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撒太行
-
2 # 珠海度假村梁才有
18-55鏡頭還可以吧!我小孩參加學校攝影班用過,成像也可以。佳能800D配18-135MM可以,最好能配18-200MM,一鏡走天下。
-
3 # 啊輝航拍
佳能18-55焦距太短了,沒有大光圈拍不出來虛化景深的效果,佳能800d可以配18-135或者18-200 焦距長一些,景深效果好一些,要求畫質的,配好一些原廠 大光圈 紅圈鏡頭
-
4 # 從耗子胖成豬
佳能的EF-S 18-55mm鏡頭一般會作為APS-C畫幅單反套機裡面最廉價的套頭組合,也是目前佳能相機產品中最廉價的鏡頭。由於佳能的EF-S 18-55mm鏡頭前前後後一共有9款,所以在不指明具體型號的情況下,斷言“1855鏡頭是雞肋中的雞肋”,顯然是太片面了。
至於EF-S 18-55mm鏡頭的推薦,我個人比較推薦目前佳能最新的兩款stm馬達的版本。老版本是EF-S 18-55mm f/3.5-5.6stm,而新版本是EF-S 18-55 f/4.0-5.6stm。兩者的成畫素質相當,老版本的廣角端光圈大一點,而新版本更小巧。
老版本的EF-S 18-55mm f/3.5-5.6stm我曾經搭配佳能450D、100D使用過,印象還不錯。它的優勢就是用途廣泛、功能多。覆蓋了標準變焦的範圍,又可以客串微距。
-
5 # 洛陽smx0207
說這個鏡頭是雞肋中的雞肋,這個就有點過了。
18-55鏡頭,應該說是單反鏡頭中,價格最便宜的一款了。
但是,這款鏡頭,用好了,還是能出好片子的,比如,人像攝影,靜物,都是不錯的。
對於新手來說,沒什麼雞肋不雞肋,關鍵是鏡頭後邊那個腦袋。攝影是需要動腦筋的,日本一個人像攝影師,用的是卡片機,但是要排隊預約的。由此看,器材,包括鏡頭,都是人用的,關鍵是人不是器材。
-
6 # 劍舞影像
聽說佳能1855鏡頭是雞肋中的雞肋,這鏡頭成像質量如何?佳能800D配哪款鏡頭?
佳能有著龐大的鏡頭群,從低價位到高階產品都是全覆蓋的,可以滿足各類使用者的需求,大多數鏡頭都是可以信賴的,數碼產品嘛,一分價錢一份貨,也是為了各個經濟能力不同使用者所需。
佳能的18-55鏡頭,可以說它不是很好,但是也完全滿足新人練習攝影的好鏡頭。
這個鏡頭便宜,本人也用過比較長的時間,覺得它還是對得起它的價格,成像不是很好,但也是在光線不錯的情況下銳度等都不錯的,這個鏡頭的焦段還是比較實用的,用它拍攝風光或人文等也是很不錯的,雖然它的光圈比較小,我們試想,幾百元的鏡頭就不要有太高的要求了,呵呵。
這個鏡頭塑膠機身,手握感覺還是輕飄飄的,不過它有防抖,在這便宜的鏡頭上,這一點做的很貼民心了。
因為這個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比較小,所以在有些情況下,我們可以客串“偽微距”,還是不錯的。
總的來說,這個鏡頭在廣角端拍攝風光還是可以的,做為新人,它是練手的好鏡頭。
-
7 # 魚在水中
我覺得這款頭最大的優點就是便宜,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我見過很多用這個頭的人,卻拍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照片。也許正是這款簡單的鏡頭,讓人更多的去思考,怎樣拍一些能讓人思考的照片,有故事的照片,而不是去考慮怎樣拍一張更漂亮的照片。我個人的觀點一直認為好的照片並不是漂亮的照片,而是當你看到這張照片以後,會感覺看到了一個故事。有故事的照片才是有靈魂的作品。
-
8 # 光線攝影學院
你好,佳能18-55mm,其實是一款很不錯的套頭,成像質量很不錯的,用來拍攝風景,效果真的和專業鏡頭,常常幾乎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了。
18-55mm的成像質量,其實是很不錯的,列印高畫質晰度的A3完全沒有問題
說實話,對於不得不拍攝,但是又確實不可能列印的照片,用手機就夠了
關於佳能18-55mm鏡頭,我大概談談:
一、其實,主要都是最近幾年的手機太厲害呢
說實話,手機能夠搞定的事情,都沒有必要煩勞單反相機的了。
我是說認真的。
對於大多數人和大多數用途來說,手機往往就夠了。
再說,你拍照的目的是什麼呢?
拍照能夠賺錢嗎?
拍照,有人付費嗎?
拍照,就是為了拍攝一堆精美的照片,然後躺在硬盤裡面睡覺嗎?
二、現在主流的拍照手機,基本上取代了18-55mm鏡頭
說實話,單反微單,配一個套頭,大多數情況下,和手機差別不大的了。
三、如果放在2015年以前,18-55mm鏡頭,完全可以作為主力鏡頭使用
因為那個時候的手機,拍照確實很渣,完全不夠用額。
四、如果放在2015年前,主要是優質卡片機可以取代18-55
一個單反微單,如果只配一個18-55mm,那麼,其實經常還不如一個卡片機的了。
卡片機防抖可厲害了,單反微單還經常必須要使用三腳架的了。
例如,3000塊錢的松下LX10,大多數情況下都比配18-55mm的佳能800D更實用。
拍攝成功率,出片率,松下L10,遠勝過只有18-55mm的佳能800D。
五、我一貫的建議,都是,兩個相機一起搭配使用
1,2015年以前,我建議用卡片機搭配單反相機使用,單反相機就不要安裝18-55mm鏡頭了。
2,2015年以後,我建議用手機搭配單反相機使用,單反相機就不要安裝18-55m鏡頭了。
六、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如果經濟不太好,但是還是非常在乎成像質量的,確實可以繼續把18-55mm作為主力鏡頭使用
畢竟便宜。
畢竟單反微單的成像質量,只要你願意用三腳架,還是比手機和卡片機要好的了。
對於一些攝影愛好者來說,如果經濟預算有限,那麼18-55mm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主力鏡頭。
比如說,你要參賽參展,單反微單的列印質量,確實比卡片機和手機好得多。
當然,前提是你拍攝的照片,不是在硬碟睡覺。
如果你的照片,永遠都只是在硬碟睡覺。
那麼,我覺得,真不如就用現在的手機好了。
一個2000塊錢的小米9se,有超廣角鏡頭,有長焦鏡頭,真的很不錯的了。
拍了照片,馬上就可以分享。
-
9 # 攝影單反相機點評
你所說的佳能800D一搬搭配有兩款最適合的鏡頭,EFS18-55鏡頭,EFS-55-250這兩款鏡頭,是出廠標配的,也是相容性最適合的鏡頭了,如果你想拍人像寫真,你可以購買佳能50定焦鏡頭,相容性好,鏡頭銳度,素質很好。佳能800D這款相機雖然是半畫幅相機,拍出照片銳度和80D差不多哦。
所有器材出掉之後,只剩了G7X,雖然用的不多,但心理感覺還是怪怪的,覺得家裡必須有個單反。
本來是打算買個最小巧的200D套機,結果竟然漲價,而且對200D的光學對焦沒有升級,感覺不爽。
最後鎖定800D,但糾結是買18-55的小套機還是18-135的大套機。
最後還是外形起了關鍵作用,感覺800D配18-135外形更協調。
18-135的焦段確實萬能,但存在兩個大問題:
一、成像質量不滿意,竟然連G7X都不如。
二、太重、太重、太重。重的完全不想帶出門。
後來又配了24餅乾頭、50 1.8 STM。這兩個頭的成像質量滿意,但因為沒有防抖,拍糊的機率還是蠻大的。
換鏡頭也是麻煩,每次出門都做思想鬥爭,應該帶哪個頭,臨時換鏡頭實在太手忙腳亂了。
繞了一大圈,還是發現我最需要的其實是輕便、小巧、防抖。這麼一想,那不就是回到了18-55的套頭了嗎?
現在計劃增加一個18-55 STM的新款頭,更加小巧,以後外出就帶這個。
24餅乾和18-135如果價格合適,就出掉算了。
留下50 1.8,偶爾需要大光圈虛化背景時用用。
-
10 # 初心不忘始終方得
首先,先來了解下EF-S 18-55mm f/3.5-5.6 IS STM,一款 APS-C 畫幅專用的小型標準變焦鏡頭,以 35mm 規格換算,可覆蓋相當於約 29mm 的廣角端至約 88mm 的中遠攝端的廣闊焦段。適用於日常場景、風光和人像等多種拍攝領域。最近對焦距離約 0.25 米。透過約0.36 倍的最大放大倍率(遠攝端)可特寫拍攝花朵和靜物等。自動對焦採用 STM 步進馬達驅動,無論拍攝靜物影象還是短片都能迅速對焦。光學系統採用了高精度樹脂成型(PMo)非球面鏡片,可有效地補償全焦段的多種像差。7 片葉片的圓形光圈可獲得美麗平滑的虛化效果。根據 CIPA 標準,IS 影像穩定器在 55mm 焦距端最大可獲得相當於提高約 3.5 級快門速度的手抖動補償效果,也適用於拍攝昏暗場景。
MTF曲線圖
18mm
55mm
至於是不是雞肋,要從正反兩方面來說。新手入門投資有限,直接套機或幾百元就可拿下拆機頭,從MTF曲線看18-55也不是那麼不堪,特別是55端要好於18端,拿來就能用,等效焦距涵蓋35、50、85等經典焦段,風光、人像都可對付,只是光圈為浮動光圈,且最大光圈偏小,對於風光影響不大,人像想拍背景虛化有難度,只能靠遠離背景或後期彌補。最大問題是樹脂成型鏡片,耐久性不是太好,但減輕了重量和成本,所謂有得必有失吧。
總之,作為一款入門鏡頭,18-55還是能夠勝任的,而且攝影玩的是構圖和光線,利用鏡頭的優點,揚長避短一樣可以出大片,器材只是推手,重要的是鏡頭後面的頭腦,在這裡推薦一本張松濤老師寫的《狗頭拍牛片》,著重講解如何利用手中所謂的“狗頭”拍出眼前一亮的大片。
至於800D配何種鏡頭,個人認為如果前期不準備投入太多,只想體驗單反的感受,18-55偏輕便,18-135或18-200則可實現一鏡走天下,日常、旅遊都可勝任;如準備正式入單反的坑,可考慮入手24-70F2.8紅圈頭,目前絕對夠用,後期發燒上全幅也能繼續使用。
回覆列表
首先,先來了解下EF-S 18-55mm f/3.5-5.6 IS STM,一款 APS-C 畫幅專用的小型標準變焦鏡頭,以 35mm 規格換算,可覆蓋相當於約 29mm 的廣角端至約 88mm 的中遠攝端的廣闊焦段。適用於日常場景、風光和人像等多種拍攝領域。最近對焦距離約 0.25 米。透過約0.36 倍的最大放大倍率(遠攝端)可特寫拍攝花朵和靜物等。自動對焦採用 STM 步進馬達驅動,無論拍攝靜物影象還是短片都能迅速對焦。光學系統採用了高精度樹脂成型(PMo)非球面鏡片,可有效地補償全焦段的多種像差。7 片葉片的圓形光圈可獲得美麗平滑的虛化效果。根據 CIPA 標準,IS 影像穩定器在 55mm 焦距端最大可獲得相當於提高約 3.5 級快門速度的手抖動補償效果,也適用於拍攝昏暗場景。
MTF曲線圖
18mm
55mm
至於是不是雞肋,要從正反兩方面來說。新手入門投資有限,直接套機或幾百元就可拿下拆機頭,從MTF曲線看18-55也不是那麼不堪,特別是55端要好於18端,拿來就能用,等效焦距涵蓋35、50、85等經典焦段,風光、人像都可對付,只是光圈為浮動光圈,且最大光圈偏小,對於風光影響不大,人像想拍背景虛化有難度,只能靠遠離背景或後期彌補。最大問題是樹脂成型鏡片,耐久性不是太好,但減輕了重量和成本,所謂有得必有失吧。
總之,作為一款入門鏡頭,18-55還是能夠勝任的,而且攝影玩的是構圖和光線,利用鏡頭的優點,揚長避短一樣可以出大片,器材只是推手,重要的是鏡頭後面的頭腦,在這裡推薦一本張松濤老師寫的《狗頭拍牛片》,著重講解如何利用手中所謂的“狗頭”拍出眼前一亮的大片。
至於800D配何種鏡頭,個人認為如果前期不準備投入太多,只想體驗單反的感受,18-55偏輕便,18-135或18-200則可實現一鏡走天下,日常、旅遊都可勝任;如準備正式入單反的坑,可考慮入手24-70F2.8紅圈頭,目前絕對夠用,後期發燒上全幅也能繼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