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KIN2707
-
2 # 俞儒901
走入下行通道的民粹主義國家,選上來的當然是走極端的領導人(急病亂投醫),最後一棒往往都是:大嘴+瘋子!甚至是希特勒式的人物!英國脫歐之後,就是英國內亂和分裂的開始,且無法阻擋!李嘉誠在英國投資,縮水是必然的。
-
3 # 不執著財經
資料顯示,李嘉誠從2013年開始拋售內地房產,將資金直接投資英國的電力、通訊、碼頭、地鐵等基礎設施建設專案,總共投資了3600億美元,甚至英國媒體驚呼,李嘉誠家族買下了大半個英國。李嘉誠“脫亞入歐”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在經歷了歐債危機後,歐洲的基礎設施價格大跌,李嘉誠認為內地房地產政策變化太大,存在一定的泡沫。所以,把內地的房產變買,想炒底歐洲基礎設施。
第二,李嘉誠本人年事已高,他也要考慮身後事。李嘉誠將國內公司業務交給大兒子李澤矩,而將海外資產投資的專案交給小兒子李澤楷打理,因為李澤楷更熟悉西方的各種經濟政策、法律法規。李嘉誠將英國投資交給李澤楷,主要還是想早點將家產劃分清楚。
第三,李嘉誠投資歐洲的基礎建設,雖然每年的投資回報率不會很高,不及國內房地產,但是李嘉誠覺得英國的各項政策比較穩定,只要英國好好呆在歐盟裡面,經濟保持穩定發展,他的家族在歐洲賺錢應該是穩操勝券。這樣即使李嘉誠家族在國內業務因經濟下行而受到影響,也可以從海外投資中獲得不錯收益。
現在問題是,當年李嘉誠投資歐洲基礎設施時,沒有料到英國會有脫歐這一變化。英國在脫歐公決之所以能夠一次性透過,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英國每年要繳給歐盟的會費實在太高,而英國在歐盟中的影響力卻在不斷下滑。而歐盟將英國繳納的會費去貼補窮國,這使得英國納稅人無法容忍。二是,英國作為歐盟主要的領導者,每年除了繳納會費外,還要承擔接納歐洲窮國難民的責任,這無疑會影響到英國納稅人社會福利和就業崗位。
顯然,不管是英國直接脫歐也好,還是像現在那樣久拖不決也罷,對李嘉誠的投資影響肯定是很大的,否則英國在脫歐全民公決時,李嘉誠就不會出面要求英國民眾理性投下關鍵一票。本來李嘉誠認為英國民眾不會遠擇脫歐,但沒想到英華人還是選擇脫歐,這給英國經濟未來前景充滿了變數,如果英國經濟不行了,那麼,李嘉誠的投資會承擔較大風險是不可避免的。
一方面,英國經濟近幾年發展得並不好。李嘉誠希望英國在歐盟的大家庭中獲得更多的特殊待遇,恢復經濟增長速度。但是,沒想到英華人只顧眼前利益,選擇了脫歐,你既然要選擇脫歐,就趕快脫出來,這樣還可以穩定經濟,但是英國國內民眾對脫歐態度並不一致。為此,一直爭論不休,有人甚至反悔脫歐決定,要求再公投一次。這無疑給英國甚至整個歐盟的經濟增添了變數。
另一方面,英國本來在歐盟大家庭中,可以獲得較多的利益,比如歐盟國家之間可以免關稅,可以獲得最惠國待遇等,但是一旦英國脫歐了,英國之前享受的一切優惠待遇就要終結,英國要與歐盟坐下來,透過談判,重新確立貿易伙伴關係。從長久來看,英國經濟在脫歐之後將付出慘重代價。
李嘉誠前期把數千億美元投向英國基礎設施,本意是利用西方國家的政策穩定,獲得相對不錯的投資回報率。但沒想到,英國的全民公投,給本已情況不好的英國經濟再添變數。未來英國若能夠順利脫歐,可能對李嘉誠的投資影響還小點,而如果是久拖不決,英國對外貿易和經濟都會受到影響,李嘉誠在英國有這麼多的投資,恐怕不僅是回報率會降低,而且還會發生變現困難,資產蒙受重大損失的困境。
-
4 # 微觀國際
英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英國,經濟發展從來都是相互依賴的
首先,投資賺錢還是賠錢取決於經濟是否有發展,直觀點說就是英國的經濟在脫歐之後是會增長還是負增長,下圖是中英兩國近十年來GDP的資料:
可以看到相比於中國經濟穩步高速發展,英國經濟隨著時間卻呈現了一個波谷狀的起伏,尤其是近幾年由於一拖再拖的脫歐遲遲得不到落實,英國經濟持續不穩。英華人也不斷嘗試跟中國、美國兩大經濟體接觸,試圖找到脫歐之後新的經濟合作目標。這也是2018年英國經濟有小幅回升的原因。總體來說,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又是世界第5大經濟體的英國,他的經濟體量和發達程度擺在那裡,想要出現斷崖式的經濟下滑目前看可能性不大,至少單單脫歐這一事件還不足以造成那麼大的影響。因為經濟的本質中就包括相互依賴這一特性,英國需要世界其它經濟體的同時,世界其它經濟體也需要英國,簡單來說就是英國不跟歐盟做生意還有美國、還有中國等等,只要英國的物品和服務還處於被需要的狀態它就不愁找不到合作共同發展的貿易伙伴
李嘉誠的投資眼光配合巨量的資金
李嘉誠作為很長時間的華人首富,先拋開人品等等不談,單就投資眼光來看還是很少有人比得上的。2013年他就開始拋售在中國內地的產業,將資產變現不斷的投資英國的電力、通訊、碼頭、地鐵等基礎設施建設,總共投資了約3600億美元。導致媒體驚呼李家買下了半個英國,看看他投資的這些不論是電力、通訊還是自來水、天然氣、碼頭等等都是人們生活的基礎設施和必需品,在股票市場裡當資金大到一定程度可以直接影響漲勢,在生活中當一個世界第5的經濟體人們的日常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李家的投資時,只要人們還要生活就要不斷的為李家資產添磚加瓦。參考現在的香港人民生活哪裡離得開李家產業呢?這些基礎生活品可能不像石油、軍火等等那樣暴利,但它勝在收益穩定,都知道穩定的複利收益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這個基數還非常大的時候
所以即使英國因為脫歐的原因短時間內經濟嚴重下滑甚至長時間無法增長,但是隻要人口在那裡,李家就賠不了,無非是賺多賺少的區別而已
-
5 # 譚蔚濤
李家的目標不是英國而是整個歐盟,英國只是跳板,人算不如天算,不要總以為李的投資眼光獨道,人老也有痴呆的時候。
-
6 # 黃山松186
李嘉誠就是一吃理爬外的東西,這種人最不愛國,非常犴商狡猾,如果他在英國投資遭脫歐受損失的話,那也活該,什麼叫不義之財帶來災害,跟咱們沒關係。
-
7 # 福地上海
李嘉誠賠錢還是賺錢跟老百姓有一毛錢關係嗎?窮人為啥要操心富人的錢呢?不管是哪個國家永遠是錢往哪流人往哪走……
-
8 # 劉映初成名中心
資本主義是國家剝削富人,富人剝削大眾。而英小島無大眾可言,李嘉誠必敗。況李嘉誠信當年發國財而已,僥倖者,心中無大格局。
-
9 # 英國藍莎集團
又花10億英鎊!
李嘉誠將在金絲雀碼頭對岸建新城!
為什麼大佬都愛投資英國地產?
這項價值10億英鎊的專案,將新建3500套住宅,其中包括525套福利房,3座40層的高樓,此外還有超過60萬平方英尺的商業空間、一座6.5萬平方英尺的公園以及酒店、學校、醫院、公共休閒設施等等,建成後將創造2000個全職崗位。
Convoys Wharf位於金絲雀碼頭對岸,毗鄰格林威治區,前身是一座造船廠。2005年,李嘉誠用1億英鎊從英國國際新聞公司手中買到這塊174.24萬平方英尺的土地。現在,一座新城即將在這裡拔地而起。
“幾乎買下半個英國”
說起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可遠不止這一項。
早在2010年,他旗下的長江基建就以700億港元(約合71億英鎊)收購英國電網。一年之後,長江基建又以588億港元(約合60億英鎊)收購英國供水網路Northumbrian Water。
2008年,長江實業以10億英鎊收購倫敦瑞士銀行總部大樓5 Broadgate。
去年,李嘉誠先斥資100億英鎊收購英國電信巨頭O2,之後又以46億英鎊收購全英最大酒吧運營商格林王。
格林王在英國擁有6.5平方千米的酒吧、餐廳等固定資產,而且這些資產均位於黃金地段,80%以上的資產擁有永久產權或長期租賃權。
如今,李嘉誠家族在英國投資累計超過4000億港元,擁有的資產遍佈港口、電力、房產、醫藥、水利、電信等多個行業。
其公司控制著英國超40%的電信市場、約1/4的電力分銷市場、近三成的天然氣供應市場、近三分之一的碼頭等等。也難怪有人調侃李嘉誠家族幾乎“買下了半個英國”。
大佬們為何都熱衷英國地產?
據不完全統計,李嘉誠旗下產業在英國擁有6個地產專案,總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其中有4個高階公寓專案,分別位於肯辛頓、泰晤士河南岸巴特西區、阿爾貝恩河岸巴特西區以及西倫敦的切爾西海濱。
除了李嘉誠之外,倫敦還吸引了許多大佬在此投資。
新鴻基地產的郭氏家族在西倫敦持有價值10億英鎊的Lillie Square專案以及金絲雀碼頭附近的超高層住宅Millharbour Quarter和哥倫布廣場17號大樓。
新鴻基西倫敦地標性豪宅專案Lillie Square
2019年6月,有“重慶李嘉誠”之稱的張松橋擬用旗下中渝置地收購西倫敦大型商場Whiteleys50%的股份,計劃建造一個價值超過10億英鎊的高階住宅專案。
2016年,張松橋斥資4233.6萬英鎊買下了金融城Travelodge連鎖酒店物業。
2017年,又以11.5億英鎊收購金融城四大高樓之一的“乳酪刨”,創英國自2014年以來交易額最高的單筆地產買賣。
此外,香港新世界在格林威治半島的開發專案Greenwich Peninsula也在籌備中。
大佬們都熱衷於投資英國地產,最直接的原因必然是能賺錢。
作為普通投資者,雖然不能像大佬們一樣動輒花10億英鎊買樓買地,但在英國買房作為資產保值增值的手段,依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市場千變萬化,跟著大佬們的腳步,總能為投資加份保險。
房產投資,為什麼選擇倫敦?
經濟發達,社會穩定
過去5年,倫敦的平均GDP增長率為3.2%,高於歐洲其他各大城市。
倫敦的平均工資比英國其他地區高29%,截止2036年將有670萬就業崗位。2020年,倫敦計劃人口增長至1千萬,預計在接下去的12年裡會增加200萬人口。
此外,倫敦還是全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教育中心。擁有超過48.3萬名金融從業人員,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的歐洲總部均設立於此。
市場透明度高
英國的房產交易有非常規範的法律規定,倫敦也不例外。完善的法律架構,資產保護程度高,最大程度降低了投資風險。
投資回報率穩定
近20年來,英國房價穩定上漲,其中倫敦增速最快。即便在疫情期間,今年6月的房價也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9%。
可見英國房產擁有極強的抗風險能力。
此外,倫敦高昂的房租使住房租售比維持在4%左右。考慮到穩定的投資環境,不失為一項資產保值的好選擇。
政策+匯率優勢,入市好時機
隨著疫情逐漸好轉,英國政府推出暫時減免印花稅等政策刺激房地產市場復甦,所有買家,所有房產最高可省1.5萬英鎊。
加上英鎊匯率目前正處於歷史低位,現在購買英國房產,無形之中省下不少成本。
-
10 # 廖坤63958411
李嘉誠剛回到內地捐款1億嗅。我認為別有用心,英國投資,他可能失敗了。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華人會原諒他嗎?我也不知道啊。
-
11 # 廖坤63958411
李嘉誠剛回到內地捐款1億嗅。我認為別有用心,英國投資,他可能失敗了。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華人會原諒他嗎?我也不知道啊。
回覆列表
英國經濟衰落,李嘉誠賠錢,損失得從另外地方賺回來,加緊對大陸和香港人的盤剝,屋租上漲,物價上漲,所以你去香港要多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