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蟲兒68

    怎麼說呢,用現代的語言不好形容。在相聲界,有將帥之說,就是說,有的演員演的很好,是將才,但是,只是將才,成不了帥才。比如牛群馮鞏,比如我喜歡的王謙祥李增瑞等等。有的人就是帥才,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郭德綱,比如故去的馬季老師。至於怎麼區分,則是很奇妙的東西,直白的說,就是帥才可以攢底,將才最多倒二。當然還有很多的衡量標準,我就不一一細說了。

  • 2 # 我是青鳥

    天津是相聲名城,湧現一大批相聲藝術家,牛群和馮鞏是其中優秀的代表。1988年馮鞏和牛群因拍攝電視劇相識,次年兩人便首次合作登上央視春晚舞臺表演相聲,沒想到這一合作就是10年,1989年到1999年牛群和馮鞏連續10年登上春晚舞臺,造就了屬於他們的相聲時代。

    十年間,馮鞏說相聲之外也不閒著,馮鞏演電視劇、電影,曾經摘得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金雞獎最佳男演員獎。春晚舞臺上,從2001年開始馮鞏開啟了自己的小品時代,鐵打的馮鞏,流水的搭檔,截止2018年馮鞏已經連續33年登上春晚舞臺,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

    馮鞏不僅參演電影,還自己當導演,自導自演過喜劇片《別拿自己不當幹部》。馮鞏始終沒有離開相聲、演藝界,期間還低調地收了賈玲、白凱南、潘斌龍等徒弟,如今徒弟們也各自在喜劇領域闖出名堂。

    馮鞏1983年與妻子艾慧結婚,艾慧全心全意在背後支援馮鞏,兩人恩愛35年,是圈內的模範夫妻。馮鞏的兒子馮開誠 並沒有藉助父親的資源進入演藝圈,如今自己創業也事業有成。

    牛群除了和馮鞏搭檔說相聲之外,還熱衷足球和攝影,曾經擔任過中國明星足球隊隊長,也曾經舉辦過攝影展,拿過金雞、百花電影節首席攝影師獎,這些愛好更主要的還是為了大眾做公益。

    牛群心地善良,心繫觀眾,也一直愛折騰,和馮鞏合作十年之後,2000年乾脆到蒙城縣掛職副縣長為人民服務,從政之路走得很不容易,5年後牛群便辭官回到演藝圈。他斷斷續續上過3次春晚舞臺,給其他演員配戲,為喜劇貢獻餘力。近年來,愛折騰的牛群,參加綜藝真人秀,以64歲的年紀從10米高臺跳下,勇敢挑戰了自己。

    同是相聲藝術家,馮鞏和牛群的經歷不同,差距也很大,但是人們評價馮鞏和牛群都有一個字:善!不管怎麼說,我認為兩位都有各自的精彩人生,祝願兩位相聲藝術家晚年幸福安康!

    他們兩位,你更喜歡誰呢?

  • 3 # 二他爸

    岳雲偉畫了幾幅畫,都書畫家、藝術家了。

    反正"藝術家""也不值錢,管它呢,隨意喊唄!

    馬路邊要飯的,都是行為藝術家呢!

  • 4 # 三秀才

    首先大師是肯定夠不上。不僅僅是相聲,所有的藝術門類,比如京劇啊,地方戲啊這些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師。當然您要是降低標準那都成大師了。

    大師是開宗立派,並且受到了老百姓的喜歡,最重要的是後人沿著他的表演風格,藝術手段在繼續繼承這門藝術。

    大家呢?勉強能說得過去吧我覺得。

    牛群和馮鞏早期時候像《拍賣》《小偷公司》《點子公司》這些作品還是喜聞樂見的好作品,至今聽起來也能逗你哈哈大笑。但是有好的作品不代表就是大師,但是可以證明他們是優秀的相聲演員,有一定的藝術造詣。所以稱之為大家還是可以的。

    如今二人在藝術上已經分道揚鑣了。他們的相聲也很少在搬上舞臺。

    相聲界有一個郭德綱神一樣的存在尚且活躍,可是諸如京劇,地方戲這些就沒有那麼火爆嘍,在這種情況下哪來的大師啊?

    所以,大師一詞實屬擔當不起來啊,大家可以勉強。

  • 5 # 歪廬

    個人認為,牛群馮鞏夠得上相聲大家。

    首先說說兩個人對相聲藝術形式的突破,他們兩個是第一對打破捧逗界限的相聲演員。相信聽過他們相聲的人會很明顯的感覺到,在他們的作品裡,馮鞏的捧哏不是“嗯”“對”“好”“怎麼說”,而是兩個人舞臺戲份基本平等,就拿99年的《瞧這倆爹》來說,整個相聲貫穿的是倆不靠譜的爹和兩個被溺愛的孩子,有來言有去語,一個兒子叫牛頓,一個兒子叫馮斯特洛夫斯基,“學習不刻苦 不如賣紅薯 不信看你爹 從小二百五”,“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考試完了看你爹 還是不著調”。

    其實這種平等的創作和表演對演員的基本功以及默契度要求太高了,同時對作品創作要求也格外嚴格,既要表現的時候氣場和水平旗鼓相當,同時節奏上要實現“捧逗無縫互動”。我所看到的相聲裡,這種平哏(姑且這麼叫)的,只有他們這一對。馮鞏在牛群當官以後基本也不說相聲了,也是有點兒“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意思,再難找到這麼默契合拍的搭檔了。

    再說說他們的藝術成就。相聲從侯寶林俗而不糟的努力後,到馬季宇宙香菸,再到姜昆虎口脫險,實際上已經摸索出一條符合時代路線的發展道路,應該可以說具有時代批判性。這種特點到了牛群馮鞏,得益於他們“平哏”的特點,作品的針砭時弊讓人聽起來酣暢淋漓,還拿之前說的《瞧這倆爹》來說,兩個爹代表了兩種人,濃縮在一個作品裡,讓人聽了很過癮很到位。

    但是我個人認為他倆作品裡最有代表性的,還是87年的《小偷公司》,這也是我認為現代相聲到目前為止的巔峰作品,儘管這個時候他們還是傳統意義上的捧逗。整個相聲充滿了奇幻色彩,一個小偷的公司,現實當然不可能有,但是裡面每一個梗讓人都能在現實生活裡能找到相應的點,特別是最後的五個圈,同意到奧運會去偷,是神來之筆。最諷刺的是,據說後來真有一個公司化的偷車團伙。

    從這兩點來說,牛群馮鞏絕對是相聲藝術裡難得的大家組合,而且他們得是兩個人拿出來並稱才能顯出大家風範。很多大家更多的是單獨的,比如說侯寶林是大家,郭啟儒也是大家,但是很少把兩個人並稱。牛群馮鞏很可惜的是後來拆開了,這也是一件憾事。

  • 6 # 水流芳2019

    牛群馮鞏的相聲藝術

    首先,牛群、馮鞏是屬於電視晚會相聲時代的組合。

    其次,他們是電視晚會相聲時代最後的名家。

    春晚對相聲作用,是把相聲這門“北方”“民間”“傳統”藝術,推向了“全國”“大眾”“高雅”的殿堂。這個嘗試,始於春晚始創時,馬季的《宇宙牌香菸》,起於八十年代末,奇才梁左推動的創作高潮,盛於九十年代牛群馮鞏合作後,“電視拍檔”之印象的確立,也於兩人解散後走向衰落。

    必須說,牛群、馮鞏屬於電視的組合,他倆的舞臺形象、風格、臺詞、表演,沒有一步不是為電視相聲設計的。他們的舞臺形象,永遠是西裝革履,你甚至完全無法想象他們穿上馬褂的樣子。

    傳統相聲的那一套東西,他們並非沒有,而是對他們而言,那個時代,相聲是晚會中的壓箱物,是決定晚會整體走向的路標,相聲裡的每一秒,甚至是兩人的相互調戲,都是精心設計好的,傳統的倒詞、貫口、柳活,這離晚會太遠,對他們而言,沒有加進作品裡的必要。

    講牛群馮鞏,還是很應該先看看他們合作的背景。馮鞏師出馬季門下,與從小的拍檔劉偉搭檔,做的是捧哏。作為馬季栽培的物件,兩人86年始就在春晚連打了三年的頭陣,但名聲卻沒真正打起來,完全無法與同期的姜昆唐傑忠和陳佩斯朱時茂相比,於是馮鞏跑去拍電影,劉偉張羅出國,兩人組合也基本宣告結束了。

    而牛群年齡比馮鞏大,當年轉行說相聲後,在八十年代還默默無聞,但88年一個“領導冒號”突然走紅。那時兩人一個在不得意中尋求轉機,一個走紅後尋求更大突破,兩人的碰撞,自然是大有可為的。

    兩人合作初期,創作的很多段子,對這種荒誕的諷刺風格的創作和演繹,開創的是另一派獨特的風格。不同於姜昆唐傑忠諧與莊的截然對立,牛、馮兩人看起來都不那麼正經,甚至兩人一站到臺上觀眾啥話不說都能惹人笑……

    牛群逗哏添油,馮鞏捧哏加火,牛群一句包袱甩出,馮鞏有時能跟一句更損的,最後對“荒誕”的演繹也便更有趣味。同出梁左之手,姜昆的演繹聽起來是正經地講故事,但聽《小偷公司》,卻感受得到每一段抖出來都是如今的一條神段子配上“神最右”,針針見血,簡直是在前網際網路時代就提前引進了“吐槽”,前衛程度可想而知。

    除了《小偷公司》,兩人早期的作品,《冒號》《滅鼠軼事》《假話世家》之類的,都處處流露著諷刺文學的意味,當然最讓我推崇的還是跟馮小剛合作的那段只有五分鐘的《我錯了》,那真是兩人風格演繹的極致。

    說到這,不得不提下馮鞏在九十年代初與馮小剛合作在綜藝大觀上演的一系列作品:《面的與CROWN》《串門》《心願》《融》《開鎖》等,這幾段看似小品但核心還是語言的節目,看得出馮小剛的幽默配合馮鞏駕馭語言的功底,效果相比同時代的正牌小品演員絲毫不遜色。

    兩人在92年的元宵晚會上出了段《兩個弄潮兒》,算是直接地表露出了“相聲改革”的意願:“我們再也不能這麼站著幹說了——我們打算趴著,喝著水說”。

    確實,八十年代末的那段相聲高潮,太考驗創作能力,也就是太需要梁左這樣的文學奇才了,而梁左改去寫劇本後,這條文學化相聲的路,就基本走不通了。牛群馮鞏早期的套路,逗與捧還是很鮮明的,牛群是逗,一直在繼承一開始“領導,冒號”樹立起的官腔形象;馮鞏則還是沿襲著跟劉偉時的“冷吐槽”式捧哏的作風。

    但實際上以馮鞏的能力,委身於捧哏確實是屈才了,電影都演了這麼多年,舞臺上還是綠葉就再說不過去了。所以從95年春晚的《最差先生》起,兩人轉型成了有些許離經叛道的“子母哏”,也給電視觀眾真正樹立起了兩人拍檔的概念。

    其實這種子母哏組合一樣有捧逗,但不同的是捧哏與逗哏要承擔同樣的臺詞量,捧哏的地位大大提升,表演的重心完全壓在接話茬的這邊,包袱的響度幾乎決定於捧哏的發揮。所以兩人表演時,馮鞏一定會站右邊,一定是接話的一方,這才真正把馮鞏的舞臺功底展現了出來。

    從《最差先生》到兩人最後的合作《有話坐著說》,這之間的作品雖然沒有《小偷公司》的深度,甚至還不見得好笑,但不得不說,他們依靠這種表演形式樹立起的舞臺形象,確是已深深刻在了觀眾腦海裡。

    應該注意到,如今馮鞏的口頭禪“我想死你們了”,在牛群時代裡幾乎沒出現,第一次在用春晚上,應該是2001年和郭冬臨的《得寸進尺》,馮鞏上場時還忘了,最後是由郭冬臨說的……的確,牛群時代裡,用得著這樣的語言來取悅觀眾嗎?馮鞏的“我想死你們了”,說到底還是對當縣長的牛群的懷念吧。

    講到“拍檔”,不得不提到電視時代的另一對傳奇——奇志大兵。他倆走的也是不分捧逗的子母哏套路,但不同的是他倆捧與逗的定位更淡,大兵的舞臺形象本更接近於逗哏,但他卻始終站在右邊,對口表演時,大兵也始終是接話一方。

    當然,奇志大兵的舞臺成就自然無需贅言,所以“北牛群馮鞏,南奇志大兵”,網路未普及的年代,電視裡這些一出面就讓人樂的形象,對觀眾的吸引力,比他們說的相聲還是小品大多了。

    當然,當“拍檔”不存在,電視相聲自身也就走到了盡頭。二十世紀初,網路開始大規模普及,電視在家庭娛樂中的地位受到嚴重衝擊,依賴於這個平臺的曲藝形式,無論相聲小品,唯一能支撐自己的,也只有那些前網路時代樹立起的諸如趙本山與範偉和宋丹丹似的搭檔了。

    然而,沒有不散的組合,更何況十幾年前就去拍電影的馮鞏和一直懷著出仕理想的牛群,與真正是裂穴的奇志大兵相比,他們的解散其實很平常,就是兩個人沒再多心思了而已。

    牛群混官場後,馮鞏開始和郭冬臨的作品,最初還多少想走點相聲的路子,但很快他也就明白,在趙本山的時代,相聲在春晚上已經真不剩什麼價值了。馮鞏之所以還冠著個“相聲劇”的名頭,主要還是看在八十年代出來的這一撥電視相聲人,走到二十世紀,除了不受待見的姜昆,就只剩他這一個旗手了……

    牛群時代樹立起的,“三等獎沒咱倆”“二等獎沒咱倆才值得慶祝”,壟斷春晚語言類一個年代的榮光,放到新世紀,他要不假裝再支撐一下,那就真沒人了……

    所以,這東西本身,無非時代的更替罷了,現在要再讓牛群馮鞏、奇志大兵重組,乃至梁左仍在世,電視相聲也終究要沒落,因為娛樂的形式已經改換了太多。

  • 7 # 大器晚成aa

    牛群和馮鞏算不算相聲藝術大家?公平公正地說,不算,他倆在相聲界,是一對優秀的表演明星,在舞臺上為觀眾獻上了極積健康的作品,是兩個深受觀眾喜愛的相聲藝術演員,大凡能稱的上大家名師的藝術家,都有自己獨立創新,開宗立派的能力。就象京劇界早己做古的“四大名旦”中的梅,尚,荀,程一樣,.各自都開創有自己的唱腔風格的門派,就連現在在相聲界紅的發紫的郭德剛,離大師與藝術家也是相差萬里。首先郭的人品修養,這一關還沒有拿到入場券。說別的那都是扯淡。根據方方面面條條框框來說,牛群和馮鞏不能算大師級藝術家。

  • 8 # 北極雪兔94501305

    牛群說的相聲,雖然不錯,但相聲藝術家還行,大家還欠缺。馮鞏就歷害了,不但相聲說的好,小品也錯。馮鞏家氏顯赫,祖父馮國章,從小受家庭影晌。馮鞏離大家更近了一步,只能說是優秀相聲表演藝術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到家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