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知易行難

    建議不要學中醫!因為中醫說最利害的人在古代,如華佗,扁鵲,李時珍等等。而現代醫學則認為現代醫學水平在不斷進步,未來更多的人類目前無法解決的疾病都將得到有效的醫治。現代醫學的進步是驚人的,不是傳統中醫可以相提並論的。個人認為中醫只能做為一些慢性疾病的輔助治療。現代醫學有標準,有雙盲測試,療效比較明確,相對而言比較容易學。如果是興趣愛好學中醫那也可以。

  • 2 # 桂花芳香77105282

    學中醫先要有懸壺濟世的心,即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之態度,這個是出發點。

    從循序漸進出發,先認識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辯證論治的基本特點。以後一步步深入:

    1.陰陽五行學說;

    2臟腑;

    3病因:

    4.四診:望聞問切;

    5.辯證施治;

    6.中藥及方劑;

    7.可能的話,學些針灸知識。

    以上是系統性的要求。

    可能要1――2.年的時間。然後學習張仲景的《傷寒論》。這本名著日本國研究最多最深入,並有《皇漢醫學》問世。

    為了提高興趣,可運用毛主席建立井崗山根據地的典範,讀《湯頭歌訣白話解》中幾條常用的背誦之。如:銀翹散;桑菊飲;董香正氣湯;保和湯;桂枝湯;等等。並讀《藥性賦白話解》能背誦些就背誦;《頻湖脈學白話解》中的浮沉遲數滑脈等。《舌診》中,注意:舌根屬腎舌尖心肺,兩邊肝膽中脾胃;並會初步鑑別正常,黃苔,白苔等。有了根據地,自己如果有感冒或輕度腹瀉等就可自療,無效時再到醫院診治。(這是我們幾個同學讀中山醫學院前的經歷,供參考)。

    入門易,深造難。有志於學習中醫的你,一定會成功的。

  • 3 # 使用者97058063854

    最好是童子功。從小背湯頭,經文,學習,練習養生。學校的學習成績必須優。古文從小就要學紮實,通透。數學物理必須優。進入大學認真學習。西醫的知識也必須學好。老傳統的學習方法和知識不能輕視,還要學精。如果從上大學開始接觸,就已經晚上,即使學到很多東西,也只能是越來越複雜。實踐運用中不能把複雜問題簡單化處理。武術氣功是要練的,沒有這種切身的養生體會,是不會領悟中醫的內涵的,理論再多也只是紙上談兵。

  • 4 # 遺郷墨客

    中醫志士們講說的都很好,學習中醫即簡單又難,普通中醫,一個合格的初中畢業生就能學會,先決條件是,必須深愛這行,要說難.深不見底。把普通中醫學好了,一樣可以診斷治療,維護四方。我是走過來的,我把我的學習方法講述一下,供愛好者參考。八零年前後,我買了一本《高等中醫診斷學》,新版。作者得有十幾個,現在這本書從我朋友家,如果有喜歡者,抽時間發個照片,那本書有兩公分之後,十六開版本,要看完這本書,需要三至四年時間,看到最後,前面忘的一乾二淨,就是全部背誦下來,到臨床診斷也是一竅不通。

    在中醫學中,首先確定目標,在這本書中,有陰陽辯證、八綱、氣血辯證、維分辯證、六淫辨證、經脈辯證、五行辯證等等.........。就這套辯證也能把學子們辯暈了,就是真能背誦下這些辯證來,也只能在講臺上宣揚一氣,或寫幾篇論文,不能實用。我學習中醫的目的是診斷與治療。怎樣才能學會診斷與治療?

    診斷就四種,望聞問切,望而知病為神,聞而知病為聖,問而知病為精,切而知病為巧,我不想當什麼神,也不想當什麼聖,只想一巧看病,就是切脈。在切脈中又有候脈,

    候脈:是浮取,等脈來。有句俗語,天氣不可測,只能等,也就是候天氣切地氣。切脈是中取和沉取,浮取能知神之在,沉取能知病之根,中取能知病之苦,只要學子們的手指敏感,每天尋摸二三十個脈象,不出仨月就能掌握脈象。學會脈象,再應對藏府,學會藏府辨症。此後學子們根據學得的脈象檢視本書中的案例,最好是跟老師,邊學習,邊實踐,從脈象上分析病理,在加空中學習湯頭歌加減,如果把這些學通了,就是一名很好的醫生,就可以診斷病情。這時再學習藥理,翻回頭去再看辯證,讀上兩句就能知道下文,。這就是普通中醫的學習方法,學子們只能作參考。只因理解異。.............

    在此處我隨時加點更新醫學知識,..........

  • 5 # 追尋往生

    學習中醫最好是中學前,初中以後讀了中醫的書會有兩種觀念在腦子裡打架、抬槓。民國早期以前中醫不會有這個狀況,大家都生活在傳統文化當中,以前基本上是學徒制又生活在傳統文化環境當中,更容易接受中醫理論。當今社會扁中醫的不少,確有本事的中醫也不多,這和學院的教材,意識形態理念有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多少人是被動佛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