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本理論-防治原則 預防醫學歷來就重視預防,早在《內經》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預防思想,強調“防患於未然”。《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尤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1.未病先防 就是在疾病未發生之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發生。 疾病的發生,關係到邪正兩個方面。邪氣是導致疾病的重要條件,而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原因和根據。外邪透過內因而起作用。因此,治未病,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調養身體,提高正氣抗邪能力,另一方面要防止病邪的侵害。 2.既病防變 是指如果疾病已經發生,則應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 治則 治則是指疾病的治療法則。它是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精神指導下制定的,對臨床治療立法、處方、用藥,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1.治病求本 是指尋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並針對根本原因進行治療。在臨床運用這一治則時,必須正確掌握“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和“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標本兼治”等情況。 2.扶正與祛邪 疾病的過程,是正氣與邪氣矛盾雙方相互鬥爭的過程。因而治療疾病,就要扶助正氣,祛除邪氣,改變邪正雙方的力量對比,使之有利於疾病向痊癒方向轉化。 3.調整陰陽 疾病的發生,從根本上說是陰陽的相對平衡遭到破壞,出現偏勝偏衰的結果。因此,恢復陰陽的相對平衡,促進陰平陽秘,乃是臨床治療的根本法則之一。 4.調整臟腑功能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髒與髒,腑與腑,髒與腑之間在生理上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因此,注意調整各臟腑之間的關係,使其功能協調,才能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5.調理氣血關係 氣血是各臟腑及其它組織功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氣血各有其功能,又相互為用。調理氣血是以“有餘瀉之,不足補之”為原則,使它們的關係恢復協調。 6.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由於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時令氣候、地理環境等,尤其是患者個體的體質因素,對疾病的影響更大。因此,在治療疾病時,必須把這些方面的因素考慮進去,對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區別對待,以制定出適宜的治療方法。 中醫看舌頭的道理舌診中醫看病,無論是誰,都要看看舌頭,這是什麼道理呢? 原來,舌頭和人體臟腑關係密切,觀察舌頭的變化情況,可以瞭解臟腑病變的寒熱虛實,可以測知病情的深淺輕重,所以中醫特別重視望舌,稱為舌診。 正常人的舌體柔軟靈活,顏色淡紅,富有生氣,稱為淡紅舌。如果舌體變得轉動不靈,表示病情嚴重;舌體的紅色變淺,反映氣血不足;舌體的紅色加深,是熱證的表現;舌體出現瘀點,瘀斑、又是瘀血證的常見徵象;舌體淡白而腫脹,並出現齒印,反映病證屬於虛寒性質;舌體瘦小、深紅而開裂,則是陰虛有熱的表現。 正常人的舌體表面鋪有一層薄薄的苔垢,呈白色,乾溼適度,中醫稱為正常舌苔,也叫薄白苔。外感疾病初起階段的表證,舌苔較薄,涉及臟腑病變的裡證,舌苔可以增厚。寒性病證的舌苔多呈白色,熱性病證的舌苔多呈黃色,也有出現黑色的。舌苔乾燥表示津液虧損,舌苔滑潤表示溼濁不化。 現代醫學的臨床觀察也表明,在許多疾病中,舌頭確有各種各樣的變化。腦溢血引起的偏癱以及舌下神經麻痺的病人,舌頭伸出來總是歪在一邊。腦炎、甲狀腺機能亢進以及某些神經官能症的病人,伸舌時常常出現顫抖。猩紅熱的病人,紅腫的舌刺突出於光潔的舌面,狀如草莓。惡性貧血的病人,舌乳頭萎縮,舌面光滑。缺乏維生素B1的病人,腫脹的舌頭被牙齒擠壓而出現齒印。缺乏維生素B2的病人,舌乳頭消失,舌尖和舌邊往往會出現潰湯或開裂。淡白舌多見於各種貧血、慢性腎炎及慢性腹瀉等;紅絳舌多見於各種炎症感染;青紫舌多見於肝臟病、心臟病和各種癌症。 近年來,國外也很重視研究舌頭與疾病的關係。例如德國有位學者發現肝硬化的患者常可見到舌頭充血腫脹,呈藍紅色,稱為“肝舌”。還有白血病常見舌潰瘍,甲狀腺機能減退者多見舌胖大,先天性心臟病人舌呈紫紺色,嚴重的阻塞性黃疸病人舌邊有時可見黃色素沉著,尿毒症晚期病人的舌上有時可見白霜樣的尿素結晶,等等。 由此可知,無論古今中外,都發現舌頭與疾病的密切關係,體內許多疾病都可透過舌頭反映出來,舌頭是人體的一面鏡子。 中醫診脈中醫看病,總要摸脈,因為透過脈象的變化,既可以蒐集病情資料,又可以瞭解正氣的強弱,還有助於預測病情是趨於好轉或是趨向惡化。 感冒了,將手輕輕按在橈動脈上,常能明顯地覺察到脈搏的跳動,稱為浮脈,中醫形容它好象是木頭漂在水面上一樣,所謂浮脈如“水中漂木”。浮脈在其他外感疾病的初期階段也常見到,表示病變部位較淺。如果必須用力按壓,才能觸知脈搏的跳動,稱為沉脈,常見於不少慢性病,表示病變部位較深,已經涉及臟腑。脈搏跳動增快,稱為數脈,大多是熱性病證的反映。脈搏跳動減慢,稱為遲脈,含有姍姍來遲的意思,是寒性病症的表現。脈搏跳動無力,稱為虛脈,說明正氣不足。如果病人氣陰兩虛,常常出現一種細弱的脈象,中醫形容它是“細如絲線”。脈搏跳動有力,稱為實脈,表示正氣尚強。如果病人正氣旺盛,而邪熱也盛,往往出現一種洪大的脈象,好象波濤洶湧,來盛去衰。 有些脈象,對於某些疾病有比較重要的參考價值。比如脈象不柔和,繃得較緊,好象按在弓弦上一樣,稱為弦脈,往往提示病人可能患有動脈硬化症或高血壓病。脈搏跳動不規則,常有停頓,或時強時弱,稱為結代脈,大多見於心臟病人。脈搏往來流利,稱為滑脈,中醫形容它是“如珠走盤”,一般多見於痰飲病人,但也不可一概而論,弦脈也常見於一般痛症或外感病證,偶爾的結代脈有時心臟並無疾病,至於滑脈在正常的妊娠婦女中更是常見。 脈象還有助於判斷預後,病情雖然沉重,但脈象和緩和力,仍有轉機;如果脈象細微欲絕,簡直摸不清楚,則是預後不良的象徵。 總而言之,摸脈是一種重要的診病手段,也是中醫診病的一種獨特方法,是四診中的重要環節。中醫經過長期體驗,對脈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有不少脈學專著,如晉代王叔和的《脈經》,明代李時珍的《瀕湖脈學》等。現代對脈象也進行了不少研究,有人用脈象儀初步描出了各種不同的脈象;有人用心電圖研究脈象產生的原理。 中醫治療中的辨證觀 標本緩急:所謂疾病的標本反映了疾病的本質與現象、原因與結果、原生與派生等各方面的矛盾關係。中醫學在“標本緩急”理論中,已經觸及到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問題。“本”,類似疾病的根本矛盾;標,類似被根本矛盾所規定和影響著的其他矛盾。在疾病存在的整個過程中,其根本矛盾,即“本”的性質沒有發生變化,但被根本矛盾所規定或由根本矛盾所派生的其它矛盾,即“標”,卻有的產生了,有的激化了,有的發展了。但是,治病必須抓住疾病的根本矛盾,即所謂“治病必求其本”。有名醫學古話為“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正治反治:在區分了疾病的標本,確定了治療的主次先後之後,就要採取措施進行治療,使陰陽的相對平衡得以恢復。總的治療原則就是一個,即針鋒相對;證候所反映的陰陽失調狀況,我們就利用糾正這種陰陽失調狀況的治療方法。如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塞因塞用等,藉以幫助機體恢復平衡狀態。中醫學關於應用與證候性質相反的藥物進行治療的原則,正是自發地利用了矛盾對立雙方既鬥爭、又統一的辯證法原理。正治反治不僅運用了矛盾的鬥爭性,也運用了矛盾的同一性。 異法方宜: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種類和病人的條件是複雜多樣的。同一種疾病的分型和病人的條件是複雜多樣的。同一種疾病,由於地域、氣候、季節、生活、環境、職業、體質等不同,治法就應有所不同。治療疾病既要考慮矛盾的普遍性,又要考慮矛盾的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醫門法律.早明內經法律》指出,“凡治病不察五方風氣,衣食居處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藥不中竅,醫之過也”。中醫“異法方宜”的治療原則,確實蘊含著把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結合起來的辯證法思想。 病治異同:所謂病治異同,包括“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兩個方面,這是中醫治療上的靈活性。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時、因地而治法不同。或由於病情的發展,病機的變化,以及邪正消長的差異,治療上應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治法,謂之“同病異治”。不同的病證,在其發展過種中,出現了相同的病機變化時,也可採取相同的方法進行治療,謂之“異病同治 " 學醫要善體物性 祖國醫學最講援物比類,從物象中尋求醫藥的道理。因為中醫學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與自然相應。用物理來解釋醫理,在祖國醫學中時常見到。 例如,一般用於藥物和診斷治療的五行歸類。腎主水,色黑,凡藥物色黑而多汁者,如玄參、補骨脂等,認為屬腎家藥,可以治腎。如病人面青,可以診斷為肝病等等。但是,從物理體會醫理,更是學醫者應當時時、事事留意的地方。古時候有名的醫家,講究此道,對醫術的提高很有幫助。例如吳鞠通《溫病條辨》中關於桑葉理肺的論述,從桑葉芳香有細毛,橫紋最多,體察出它能夠走肺而宣肺氣,用以創制桑菊飲,治療風溫輕證但咳,身不甚熱,微渴者頗效,即是善從物性學醫者。這些地方值行我們認真加以總結。 餘晚年治病主張認病在治療之行,醫貴中正,藥法自然,這點認識,正得之於對物性的體認。 譬如弈道,可以適於醫道。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清朝有個叫粱魏今的人,是下圍棋的國手,施定庵拜在他門下,跟他學棋,只爭(差)一先。有一天,他與定庵共遊峴山,見山下出泉瀠漾紆徐,非常高興,就對施說:“子之藝工矣!動究心於此乎?行乎當行,止乎當止,任其自然,而與物無競,乃弈之道也。子銳意深求,則過猶不及,故三載未脫一先耳。”從此定庵乃悟化機之流行無跡象,百工造極,鹹出自然,則棋之止於中正,猶琴之止於淡雅。於是益窮向背之由於未形,而決勝負之源於佈局,而技大進,終成國手。 這些故事說明弈棋的道理可以從泉水悟得,弈之道如此,醫之道亦如此。佈局在弈棋之先,苟窮理辨證之不足,雖有奇方妙藥,亦無所措手。病不能識,何以言治。另外弈隨棋轉,當行則行,當止則止,與泉水之出一樣,必順其勢而利導之。用藥也是如此,藥隨證轉,過與不及皆非其治。懂得了這個道理,醫術自可精進。這些地方正是物性給人的啟示,是一般書本中沒有的。可見善學醫者,還應善體物性。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說明人是每天離不開飲食的。但是,若無一副健全的胃腸消化器官,縱然有滿桌的美味佳餚,確也有點兒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因為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往往在美餐之後,有得不償失之感,甚至會因此而加重脾胃疾病。因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好壞,將直接關係到人體的健康與長壽。 中醫學認為:胃主受納,脾主運化。這是指吃到嘴裡的食物,首先要經過牙齒咀嚼,唾液拌和,下嚥至胃,由胃受納。然後經胃之腐熟,分解混勻成食糜,透過“胃氣主降”的作用,將食糜運送至十二指腸、空腸,這就是中醫所指的“脾運”功能。食物在胃、胰等胃腸激素的作用下,促進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的大量分泌,將“水谷精微”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營養物質,依賴“脾氣主升”的作用,經氣、血、津液的執行而輸布到全身。這個過程,則可以理解為脾所主“化”的生理作用,由此可見,所謂“脾主運化”,“運”指機械性消化,“化”指化學性消化及其代謝過程而已。 但是,脾胃雖為人體的消化器官,運化水谷精微之樞紐,若要完成飲食營養的消化吸收,合成新的氣、血、精、津液的全過程,還必須得依賴心、肝、膽、胰、肺等其他臟腑的相互配合。需要說明的是,中醫所講的脾,並不是西醫解剖學中的脾臟,而是既泛指臍周腹部小腸的消化吸收,又概括了胃、腸、肝、膽、胰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健全,則體豐膚澤,面色紅潤,四肢強勁,精力充沛;反之則肌肉消瘦,面色萎黃,四肢無力,神疲力乏。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這是古人用以觀察病人病勢輕重進退、生死存亡的辨別方法。也就是說人在生病時,只要還能吃飯,表明胃氣尚存,氣血化源未絕,謂之“有胃氣則生”,病勢可望由重轉輕,預後良好。若病到已不能進食,標誌胃氣已絕,氣血生化無源,便是“無胃氣則死”,病熱將由輕轉重,逐漸惡化,危及生命。所以中醫古書《內經》說“安谷者昌,約谷者亡。”例如三國時代的蜀國丞相諸葛亮,他之所以活了54歲就死了,主要在於他平日政事煩多,操心費力,又長期進食甚少,導致思慮傷脾、營養不足、胃氣衰敗的緣故。這就告誡人們:若不注意日常的飲食起居,不護養胃氣,就有可能損害健康,縮短壽命。中醫認為,導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飲食不節、寒熱不適,或情志鬱悶、憂思困脾等因素,因此預防上亦要從節飲食、適寒熱、暢情志這三方面做起。《脾胃論》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臟”。這不僅使我們對脾胃認識有所啟發,同時對我們臨床治療脾胃疾病亦有所借鑑。 脾胃既是人體五臟六腑氣機升降的樞紐,也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和賴以生存的“水穀之海”。歷來有“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的說法,因此,我們說“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中醫基本理論-防治原則 預防醫學歷來就重視預防,早在《內經》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預防思想,強調“防患於未然”。《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尤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1.未病先防 就是在疾病未發生之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發生。 疾病的發生,關係到邪正兩個方面。邪氣是導致疾病的重要條件,而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原因和根據。外邪透過內因而起作用。因此,治未病,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調養身體,提高正氣抗邪能力,另一方面要防止病邪的侵害。 2.既病防變 是指如果疾病已經發生,則應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 治則 治則是指疾病的治療法則。它是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精神指導下制定的,對臨床治療立法、處方、用藥,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1.治病求本 是指尋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並針對根本原因進行治療。在臨床運用這一治則時,必須正確掌握“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和“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標本兼治”等情況。 2.扶正與祛邪 疾病的過程,是正氣與邪氣矛盾雙方相互鬥爭的過程。因而治療疾病,就要扶助正氣,祛除邪氣,改變邪正雙方的力量對比,使之有利於疾病向痊癒方向轉化。 3.調整陰陽 疾病的發生,從根本上說是陰陽的相對平衡遭到破壞,出現偏勝偏衰的結果。因此,恢復陰陽的相對平衡,促進陰平陽秘,乃是臨床治療的根本法則之一。 4.調整臟腑功能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髒與髒,腑與腑,髒與腑之間在生理上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因此,注意調整各臟腑之間的關係,使其功能協調,才能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5.調理氣血關係 氣血是各臟腑及其它組織功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氣血各有其功能,又相互為用。調理氣血是以“有餘瀉之,不足補之”為原則,使它們的關係恢復協調。 6.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由於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時令氣候、地理環境等,尤其是患者個體的體質因素,對疾病的影響更大。因此,在治療疾病時,必須把這些方面的因素考慮進去,對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區別對待,以制定出適宜的治療方法。 中醫看舌頭的道理舌診中醫看病,無論是誰,都要看看舌頭,這是什麼道理呢? 原來,舌頭和人體臟腑關係密切,觀察舌頭的變化情況,可以瞭解臟腑病變的寒熱虛實,可以測知病情的深淺輕重,所以中醫特別重視望舌,稱為舌診。 正常人的舌體柔軟靈活,顏色淡紅,富有生氣,稱為淡紅舌。如果舌體變得轉動不靈,表示病情嚴重;舌體的紅色變淺,反映氣血不足;舌體的紅色加深,是熱證的表現;舌體出現瘀點,瘀斑、又是瘀血證的常見徵象;舌體淡白而腫脹,並出現齒印,反映病證屬於虛寒性質;舌體瘦小、深紅而開裂,則是陰虛有熱的表現。 正常人的舌體表面鋪有一層薄薄的苔垢,呈白色,乾溼適度,中醫稱為正常舌苔,也叫薄白苔。外感疾病初起階段的表證,舌苔較薄,涉及臟腑病變的裡證,舌苔可以增厚。寒性病證的舌苔多呈白色,熱性病證的舌苔多呈黃色,也有出現黑色的。舌苔乾燥表示津液虧損,舌苔滑潤表示溼濁不化。 現代醫學的臨床觀察也表明,在許多疾病中,舌頭確有各種各樣的變化。腦溢血引起的偏癱以及舌下神經麻痺的病人,舌頭伸出來總是歪在一邊。腦炎、甲狀腺機能亢進以及某些神經官能症的病人,伸舌時常常出現顫抖。猩紅熱的病人,紅腫的舌刺突出於光潔的舌面,狀如草莓。惡性貧血的病人,舌乳頭萎縮,舌面光滑。缺乏維生素B1的病人,腫脹的舌頭被牙齒擠壓而出現齒印。缺乏維生素B2的病人,舌乳頭消失,舌尖和舌邊往往會出現潰湯或開裂。淡白舌多見於各種貧血、慢性腎炎及慢性腹瀉等;紅絳舌多見於各種炎症感染;青紫舌多見於肝臟病、心臟病和各種癌症。 近年來,國外也很重視研究舌頭與疾病的關係。例如德國有位學者發現肝硬化的患者常可見到舌頭充血腫脹,呈藍紅色,稱為“肝舌”。還有白血病常見舌潰瘍,甲狀腺機能減退者多見舌胖大,先天性心臟病人舌呈紫紺色,嚴重的阻塞性黃疸病人舌邊有時可見黃色素沉著,尿毒症晚期病人的舌上有時可見白霜樣的尿素結晶,等等。 由此可知,無論古今中外,都發現舌頭與疾病的密切關係,體內許多疾病都可透過舌頭反映出來,舌頭是人體的一面鏡子。 中醫診脈中醫看病,總要摸脈,因為透過脈象的變化,既可以蒐集病情資料,又可以瞭解正氣的強弱,還有助於預測病情是趨於好轉或是趨向惡化。 感冒了,將手輕輕按在橈動脈上,常能明顯地覺察到脈搏的跳動,稱為浮脈,中醫形容它好象是木頭漂在水面上一樣,所謂浮脈如“水中漂木”。浮脈在其他外感疾病的初期階段也常見到,表示病變部位較淺。如果必須用力按壓,才能觸知脈搏的跳動,稱為沉脈,常見於不少慢性病,表示病變部位較深,已經涉及臟腑。脈搏跳動增快,稱為數脈,大多是熱性病證的反映。脈搏跳動減慢,稱為遲脈,含有姍姍來遲的意思,是寒性病症的表現。脈搏跳動無力,稱為虛脈,說明正氣不足。如果病人氣陰兩虛,常常出現一種細弱的脈象,中醫形容它是“細如絲線”。脈搏跳動有力,稱為實脈,表示正氣尚強。如果病人正氣旺盛,而邪熱也盛,往往出現一種洪大的脈象,好象波濤洶湧,來盛去衰。 有些脈象,對於某些疾病有比較重要的參考價值。比如脈象不柔和,繃得較緊,好象按在弓弦上一樣,稱為弦脈,往往提示病人可能患有動脈硬化症或高血壓病。脈搏跳動不規則,常有停頓,或時強時弱,稱為結代脈,大多見於心臟病人。脈搏往來流利,稱為滑脈,中醫形容它是“如珠走盤”,一般多見於痰飲病人,但也不可一概而論,弦脈也常見於一般痛症或外感病證,偶爾的結代脈有時心臟並無疾病,至於滑脈在正常的妊娠婦女中更是常見。 脈象還有助於判斷預後,病情雖然沉重,但脈象和緩和力,仍有轉機;如果脈象細微欲絕,簡直摸不清楚,則是預後不良的象徵。 總而言之,摸脈是一種重要的診病手段,也是中醫診病的一種獨特方法,是四診中的重要環節。中醫經過長期體驗,對脈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有不少脈學專著,如晉代王叔和的《脈經》,明代李時珍的《瀕湖脈學》等。現代對脈象也進行了不少研究,有人用脈象儀初步描出了各種不同的脈象;有人用心電圖研究脈象產生的原理。 中醫治療中的辨證觀 標本緩急:所謂疾病的標本反映了疾病的本質與現象、原因與結果、原生與派生等各方面的矛盾關係。中醫學在“標本緩急”理論中,已經觸及到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問題。“本”,類似疾病的根本矛盾;標,類似被根本矛盾所規定和影響著的其他矛盾。在疾病存在的整個過程中,其根本矛盾,即“本”的性質沒有發生變化,但被根本矛盾所規定或由根本矛盾所派生的其它矛盾,即“標”,卻有的產生了,有的激化了,有的發展了。但是,治病必須抓住疾病的根本矛盾,即所謂“治病必求其本”。有名醫學古話為“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正治反治:在區分了疾病的標本,確定了治療的主次先後之後,就要採取措施進行治療,使陰陽的相對平衡得以恢復。總的治療原則就是一個,即針鋒相對;證候所反映的陰陽失調狀況,我們就利用糾正這種陰陽失調狀況的治療方法。如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塞因塞用等,藉以幫助機體恢復平衡狀態。中醫學關於應用與證候性質相反的藥物進行治療的原則,正是自發地利用了矛盾對立雙方既鬥爭、又統一的辯證法原理。正治反治不僅運用了矛盾的鬥爭性,也運用了矛盾的同一性。 異法方宜: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種類和病人的條件是複雜多樣的。同一種疾病的分型和病人的條件是複雜多樣的。同一種疾病,由於地域、氣候、季節、生活、環境、職業、體質等不同,治法就應有所不同。治療疾病既要考慮矛盾的普遍性,又要考慮矛盾的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醫門法律.早明內經法律》指出,“凡治病不察五方風氣,衣食居處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藥不中竅,醫之過也”。中醫“異法方宜”的治療原則,確實蘊含著把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結合起來的辯證法思想。 病治異同:所謂病治異同,包括“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兩個方面,這是中醫治療上的靈活性。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時、因地而治法不同。或由於病情的發展,病機的變化,以及邪正消長的差異,治療上應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治法,謂之“同病異治”。不同的病證,在其發展過種中,出現了相同的病機變化時,也可採取相同的方法進行治療,謂之“異病同治 " 學醫要善體物性 祖國醫學最講援物比類,從物象中尋求醫藥的道理。因為中醫學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與自然相應。用物理來解釋醫理,在祖國醫學中時常見到。 例如,一般用於藥物和診斷治療的五行歸類。腎主水,色黑,凡藥物色黑而多汁者,如玄參、補骨脂等,認為屬腎家藥,可以治腎。如病人面青,可以診斷為肝病等等。但是,從物理體會醫理,更是學醫者應當時時、事事留意的地方。古時候有名的醫家,講究此道,對醫術的提高很有幫助。例如吳鞠通《溫病條辨》中關於桑葉理肺的論述,從桑葉芳香有細毛,橫紋最多,體察出它能夠走肺而宣肺氣,用以創制桑菊飲,治療風溫輕證但咳,身不甚熱,微渴者頗效,即是善從物性學醫者。這些地方值行我們認真加以總結。 餘晚年治病主張認病在治療之行,醫貴中正,藥法自然,這點認識,正得之於對物性的體認。 譬如弈道,可以適於醫道。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清朝有個叫粱魏今的人,是下圍棋的國手,施定庵拜在他門下,跟他學棋,只爭(差)一先。有一天,他與定庵共遊峴山,見山下出泉瀠漾紆徐,非常高興,就對施說:“子之藝工矣!動究心於此乎?行乎當行,止乎當止,任其自然,而與物無競,乃弈之道也。子銳意深求,則過猶不及,故三載未脫一先耳。”從此定庵乃悟化機之流行無跡象,百工造極,鹹出自然,則棋之止於中正,猶琴之止於淡雅。於是益窮向背之由於未形,而決勝負之源於佈局,而技大進,終成國手。 這些故事說明弈棋的道理可以從泉水悟得,弈之道如此,醫之道亦如此。佈局在弈棋之先,苟窮理辨證之不足,雖有奇方妙藥,亦無所措手。病不能識,何以言治。另外弈隨棋轉,當行則行,當止則止,與泉水之出一樣,必順其勢而利導之。用藥也是如此,藥隨證轉,過與不及皆非其治。懂得了這個道理,醫術自可精進。這些地方正是物性給人的啟示,是一般書本中沒有的。可見善學醫者,還應善體物性。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說明人是每天離不開飲食的。但是,若無一副健全的胃腸消化器官,縱然有滿桌的美味佳餚,確也有點兒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因為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往往在美餐之後,有得不償失之感,甚至會因此而加重脾胃疾病。因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好壞,將直接關係到人體的健康與長壽。 中醫學認為:胃主受納,脾主運化。這是指吃到嘴裡的食物,首先要經過牙齒咀嚼,唾液拌和,下嚥至胃,由胃受納。然後經胃之腐熟,分解混勻成食糜,透過“胃氣主降”的作用,將食糜運送至十二指腸、空腸,這就是中醫所指的“脾運”功能。食物在胃、胰等胃腸激素的作用下,促進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的大量分泌,將“水谷精微”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營養物質,依賴“脾氣主升”的作用,經氣、血、津液的執行而輸布到全身。這個過程,則可以理解為脾所主“化”的生理作用,由此可見,所謂“脾主運化”,“運”指機械性消化,“化”指化學性消化及其代謝過程而已。 但是,脾胃雖為人體的消化器官,運化水谷精微之樞紐,若要完成飲食營養的消化吸收,合成新的氣、血、精、津液的全過程,還必須得依賴心、肝、膽、胰、肺等其他臟腑的相互配合。需要說明的是,中醫所講的脾,並不是西醫解剖學中的脾臟,而是既泛指臍周腹部小腸的消化吸收,又概括了胃、腸、肝、膽、胰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健全,則體豐膚澤,面色紅潤,四肢強勁,精力充沛;反之則肌肉消瘦,面色萎黃,四肢無力,神疲力乏。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這是古人用以觀察病人病勢輕重進退、生死存亡的辨別方法。也就是說人在生病時,只要還能吃飯,表明胃氣尚存,氣血化源未絕,謂之“有胃氣則生”,病勢可望由重轉輕,預後良好。若病到已不能進食,標誌胃氣已絕,氣血生化無源,便是“無胃氣則死”,病熱將由輕轉重,逐漸惡化,危及生命。所以中醫古書《內經》說“安谷者昌,約谷者亡。”例如三國時代的蜀國丞相諸葛亮,他之所以活了54歲就死了,主要在於他平日政事煩多,操心費力,又長期進食甚少,導致思慮傷脾、營養不足、胃氣衰敗的緣故。這就告誡人們:若不注意日常的飲食起居,不護養胃氣,就有可能損害健康,縮短壽命。中醫認為,導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飲食不節、寒熱不適,或情志鬱悶、憂思困脾等因素,因此預防上亦要從節飲食、適寒熱、暢情志這三方面做起。《脾胃論》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臟”。這不僅使我們對脾胃認識有所啟發,同時對我們臨床治療脾胃疾病亦有所借鑑。 脾胃既是人體五臟六腑氣機升降的樞紐,也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和賴以生存的“水穀之海”。歷來有“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的說法,因此,我們說“脾胃是生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