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1023385210

    譯文

    古往今來,萬物都有性情,有死生。然而,死生性情本是互為因果的。死是因於生,生是因於情,情是因於性。萬物之所以不能超越生死,都是由於情的緣故。聖人對此具有透徹的洞察力,於是,徹見生前的因緣,告訴世人今生的由來;指出死後的結果,告訴世人今生應該怎樣行事。所以,用聖人所提出的行為規範來引導天下,便能摒棄現世的虛偽之情,獲得來世的福報。

    生既有前生、來生之說,再加上今生,不也就是三世嗎?如果說,來生的善果乃是由於今生所修,那麼,今生的窮通,無疑是由前生的行事所決定的。所謂「情」,只要是人性裡的情念、習性都是「情」的表露。假如人在生前情有善惡,當其死後,該得到什麼業報,冥冥中自然會有感應。人們一生的行事,有的淺薄,有的篤厚,其稟賦也有高低的不同。聖人認為,眾人根機有區別是正常的,於是將他的學說分為五乘和三藏。除了五乘之外,還有許多其它學說,不勝列舉。奉行聖人之法,達到最高境界,可以超凡入聖;一般的人,無論是農民、商人、技工、醫生,還有其它許多地位低下的職業,聖人之道可以告訴世人如何安心立命。

    不過,五乘雖然只是三藏的一個部分,作用卻是最為重要的。所謂五乘,第一叫人乘,第二叫天乘,第三叫聲聞乘,第四叫緣覺乘,第五叫菩薩乘。後面三者,是為了引導那些希望超然出世的信徒,使其精神徹底潔淨,達到入化的境界,與聖道相溝通,以至於世人無法窺見其境界。前面二者,是由於世人感情太過膠固,慾望不能輕易拋棄,於是按照具體情形加以制約。

    所謂人乘,指的是五戒。第一是不殺,這是說應該愛護生命,不要由於一己之求而輕易殘害一物,更不用說食其肉了。第二是不盜,這是說不合乎仁義的便不取為己用,更不用說奪取他人的東西了。第三是不邪淫,這是說與自己配偶之外的人不亂來。第四是不妄語,這是說不用語言騙人。第五是不飲酒,這是說不因為喝醉而擾亂修心。

    所謂天乘,含義比五戒廣泛,具體表現為十善。第一是不殺,第二是不盜,第三是不邪淫,第四是不妄語。這四條,意思與五戒相同。第五是不綺語,即不說無義之話。第六是不兩舌,即人前人後講一樣的話。第七是不惡口,即不罵人,也就是不說不該說的話。第八是不嫉,即對一切都不嫉妒。第九是不恚,即心中不存忿恨之念。第十是不痴,即分得清善惡。倘能兼修十善,則可以得到生於諸天的福報。若只修前五善,也可以幫助自己懂得該怎樣做人,要是世人都能奉行十善,即使不能生往諸天,至少也可以成為善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天下怎麼能不太平呢?

    從前宋文帝對其臣子何尚之說:「不久前讀到顏延之、宗炳的著作,發揚佛法,頗為明達事理,而且對人多有啟發和勸勉。假如整個境域之內,都能被佛法感化,那麼,朕垂衣拱手,不用費什麼力氣,坐著就能讓天下太平,那裡還用得著辛辛苦苦地做事?」

    何尚之趁機進言道:「百家之鄉,能有十個人秉持五戒,那麼便有十個人淳樸恭謹;千室之邑,能有一百個人兼修十善,那麼便有一百個人和睦相處。把這樣的風俗和教化推廣到全國,千萬乃至上億人中,便會有百萬個仁愛之人。奉行一善,便去掉一惡;去掉一惡,便減少一個犯法的人。每家減少一個犯法的人,全國便會減少成千上萬個犯法的人。這樣的話,便是陛下所說的坐致太平了。」這番話很有道理。

    拿儒家的學說來加以比較,五戒十善與所謂五常(仁、義、禮、智、信),名稱雖不同,本質上卻是一樣的。仁義是儒家先王治理其當時社會的方法。從外在表現來看,每個君王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其本質卻完全一致。現象為本質所決定,而本質也可以透過現象表現出來。表現是末,本質是本。君子應該求本而舍末。《論語》中說:「考察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觀察他為達到一定目的所採用的方式方法,瞭解他的心情,安於什麼,不安於什麼。那麼,這個人怎能隱藏得住呢?這個人怎能隱藏得住呢?」《孟子》中說:「如果不揣度地面的高低是否一致,而只比較其頂端,那麼,把一寸厚的木塊放在高處,也會比尖角高樓還高。」這是說凡事必須先揣量最基本的東西,然後再討論其他。假如根據治理當世的情形對三世之說加以責備,這何異於走了十步的鞋子去詰問走了百步的鞋子,說什麼:「你的印跡為什麼這樣多呢?」它那裡知道,所去的地方有遠近之別,所走的步數有多少之分。

    聖人進行教化,對於正確的真理,即使彼此外在差別很大,也應加以推廣。就當世而言,應該依照一般人的行為規範,對社會生活進行治理;就三世而言,則應該端正人的心神,指出生前死後的因緣報業。神農載錄藥材,名目雖各有不同,功效卻都在於治病;后稷標識百穀,種類雖各有不同,卻一樣都能為人食用。儒釋兩家的聖人所提出的理論雖有不同,但出發點卻一樣,都在於為善。

    原典

    萬物有性情,古今有死生。然而死生性情,未始不相因而有之。死固因於生,生固因於情,情固因於性。使萬物而浮沉於生死者,情為其累也。有聖人①者大觀,乃推其因於生之前,示其所以來也;指其成於死之後,教其所以修也。故以其道導天下,排情偽於方今,資必成乎將來。

    夫生也,既有前後,而以今相與,不亦為三世乎?以將來之善成,由今之所以修,則方今窮通,由其已往之所習,斷可見矣。情也者,發於性皆情也。苟情習有善惡,方其化也,則冥然與其類相感而成。其所成情習,有薄者焉,有篤者焉,機器有大者焉,有小者焉。聖人宜之,故陳其法為五乘者。為三藏②者。別乎五乘。又歧出,其繁然殆不可勝數。上極成其聖道,下極世俗之為農者、商者、技者、醫者,百工之鄙事,皆示其所以然。

    然於五乘者,皆統之於三藏。舉其大者,則五乘首之,其一曰人乘,次二曰天乘。次三曰聲聞乘③,次四曰緣覺乘④,次五曰菩薩乘⑤。後之三乘雲者,蓋導其徒超然之出世者也,使其大潔情汙,直趣乎真際,神而通之,世不可得而窺之。前之二乘雲者,以世情膠甚,而其欲不可輒去,就其情而制之。

    曰人乘者,五戒之謂也。一曰不殺,謂當愛生,不可以己輒暴一物,不止不食其肉也。二曰不盜,謂不義不取,不止不攘他物也。三曰不邪淫,謂不亂非其匹偶也。四曰不妄語,謂不以言欺人。五曰不飲灑,謂不以醉亂其修心。

    曰天乘者,廣於五戒,謂之十善也。一曰不殺,二曰不盜,三曰不邪淫,四曰不妄語,是四者,其義與五戒同也。五曰不綺語。謂不為飾非言。六曰不兩舌,謂語人不背面。七曰不惡口,謂不罵,亦曰不道不義。八曰不嫉,謂無所妒忌。九曰不恚,謂不以忿恨宿於心。十曰不痴,謂不昧善惡。然謂兼修其十者,報之所以生天也。修前五者,資之所以為人也。脫天下皆以此各修,假令非生天,而人人足成善人。人皆善而世不治,未之有也。

    昔宋文帝謂其臣何尚之曰:「適見顏延之、宗炳著論,發明佛法,甚為明理,並是開獎人意。若使率土之濱,皆感此化。朕則垂拱坐致太平矣。夫復何事?」

    尚之因進曰:「夫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即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睦。持此風教,以周寰區,編戶憶千,則仁人百萬。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利息於家,萬利息於國,則陛下之言坐致太平是也。」⑥斯言得之矣。

    以儒校之,則與其所謂五常仁義者,異號而一體耳。夫仁義者,先王一世之治跡也。以跡議之,而未始不異也。以理推之,而未始不同也。跡出於理,而理祖乎跡。跡,末也。理,本也。君子求本而措末可也。《語》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⑦《孟子》曰:「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⑧謂事必揣量其本。而齊等其末而後語之。苟以其一世之跡,而責其三世之謂,何異乎以十步之履,而詰其百步之履,曰:而何其跡之紛紛也,曷不為我之鮮乎?是豈知其所適之遠近,所步之多少也!

    然聖人為教,而恢張異宜。言乎一世也,則當順其人情,為治其形生之間;言乎三世也,則當正其人神,指緣業乎死生之外。神農⑨志百藥雖異,而同於療病也;后稷⑩標百穀雖殊,而同於膳人也;聖人為教不同,而同於為善也。

  • 2 # 新手52448717

    原教

    譯文

    古往今來,萬物都有性情,有死生。然而,死生性情本是互為因果的。死是因於生,生是因於情,情是因於性。萬物之所以不能超越生死,都是由於情的緣故。聖人對此具有透徹的洞察力,於是,徹見生前的因緣,告訴世人今生的由來;指出死後的結果,告訴世人今生應該怎樣行事。所以,用聖人所提出的行為規範來引導天下,便能摒棄現世的虛偽之情,獲得來世的福報。

    生既有前生、來生之說,再加上今生,不也就是三世嗎?如果說,來生的善果乃是由於今生所修,那麼,今生的窮通,無疑是由前生的行事所決定的。所謂「情」,只要是人性裡的情念、習性都是「情」的表露。假如人在生前情有善惡,當其死後,該得到什麼業報,冥冥中自然會有感應。人們一生的行事,有的淺薄,有的篤厚,其稟賦也有高低的不同。聖人認為,眾人根機有區別是正常的,於是將他的學說分為五乘和三藏。除了五乘之外,還有許多其它學說,不勝列舉。奉行聖人之法,達到最高境界,可以超凡入聖;一般的人,無論是農民、商人、技工、醫生,還有其它許多地位低下的職業,聖人之道可以告訴世人如何安心立命。

    不過,五乘雖然只是三藏的一個部分,作用卻是最為重要的。所謂五乘,第一叫人乘,第二叫天乘,第三叫聲聞乘,第四叫緣覺乘,第五叫菩薩乘。後面三者,是為了引導那些希望超然出世的信徒,使其精神徹底潔淨,達到入化的境界,與聖道相溝通,以至於世人無法窺見其境界。前面二者,是由於世人感情太過膠固,慾望不能輕易拋棄,於是按照具體情形加以制約。

    所謂人乘,指的是五戒。第一是不殺,這是說應該愛護生命,不要由於一己之求而輕易殘害一物,更不用說食其肉了。第二是不盜,這是說不合乎仁義的便不取為己用,更不用說奪取他人的東西了。第三是不邪淫,這是說與自己配偶之外的人不亂來。第四是不妄語,這是說不用語言騙人。第五是不飲酒,這是說不因為喝醉而擾亂修心。

    所謂天乘,含義比五戒廣泛,具體表現為十善。第一是不殺,第二是不盜,第三是不邪淫,第四是不妄語。這四條,意思與五戒相同。第五是不綺語,即不說無義之話。第六是不兩舌,即人前人後講一樣的話。第七是不惡口,即不罵人,也就是不說不該說的話。第八是不嫉,即對一切都不嫉妒。第九是不恚,即心中不存忿恨之念。第十是不痴,即分得清善惡。倘能兼修十善,則可以得到生於諸天的福報。若只修前五善,也可以幫助自己懂得該怎樣做人,要是世人都能奉行十善,即使不能生往諸天,至少也可以成為善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天下怎麼能不太平呢?

    從前宋文帝對其臣子何尚之說:「不久前讀到顏延之、宗炳的著作,發揚佛法,頗為明達事理,而且對人多有啟發和勸勉。假如整個境域之內,都能被佛法感化,那麼,朕垂衣拱手,不用費什麼力氣,坐著就能讓天下太平,那裡還用得著辛辛苦苦地做事?」

    何尚之趁機進言道:「百家之鄉,能有十個人秉持五戒,那麼便有十個人淳樸恭謹;千室之邑,能有一百個人兼修十善,那麼便有一百個人和睦相處。把這樣的風俗和教化推廣到全國,千萬乃至上億人中,便會有百萬個仁愛之人。奉行一善,便去掉一惡;去掉一惡,便減少一個犯法的人。每家減少一個犯法的人,全國便會減少成千上萬個犯法的人。這樣的話,便是陛下所說的坐致太平了。」這番話很有道理。

    拿儒家的學說來加以比較,五戒十善與所謂五常(仁、義、禮、智、信),名稱雖不同,本質上卻是一樣的。仁義是儒家先王治理其當時社會的方法。從外在表現來看,每個君王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其本質卻完全一致。現象為本質所決定,而本質也可以透過現象表現出來。表現是末,本質是本。君子應該求本而舍末。《論語》中說:「考察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觀察他為達到一定目的所採用的方式方法,瞭解他的心情,安於什麼,不安於什麼。那麼,這個人怎能隱藏得住呢?這個人怎能隱藏得住呢?」《孟子》中說:「如果不揣度地面的高低是否一致,而只比較其頂端,那麼,把一寸厚的木塊放在高處,也會比尖角高樓還高。」這是說凡事必須先揣量最基本的東西,然後再討論其他。假如根據治理當世的情形對三世之說加以責備,這何異於走了十步的鞋子去詰問走了百步的鞋子,說什麼:「你的印跡為什麼這樣多呢?」它那裡知道,所去的地方有遠近之別,所走的步數有多少之分。

    聖人進行教化,對於正確的真理,即使彼此外在差別很大,也應加以推廣。就當世而言,應該依照一般人的行為規範,對社會生活進行治理;就三世而言,則應該端正人的心神,指出生前死後的因緣報業。神農載錄藥材,名目雖各有不同,功效卻都在於治病;后稷標識百穀,種類雖各有不同,卻一樣都能為人食用。儒釋兩家的聖人所提出的理論雖有不同,但出發點卻一樣,都在於為善。

  • 3 # 深海中的一條小魚

    原教

    譯文

    古往今來,萬物都有性情,有死生。然而,死生性情本是互為因果的。死是因於生,生是因於情,情是因於性。萬物之所以不能超越生死,都是由於情的緣故。聖人對此具有透徹的洞察力,於是,徹見生前的因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子是物質還是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