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天白雲97213
-
2 # 失憶生活
不是詩人的詩讓人不懂,而是作為一個讀者我們是否有水平去理解這首詩。先拿古詩來說,我們現代人要去弄懂它,就得了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聯絡作者生平,還要知道一些字詞在古代是什麼意思,如果你連這些都不去做,不知道,怎麼能夠讀懂這首詩啊。我們得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否則你只能去看別人對這首詩的理解,而不是你自己的,這樣怎麼能懂啊?詩人寫詩都是在表達自己的情感,只有把握好詩人的情感才能讀懂詩人的詩。不是詩人的詩難懂,而是我們的知識水平受限了,自己的能力不足哪裡能夠讀懂,現在資訊科技的普及更加讓我們浮躁,一些本來能完成的事,非得上網查查,借鑑借鑑別人的,自己卻不會去思考。
-
3 # 寂寞的青花瓷
我想題主的問題針對的是現代詩歌吧。因為傳統的詩詞由於在幼兒園就開始啟蒙,整個的學校教育也從沒間斷,所以對華人閱讀理解起來沒有很大的障礙,大多數人甚至都能縐兩句。而現代詩歌則不然,由於教育(學校,社會,個人)的缺失,現代詩歌已被徹底邊緣化,可以說,讀者的詩歌素養已經滯後於現代詩歌的發展水平,現代人讀不懂現代詩歌也就不足為奇了。
卡夫卡的小說也不好懂,畢加索的繪畫也很怪異,但誰也不會懷疑卡夫卡和畢加索的偉大。詩歌作為文學藝術,欣賞它需要有藝術的眼光和一定的文學素養,拋開詩歌的藝術性和詩性,單憑看懂和看不懂來衡量現代詩歌的好壞,顯然是對詩歌最膚淺最粗暴的認知。
(詩人 張執浩)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它是用意象來表達人的情感。在語言和詞語的運用上,它是建設者和重構者,比其他文學形式都有更大膽甚至反常的運用,表現手法又多用象徵和隱喻等修辭,這樣就與其他的文學劃清了界限,特別是避免了與散文的同化,這也帶來了閱讀上的問題,那就是很多人讀不懂現代詩歌,這是詩歌的問題嗎?我看不全是,而是現代教育對詩歌教育的失位導致了大多數人已失去開啟詩歌藝術欣賞的鑰匙,失去了對詩歌的審美眼光,拿古典詩詞的審美標準來評判現代詩歌,這樣的審美標準顯然是滯後了。像"羊羔體"和"梨花體"那樣的詩歌雖然易懂,但那就是現代詩歌嗎?
(德國漢學家 顧彬)
德國漢學家顧彬曾說過,在中國當代所有的文學中,現代詩歌的成就最高。作為浸淫於中國文學幾十年的一個域外的中國通來說,他的看法可能更客觀一些,更符合實際一些,但這與華人的詩歌認知又有這樣大的區別,新詩發展了一百年,詩歌與讀者非但沒能建立起相對的默契和共鳴,反而越來越離心離德,你說,現代詩歌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
-
4 # 瀉爐下人
不是我清高,現代詩就是拉及。 《暮秋詞》 九曲廊邊百花煞。 桂絮飄盡, 又誤三秋繁華。 十里坡前板橋斜。 楓葉踏遍, 何覓西風瘦馬? 瀉爐村中一下人, 四十年來醉紅塵。 待到錦衣還鄉日, 走馬詩壇筆縱橫。 《大詩胸》 一首破詞, 方家論壇無人看。 鄙棄在民間, 點贊過四千。 三寸詩心, 廟堂演義有清歡。 放浪於天邊, 仗劍又十年。 漢賦楚辭宋唐風, 傳至今日當有窮。 拘古泥陳不由我, 筆縱豪情大詩胸。 《豫章樓》 憶年少,競風流, 十年砍柴, 凌雲直上豫章樓。 而今梅山朽, 空餘兩鬢春刀鏽, 獨坐滿江秋。 功未立,言必求, 三寸爛筆, 也向王勃青史留。 莫道烏衣醜, 敢將庸才賦八斗, 無劍亦封侯。
-
5 # 使用者7749573204497
對所謂的現代詩、現代繪畫。的確思維太跳躍,讓人不好理;當然,有可能現代知識爆炸,太大的資訊量不是每一位讀者都能知曉其意。那麼,試請現代詩的作者將自己的詩翻譯成優美的散文如何?就好比讀者不一定理解古文,總有古文釋文啥的。本人認為:寫現代詩的作者不應該將“現代詩”寫成了“未來詩”讓大家找不著調!如果一篇好的散文都寫不出,好意思說自己是詩人?
-
6 # 秦淮逝去無知音
首先是雅俗不能共賞,寫者高、讀者俗、知識跟不上解讀有偏頗,有道是曲高者和寡。其次是愛而不專,喜歡、提筆就寫,認為、隨性就學,基礎沒打好加上學的不夠全面和深入還有誤入歧途之嫌,寫出不倫不類的東西也就不足為奇了。
-
7 # 七月流火140400643
這個問題應該問的是現代的狀況。古代詩歌經典,既便是讀不懂,應該也不會這樣問。
中國有兩三千年的詩我歌傳統。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再到經典的現代詩歌,都是語言的精華。不但詞句優美,表達情感也很豐富。很受人民群眾歡迎。可是今天,真有許多所謂的詩讓人看不懂了。這其中的原因或許很複雜。我只想從一個方面談點自己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那些雲山霧罩,讓人看不懂的東西,其實不是詩,只不過是一些個人胡亂的臆語。製造這些東西的人也未必都是詩人。或者說,現在的詩人己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詩人。這正如“小姐“的稱呼一樣,原本是尊貴的,現在變成下賤的了。
真正的詩人,他的作品是絕不會讓人看不懂。他們會用優美的語言,華麗的形式反應時代的風貌,表達人們共有的普遍的情感。我們看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高適、李商隱,那一個的詩是讓人讀不懂?就算有些事情表達的有些模糊,比如李商隱的無題詩,但是,情感的表達是清楚的。唐詩這樣,宋詞也一樣。就是到了現代,詩人們的創作的詩歌也是能看懂的,比如艾青、田間、卞之琳,戴望舒、徐志摩,每一個都能讓人看懂。既使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朦朧詩,表達的意思雖然不明確,情感的調子還是能看出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了不少詩人,那時代,社會上還有點理想主義的色彩。在生活的同時,人們會關注詩和遠方。進入本世紀之後,整個社會進入一個現實主義的追求物質的時代。這樣的時代註定沒有詩人。因為人們的目光無暇顧及到詩。
這個時代出現了這個時代所謂的詩體,比如梨花體《一個人來到田納西》:毫無疑問,我做的餡餅是最好的。
這是詩嗎?說實在的,真的看不懂。還有一種廢話體的所謂詩。這裡就不引用了。太無聊。我想,如果李白、杜甫、李清照,艾青、田間、徐志摩知道與這樣的人同處詩人行列,不知會不會以頭撞牆。
這些年,現代詩也沒見什麼好的。前幾年,湖北某地舉行詩歌比賽。一首名為《故鄉》的詩歌獲獎。獎金十多萬。詩是這樣寫的。
故鄉:故鄉很小,小的只盛得下兩個字。
我不知道評委是以什麼標準把這首“詩“評上大獎的。這十三個字有一點詩的味道嗎?如果說詩能表達意像,只能盛得下兩個字的小,是個什麼樣的小?如果詩要表達情感,這十三個字表達了對故鄉的何種情感?詩裡可以有迷語,謎語必須有答案,答案別人隱約能猜到,詩便有了韻味。可是,這裡的兩個字裡什麼?不知道,便成了裝__。假如表達愛情:愛人的心很小,小的只裝得下一個人。這還算有點詩味。故鄉裝不下兩個字,我只能說:詩人很小,小的只剩下了裝__。
這樣的詩,確實不好懂,既然不好懂,就不要看了。好在中國歷史上的優秀詩歌汗牛充棟。有的是可看的。
-
8 # 紅塵倦客16
詩歌,做為一個特殊的語言門類,就其語法、結構的複雜性,文字的歧義性,語言的跳躍性,內容的複合性而言,普通受眾無法全面讀懂,應該也在情理之中。與小說的故事敘述和散文的散漫抒發不同,詩歌語言更凝鍊,句式更復雜,意象更紛繁——所謂人類最進步的語言,決定了詩歌只是一個小眾文化,讀者需要具備必要的閱讀基礎和深度熱愛。即,文學特性決定了詩歌,成為不能被廣泛閱讀的原因之一。其二,與古體詩的開蒙式教育不同,多數接觸當代詩歌的讀者是在成年以後,沒有具體涉獵當代詩歌理論,不知道如何切入詩歌主體,形成閱讀障礙,出現望文生義,甚至曲解文字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再就是對詩人的定義比較寬泛,在當下,很多能寫分行文字的人都自詡為詩人,你不認可他跟你急,你說創作違背了詩學原理他也跟你急,仿寫他人文字不加標註的文賊有之,寫幾行糊塗文濫竽充數者也有之,魚目混珠,泥沙俱下,怎一個亂字了得?所以,讀者讀不懂,或讀得寡淡無味,進而嫌棄並遠離詩歌,都是這一部分所謂詩人制造的一個詩歌誤區。當然,一個優秀的專業詩人的作品,也是優劣並存,能奉為經典並廣泛流傳的,只在少數。最後想說,詩歌是門檻藝術,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詩歌閱讀者,要多一份誠懇,多一份熱忱,多一份沉靜,少一份浮躁,然後再看天賦。一家之言,一點心得,不為打擊,志在提醒。
-
9 # 沂蒙小詩
硯墨豪庭詩已空,莫言貴人讀書蟲。
咬文填律梅花弄,遍地桃園香不同。
依蒙小詩論詩
只有意境到了,大家才可以被帶入一股清泉漩渦……
-
10 # 西村暮雪
因為現在的人和古代的詩人不同,古代的這些留芳千古的詩句是現代人不可超越的。如王勃的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如今用毛澤東主席手書燙金大字掛在滕王閣正門。古時那些大詩人是踏遍大江南北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寫作下了不朽之作,才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而現在網路上的所謂的詩人(我這麼說肯定會捱罵的),整天閉門造車,或參考前人的詩,或參照圖片寫幾句。後面標上原創律詩,絕句!寫的卻是前言不搭後語。還得標註說明這個是什麼意思!那句什麼詞意!豈不是笑掉大牙!所以說現在人寫的詩叫人看不懂了。不喜勿噴!
回覆列表
不是現代人寫的看不懂,而是讀者真的有水平去賞析一首詩嗎?
什麼都是相對的。誠然,現在很多人寫的東西確實看不下去。但是讀者的欣賞水平也是一個問題。
一首詩放在你面前,你能說明白他用的修辭手法嗎?它的章法是什麼?用了什麼典故?某字某句好在哪裡?我看提出這種現代人寫詩看不懂的問題的人,根本就回答不上來我的這些問題吧?
所以,首先不要覺得是別人寫的不好,先看看自己。自己是不是真的不看別人寫的鑑賞,就能看明白一首古人的作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