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這些歷史要讀

    真實的紂王也許並非真如後世史書寫的那樣,是個殘暴不仁的暴君,而是被周朝刻意抹黑和醜化的。

    事實上,紂王即帝辛,他在位之初,商朝所面臨的,是一個內憂外患的困難局面。但帝辛即位後,對內一方面打壓宗親貴族勢力,鞏固統治;另一方面又重用能臣費仲,鼓勵農桑,大力推廣牛耕與灌溉排水,使商朝的社會生產得以提升,百姓生活得以改善。

    在鞏固統治後,帝辛在開疆拓土上又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當時,面對東西兩面作戰的困境,紂王先是把王女嫁給姬昌,並對身後的周採取懷柔之策,進而維持了商朝後方的穩定。之後,帝辛就把精力全部集中到東線。

    在帝辛的努力下,商朝大軍接連打敗盂方、夷方、人方等強大東夷部族,讓商朝的疆域一度拓展到達僱(今山東鄄城)、齊(今山東淄博)等地,讓華夏文明的勢力得以進一步東擴。

    因此,不論是內政還是軍事外交上,帝辛都對商朝,乃至整個華夏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可惜的是,就在紂王全力東進之際,身後的周卻伺機而動,接連消滅周邊諸侯擴充勢力。然後,又趁商朝後方空虛之機,聯合歸順自己的諸侯勢力從背後偷襲商朝,並最終攻下朝歌,是紂王帝辛因此身死國滅。

    但是,周朝由於自身實力的不足,不得不靠著占卜玄學,將自己包裝成天子,使得占卜玄學在華夏盛行。同時,周朝又只能依靠大量的分封來維繫統治。

    事實上,與商朝相比,周朝不論是科技文化,還是政治統治上,都算是上古華夏的一次倒退。

  • 2 # 秦皇漢武

    紂王只是殘暴,但卻並不昏庸,反而可以稱得上是“雄才大略”。

    為了從後世史家過分的加工中剝離出可靠的資訊,還原一個真實的商紂王帝辛,我們需要一一進行分析。

    《牧誓》中記載,周武王伐商的理由是“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史記》記載說“帝紂好酒淫樂,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即史書認為紂王是個驕奢淫逸,聽信婦人之言,不敬上天的昏君。

    不過,早在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自貢就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顯然,連周朝的明白人都知道,後世的人是因為厭惡紂王,以至於把天下所有的壞事都歸咎於紂王所為。

    就連《史記》在描述紂王的形象時,也是相互矛盾,上面說他好色昏庸殘暴,接下來又說“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

    1、關於不敬上天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商朝是以崇拜祖先為中心的,商王們從來都不相信“上天”,紂王的曾祖父武乙還曾做了個木偶,謂之“天神”,然後還用箭射之,謂之“射天”。而周朝恰恰相反,周族的祭祀物件主要就是“上天”,所以在滅商之後,周人以自己的祭祀標準去衡量紂王,自然認為其是個不敬上天的昏庸君主。

    2、關於聽信婦人之言

    婦女地位的下降,那是儒家思想統治之後的事了,而在商朝,婦女有自己的財產,可以參與政事,這本就是很正常的事,如武丁的妻子婦好就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女統帥,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3、關於酒池肉林

    這個明顯是後世編排給紂王的,因為西周的所有文獻中都沒有提到“酒池肉林”,直到戰國晚期才在《呂氏春秋》中出現“酒池”,西漢時期的《史記》才出現“肉林”一說,如果紂王如此驕奢淫逸,滅亡商朝的周人應該大書特書才對,怎麼會到了西漢才有“酒池肉林”一說?

    既然上面提到的幾個貼給紂王的標籤是假的,那麼真實的紂王是什麼形象呢?

    1、殘暴

    這個確實是真的,但並不是紂王的“專利”,因為商朝正處於奴隸制發展頂峰,作為奴隸主之主的商王,對於奴隸和反對勢力往往都是最殘忍的方式對待,大規模人殉那都是司空見慣的,這一點從甲骨文人祭的卜辭和後世考古都能驗證,河南安陽的婦好墓中就有大量的人殉。

    2、改革者

    紂王繼位時,商朝正在走下坡路,奴隸不僅要承擔日益繁重的工作,而且還要隨時被貴族人殉,因此引發了激烈的社會矛盾,努力反抗不斷。但當時的舊貴族守舊派依然抱著舊典刑禮樂不放,而紂王則大膽進行改革,《尚書》記載,紂王“卿卿師師非度”(卿士眾長等官員的任用都沒有按老制度執行),而是大量啟用了下等階層的人。但這一行為也遭到了舊貴族們的強烈反對。

    3、性格剛愎自用

    “材力過人,手格猛獸”,造就了紂王剛愎自用的性格,這一點可以從他處理九侯、鄂侯、西伯侯、比干、微子等勢力的方式可以看出,不僅沒有拉攏,反而採取了嚴刑峻法來維護統治,結果迫使諸侯倒向了周人。

    4、開疆拓土者

    紂王繼位後,將主要軍事力量都用來對黎人和東夷的征服上,而從未將西邊的周人視為威脅,所以,當週武王帶著諸侯聯軍伐商時,商軍主力依然遠在東夷,無法回援,但紂王還是選擇親率軍隊抵抗,但可惜戰敗亡國。

    以上,便是紂王應有的真實形象。

  • 3 # 中孚鑑

    紂王,是商朝的亡國之君,他歷來是被說成是一個暴君,而暴君和昏君都是不好的名聲,但是暴君和昏君還是有所不同的。昏君是荒淫無度、昏庸無能。而暴君雖然殘暴不仁,卻有時也會推行有利的政策。

    歷來商紂王就被說成是一位沉迷酒色、好大喜功、加賦重刑之人。最終商被周武王所滅,商紂王也落下了國滅身死的下場。而商紂王和夏桀一樣,都是暴君的代表人物。

    商紂王本人天資聰慧,又很有口才,他的接受能力很強,同時商紂王也頗有力氣,能和猛獸相鬥。因為他有很好的口才,所以他可以用他的口才反駁大臣的建議,同時他用他的口才也可以掩飾他自己的錯失。

    但是他卻沉迷酒色,加重稅收,商紂王的所作所為讓百姓對他很怨恨,因為他的殘暴,有的諸侯就反叛於他,而商紂王並沒有因此改善國政,反而加重刑法,想透過刑法也鎮壓反對他的人。而他這樣做,不僅沒能改變局面,反而更加加重了人們對他的怨恨。

    同時商紂王又任小人而遠賢臣,他用費仲等人,這些人都是阿諛奉承、貪圖享樂、進讒言之人。如此讓很多賢臣遭到悲慘的下場,或離商紂王而去。比如比干、商容等人,不僅有才德,而且深受百姓的愛戴,但是商紂王卻不信用他們。

    因為商紂王的殘暴,所以天下諸侯慢慢的都歸附於周室,後周武王伐紂,最終在牧野之戰,周軍打敗商紂王的軍隊。商紂王也落下了身死國滅的下場。

    當然商紂王雖然身死國滅,但他也並非一無是處的,因為他的那個時期,雖然對外屢屢用兵,是他窮兵黷武的表現,也給當時的百姓帶來痛苦、負擔,同時也消耗了商朝的國力。但是卻平定的夷方,這時得以將中原文化向淮河、長江流域傳播,同時也奠定了之後統一的規模。

    而商紂王一直被認為是罪行非常重的,其中這有逐漸累積和附會的原因。因為商紂王本身是殘暴的、是亡國之君。所以後來也會把一些不好的事加在商紂王身上,慢慢的商紂王就變成了一個罪行極重之人。

    比如曾有列出商紂王的罪行,但卻有不同。如出於《尚書》六項,到戰國時期增加了二十項,但西漢時增加二十一項,到東晉時又增加了十三項。所以流傳下來的就是累積起來的。因此他也一直是一個殘暴不仁的形象。

    當然不管如何,商紂王始終是亡國之君,雖然他的罪行是累積而來,但他始終也是一個暴君。他在位期間,雖然之前商朝的統治已經開始動搖,但是他卻不修德政,從而怨聲載道,最終商朝走下了滅亡。商紂王暴君和亡國之君的形象也被流傳了下來。

  • 4 # 小龍美眉的可愛小粉絲

    歷史評價最慘的帝王:清雍正.隋楊廣.商紂王,都是有大作為的!評價最高的唐宗宋祖……,實際碌碌無為嫖娼成性。這是真實的身後事後人所評所說

  • 5 # 姞雪心

    紂王傳說是周朝給子受同學的諡號,屬於惡諡。

    但這個說法目前沒有文物文獻支援,發哥表示,你們自己的腦補產物,別賴我老姬家。

    從各方面來看,歷史上的紂王不太像昏君,但一定是暴君。

    而商朝的滅亡也不能算在子受頭上,可以說是一個歷史累積的結果。

    帝辛其人與商朝背景

    子受為帝乙三子,嫡長子。

    其名一說受,一說受德,子為姓,先祖為帝嚳後裔,而帝嚳為黃帝后裔,簡單來說,可以算是黃帝后裔

    敲黑板,“黃帝后裔”這點很重要。

    要知道,從五帝到夏商周,除了帝舜,所有的帝王先祖都是黃帝血脈,至少號稱先祖出自黃帝血脈

    而帝舜,雖然是因帝堯禪讓得位,但帝舜的兩位妃子是帝堯的女兒,也就是帝舜是帝堯的女婿,帝舜的孩子,也可以算是帝舜的後裔。

    要知道,在先秦之前,尤其是夏商周之前,母權和父權是並存的,所以,只要家族有勢力,這一家中無論男女,都有可能掌握權力,也都算這個家族的血脈。

    為什麼會這樣?

    有個很直觀的原因是,人口少。

    在人口少,需要大大解放生產力的情況下,女性一定會參與到權力中去,就算是商朝,婦好這樣級別的女性領主,還有上百號,只不過婦好墓出土了。

    禪讓選賢與傳位之亂

    以上,基於父權母權並存的情況,儒家口中推崇的“公天下”禪讓制,其實也是在一定的大家族範圍內,選取繼承人的,只不過範圍比較大,可以選“賢”。

    可惜的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

    這樣的禪讓可以選“賢”嗎?

    一定程度上可以,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賢”的標準是什麼?

    很多黃帝后裔,部落領袖都覺得自己很“賢”。

    那到底誰“賢”?

    無解,無解那就打唄!

    因此,每到權力更替,就會天下大亂,從黃帝到夏之前,無數的神話故事可以看出,每次權力更迭都是大戰。

    比如炎帝權力轉移到黃帝時,蚩尤不服,打服。

    再比如黃帝權力移交給顓頊時,共工不服,打服。

    這些大戰在神話中伴隨而來的總是各種災難,諸如不周山倒了,天上十日並出,世上沒那麼多神話,這些災難的身後背後其實就是權力的戰爭。

    到商朝晚期,人口才400萬。

    400萬人口,我們今天一個直轄市就有2000萬常駐人口。

    因此我們可以想象,戰爭一次次下來,人幾乎都要死絕了,因此,到了夏朝,開始確立了只在一個嫡系家族內傳位。

    只在一個嫡系家族內傳位也是有問題的,我們目前所知的嫡長子傳位是周朝開始正式確定下來,但奠基是在商朝奠基的。

    商朝曾有九世之亂,就是因為傳位。

    諸如兄終弟及,再有叔叔傳給侄子之類的,雖然在一個嫡系家族內傳,但還是不免紛爭不斷,再加上那段時間,自然災害頻發,商朝不斷遷都,整個國力不斷消耗。

    子受本身也是歷經了傳位的鬥爭,作為嫡長子,他頭上有兩個哥哥,還有年富力強的王叔,沒錯,就是《封神演義》裡的比干

    比干王叔的實際職位是殷太師,因此《封神演義》裡是把比干拆了一半出來,塑造了殷太師聞仲這樣一個虛擬角色。

    實際上,到了商朝晚期,大家也逐漸接受嫡長子繼承製,但是,帝辛覺得還不行,王叔當太師太過危險,所以要分權。

    因此武王討伐帝辛時,有個理由就是帝辛疏遠驅逐貴族親戚。

    這個罪名在我們今人角度看是很可笑的,但在商朝,甚至還沒有一套完善的官僚系統以及選拔標準制度前,帝辛這樣做法太超前,太武斷,也容易讓朝綱紊亂。

    酒池肉林與母權退位

    在婦好墓出來前,最冤枉的人是妲己。

    在婦好墓出來後,我們才發覺女性執政在商朝是一種常態。

    但是,還是權力的問題。

    權力的交接不可能使用兩套班子,尤其是商朝時期,國家制度都沒個像樣的雛形,以父權形式傳遞,還是母權形式傳遞,絕對是個生死或者死亡的問題。

    很多我們今天看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在古代資訊溝通效率低下,生產力低下時,都是問題。

    那麼,為了統一權力交接方式,父權傳承對於母權傳承必然有壓制,從經濟到軍事。

    因此武王數落帝辛的罪狀就有聽婦人言,言下之意就是帝辛沒有完成消滅母權的大業。

    今人眼光看武王有“直男癌”之嫌疑,但以當時的情況來看,保持一種權力更替在那個時代可能是一種進步。

    那時的帝辛和妲己算是站在了時代的對立面。

    至於酒池肉林,我在相關題目下做過解答,鹿臺是個長達三代之久的軍事工程,並非是給帝辛享樂用的,肉林是製作軍糧,酒池是釀酒埋酒罈的大坑。

    還是我們說的,商朝人口少,生產力低下,這樣的工程絕對是殘虐老百姓。

    也因此,帝辛是暴君,還是英明,就看你是不是站在老百姓生存角度去看。

    作為一個老百姓,雪心覺得帝辛雖然智謀勇力超絕,但對於老百姓,他是一個暴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芬蘭有哪些有名的音樂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