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以史為鑑

    蒙哥死於釣魚城。

    一,亞洲、歐洲、非洲都為蒙古人顫抖

    成吉思汗死後,窩闊臺繼任蒙古大汗,然後發動著名的長子西征,一直打到了波蘭和匈牙利,所向無敵。

    在亞洲,金國被蒙古所滅,南宋也岌岌可危。

    二,後窩闊臺時代

    窩闊臺在位期間,對於弟弟託雷家族一直非常警惕,甚至逼的託雷自殺。

    但是窩闊臺死後,窩闊臺長子貴由卻是莽漢子,根本不會政治鬥爭,加上沉迷於酒色,很快就死了。

    隱忍多年的託雷家族很快脫穎而出,託雷的長子蒙哥成為大汗。

    蒙哥的三個弟弟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也非常出色。

    雖然窩闊臺家族還有老牌貴族支援,但是在蒙哥鐵腕打擊下,很快就消聲匿跡了。

    三,蒙哥之死

    蒙哥繼位後,自己和忽必烈率領大軍南下準備滅宋,阿里不哥留守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旭烈兀被派遣西征。

    蒙哥和忽必烈東西兩路圍攻南宋,蒙哥命忽必烈率軍攻鄂州(今武昌),塔察兒等攻兩淮,分宋兵力;

    又命兀良合臺自雲南出兵,經廣西北上包抄;

    蒙哥則自率蒙軍主力攻四川。

    結果蒙哥在釣魚臺下而死。不論是病死還是戰死,蒙哥的死亡直接讓第三代蒙古貴族陷入內亂。

    獲得蒙哥死訊後,忽必烈馬上撤軍,和阿里不哥展開汗位爭奪戰。南宋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機會。

    而此時的旭烈兀先後攻下了巴格達、大馬士革,滅亡伊拉克、敘利亞,並計劃經巴勒斯坦進攻埃及。

    雖然蒙哥死訊傳遞到他這裡已經遲了,但是旭烈兀依然決定撤軍回去爭奪汗位,蒙古西征就此止步。

    原來攻佔埃及的計劃只能放棄,大將怯的不花只留下不到一萬騎兵留守敘利亞。這也直接導致怯的不花戰敗。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的戰爭持續了四年,最終以忽必烈的勝利告終。

    1262年,旭烈兀在得知忽必烈繼位為大汗之後自知無望,便率軍返回了波斯,建立東至阿富汗、巴基斯坦,西至敘利亞的伊利汗國。

    自此旭烈兀陷入和其他蒙古貴族汗國的糾紛之中,無力西進為怯的不花報仇。

    正因為蒙哥之死對於世界局勢影響巨大,所以在現在各種論壇網站,都會有蒙哥不死會如何這樣一個假設。

  • 2 # 大相無形

    這種類似蝴蝶效應的事情可以說太多了,下面隨便列舉幾個:

    薩拉熱窩事件

    說來也巧,再過些天就是這個事件發生104週年了。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的太子斐迪南夫婦穿著黃馬褂前呼後擁的來到薩拉熱窩例行訪問。然而,他似乎忘記了自己的侵略者身份,結果被波斯尼亞19歲的青年普林西普當場槍殺。也正是這幾聲槍響,徹底打破了德奧意和英法俄兩大陣營間積蓄多年、也準備多年的恩怨,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此爆發。

    維也納藝術學院

    這是所著名的藝術院校,自成立以來先後培養了眾多的世界級藝術大師,也珍藏著許多著名藝術家如倫勃朗、盧本斯等人的名作。1913年,希特勒懷著對藝術殿堂的嚮往幾經報考卻名落孫山,帶著深深的絕望,希特勒說出了他的那句名言:“維也納藝術學院沒有錄取我,將是世界的損失。”由此,希特勒憤然從戎,最後終於將德國戰車開上了不歸路。

    士兵坦迪

    1918年9月28日,在法國小鎮馬爾寬渡口爭奪的戰鬥間隙,伏在淺坑中的英軍士兵亨利·坦迪忽然發現一名精疲力竭的德國傷兵艱難的向他走來,發現他的德國傷兵也並沒有躲藏,只是等待坦迪的槍聲響起。然而,坦迪卻沒有射擊而是任他走掉了。而這個德國傷兵,就是後來的給全世界無數人帶來災難的希特勒。

    平陽公主

    漢武帝劉徹的親姐姐,自劉徹登基後便在民間大肆收買和蒐羅美女並以皇家禮儀調教,準備日後進獻給弟弟做妃子。有一次,平陽公主向劉徹力薦幾位才色出眾的沒被看中,反倒是排名靠後一位歌女衛子夫被劉徹寵幸,並連同其弟弟衛青一起帶進宮中。而後來衛子夫的姐姐衛少兒與臨時借調來府上幫忙的霍仲孺私通產下一子,這個孩子就是霍去病。

    冥冥之中一切似有天意,平陽公主本來更多是為自家利益考慮的平常之舉,卻給中國歷史貢獻了兩位彪炳史冊的天才將軍!

    歷史上諸如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中途島的命運五分鐘、潘金蓮的竹竿子、魏惠王不信公叔痤之言而沒殺商鞅……等。各位看官,看到此處是否也想起了其他的類似事件?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 3 # 王司徒軍武百科

    老王想講三個關羽蒙古人改變世界歷史的故事,這裡面有拜占庭,有大明,有奧斯曼,是15世紀人類最大的歷史動盪。

    蒙哥汗之死和蒙古的分裂

    蒙古帝國大汗,成吉思汗孫子,託雷長子蒙哥,於1259年進攻南宋,據傳被亂箭射中,死於合川釣魚山。蒙哥之死直接導致了蒙古人的長子西征結束,忽必烈等人為爭奪皇位瘋狂的衝向中國。

    蒙哥是成吉思汗後最偉大的蒙古大汗,他限制並致力於統合蒙古人的制度,他死以後,既沒有人望也沒有才能的忽必烈終止了蒙哥的政策,蒙古分裂為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鐵木真為蒙古人創造的黃金時代徹底結束。

    可以肯定的是,蒙哥汗如果活的再長一些,將自己的雄才大略施行下來,蒙古帝國沒有那麼簡單就會分崩離析,後世可能會有個不一樣的蒙古帝國。中亞會怎樣?俄羅斯和歐洲會怎樣?甚至大明能不能出現都難說了。

    跛子帖木兒的征戰

    帖木兒,這個生於撒馬爾罕的自稱“蒙古人”,滅掉了東西察合臺汗國,征服了花拉子模,又吞併了伊爾汗國。隨後北征俄羅斯,南攻印度,西征小亞細亞,大敗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俘虜雷霆王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差點就建立起一個成吉思汗那樣大的帝國。

    這個帖木兒造成了兩個歷史分支。

    其一:1402年,帖木兒進攻土耳其,一年都不到就打到了安卡拉,他用騎兵和火槍軍與土耳其大戰,雙方十幾萬人大戰,最後帖木兒大勝,俘虜了巴耶塞特一世。而當時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也正值國運昌隆,狂攻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堡。帖木兒這一下子讓土耳其萎了,讓明明馬上要完蛋的拜占庭多活了50年。

    其二:1404年11月,跛子帖木兒放棄了對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完全控制,把國土封給巴耶塞特一世的4個兒子。然後發動東征,開始了對華夏大地念念不忘的征伐。

    他集結了近100萬戰兵以及各路工匠,準備一鼓作氣幹掉大明。當時大明的“靖難”之役剛剛結束,永樂皇帝與建文皇帝叔侄之間爭奪天下打得生靈塗炭,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國家能力都遠比不上控制了整個小亞細亞的霸主帖木兒。

    大明仍在舔傷,帖木兒卻天時地利人和佔盡。當時的帖木兒帝國堪稱15世紀最強,當時地球上能打的帝國只有拜占庭帝國、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大明王朝以及帖木兒。拜占庭已經讓土耳其打廢了,帖木兒打殘了土耳其。

    結果帖木兒死了,死在東征大明的路上。永樂大帝當時估計已經舔著狂屠兀良哈部等草原人的戰刀翹首以盼,卻始終沒有等到這個本該是宿命中的大敵。

    後世分析,帖木兒帝國的軍力和裝備以及戰鬥指數完全不是大明能夠扛下來的,中原好不容易趕跑蒙古人建立的漢人王朝差一點就提早拜拜了。

    有人說是永樂皇帝用了錦衣衛的密探弄死了帖木兒,還有人說是土耳其方面使手段讓帖木兒再也醒不來。總之這個老貨已經70多了,沒準就是大限到了呢?反正咱不管,大明運氣自有上天庇佑,咱接著鄭和下西洋去咯~~~~

    蒙哥汗、帖木兒的西征、帖木兒的東征,都改變了歷史。否則無論是大明、拜占庭、奧斯曼都不是現在這個格局。

    大家覺得呢?歷史這玩意兒是不是很搞呢?

  • 4 # 密探零零發

    在人類的歷史上,總有一些小事件,在當時看似微不足道、無心之舉甚至是一次意外,卻出乎意料地改變了歷史的程序。今天,我們就一起倆扒一扒哪些改變歷史的小事件。

    一、我就放了一個小白臉,沒想到他反而成了明朝的掘墓人。在努爾哈赤還是一無名的小卒的時候,在一次戰鬥中,被明軍在遼東的大佬李成梁俘虜。李成梁的妻子見此時的小白臉努爾哈赤儀表堂堂,就將其放走了。沒想到,努爾哈赤以十三副甲冑起兵,最終成為明朝的掘墓人。

    二、一顆歪打正著的炮彈,結束了一場廝殺。一戰時期,凡爾登戰役被稱為“絞肉機”,德法雙方投入了200萬的軍隊,戰爭打得難解難分。一天,一名法國士兵不知是填錯了彈藥還是裝錯了標尺,將一發炮彈不歪不斜恰好擊中了德軍的彈藥庫,隨即發生了大爆炸,併成為一片焦土。沒有炮火的支援,德軍處於劣勢,加快了凡爾登戰役的結束。凡爾登戰役法軍最終取勝,那枚歪打正著的炮彈確實功不可沒。

    三、到底該不該仁慈呢?一戰期間,1914年希特勒所在的德國軍隊被英軍包圍,包括希特勒在內的很多的德國士兵都受傷了,當時的一個士兵出於仁慈沒有射殺他們,使得希特勒等人撿回一條命。後來,當希特勒再次提起這件事的時候,他非常感謝這位英國士兵。如果這位英國士兵狠心一點,可能二戰的歷史就要重寫了。

    四、昆陽之戰,漢光武帝劉秀率領幾千人的起義軍吊打王莽的幾十萬大軍,據說是因為降流星隕石砸向王莽大軍,才使得劉秀得以奇蹟般勝利,因此劉秀有了“位面之子”的稱號。真沒有想到隕石這樣的小機率事件,劉秀都能遇到,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天命所歸嗎?

    總之,在歷史上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件,卻改變了歷史程序,所以說要防微杜漸。今天,只是拋磚引玉,大家知道哪些同類事件,可以分享一下。

  • 5 # 憤怒的尼采

    夫妻吵架本來就是尋常事,但是有這麼對夫妻吵架間接導致了一個國家的滅亡,這真的是蝴蝶效應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尼采就跟大家說說這個歷史事件。

    崇禎二年,御史毛羽健向崇禎皇帝建議:取消驛遞制度,在這裡科普下驛遞制度始於洪武年間,功能是遞送軍需和軍情。到明朝後期已經荒廢,作為御史—一個專門專門諫言給皇帝的官職,毛羽健必須讓崇禎知道。但是使他如此拼命要撤銷驛遞的原因是一個女人,是出於私心。

    毛羽健家裡有一個悍妻溫氏,從頭到腳找不到賢良淑德四個字。毛羽健自打娶了這個女人後苦不打一處來。自從升職後一家搬到京城後,納了一個小妾,誰想到溫氏從老家回來把小妾打個半死,毛羽健也被罰跪一天一夜。這是何等的霸氣能把丈夫治的服服帖帖,小妮子不得不佩服。

    當毛羽健知道夫人是因為驛遞才能那麼快抵達京城後,毛羽健就上書崇禎撤銷驛遞制度。這個歷史在正史裡面並沒記錄,實在《秋燈錄》裡有這麼記載

    羽健嬖其妾,以妻乘傳至,不寄豫防,乃遷怒於驛遞,倡為裁驛夫之悅。

    本來崇禎沒有同意毛羽健的想法的,但是毛羽健有個親戚叫劉懋。此人能言善辯,諫言將驛遞人員裁掉就有經費去攻打滿洲蠻夷了。這句話就對了崇禎胃口,於是驛遞制度就真的被撤銷了。

    然而事情遠遠沒有崇禎所能預料,驛遞一撤銷,許多人失業了就流落成草寇。其中草寇裡面有李自成。大批驛卒失業讓各路農民反叛軍如虎添翼,明朝此時內憂外患,內有亂民,外有滿洲。兩股勢力不謀而合的左右夾擊著大明江山。

    而崇禎皇帝能力平庸,在內憂上本來總督楊鶴已經滅的差不多了,可是由於驛卒的加入內憂又燃起來了。尼采在這裡科普下為什麼驛卒加入就那麼厲害了呢。其實驛卒是皇帝為了籠絡強壯有力的人的差事,相當於玉帝給孫悟空安排了個弼馬溫就是防著它起兵造反。耗其精力,銷其歲月,糊其口腹。這樣他們就沒理由造反了。崇禎沒有理解祖宗的苦心給自己搬了個絆腳石。

    而且崇禎皇帝是個多疑的人,在他手下辦事要提起十二分精神,而大部分精力不是怎麼把事情做好而是怎麼讓崇禎心情舒服。既要事情做好還要顧及皇帝感受。這樣一個皇帝才導致大明王朝的滅亡,1644年李自成攻進了北京,崇禎皇帝自縊。

    或許有人會講即使不是李自成也會有別人滅明,但這種必然論是因為明朝滅亡這個事實已經存在了。正史就逆推,如你所知,已經有了答案的歷史,所以理由永遠那麼充分。從崇禎裁驛那刻起,一系列事件發生了。李自成潼關逃生、反間計殺袁崇煥、松山潰敗、大同總兵投降獻城、崇禎不肯南撤、李自成奪陳圓圓、吳三桂投降、以至於最後清軍入關。

    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導致了清軍入主中原,漢人土地易主。可以說毛羽健老婆的家庭矛盾這個偶然事件導致了這一切的發生。有學者說過:歷史其實包含了正常發展階段和混沌狀態,正常時期偶然事件並不能改變歷史。而在混沌時期偶然事件會起到大作用。如果明朝那會是太平盛世沒有清軍這個問題,就算李自成謀反也影響不了大明的氣數。很顯然那會的明朝是出於混沌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讀書須用意出自哪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