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小陳音樂

    樂隊從第一次接觸樂曲,再各樂器聲部分開單排,然後全團合排,最後上臺表演,指揮永遠是貫穿其中。因此,上臺的表演僅僅是對整首曲子的一次演繹而已,真正的功夫全在排練的過程中。

    從樂曲最基本的音準、節奏,再到樂曲片段微處理(例如區域性加速、延長音、跳躍音、強弱變化等等),最後再到對整個樂曲感情的把握,這是整個排練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指揮在此期間需要嚴格把關,每個細小之處都要錙銖必較,反覆練習,與全團交流,最後達到指揮想要的樂曲表現效果。

    可見,指揮在排練過程中的辛苦程度是多大。

    當拿到一首樂曲的總譜時,指揮首先要先自己研究和鑽研,聽該樂曲的各種版本,最後有了自己對曲子的理解。這就是所謂的再創作,樂曲是死的,但演繹它的人是活的。因此不同的指揮,不同的樂團演繹同一首曲子,風格都會有出入。

    指揮有了自己對曲子的理解後,開始帶樂團排練,排前有計劃,排後有總結。這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因為每個人對曲子的理解不一樣,但是此時必須所有人都要達到指揮所設想的那種演繹效果。這也為什麼說“指揮是靈魂”,因為當指揮雙手接過總譜的瞬間,這首樂曲,就是他的了。

    排練時指揮的定位——樂團的靈魂

    登臺演出時指揮的定位

    登臺演出時,全團必然對全曲已經瞭如指掌,了熟於心。其實那個時候如果沒有指揮,這曲子也能演繹下來。

    但要指揮何用?

    指揮此時做的事,是用氣場hold住整個音樂廳,包括樂團和觀眾。觀眾看到指揮登臺,就報以熱烈掌聲,知道演出開始了;樂團看到指揮登臺,會感到心安。

    指揮帶給全團安全感。因為上段提到過,這首曲子籠統的說是某某樂團演繹,但實際上是指揮對樂曲的再創作,透過樂團進行表現。有了指揮這個魂,全團方能心定。

    指揮登臺,然後帶領樂團表演。在此過程中,指揮會在那些比較重要之處(比如節奏突變、情感變換、強弱改變等等)給出必要的手勢、表情、身體語言,以提醒樂團成員注意,該如何演繹。

    如若沒有指揮,樂團也能演繹,但有時容易遺漏一些重要的細節處理,有時也會發生重要錯誤。當指揮在場時,如果忘了,就乖乖聽從指揮的提示。

    有一些完全由指揮把握的地方,比如自由延長音,以及自由延長音之後的全團同時跟進。這些地方,整個樂團都必須看指揮,才能找準時間點。

    有時候在影片中所看到的不少人沒看指揮,但其實透過眼角的餘光是能看到指揮。如果能夠用餘光看到指揮並且能理解指揮的手勢,那就沒必要直挺挺盯著指揮看。所以就顯得沒看指揮。

    而合唱團的成員上臺時必須完全看指揮,一點都不能分神。

    開場步驟如下:全團位置站定,指揮攜鋼伴上臺,鞠躬。指揮轉身面對全團,用目光遍歷全團,確保每一個人都看著自己。在保證全團成員的注意力都在指揮身上時,指揮給鋼伴手勢,合唱開始。

    打個比方:此時的指揮,就像是王,樂團就是軍隊。軍隊的戰鬥力都是在平時的訓練中逐步增強的,而不是靠在戰場上臨時爆發。而王,則在戰場上進行各種排程。有些兵種,比如弓箭手,收到王的“放箭”命令時,就馬上放箭,至於具體該怎麼拉弓、瞄準等等細節,都是訓練中的事。

    指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指揮需要具備許多素質,經歷無數的歷練才能能夠從容地站上舞臺去演出。

  • 2 # 一禪主題茶飲

    如果沒有指揮,肯定會像一盤散沙,交響樂隊一般包括四組樂器,即絃樂組、木管組、銅管組丶打擊樂組和色彩樂器組。

    交響樂協調性與指揮的作用分析

    在交響樂演奏的過程中,協調性與指揮非常的重要,在演奏中的表現也非常突出,做好協調性與指揮的工作,就能夠保證演奏者能夠漂亮的完成各個難度的演奏技巧,同樣協調性與指揮也是演奏技法中的基礎,也是保證演奏者獲得完美表現的方法之一。

    一丶樂器之多丶人數之多丶如果沒有一個核心的指揮,如何管理丶引導每個樂器發聲丶節奏丶配音之類的問題。

    二丶樂器分類繁多,絃樂組是一個提琴的家族,包括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豎琴也屬於絃樂組);木管組包括短笛、長笛、雙簧管、單簧管、英國管、大管等;銅管組包括圓號、小號、長號、大號等;打擊樂組則有定音鼓、小軍鼓、大鼓、三角鐵、鈸、鑼、排鍾丶色彩樂器則有鋼琴、豎琴、木琴、鋁板鐘琴等。

    三丶指揮的作用

    事實上,樂手們不僅看清和領會了指揮每一個動作的意圖,且樂團指揮水準的高低對整場演出關係甚大。 指揮的作用在於體現出自己對樂曲的理解。指揮如同足球教練和電影導演,但與他們不同的是,足球教練是把自己的戰術透過球隊的隊員體現出來;電影導演是將劇本構想透過電影來體現;而樂團指揮則是將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和作曲家想要表現的內容透過樂隊表達出來,並且,指揮要上場與樂手們共同演出,指揮是樂隊的一部分。好的指揮猶如一名醫生,能夠迅速指出樂隊的缺點並加以改進,指揮透過對樂團的調整變化,使樂團整體達到一個非常理想的狀態。 每個指揮的指揮型別也並不一樣,有的擅長古典作品,有的擅長現代作品,例如辛辛那提通俗交響樂團的指揮孔澤爾,就是透過演奏電影音樂而成名,辛辛那提通俗交響樂團及孔澤爾也因此聞名於世。 指揮是一個樂團的靈魂,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指揮,那麼再好的樂手集合在一起也如同一盤散沙,再好的樂曲也同樣如同平淡的聊天一樣,交響樂也會失去其自身的魅力。

    指揮的作用無論是排練還是演出,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人有大腦操控整個人的活動,而指揮就相當於音樂作品的大腦,也是所有樂隊隊員的大腦,情緒強弱的變化都靠指揮去帶動,如果一個樂隊的指揮僅僅是在排練起作用,演出毫無意義的話,那麼毫無意義的說,這個樂隊是很業餘的,因為他們只會按照平時排練時既成的速度與情緒去演奏,照慣性去演奏,那是死的音樂,而真正的音樂作品應該是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演奏演唱都不應該一樣的,你平時在排練廳裡排練沒有聽眾,那感覺和現場裡做滿聽眾演奏演唱的感覺區別是很大的,人的心態變化也是很大,所以就要靠指揮去統領整個樂隊,引導整個樂隊,帶動整個樂隊,總之,指揮的作用太重要了。

    每次看臺上的指揮在指手畫腳都覺得奇怪,覺得他很多餘,覺得他一點用沒有,因為覺得他沒有直接製造出音樂,沒有直接製造出音響,但是我們忽略了情感,音樂最重要的情感表達,這一點集中在了指揮的身上,他是音樂情感表達的統帥。至於怎麼看懂指揮的手勢,這一點需要專業的合唱指揮知識作基礎,否則也要你大量的接觸樂隊的演奏和指揮家的表演你才可能有所領悟,若是在學校的交響管樂隊和合唱隊,就有一定的領悟,並且有可能會有合唱指揮的基礎,就會了解,作為一個指揮的要求是多麼的高,作用是那麼的大!他的每一個動作都是一個訊號,告訴每一個隊員該怎麼演奏演唱,指揮的動作越小,說明你要演奏得越輕盈越弱或者越細緻,當他用很強有力的手勢在乾脆的揮動的時候,那也許是告訴隊員音樂要演奏演唱得激揚些,等等等等。

    結語:例如:一個軍隊人數之多,不能沒有將軍丶所以說管理與指揮很重要。

  • 3 # 吉他一響雲間衝浪

    假如交響樂隊沒有指揮的話,並不一定就一盤散沙,無法持續演奏下去。

    能進入交響樂隊的一般都是經過層層篩選,在各自領域較為出眾的音樂家。他們音樂技能及音樂素養都是一流的,經過排練的話,合奏起來一定能產生極好的默契。

    但問題是交響樂作為音樂的最高形式,它是自有其深刻內涵和主題的,為了更好地表達,指揮自然必不可少。他能協調所有人所有環節,實時調整音樂速度的緩急,力度的強弱,情緒的色彩,恢宏磅礴的氣勢等諸多因素,使得交響作品有更好的完成,更完美的呈現。

    這樣看來,指揮在交響樂隊的作用的確無法取代。

  • 4 # 中法經典音樂坊

    1.在聽音樂會時會發現,樂手們都在專心地演奏,好像並沒有看到他們看指揮的手勢。所以有人認為指揮的作用並不大,其實指揮是整個樂隊的核心,也是一個樂團的靈魂,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指揮,那麼再好的樂手集合在一起也如同一盤散沙,再好的樂曲也是平淡無味。

    2.對於一個合格的樂團指揮經驗的要求很高,反應要快,嗅覺要靈敏,以保證樂隊不會在速度變化的介面上面對速度進行誤判而導致混亂。排練時指揮如果只是告訴演奏家們使用什麼樣的力度、速度去演奏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讓演奏家們知道指揮心裡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以及這種想法的來源。有時候會用音樂術語去表達,但有時候有些感覺難以使用語言表達,指揮就會使用比喻等方式去表達。

    3.無論在排練還是表演時,指揮都要做到用“理性的感情”去工作。感情太過於投入,就可能忽略了譜子上原有的記號(特別是表情記號),也可能失去結構平衡性,太過於理性而沒有感情,即使音響效果很好、結構平衡,但可能缺乏感染力。

  • 5 # 冬華薇然

    曾經很多初識交響樂的觀眾們可能會覺得指揮是輕鬆的工作,背對著觀眾大手一揮,激昂澎湃就好了,甚至還有人會問,樂手通常都有自己的樂譜,那在演奏時是不是就可以不看指揮?

    為何演奏時,樂手時時刻刻注意指揮的手勢呢?

    因為在一個樂團演出裡面,團員所看的樂譜是分譜(只會有他自己的那一部分),作曲家會把整個總譜(大家要演奏什麼)全部寫出來。

    所以在我們去聽交響音樂會的時候,樂手幾乎全程都在盯著指揮發號指令。而指揮透過指揮棒、手勢以及肢體動作去提醒樂手。

    雖然在整個臺下的排練中,樂手們已經和指揮進行了磨合以及各種細節的溝通,但是由於曲目規模龐大,演奏家很難在看譜的同時記住排練時的要求細節,所以,指揮的手勢會在“關鍵”的時候起到提示的作用。

    那指揮如何去控制正常交響音樂會的節奏的呢?

    指揮家右手持指揮棒,掌握速度和節拍;左手主要表示強弱等樂曲表情。下一次我們再去現場聽交響樂時,我們可以觀察下指揮家雙手的連動以及音樂旋律的交錯。

    自己在腦中嘗試去模擬,就知道指揮的難度啦!

    因為他不僅僅要控制曲目的強弱、快慢、情感的表達,他還需要知道什麼時候該哪個聲部出手了。

    交響樂隊是一種大型的管絃樂隊,由四組樂器,即絃樂組、木管組、銅管組和打擊樂組組成,有的時候,還會加入鋼琴等其他樂器。

    而指揮在指導整個樂隊演奏時,必須使得這些聲部的演奏成為一個整體,可謂一個樂隊的靈魂人物。

    那為什麼指揮在指揮完一首曲子後,總要不斷的下臺上臺下臺?

    這是源自歐洲古典時期的習俗,歐洲過去的大劇院一般一場址演奏一位音樂家的一部作品或兩部,時間都很長,中間樂章之間有停頓,樂隊和觀眾可以臨時方便一下,被稱為幕間休息。

    後來演變成了一種禮儀,即便不停頓也要做做樣子。音樂會結束時指揮家或主唱主奏會反覆出來回去,稱為謝幕。

    指揮這個職業的複雜程度遠超我們的想象。

    交響樂的結構是非常複雜的,每個樂器聲部如何協調?而且一段旋律為何在某一處振奮某一處輕巧,這種理解還是比較主觀化的。如果每個樂器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展現,應該會亂成一鍋粥吧。

    指揮的作用就是讓大家聽從他一個人對於曲子的主觀理解。聽一個交響樂團的演奏,其實就是在聽這位指揮的作品。

    每一場交響音樂會的指揮家都值得我們為他們而鼓掌!

  • 6 # 潘龍江悔恨寫紅塵情歌

    這個是大忽悠的話。指揮是可有可無的,現在搞的指揮好像是領導一樣。我呸!中國有一個民族侗族,他們有一個侗族大歌,三聲部或者更多聲部,無伴奏,無指揮的合唱,聲如Teana,現在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內事不決問郭德綱,外事不決問潘龍江。@貴州衛視 @新京報 @南方週末

  • 7 # MT音樂工作站

    交響樂隊的指揮是非常重要的,指揮者是一個樂隊的領導者,也是一個樂隊的靈魂,音樂的強弱,起伏,情感等等完全依靠指揮者的意識傳遞給演奏者們,才會讓音樂更完美的呈現給觀眾。如果沒有指揮者,就猶如群龍無首,就算演奏者們的技術再高超,合奏到一起也是一盤散沙,沒有色彩,沒有靈魂。正可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指揮者就像軍隊裡的將軍,帶領著千軍萬馬取得勝利!

  • 8 # 風的味道l

    首先,指揮主要的作用不是在真正演奏的時候,而是在排練的時候,指揮會把演奏的曲目一遍遍排練,然後把自己對曲目的理解和詮釋,灌輸給演奏的團員們,摳每一個演奏細節,最終達到指揮自己想要的效果,這才是指揮偉大之處。

    其次才是正式演出的時候的指揮工作,大部分時候都不需要指揮,但是在一些關鍵的地方,比如開始、結束,或中間有某一要緊之處,指揮要給出明確的手勢才可以。另外,指揮家在演出中給出的各種手勢、表情、動作都會影響團員們的演奏,表現出不同的感覺和感情。

    最後,要糾正你一點的是,樂手當然可以按照自己面前的樂譜演奏,但是他們只有自己的譜子,沒有別的樂器的,只有指揮有總譜,所以一切還是要指揮掌控的。那麼龐大的樂團,小100人,怎麼可能沒有人指揮而演奏的完美呢?除了一些比較簡單、短小、熟悉的曲目,樂隊可以自己演奏,像大型的樂曲,沒有指揮絕對亂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于波為什麼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