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默默跟上
-
2 # 功德21
歷代皇家用瓷,州府官員用瓷都是官窯燒造,歷代改朝換沒有回收之說,當然民間遺留不少,只是歷慢長也損壞不少,只要你學習和悟牲到位,在大的古玩市場還是能見到的,本人己收歷代無款官百多件,由於無款識者也是很有限的。
-
3 # 使用者9610081418998
無人懂:管得嚴:真與假自愛學:歷史藝術不可再生造愛惜守護不多品:平庸之人見到也讚歎∵不愧為中國名片受世人惜愛…
-
4 # 大玩家711
謝謝,好問題。歷史是極其複雜的,各種可能性都會發生,一皇帝賜於,二官方有計劃處理,三清到民國轉換期的混亂,皇室成員偷出換錢,僕人偷出換錢,四故宮文物南遷,五戰爭等等。我曾收藏八件瓷品,我一直懷疑是宮裡留出,我問送貨人他說出自天水,甘肅天水偏避之地怎麼會此物呢?我查資料發現,1南遷文物曾在寶雞山洞存放過,2從寶雞向四川運輸時在川陝交界處汽車發生故障。這兩種情況在當時社會環境下都有可能溜向民間。我收藏的八件瓷器分別是,洪武青花松竹梅帶蓋大罐,高50釐米,青花呈黑色,有洪武年制銘文,火石紅底,一對。我送人了。萬曆五彩水澡魚紋罐,乾隆藍釉冰梅罐,都送人。留下元青花藍釉大罐高47釐米,鉻文內府。洪武黑釉松竹梅紋缸,款識為洪武二年五月二曰徐府造,乾隆茶葉末釉螭龍耳扁瓶高55釐米,是巳知最大的,呈色蟹青,六字篆刻款。
-
5 # 許446933039
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從城鎮到農村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哪裡都有城鎮建設,還有中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及高速路和高鐵等等一系列的基礎設施建設。所以必然也出土一些文物古玩,留存在民間數量無法統計的。
-
6 # 宣齋藝術館
汝窯,已重新洗牌,汝窯分汝官窯和汝民窯之分,汝官窯必落官款,汝民窯無款或落民款,百多款汝官窯,現藏我館。
極品“宋徽宗御玩”汝窯現身,此汝窯呈暗淡紫玫瑰色,名為“暗紋蓮花杯盞託汝窯”,在已知汝窯中極為罕有之顏色“暗淡紫玫瑰色”,底款刻有“崇寧元年皇宋官窯御玩”十字,即是宋徽宗崇寧元年御製之器物,杯盞託通高10.8cm,杯高6.4cm,口徑9.1cm,盞口徑14.6cm,高4.5cm。
此“暗紋蓮花杯盞託”釉如凝脂瓊露,瑰色溫潤,器型巧致雅絕,杯盞兩者結合嚴絲合縫,盞託內外釉色表裡光潔如一,盞託內部製作工藝是最高難度的,但此盞託內部上下釉色均衡,釉面光滑細膩入微,是爐火純青的工藝境界,一絲不苟一毫一釐都是極致工藝,巧奪天工之器,胎質細潤順滑,細膩柔軟,似嬰兒肌膚,器型規整,其製作工藝超凡,蓮花杯表面暗刻蓮花紋,底見三芝麻花細小支釘,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肥潤,溫潤而柔和,歷經千年,釉色更是溫潤自然,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汝窯之固有特點, 通器臻善,極致完美,當屬汝官瓷中頂級罕見極品。
此汝瓷造型古樸大氣,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讚譽,隨光變幻,尤以此暗淡紫玫瑰色更是罕見之頂級尤物,“宋徽宗御玩”的汝窯更是與眾不同。
北宋汝官窯必有落款,沒有落款的必不是汝官窯。有落款的汝窯也未必是宋汝官窯,那是屬偽品,這就要看該器物的製作工藝水平而論,只有北宋汝官窯其各項製作工藝才是“登峰造極”之器皿。
世界館藏的汝窯其實也全部是從民間捐贈或購買所得,有些人言之鑿鑿民間無汝窯?這是對先輩藝術結晶的大不敬。目前市場上的汝官瓷十分稀少,也決定了它與眾不同不菲身價,它的稀有程度更是獨一無二,橫比所謂傳世數十件的汝窯,更是鶴立雞群,誰與爭雄,當屬汝官窯精品之冠。
▲ 真正極品“雨過雲破天青色”宋徽宗御玩汝官窯,明天釋出敬請關注
林衡一生致力專研歷代失佚名畫、真宣、汝官窯,柴官窯,已發表數百篇文章論文。
-
7 # 使用者高遠
我看過一個英國八國聯軍的軍官回憶錄,其中描述說中國圓明園文物全被八國聯軍掠奪一空,是個歷史騙局,八國聯軍最多把園明園中的十分之一拿走了,其餘十分之九是中國自己的土匪搶劫或砸毀了…我在沉思,這些文物去哪裡了…故宮的文物從哪裡來的?民間?…
-
8 # 煙雨杏花江南
民間應該會有大量留存官窯瓷器,窯工私留下少量官家挑剩下應毀損而沒毀的,盜墓流出來的,祖上是高官皇上賞賜經過數代家道中落變賣。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
-
9 # 九石山莊莊主
清代官窯器,民間沒有!查查清宮舊檔從未丟失過!清代歷朝從無將官瓷(書款)器陳列於各宮各殿!(雙圈)除外!最後一帝家屬單夾帶軟片出官,何能夾個大瓷瓶!帶款識官器都在臺灣!大陸民間有官窯器?做夢!(編吧!人瘋了就全信以為真!)惡人做了壞事不追也會跑!
-
10 # 夢翔509
民間官窯肯定有,但是鳳毛麟角。但有些人不知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指鹿為馬,混淆視聽,把個文玩市場搞得烏煙瘴氣,實在可悲,可嘆!
回覆列表
官窯瓷器流入民間有幾種情況,宋元以前是皇家託制在地方名窯訂製成批,窯廠在同一時期生產的貢瓷都稱官窯,在上貢一定數量,留下來的一部分,元,明以後皇家指定有年款和堂號及官家富商託制,以官窯等級的工藝燒製的都稱官窯,選送剩餘的小部分會留下窯廠,還有兵荒馬亂,新老朝代接換時或被宮中大臣官員帶出流入民間,最明顯在元未明初少數民族和漢族交接之時,樞府釉,和不帶款的官商訂製的青花瓷流入民間,還有清未民國在八國聯軍浸入中國,大批從皇宮流落外國或宮女,官員自己轉移的都為數不少,所以在民間是有部分官窯瓷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