樣嗎?做為三朝老臣的張廷玉和鄂爾泰,既伺候過康熙,又伺候過雍正,那伺候起乾隆來,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

    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乾隆實際上只是披著康熙的外衣,本性上,與雍正並沒有什麼區別。

    雍正留下的這兩位顧命大臣,乾隆都不喜歡。肯定不會喜歡,皇權又不是單車,不存在共享,當顧命大臣要有覺悟,你只是穩定的,輔路的,過渡的,千萬別自以為是,感覺良好。

    君主,臣僕,任何時候都不要想著當家做主。現在網上有些人總是貶低乾隆,認為乾隆是在雍正的蔽佑下享盡了清福,閉關鎖國,是大清走向沒落的罪魁禍首。

    無知得驚人。

    查一下乾隆時代的對外貿易,查一下什麼叫“十三行”,查一下乾隆多少次減免天下錢糧,查一下乾隆時期發明了多少種火炮,查一下專門的山地攻堅部隊是如何產生的,查一下乾隆開拓了多少疆土――二百多萬平方公里!

    查一下歷史上的守成之君,有幾個比乾隆強的?就你那點腦髓,在乾隆的朝堂上能混幾天不會出事?

    咱們來看看乾隆的騷操作。

    鄂爾泰、張廷玉在雍正朝就是軍機大臣,又是遺命顧命大臣。乾隆帝即位之初,還是保持客氣的。

    鄂爾泰與張廷玉有矛盾,“分朋引類,陰為角鬥”,他們之間的鬥爭實質上是滿漢大臣之朝堂之爭。

    軍機處廢而重置,排除掉宗親,鄂爾泰為首,乾隆在沒有培植起親信股肱之前,表現出一付安於現狀的樣子,在兩黨間周旋,靠著他們處理國政,使國家機器能夠正常運轉。

    一段時間之後,當乾隆帝對朝政有了足夠的掌控力之後,開始利用鄂爾泰與張廷玉的矛盾,對雙方勢力進行清理和打壓。

    “改土歸流”,兩派人物互相攻訐,乾隆嚴厲斥責辦事不利的張黨的苗疆大臣張照,逮捕下獄。當鄂黨乘勝追擊,要置張照死地,乾隆卻又輕輕放過,反而釋放張照,復官,給了張黨喘息之機。

    “鄂爾泰欲置伊於死地。朕若聽其言,張照豈獲生全。”

    這樣一來,似乎給了張黨一個暗示,他們就開始反擊。

    乾隆三年,廷議“三老五更”,禮敬老臣。鄂爾泰和張廷玉有資格擔當三老之位,但張廷玉謙讓,鄂爾泰卻表現積極,乾隆帝認為鄂爾泰居功自傲,貪慕虛榮,公開點名批評鄂爾泰,藉機表揚了張廷玉。

    因為一次奏摺處理不當,乾隆帝抓住機會又對鄂爾泰嚴行申飭。

    鄂黨干將仲永檀官至左副都御史,與鄂爾泰長子鄂容安串通密謀對付張廷玉,二人在未上密摺之前先行商議,既奏之後,又互通私下商議,這違反了密摺制度,又屬結黨營私,事情敗露。被乾隆帝捉住了把柄。一個是兒子,一個是門徒,鄂爾泰難逃干係。受到了乾隆嚴厲斥責。

    當張黨認為鄂黨失勢,欲群起攻之,落井下石,但乾隆卻又忽然下令從寬結案,將仲永檀革職下獄,對於鄂容安,乾隆帝只是給予了薄懲。

    乾隆九年冬,憂心忡忡的鄂爾泰患病中風。次年春天病故。乾隆按照雍正當年的遺詔,頒旨准許鄂爾泰配享太廟。 鄂爾泰去世,鄂黨受重創,勢力大減。張黨又落入乾隆眼中。

    意識到情況不妙的張廷玉屢屢向乾隆提去請辭,想告老還鄉。但乾隆以各種藉口堅決不許。不知道張廷玉是老昏頭了,還是急昏頭了,為了儘快抽身而退,他竟然還與乾隆搞辯論。雍正與張廷玉君臣相得的美名賺到了,還被遺命配享太廟,想請辭,讓我乾隆來擔個辭去先帝重臣的名聲?那可不行,扶也要扶著幹活,黨羽還沒清理乾淨就想走,想得美,繼續幹,等我挑出點毛病來。

    張廷玉太老了,扶都扶不動了。乾隆就同意了他退休,但就在這最後一刻,終於抓住了他的失誤。你不親自來謝恩,卻讓你兒子代替,瞧不起人嘛,乾隆下旨詰責,被勸住了。次日,心驚膽戰的張廷玉來謝恩,這下好了,乾隆順便踩了汪由敦這個軍機大臣,削了張廷玉的伯爵。然後,又藉機罷了他的配享,幹掉他的黨羽,再收回頒賜諸物。

    張黨徹底被摁熄火了。

    然後,藉著“文字獄”的由頭,乾隆又清理鄂黨殘餘。鄂爾泰的弟弟、兒子、門生被收拾得一乾二淨,偃旗息鼓。

    現在有些半瓶子,說起“文字獄”來,義憤填膺,說是妨害了言論自由,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真是可笑,快省省心吧,查查因言獲罪的那些人物和他們的背景,覺得就你那兩下子,夠得上“文字獄”的格?

    當然,要想不開,自尋死路,人家也不差那一刀。乾隆二十年,張廷玉病卒,鄂張兩黨煙消雲散。

    來總結一下張廷玉這個人:

    張廷玉有能力,有思想,有遠見,有功勞,有政治頭腦,也能明進退,知取捨。居功不名,周、敏、勤、慎。做為臣子,是楷模和表率。

    所以,在康熙朝,他能夠崛起,在雍正朝,他能得到信重。

    但時代在變,朝局在變。人在江湖,尚且身不由已。立足朝堂,又豈能不隨波逐流?你可以潔身自好,謹言慎行,但並不代表你背後的團體也能如此,朝堂之上,本身就是權力角逐的場所,以力相爭,這個“力”的根源又在哪裡?

    維護君主,不但要維護他的權力,維護他的意志,還要維護他的“名”和“勢”,任何一處做得不到位,連退路都不會給你留。

    功成名就,退步抽身,想下船就下船?說得容易,其實又哪能由得了你自己。

  • 3 # 歷史百家爭鳴

    張廷玉,是清朝時期的高官,他能在滿族掌權的時代成為重臣是一件難得的事情,而且他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那麼張廷玉是如何從一位學長逆襲成為重臣的呢?

    張廷玉的性格相當重要,他為人敬小慎微,做事踏實,是埋頭苦幹型的人物。對於這樣的人物,皇帝自然是寵愛有加。不過在康熙的時候,張廷玉還沒有被挖掘出來,他只是康熙的一個秘書,沒有多大的實權,康熙也沒有賞識他。不過到雍正時,張廷玉的亮點就慢慢被髮掘出來了。雍正提拔他做禮部尚書,下一年又任命他為翰林院掌院學士,監管翰林院。雍正四年,晉升為文淵閣大學士戶部尚書,再兩年後又兼任吏部尚書。軍機處成立以後,張廷玉成為了首席軍機大臣。可見在雍正時,張廷玉得到極大的重用,是當時雍正面前的紅人。不過風水輪流轉,到乾隆時,君臣漸生嫌疑,晚景淒涼,致仕歸家。

    張廷玉的成功在於他深諳官場之道,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他明白一味出頭沒有好處,於是他夾著尾巴做人,讓人察覺不到他是個有野心的人,而君主當然喜歡拼命幹活又不生是非的大臣。張廷玉的成功既又他的學識也有他個人的性格,性格塑造了張廷玉的成功。不過時間久了,張廷玉的一套就不符合乾隆的價值觀了,最後他只能明哲保身,退回原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挖掘機做幾小時就要加水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