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849297827785

    流沙河原名餘勳坦,四川金堂縣人,生於1931年。早在解放前,他在成都二中讀書時,就是一個追求光明、酷愛文學的少年。他加入了進步學生團體“十月讀書會”,並在進步報刊上發表文章。新中國成立時他17歲,正在四川大學農化系讀書。他痛恨自己的地主家庭,決計脫離它而獨立生活,毅然輟學前往山區當了小學教員。

      流沙河的文學才華受到黨的重視,經作家西戎推薦,他被調到《川西農民報》工作,1952年轉入四川省文聯搞專業創作。這時他已是一名青年團員,他以他的赤子之心,寫了許多歌頌黨和毛主席的詩篇。

      “反右”開始,《星星》被指控為“反黨刊物”,《草木篇》則是最毒的“大毒草”。天真的流沙河以為這只是一場誤會,跑到西安避風。不久被勒令回成都接受批鬥,接著被戴上“大右派”帽子(時年25歲!),留文聯機關監督勞動,當“反面教員”。

      當他在西安“避風”時,正值成都市川劇團在該市演出。一天,一群年輕川劇女演員在驪山遊覽,忽然有人驚叫:“看!那個勾著腦殼散步的就是流沙河!”一雙雙目光投向他,其中一雙久久不能收回:想不到,“猖狂向党進攻”的流沙河,竟是位形容可憐的青年!她對他產生了同情。後來,又從一位老作家口裡瞭解到流沙河的為人,更為他感到冤屈,她設法接近他,給他一些安慰。這位女演員,就是後來做了詩人妻子的何潔。

      “文革”將要開始,報紙上已在點名批判“三家村”的時候,他被押送回老家金堂縣城廂鎮。唯一為他送行的人就是何潔。她同情他。她更愛他——愛他的氣質,愛他的人格,愛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

      回到老家勞動改造,流沙河當了一名鋸木匠,用大鋸將圓木鋸成板。三個月後,何潔突然出現在他面前。在當時,能夠和“右派”結婚可算是“幸運”的了,她卻拋棄了工作,從成都來到了縣城。她並非沒有想到當這種人妻子的艱辛,特別像流沙河這樣說來很可怕的人物,但決心永遠和他在一起。

      1966年農曆七月初七,是他倆新婚的日子;門外是揹著刺刀槍的武裝民兵,屋裡沒有一個客人;流沙河的老母做了一小碗紅燒肉,一家三人圍著小桌慶賀喜事。

      替人洗洗縫縫、當保姆,妻子盡力幫助丈夫,使他們的家生存下去。孩子快出生了,挺著大肚子,與丈夫並排站在一起接受“造反派”批鬥;孩子生下後,背在母親背上挨鬥。兒子鯤鯤6歲就“參加了工作”;隨父到木工廠做工。流沙河此時在做釘木箱的工,鯤鯤懂事,給爸爸打下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400防空系統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