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恬然滋味
-
2 # 骨灰級王者粉
一、李鴻章,家境很好,是一名官二代,早年無志,生活奢靡。後來因科舉落榜,以其父和曾國藩的交情而拜在了曾國藩門下,所以說曾國藩對他有很大的恩情。可是後來曾國藩因“天津教案”事件而失勢時,他卻開始了他的權傾朝野之路。當然也許這其中有什麼無奈我們無法得知。而在李鴻章逝世後,其家族的田地高達257萬畝,超級大地主啊!
二、但有點無法否認的是,在晚清帝國搖搖欲墜的時候是他撐起了晚清的半壁江山。比如我們有時只看到他所簽下的所有不平等條約但我們卻沒想到這已是他最大的努力。(大家可以去查一下,甲午戰爭之後他去日本談判在未籤馬關條約之前所做的努力)
三、歷史已是歷史,是非功過,我們都要實事求是!
-
3 # 專業幹活人事
李鴻章就是裱糊匠,一生對大清這棟破樓進行糊補。
師從曾國藩,組建淮軍鎮壓天平天國,捻軍,看出中國強敵多來自海上組建現代化海軍。
大力發展洋務。擴建江南製造局,擴建金陵機器局。接管天津機器局,中國近代早期的四大軍工企業中,李鴻章一人就創辦了三個,已如他自己所言“練兵以制器為先”。督辦創立了“輪船招商局”。創辦了河北磁州煤鐵礦、江西興國煤礦、湖北廣濟煤礦、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山東嶧縣煤礦、天津電報總局、唐胥鐵路、上海電報總局、津沽鐵路、漠河金礦、熱河四道溝銅礦及三山鉛銀礦、上海華盛紡織總廠等一系列民用企業,涉及礦業、鐵路、紡織、電信等各行各業,支援鋪設中國第一條電報電纜線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間開通。由於李鴻章的主持和參與,洋務派創辦了中國近代第一條鐵路、第一座鋼鐵廠、第一座機器製造廠、第一所近代化軍校、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等。有曾國藩和李鴻章共同創造的安慶內軍械所。
這些都積極的,李鴻章給人最大詬病就是甲午北洋,淮軍戰敗,赴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八國聯軍佔領北京簽訂辛丑條約。根據收集的資料,李鴻章一生簽訂了30多個條約,由李鴻章作為清政府代表與列強簽定的不平等條約有:1876年9月中英《煙臺條約》;1884年5月中法《會議簡明條款》;1885年4月中日《天津條約》,同年《中法新約》;1895月中日《馬關條約》,同年11月,中日《遼南條約》;1896中德《膠澳租借條約》,同年中日《遼南條約》;1896年3月,中德《膠澳租借條約》,同年6月《中俄密約》;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條約》;1901年9月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等。
實際滿清後期朝廷只有李鴻章一人能與列強外交周旋,換別人給人家賣了還在給人家數錢了。有些條約人家只認李鴻章,其他人來了沒用。
在電視劇走向共和中李鴻章的評價很客觀,不管是做洋務,組建海軍,都是為了封建統治的維護者。大清這座破樓要面對的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國家的發展富強不是一個裱糊匠能解決的。
東方的俾斯麥卻得也就是給國家換地基的心
-
4 # 漁耕樵讀
梁啟超在李鴻章逝世那天的評價
1.李鴻章與霍光有霍光的權位,沒有霍光的魄力。
2.李鴻章與諸葛亮作為儒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忠臣,與同時有這五項的諸葛武侯比。李鴻章做的事情沒有諸葛亮成功,但是他得到的卻比諸葛亮多。
3.李鴻章與郭子儀李鴻章和郭子儀相比都是平定叛亂,但是平定叛亂只是李鴻章的一部分,郭子儀平定叛亂後就再無其他事了,所以在這件事情上郭子儀不如李鴻章。
5.李鴻章與秦檜俗儒總是拿李鴻章和秦檜相比,特別是中法,中日戰爭後。若是市井野人說這些話,那我無話可說,若是名士宿儒,則如狂吠耳。
6.李鴻章與曾國藩韓信之於蕭何也。曾國藩是儒者,天姿遠不如李鴻章,但是知道激流勇退。
7.李鴻章與左宗棠左公開拓進取,李鴻章善於忍耐。在洋務上,兩人能力不相上下。左公早逝十幾年,所以保住了名聲。而此後的誹謗都由李鴻章一人承擔,這是左公之福啊。
8.李秀成和李鴻章李秀成在用兵,政治,外交上都不輸於李鴻章。但是李秀成卻失敗了,這是天命啊。李秀成不殺趙景賢,禮葬王有齡,鴻章乃紿八王而駢戮之,李鴻章德行有虧啊。
9.李鴻章與張之洞張子洞怎麼能和李鴻章相比呢,李是實踐的人,張是浮誇之人。李最不好名,張最是好名。張處處為難李,但是說的事都做不成。李說張書生之見。虛驕狹隘,殘忍苛察,較之李鴻章之有常識有大量,尤相去霄壤也。
10.李鴻章與袁世凱今後承繼李事業的人一定是袁,袁方今壯年,剛,初膺大任,還不能對他蓋棺定論。但是袁功名心太重,有氣魄敢為破格之舉,或許會超過李吧。其心力,其材資,現在還不清楚,但是能承繼李事業的除了他還有誰呢?
11.李鴻章與梅特涅奧地利宰相梅特涅,十九世紀第一大奸雄。歐洲大陸之腐,都是這個人的問題。這個人和李鴻章有點像,但是梅比李有魄力有能力。梅操縱歐洲群雄,李連北韓都搞不定。
12.李鴻章和俾斯麥有人說李是東方的俾斯麥,這是太抬舉他了。李鴻章和俾斯麥差遠了,軍事上俾斯麥勝得都是外國,李只能勝同胞。以內政論,俾斯麥能把一盤散沙建立成一個世界強國,李卻把中國變成了不入流的國家。以外交論,俾斯麥聯奧意為之用,李聯俄反而中了俄的陰謀。這不是以成敗論英雄,李卻是和俾斯麥差的太遠了。
13.李鴻章和格蘭斯頓李和格無一相類似,格專強在內治,李強於外交。格有道之士,李功名之士。
14.李鴻章和梯也爾巴黎簽署城下之盟時,庚子賠款的李鴻章都忍氣吞聲,但是梯也爾僅一次演講就籌到了賠款數,十年後又使法蘭西列為一等國。李卻為籌款所累。
15.李鴻章與井伊直弼幕府重臣井伊直弼知閉關不可,欲師夷長技以自強。當時很多人反對,但是井伊直弼用武力鎮壓。於是他被刺死在櫻田門外。其才可敬,其遇可憐。李和他的情況類似,但是李面對的可能更難些。井伊橫死,而鴻章哀榮,其福命則此優於彼焉。然日本興也,中國如故。
16.李鴻章與伊藤博文李鴻章與日相伊藤,中日戰役之兩雄也。以敗論,自當右伊而左李,雖然,伊非李之匹也。日本人常說伊藤是運氣好,其實也不全是運氣。日本有伊藤能力的人不下數百人,而中國在李的同輩中沒有比李強的。又不能為李糾錯。
-
5 # 王榮聯1
李鴻章是晚清重臣,他的一生與晚清國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為了晚清這艘破船,為了慈禧的臉面,李鴻章活像一個裱糊匠,哪兒破了漏了壞了,他就奔向哪兒裱糊一下,疲於奔命,鞠躬盡瘁。早年他操練淮軍,驅趕太平軍。中年他積極參與並領導洋務運動。晚年他苦心經營北洋水師,建立近代海軍。但李鴻章給後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莫過於由他代晚清政府簽訂過的二個影響極大的條約,即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與八國簽訂的《辛丑條約》。條約剛簽定,墨跡還未乾,李鴻章便吐血而亡。就是這二個條約,成了李鴻章的名片,上面赫然寫著賣國賊。好像晚清的那些破事爛事,全是他李鴻章一人所為。近現代史上許多有識之士包括李鴻章的同僚,無不欽佩李鴻章治國治吏,經營實業,操辦軍隊,外交瀚旋等方面的功績,但若要書寫晚清歷史功過,卻又不得不把李鴻章拉來背黑鍋。終其李鴻章一生,忙碌而不討好,悲壯又淒涼。李鴻章真是生不逢時,歷史讓他遇上了夕陽西下的晚清。
-
6 # 程氏子
曾國藩評價:好為官!左宗棠評價:國賊也,可媲美十位法國將軍!當時的文人評價:宰相合肥天下瘦!當時的伶人評價:楊三已死無蘇醜,李二先生是漢奸!
李鴻章是清末貪汙影響最惡劣的官員,也是任人唯親的代表!他出仕時李氏不過小小的家族,等到甲午時已一躍而成清末有數的家族,田連阡陌華廈萬間,奢靡腐化不下王侯!
我只說一件事,大家就知道他的性質!甲午戰爭時,清廷一年的海軍軍費是八百萬兩白銀,南洋就是個添頭,北洋拿了絕對大頭!北洋號稱窮的數年沒有添置一艘軍艦,炮彈都買不起,我就想問問錢去哪了?北洋海軍用的煤眾所周知是出自李鴻章名下的開平煤礦,用的是高價買來的煤渣,而同一時期日本艦隊用的卻是同一個地方低價進口的精煤!北洋海軍用的炮彈本是進口的開花彈穿甲彈,但是後來說是進口的,實際上卻是從國內買來的,開花彈換成裝沙子的穿甲彈,裝沙子的穿甲彈換成全沙子的實心彈,就連這樣還不好好弄,連炮筒都塞不進去……,而這軍械局也是李鴻章創辦的!更有甚者北洋海軍上下將領士卒吃喝嫖賭抽樣樣在行,連難得一次的李鴻章親自視察都能被抓個正著,這是軍紀得有多差啊!
最可笑的是走向共和將甲午慘敗的緣由歸給翁同龢,實際上翁剋扣的是北洋的新添款項,八百萬兩白銀的海軍經費是雷打不動!而這樣李鴻章還有各種要求,可笑的是李鴻章送給一個小妾的別苑造價一百萬兩(現在還儲存在江蘇),送給慈禧修圓子起步就是三百萬兩白銀,自身明面上的身家就有數千萬兩白銀,而北洋海軍最強鐵甲艦定遠號賣到中國也才一百七十萬兩白銀!
都說李鴻章是給慈禧背鍋,沒有他也還會有張鴻章,我只能說那為什麼不是李精衛賣國為何是汪精衛賣國呢?汪精衛的手下就不是漢奸嗎?我只知道的是自太平天國以來,清朝日薄西山一天不如一天,李鴻章卻一路升官發財!有他參與的對外戰爭全部失敗,有他參與的不平等條約全部簽訂,有他在的時候列強不愁沒便宜可佔,光他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就有盡三十條,背鍋……呵呵!
李鴻章後人以李鴻章紀念館的名譽投資拍攝走向共和,所以什麼三大偉人東方俾斯麥都出來的,黑鍋都給了慈禧和翁同龢,似乎沒有他們老李就能蕩平東瀛踐踏八方,可笑的是有了他,清廷差點還把新疆給丟了!
真的希望那些一口一個敬仰的多看點書,真的!高陽先生曾說過,願意和任何人就李鴻章賣國做個辯論,可惜無一應戰!這年頭連尚可喜都能成為明末第一完人了,還真是自由世界怪事多!
-
7 # 召喚歷史
應該是基於“眾口難調”的原因,歷史上幾乎每一個“名人”都是有爭議的。即使是“精忠報國”的岳飛,也因鎮壓農民運動讓人詬病,即使是壞的很執著的秦檜也因自成一體的書法值得稱道(只是不想說而已)。所以,一體兩面,保持客觀,這很重要。李鴻章在中國近代史上,就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名人”。重要到什麼程度?用朝廷的話說是:“再造玄黃之人”,用梁啟超的話說是:“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幾無一不與李鴻章有關係”,史書中的評價是:“獨立國事數十年,內政外交,常以一人當其衝,……近世所未有也”,外邦對他的評價是:“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足見其地位之重,影響之巨。影響深遠的主要有三件大事: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簽訂條約。逐一簡述。太平天國運動聲勢浩大,如火如荼,直接威脅滿清的統治地位。李鴻章的“淮軍”充當了排頭兵的角色,衝鋒陷陣,連戰連捷,一手製造了蘇州殺降慘案。平滅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其大功一件。有人說,李鴻章的手上沾滿農民獻血,是劊子手,沒錯!但是,從他的角度看,忠於國家,堅持陣營,救國於危難,有錯麼?林則徐,岳飛不也有類似的經歷麼?鴉片戰爭的失敗,喚醒了一部分積極思變的進步人士,開啟了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師夷制夷”“中體西用”的程序。甲午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以失敗告終,但是,洋務運動中,為“自強”創辦了軍事工業,加強海防軍事,為“求富”創辦了民事工業,為求發展,創辦了新式學堂等,這些都是非常積極的一面。李鴻章功不可沒!據統計,李鴻章一生代表清政府簽署了30餘次條約。以1895年的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的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為代表,割地賠款求和,喪權辱國。賣國的事實已備,但黑鍋絕不是他一人扛的了的。如果給其打造一個相對客觀的標籤,應該是:從民族感情出發,他是劊子手,賣國賊,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他不乏開拓進取之心,行改革創新之事,從清政府角度考慮,他稱得上“柱國之臣”。梁啟超對他的評價:“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
8 # 悠悠中華魂
李鴻章的職場啟示錄。官越大越好,權越大越好,勢力越大越好。錢財越多越好。國家權益可以一味妥協腿讓,只要權勢在,自家家底在。自己具體經辦的國家重大核心利益受到損失,執行力不重要,自己無責,因為都是最高統治者簽字的。最高領導人只要簽字,經辦人和執行具體國家事物的自己就是背鍋的,是無責的。這就是李狗後代和李粉一貫思路。
回覆列表
李鴻章。!? 末世之能臣。 含垢之忠臣。 遺羞之重臣。 李鴻章。!? 一代之傑出者。 救危圖強者。 悲愴之人。 李鴻章的老師曾國藩論及大清之未來,言盼己早死。其悲若此! 李鴻章心之悲苦超過其恩師曾國藩十倍矣! 報效國家不是說的,看的,想的,是實實在在乾的!各種形式實實在在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