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與賢為友66666

    九十年代初,夥伴三人賣海產品,十天未歸,在外遊山玩水,沒有手機,沒有任何聯絡方式,回家後才得知,我們三人的母親每天結伴站在村口,心急如焚盼我們歸來,這才懂得: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的道理。

  • 2 # 小杰80164096

    媽媽在所有的孩子中最疼我。

    不是因為我招人喜歡,而是因為我是所有孩子中混得最差的。

    母愛永遠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 3 # 陌生207628442

    謝謝誠邀!一直以來,我們都是特別愛和敬重爸爸,媽媽這個角色很容易被我們兄妹幾個忽略,也不是不愛媽媽,只是在家中感覺到的是她給予我們的幫助也是很微弱的力量。02年父親才50多就病逝,媽媽就像一個獨立的個體,無論我們兄妹對她的態度極為不好,有時候忍不住會說她。想想媽媽就是這麼一個人,性格什麼的早已定型,哪裡能改變一個幾十年的人?幸而媽媽性格也有好的一面,她從不記仇,什麼事情在她面前都容易消化。即使今天吵到面紅耳赤,翻臉無情,明天媽媽都會是雨過天晴,就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真正在乎媽媽,是在父親走後,時間慢慢流逝,也許一邊是沉澱下來對父親離開的傷痛,另一邊開始學會珍惜眼前人,感覺媽媽也是同樣的重要!這個世界上,還能有什麼比得上父母親的重要?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只有失去了,才知道這份父母恩情彌足珍貴!我已經失去了一個最愛的人,所以在往後的日子,要好好愛媽媽,珍惜一起的所有時光。真的,人一生中,無論生活得如何?都要珍惜那些愛我和我愛的人。

  • 4 # 師師生活錄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要說從什麼時候開始理解媽媽。我想那應該是成家有了孩子之後。人都說不當家不知材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確實如此。有了孩子才真正能體會到媽媽的不容易。才能真正理解媽媽。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不懂事,經常和媽媽拌嘴,結婚後想起小時候的事情覺得很後悔,覺得那時候的自己真的是太不懂事了。怎麼就不能理解媽媽的苦媽媽的累。自己有了孩子才真正的明白了一切,打心底心疼自己的媽媽,打心底裡想要報答她的養育之恩。

  • 5 # 哈哈小傻子37

    很高心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對於我吧,小時候不是一個很讓家裡操心的孩子,因為我性格比較靦腆,不是那種主動惹是生非的孩子。但是小時候挨我媽的打還是不少,主要原因是我有點固執,而我媽就是有點恨鐵不成鋼吧,肯定是為了我好,我小時候確實是有點不聽話吧,我媽說的話,總要說個三四遍才能聽進去。一直到初中以後,我媽才不打我,高一和高二是兩年的叛逆期,對我媽的態度慘不忍睹,到現在一直覺得很不好意思,真正理解我媽,還是到高三,呃……可能有點晚吧,所以感覺有點對不起一直到現在我上大三,每週打一個電話問候一下二老,身體是否安康,吃的咋樣,家裡冷不冷,多吃點水果,照顧好自己啊這些的。

    現在的我,只希望二老能夠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這是我最大的願望。

  • 6 # 家有後花園

    大概是17歲吧!輟學和多年不在一起的媽媽生活才開始深刻的瞭解這位偉大的人。我的媽媽一直很辛苦就是現在也沒能停下腳步歇一歇!我們家是農村的,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外出打工了。媽媽跟我說在家裡實在沒有出路了一分錢也沒人敢借給你,不出去打工一家人恐難溫飽。她說被人看不起是最可怕的!沒人再與你來往就怕你連累人家。

    談到媽媽,真的都是淚。我是女孩,媽媽不願連累我早早讓我嫁人。她說這樣的重擔你已經和我挑了很久,我不願意你繼續受罪,還是早點離開去過自己的日子……我的媽媽50多了還在打工,她這麼努力和生活抗爭卻沒有換的應有的回報,老天是有多不公!我很愛她,看她面對生活的無力,為家庭操碎了心卻無人相助,我很自責,恨自己不是男孩可以守在她身邊幫她。

    媽媽總說現在比從前好多了,孩子們都大了,不用再擔心你們有沒有吃飽穿暖,錢夠不夠花,有沒有人欺負我們,不用再相隔兩地……她總是這樣容易滿足。可能是生活對她多有不公稍有轉好媽媽就很知足。

    我曾問她這麼苦為什麼不離開。她說不忍心你們沒有媽媽,家裡本就困難如果她再走我們更加可憐!媽媽說活著總要掙一掙,她掙了不一定會變好,但是她知道她不掙永遠不會有好日子。你看過《萬箭穿心》嗎?我媽媽的辛苦和女主人公的辛苦不相上下,唯一不同大概就是我媽媽還有孩子們的疼愛。

    我只願她可以早點卸下肩上的擔子,她已經抗了很久……我怕她支撐不住……

    愛您,我的媽媽。

  • 7 # 人魚媽媽

    很抱歉,我似乎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儘管,我有自己的母親,而我又是一名孩子的母親。“母親”一詞,我卻真地沒有讀懂過。作為女兒,我時常覺得自己的母親做得不夠好;而作為母親,自己又覺得為孩子付出地足夠多。這雙重的身份讓我在中間時常矛盾:我的母親,是不是也像我一樣愛過我?而我卻理所應當地覺得她的愛本就該如此。

    1. 那卑微的母愛

    我的母親,她似乎一直很卑微。因為她老是絮絮叨叨,記憶中總是被父親嫌棄,被我和弟弟嫌棄。我們覺得這樣的母親真得很不討喜,很不會做人。有時候,叨叨地煩了,我也會甩門就出去,留她一人不知道叨叨到什麼時候。

    母親又很愛哭,小時候,她就總愛因為一些小事哭。有的時候是父親和她爭吵了哭,有的時候是因為工作上的事情哭,有時候被我和弟弟氣得哭。長大後,我和弟弟都離家在外,每次到車站送別,她也總是悄悄抹眼淚;給我們打電話時也是會嚶嚶地哭,抱怨我們離太遠;我有了孩子後,她又喜歡跟我的孩子影片通話,每次影片,剛開始開開心心地聊。快結束時,照樣還是紅著眼睛,抹著眼淚說:“看看,嫁這麼遠,看得見摸不著的。”

    她會有事沒事給我們打電話。有時候在忙,就會不耐煩地說:“媽,在忙呢,晚點給你回過去啊。”又哪會有回電話的時間呢?總是那麼忙,總是沒時間想起自己的母親。她便會隔一會兒又打過來:“怎麼還在忙啊?連個去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嗎?回個電話都沒空?”又是一陣嫌棄和心煩。母親怎麼這麼多事兒呢。

    2. 小心呵護的孩子

    一方面對母親的不屑於顧,另一方面,卻是對自己嬌兒的關懷備至。無論工作多忙多累,只要看到自己小小、嫩嫩的孩子,心情立刻像綻放的花兒一樣無比地明媚,覺得這一天的辛勞煩惱全都沒了,只顧抱著、親著,覺得幸福就在身邊。

    每天晚上對孩子一句“寶貝,媽媽愛你。”親他的小臉,緊緊地摟著他,陪他講睡前故事,陪他做遊戲。他說的每一句話,他的每一個小動作,在我的眼裡都是那麼地可愛:他真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小天使,讓我怎麼疼愛都不過分。為了讓他開心,會帶他去任何他想去的遊樂園;只要他看上的玩具,無論如何都會買給他;他說“媽媽,老師說今天讓我們自己動手做一個竹籤畫。”雖然從未做過手工,從未畫過畫,查遍所有資料也要陪著他做出一個足夠驚豔的作品......能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日子,大概就這麼幾年,我是多麼珍惜啊。

    像所有的母親一樣,我寧願自己多吃點苦,不願孩子吃一點苦;寧願自己辛苦些,也要讓孩子快樂些;寧願自己節衣縮食,也要讓孩子豐衣足食。孩子發燒滿臉通紅,我半夜起來抱去看醫生,一邊抱著他,一邊哭,嘴裡叨叨著:“老天爺啊,別讓孩子生病了,讓所有的病痛都放到我身上吧。”自己偶爾發燒,隨便吃點感冒通,該怎麼上班還怎麼上班,熬熬吧,反正很快就好了。自己捨不得的,全部給孩子,他值得最好的。就是這麼樸素,我只想給他最好的。

    3. 慢慢重疊的“母親”

    孩子一天天長大,我竟然發現,兩個“母親”居然慢慢重疊:我越來越像我的媽媽了。

    我會每天叨叨孩子怎麼穿那麼少的衣服,怎麼上廁所又沒沖廁所,怎麼出了那麼多汗,自己都不會主動換衣服的嗎......孩子作業完不成的時候,我會衝他發火;別的小朋友欺負我孩子的時候,我就像母雞護犢一樣忍不住上前跟別人理論,絲毫不顧孩子的面子;孩子撒潑耍賴的時候,我拿起戒尺一頓亂揍......

    我也開始像媽媽一樣變得愛哭。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偷偷在旁邊抹眼淚;孩子跟我說“媽媽,我跟你睡膩了,我要自己睡覺”時,又忍不住傷感落淚;小孩子過家家,兒子拉著別的小姑娘的手說:“媽媽,我要跟妹妹結婚了”時,我突然覺得孩子要離開我了,心裡悵然若失......

    4. 有媽的孩子才是寶

    一天夜裡十點多,我仍然在加班,卻因為一些小錯誤被上司劈頭蓋臉罵了一通,又是餓,又是累,又是委屈,眼淚順著臉頰就流下來,覺得人到中年人不如狗,頓時覺得生而無望。望著外面漆黑的夜色,樓下川流不息的車流,突然覺得自己很孤獨,就在那一刻,我突然好想給媽媽打個電話。

    “喂——”在一陣子的電話盲音後,媽媽的聲音終於響起來,帶著十足的睡意。“怎麼這麼晚打電話?你在哪兒啊?回家了沒?吃飯了沒?”還是那一長串的叨叨,還是那麼快的語速,絲毫沒有安慰我的意思。但我聽在耳裡卻是最真實的治癒。

    我對著電話嗚嗚地哭了起來。母親著急了:“怎麼了?怎麼大半夜哭了?誰欺負你了?跟媽說,媽去罵他!”還是那麼傻,還是那麼不懂說話,還是那麼護著我。在那一瞬間,我突然想到了小時候和弟弟在深夜裡一起看《媽媽在愛我一次》的電影,想到了《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也是在這一瞬間,我突然明白:只要有媽在,我就是個寶。無論這個媽多麼地嘮叨、多麼地不討喜,在她心裡,自己的孩子就是最重要的,也是因為她那麼那麼地愛我們,所以,她的愛才會那麼地卑微。

    有時候,我們真得是在瞎忙,忽略了那個卑微的、慢慢老去的女人。也許,只有在我們受傷的時候,才會想到她、理解她,讀懂那份沉甸甸的愛。

  • 8 # 文靜288

    母親是一個知書達理.賢惠善良,心靈手巧的傳統女人,她一生都在為家為兒女操勞,她希望兒女們能考上大學,有個好工作。

    記得從我上初中開始,母親就把我們的學習放在了第一位。那時候我們姐妹三個都在上學,父母的工資還很低,一般的生活開銷都是緊巴巴的,但是如果有好的,老師推薦的學習資料母親一定會給我們買回來,從來沒有說過一個不字,平時家務活也不讓我們插手,把時間都留給我們看書學習,每當我們考了好成績,她比我們自己還高興呢。那個時候還不成熟,閱歷少,心裡真的不懂母親,就為考個大學她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

    當我兒子面臨中考的時候,我才徹底讀懂了母親。孩子就是母親的希望,母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孩子的壓力就是母親的壓力,母親要替孩子緩解壓力。孩子的幸福就是母親的幸福。孩子就是母親的命根子,從他出生的那天開始,母親的每一根神經都牽掛著孩子。這就是我們的母親,偉大的母親。

  • 9 # 君子蘭

    結婚以後吧,自己有了孩子還經常捱打受欺負,我才理解媽媽的不容易,我和兩個弟弟是單親家庭長大的,父親脾氣大經常打我母親,母親實在過不下去了,就走了,以前我特別恨我的母親,恨不得她死,現在不恨了,每年我還給母親2000元,有時候母親也來青島我家住兩個月,雖然母親從我十一歲的時候就走了,現在我的母親已經七十四歲了,我儘量的孝順她,還她撫養我十一年的恩情

  • 10 # 李芯子

    前幾年我開始理解我媽,以前我對我媽有一種恨,用現在的話說,我媽是一種冷暴力的人。

    我十歲我媽就出去打工了,我得在家裡做飯。從小我媽只會罵我們,不會誇。有一次,我爸誇我,我媽說,哪有自己誇自己後人好的,外人說好才是好。

    小時候,我媽的脾氣簡直是一個‘爆’了得,我們要不聽話,會被捱打。我比較聽話,捱打相對少些,我姐現在都恨我媽,直接是打斷幾根條子,打我姐的時候,我們都是瑟瑟發抖,我爸都心疼的不行,讓打我們。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理解我媽。兒童時代是文化大革命,我曾外祖父被批鬥,我外公嚇得跑了,她說他才幾歲,嚇得哭。我姥姥領著五個孩子,我媽是最大的。

    不到三十歲,生了我們姐妹四個。家裡有爺爺奶奶,每年好的糧食吃的得先給爺爺奶奶,過年家裡殺完豬,好的都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豬蹄是家裡來重要客人的時候,才會做的,平常多數吃的五花肉之類的。在農村,沒兒子是會被人看不起,說閒話的。所以,我媽處處要強。

    想想我媽不到三十四個孩子,我一個都沒有,可以隨心所欲的玩,沒有那麼大的負擔壓力,我開始理解我媽。小時候,她打我們,可能是緩解她的焦慮,她的苦無處發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熙鳳的性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