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思進

    在昨天迴應《為什麼中藥通不過FDA的稽核?(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929470073841434887/ )》中提到,恰好最近讀到卓克談《FDA的歷史》,那我就借用其中部分內容介紹一下FDA,並在迴應幾個相關問題之中,談一下FDA的方方面面吧,請先參閱。

    接著談。

    那麼,他的藥到底是什麼呢?辣椒、漿果的根磨成的粉末、楊樹皮,以及從其他藥劑師那裡買的風溼病藥水。

    1840年他最出名的時候,美國有20%的人病了以後都會用湯姆森療法治療。

    而且,那時候的藥都有一個特點——適應症會不斷增加。剛開始只能治黃熱病,後來又把黃疸印在了包裝上,沒過一年,痢疾、水腫、痛經、結核病、消化不良、關節炎全都印在了藥品包裝上。每款藥到後來好像都是包治百病的。但其實,真正效果明顯的還是其中含有鴉片和嗎啡成分的止疼藥。

    那個時代,正好趕上美國報業的風口。據粗略統計,1860年左右林肯的年代,美國全國一共4000份報紙,它們有一半的收入來自各種藥物廣告。

    主流醫學的發展

    美國醫藥市場的轉折發生在1870年代,因為主流醫學界進化出了微生物學知識。這還要歸功於法國的巴斯德(Louis Pasteur)和德國的科赫(Robert Koch)。

    他們的研究讓醫學界認識到——絕大部分致死的疾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而微生物不止可以引起疾病,也能預防疾病,也能治療疾病。比如,疫苗就是很好的預防手段。

    科赫法則更是讓醫學一下刨除了99%的不靠譜的方法。這個法則大致描述一下就是:如果聲稱一種疾病是由一種細菌導致的,那麼必須要透過四個連續步驟才能確認。四個步驟中有一個沒做到,都不能下結論說某個疾病是由某種細菌導致的。

    這四個步驟分別是:

    第一:這種細菌必須經常在此類病人身上發現。

    第二:必須把這種細菌從病人身上分離出來,在培養皿中增殖。而且,培養液中必須只有這一種菌。

    第三:用上一步純化過的細菌接種健康個體,必須也導致相同的疾病。

    第四:必須從剛剛那個主動接種細菌的病人身上,再次分離純化出相同的細菌。

    到這裡,才可以最終確認,某種疾病是由某種細菌導致的。這個發展方向上,科學的味道是不是特別濃?

    除此之外,1870年左右,歐洲醫學的進展還包括:

    可以準確測量血壓,可以準確計數紅細胞數量,對腫瘤組織有細緻的觀察。

    解剖學上發現腎小管和很不容易發現的腎上腺,知道了血管收縮的原因是平滑肌,並研究了動脈。

    認識到維生素對健康的影響,知道內分泌紊亂能造成哪些疾病。

    掌握了給特定組織染色的技術,1879年還發現了染色體。與此同時,孟德爾正在研究它的豌豆,為70年之後DNA的發現做著鋪墊。

    在那個年代,歐洲的醫學已經很科學了。而年輕的美華人想要有出息,除了自己在本土野蠻生長之外,最主要的出路就是去歐洲上學。

    美國醫生也是如此。當他們來到英國、法國、德國的醫學院,學了以上那些內容,再回到美國的時候,他們就是美國從前主流和非主流兩派的顛覆者了。放血療法在他們眼中,是過時的錯誤療法;祖傳秘方包治百病的非主流療法在他們眼中,純粹就是欺騙。

    又因為他們留學自歐洲,在美國本土的社會地位比較高,所以他們呼聲的影響力自然就比較大。

    這個法令完全禁止往食品和藥品裡摻假,禁止標籤裡隱瞞藥物成分,如果藥品裡有危險性和成癮性的物品,必須標明。這部法令背後的專業依據,就是這幫留學派醫生整理的《美國藥典》和《國家處方集》。

    很多人把《純淨食品和藥品法》當作是FDA的開端,但其實,當時還有另外兩個法令一同頒佈,執行這三個法令的部門就是後來的FDA。

    明天,我們來說說這些方案誕生的艱難過程。它們絕不是在正義感和道德準則的推動下產生的,而是在互相博弈中湧現的。

    總之,最近100年來,FDA一直是全球醫療和藥品的標準先行者,也是很多國家在醫藥方面的效仿物件;在美國建國之前的北美大陸,各方面都遠遠落後於歐洲,騙子橫行,沒有規矩,不講道德;美國醫藥市場的轉折發生在1870年代,因為主流醫學界進化出的微生物學知識讓人們認識到,絕大部分致死的疾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而微生物不止可以引起疾病,也能預防疾病、治療疾病。

    今天先回應到這兒吧,將在迴應《美國FDA是如何“匡扶正義”的?(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929875944803041549/ )》中接著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是“甜歌皇后”,李玲玉與楊鈺瑩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