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野史也是史
-
2 # 東方敏鑫
莫斯科保衛戰蘇方主要指揮人員是斯大林,朱可夫(大將),鐵木辛哥(元帥),沙波什尼科夫(蘇軍總參謀長.元帥),華西列夫斯基(蘇軍副總參謀長),科涅夫(西方方面軍副司令員.中將),羅科索夫斯基(西方方面軍16集團軍司令員.中將)。
德國方面:希特勒,納粹元首,勃勞希契(德國陸軍總司令),古德里安,(德國第2坦克集團軍司令),哈爾德(德國陸軍總參謀長),馮.包克(德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馮.克魯格(德國陸軍元帥)。
-
3 # 俺是臨沂小夥
大家都知道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發動的。德國士兵素來以冷酷無情著稱,他們有一個特別著名的戰爭戰役打法叫做閃電戰。這套戰術呢經常用在歐洲的戰場上,透過速戰速決,出其不意致勝。在攻打蘇聯的時候,他們也想用這樣的方式來佔領蘇聯,並取得勝利。但是事與願違,並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我們都知道俄羅斯大部分土地都在亞洲的北部,還有北歐。由於緯度比較高,常年氣溫較低,特別寒冷。
-
4 # 歷山耕夫569
二戰時期,在蘇德戰場上德軍攻勢兇猛,最終使得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由此,蘇聯面臨莫斯科被攻陷的危機關頭到了。其意義之重大,非同一般。這也印證了朱可夫在軍事上的預測和判斷。
但是,我要說的是,德軍之所以能兵臨莫斯科城下,迫使蘇軍調集重兵保衛莫斯科,是蘇聯最高統帥斯大林所犯的一個重大錯誤。如果按照時任總參謀長朱可夫大將的兵力部署,德軍絕不可能接近莫斯科。然而,事實就是這樣,由於朱可夫要提前從斯大林格勒調集兵力部署在莫斯科以西二百多公里處設防,受到了斯大林的嚴厲批評,甚至被撤銷總參謀長的職務,改任方面軍司令。
與此同時,德軍之所以在冬季來臨之際才推進到莫斯科城下,也是希特勒所犯的一個重大錯誤。
早在實施巴巴羅莎計劃之前,就有人提醒希特勒一定要在冬季到來之前攻佔莫斯科。然而,一項好大喜功的希特勒卻犯了分兵幾路攻佔城市的戰略性錯誤。最終導致在莫斯科城下無力向前推進,使得士兵補給不及時。僅凍死或餓死計程車兵就不下幾萬人。
蘇聯衛國戰爭歷史記載,莫斯科保衛戰的主要指揮員是朱可夫,部隊是以西方面軍華西列夫斯基大將的部隊為主。
此時的克林姆林宮,蘇軍大本營正召開著政治局常委會議,討論成立轉移委員會的事宜。然而,一向強硬的斯大林是絕不甘心撤離的。因此,給時任最高統帥助理的朱可夫大將打電話,說:朱可夫同志,我以黨的名義問你,你認為我們能守住莫斯科嗎?希望你能誠實的回答我。聽到斯大林的語氣,朱可夫沉思片刻回答:斯大林同志,我認為我們能守住莫斯科,但是,為了以防萬一,至少要給我再調集兩個軍的兵力。斯大林聽了朱可夫的回答,非常滿意。並立即調集東線的兩個滿員軍,作為保衛莫斯科的總預備隊。
朱可夫元帥,在蘇聯衛國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在蘇軍中的威望,已經遠遠超過了斯大林。
-
5 # 海若193060947
莫斯科保衛戰前期參戰的有三個方面軍,西方面軍司令員科涅夫上將,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員葉廖緬科上將,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布瓊尼元帥。此外,在圖拉方向作戰的是西南方面軍,司令員鐵木辛哥元帥。在作戰過程中,前三個方面軍合併為新的西方面軍,司令員朱可夫大將。在反攻前,西方面軍右翼部隊編成加里寧方面軍,司令員科涅夫上將。反攻過程中,西南方面軍右翼部隊和西方面軍左翼部隊編成新的布良斯克方面軍
-
6 # 參謀次長
莫斯科保衛戰的決策者是最高統帥斯大林,具體指揮是朱可夫大將和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中將,此二人均在中國擔任過軍事顧問,並均是蘇軍中為數不多的同時與日軍和德軍交過手的將領。
進攻莫斯科城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遇到的第一個挫折是於1941年7月10日至9月10日進行的斯摩稜斯克戰役,儘管德軍在歷時兩個月的戰鬥中佔領了該城,打開了通向莫斯科的通道,並俘虜了蘇軍約45萬人,擊毀和繳獲了坦克3600輛,火炮4800餘門,卻宣告了德軍之前屢試不爽的閃電戰在東線己經不那麼奏效了,而且斯大林利用這段時間加強了莫斯科的防禦,俄羅斯的嚴寒和遭糕的道路狀況在等著博克元帥和古德里安大將。
而給東線數百萬德軍和僕從國軍將士帶來更大災難的是,他們的下士元首多次直接插手前線的戰略性指揮,本來1941年德軍以閃電戰突入蘇聯後,各戰略集團分工十分明確,中央集團軍群直取莫斯科,北方集團軍群直逼蘇聯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在這兩個方向牢牢地吸引並殲滅蘇軍的大部分有生力量,而南方集團軍群則兵鋒直逼烏克蘭及高加索方向,將蘇聯的小麥,有色金屬及至關重要的石油等重要戰略物資收入囊中,這樣即使美國對德撕破臉皮,希特勒也有迎戰的實力。然而希特勒早在入侵蘇聯之前的不列顛空戰中就體會到了持久戰和消耗戰對德國的危險,而歷時兩個月之久的斯摩稜斯克更是讓他察覺出閃電戰在廣袤的俄羅斯大地未必像在西歐那樣好使,於是做賊心虛的希特勒決定直奔銀行的金庫,先將錢搶到手再說!於是他命令己抵近莫斯科城郊的古德里安裝甲部隊轉向南翼的龍德施泰特南方集團軍群會攻基輔,此舉直接導致了錯過進攻莫斯科的最佳時機。
1941年9月,德軍在取得基輔和明斯克大捷之後,南方和北方集團軍群的部分主力加強給了中央集團軍群,正式發動了奪取莫斯科的"颱風”行動,然而此時蘇軍的防禦力量己大大加強,更加致命的是前所未有的嚴寒也即將來臨……。
自41年7月起,蘇聯方面就徵召大批包括婦女在內的民工夜以繼日地在莫斯科以西修建了二百多英里長的維亞茲馬防線和一百六十英里長的莫日艾斯克防線,另外還有四道弧形防線。同時間諜佐爾格從東京發來情報,日軍並不打算成為德軍的遠東方面軍,最高統帥部立即從遠東地區調回9個步兵師和1個裝甲師,共約14萬人,後來又調回3個步兵師,約4萬餘人,這批部隊和裝備大大加強了莫斯科的城防力量,填補了蘇軍因軍工企業東遷而造成的裝備短缺。另外蘇軍卡圖科夫將軍還在姆岑斯克附近創造性地使用了坦克伏擊戰術,為鞏固防線贏得了時間。
德軍的進攻在初期進展得十分順利,在9月下旬開始相繼奪取了布良斯克,奧廖爾,維亞濟馬等外圍地區,幾乎全殲了蘇軍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蘇軍只有8萬5千人突圍。然而此時,進入秋季的蘇聯道路迎來了泥濘期,給雙方的作戰都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此時的蘇聯最高統帥部立即將手頭現有和新開到的部隊重新編組,並組織了12萬人的民兵師和60萬人的支前大軍圍繞莫斯科搶修了大批的防禦工事,反坦克塹壕和火力點,還有大量的街壘和路壘。
10月29日,古德里安的坦克叢集逼近莫斯科左翼城市圖拉,在蘇軍第50集團軍和圖拉民兵的頑強阻擊下,德軍始終無法突破防線,大大減緩了德軍右翼的攻擊力度。
1941年11月7日,為了提升蘇聯軍民計程車氣,也為了督促英美盟國儘快開展對蘇聯的援助,斯大林在紅場舉行了十月革命勝利24週年閱兵式,參閱部隊從紅場直接開赴前線,向全世界表明蘇聯戰鬥到底的決心。
1941年11月13日,德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下達了總攻命令,中央集團軍群集中了51個師的龐大兵力會攻莫斯科。
在蘇軍的頑強防禦和多次反突擊下,德軍並未有多大進展,反而在這段時期內付出了傷亡15萬餘人,坦克800輛,火炮300門,飛機近1500架的慘烈代價。
此時德軍發現他們最大的敵人是嚴寒的氣候,機動車輛行駛在厚厚的積雪中步履維艱,甚至連車上的柴油都凍住了。而隨著德軍的補給線越拉越長,由於缺乏燃料和零配件,後勤部門根本沒有足夠的卡車來向前線運輸輜重,而且德軍總參謀部原計劃6至8周內結束東線戰爭,因此並未及時趕製冬裝,而41年俄國的冬季卻提前來臨了!隨著前線的戰況越來越激烈,後勤部門不得不重點向前線運輸燃料和彈藥,給養的運輸量越來越少,更別提冬裝了!
缺衣少食的德軍官兵在白雪茫茫的原野上不要說作戰,就連生存都成了大問題,每天都有大量的非戰鬥減員,坦克和其它車輛因低溫而無法啟動。而蘇軍的情況卻正好相反,他們早己適應了這種環境,並且擁有足夠的禦寒衣物和武器裝備保暖套,還有防凍潤滑油。
此時的蘇軍不僅扛住了德軍在各個方向上的進攻,各路援軍也陸續抵達,總兵力達110萬人,7652門火炮,774輛坦克,1000餘架飛機。德軍共有170萬人,13500門火炮,1170輛坦克,615架飛機,德軍戰線過長,兵力分散,且並不掌握制空權,再加上不適應當地的氣候,這一切都大大抵銷了德軍的兵力優勢。
1941年11月29日,斯大林下達了反突擊的命令。德軍中央集團軍卻錯誤地認為蘇軍此時無力反擊。
從12月5日開始,蘇軍加里寧方面軍和西方面軍在南北兩個方向上大舉反攻,德軍被迫後撤並轉入防禦。
12月19日,希特勒免去勃勞希契職務,自己擔任陸軍總司令,他嚴令部隊不得後撤一步,並將擅自後撒的古德里安和其它將領撤職,但他無可避免地永遠失去了進入莫斯科城的機會。
到12月底,蘇軍收復了莫斯科西南方向的卡盧加,西北方向的加里寧,東南方向的圖拉,解除了德軍對莫斯科城的圍困,德軍後撤至100至350公里以外地帶。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結束,蘇軍以傷亡100萬人的重大代價殲滅了德軍50餘萬人,坦克1300餘輛,火炮2500餘門,15000輛汽車和大量其它裝備。
此役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宣告了納粹閃電戰術的徹底破產,也使英美意識到了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線中的分量,從而加快了對蘇援助步伐,對鼓舞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信心和徹底粉碎軸心國集團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回覆列表
莫斯科保衛戰,蘇軍指揮將領主要是朱可夫元帥和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德軍主要指揮將領是德國陸軍元帥古德里安和博克。據說林彪也參加了戰前會議,並且給了斯大林德軍要繞過馬奇諾防線的建議,被蘇聯將帥嘲笑,結果正如林彪所說。斯大林因此稱讚林彪為“東方的軍事天才”真實性有待考證。
(朱可夫元帥)
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為斯大林格勒戰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場戰役是蘇軍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後才贏得的勝利,戰爭歷時99天,雙方傷亡將近160萬人,其中蘇軍傷亡在100萬以上,蘇軍可以說是慘勝。莫斯科保衛戰,德國失敗的主要問題是出在指揮系統的決策失誤,對戰場的形勢錯誤評估、惡劣的天氣以及缺乏充足的準備;蘇軍勝利的原因主要是統帥部的指揮得當、軍民團結、準備充分及強大的後援力量。
(朱可夫調回莫斯科)
莫斯科保衛戰德國敗退的過程戰前雙方軍力對比:德軍兵力共有74個師180萬人、14000門各式火炮、1390架作戰飛機,德軍基本為精銳部隊;蘇軍共有95個師125萬人、7600門各式火炮、677架作戰飛機。無論人員還是裝備,德軍佔據絕對優勢。
(莫斯科保衛戰的冬天有多冷)
1941年9月30日,莫斯科保衛戰正式打響。德軍最拿手的進攻模式是兩翼突破、鉗形攻勢,蘇軍一開始防線很穩固,博克指揮的第3、4裝甲叢集快速突破了蘇軍的兩翼陣地,向蘇軍後方急速迂迴。10月2日,蘇軍正面防線被德軍突破,兩週後,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已將蘇軍分割成3個包圍圈。10月6日,德軍第3、4裝甲叢集完成蘇軍後方合圍,蘇軍西方面軍、預備隊及布良斯克方面軍被德軍鉗制。在這三個包圍圈中,德軍俘虜了65萬蘇軍。由於蘇軍的頑強抵抗,使得德軍大部分兵力無法分身到莫斯科,給了莫斯科三個星期的時間用於修建防禦工事。
(莫斯科保衛戰的冬天有多冷)
此時的莫斯科蘇軍只有9萬人,朱可夫元帥急調了14個步兵師、16個坦克旅和40個炮兵團,組建了4個集團軍進入防禦地段。蘇軍在莫斯科外圍的頑強抵抗,阻止了德軍的攻勢。10月14日,德軍突入加里寧地域,蘇軍迅速成立了加里寧方面軍,由科涅夫上將指揮。德軍雖然消滅了大量蘇軍有生力量,但隨著天氣的變冷,德軍的進攻也慢慢變得癱瘓起來。德軍戰線過長、消耗過大,既沒有防禦工事又沒有預備隊,再加上沒有做冬季打仗的準備,德軍士氣受挫嚴重。
(紅場閱兵完畢直接開赴戰場)
11月7日,斯大林在紅場閱兵紀念十月革命,受閱後的部隊直接開往前線阻擊德軍,此時的莫斯科已成空城,官員和百姓沒有像電影裡所講的同仇敵愾,而是大部分選擇了棄城而逃。12月4日,加里寧失守,莫斯科外圍婦女營已被派上戰場。到12月5日,德軍在莫斯科附近已損失近15萬人,800輛坦克及300門火炮。
(閱兵後開往戰場)
12月5日,蘇軍開始了大反攻,主要攻擊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此時德軍攻勢已經衰弱,朱可夫從遠東及西伯利亞調回了一些裝備精良的部隊投入對德進攻。12月8日,希特勒命令蘇德戰場所以德軍轉入防禦。1942年1月7日,蘇軍奪回了加里寧。德軍退至100公里外,德軍15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遭到重創。莫斯科保衛戰結束。
由於蘇軍缺乏進攻經驗,缺少快速反應部隊,沒能完成對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合圍任務。4月20日,蘇軍最高統帥部命令西方面軍轉入防禦。莫斯科保衛戰粉碎了德軍快速征服蘇聯的企圖,打破了德軍戰無不勝的神話。為此,蘇聯付出了及其沉重的代價,如果不是希特勒貽誤戰機和錯誤指揮,那麼蘇聯的命運還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