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之聲天津
-
2 # 胡鈺藥師
關於新生兒的聽力損失,每1000名活產兒中大約就有1-2名新生兒會發生顯著聽力損失。因此,需要進行新生兒篩查,這樣可較早的發現聽力損失,從而較早期干預,比如使用助聽器及語言和言語治療。早期檢測和干預(10個月月齡內)可改善語言發育。
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寶寶包括:
●入住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2日以上者。出生過早或有其他健康問題的新生兒可能入住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
●有兒童期聽力損失或其他導致聽力問題的疾病的家族史(考慮遺傳原因)。
●一側或雙側耳朵外形異常者。
●感染。
●嚴重黃疸。
篩查新生兒聽力損失需要透過2種測試:
1.聽覺腦幹電位檢查(ABR)。進行這項檢查時,醫生會把3個叫做“電極”的小裝置分別放在孩子的前額、頸後和耳後,電極連線著一臺機器,該機器可測量孩子腦部對“咔噠”音的反應。
2.耳聲發射(OAE)。進行這項檢查時,醫生會將一個小麥克風置入孩子耳內,該麥克風可產生聲音(咔噠音或語調),並測量從耳蝸反射回來的聲波。
具體方法通常是,僅對未透過初始篩查測試(其中一種)的寶寶進行第二種測試篩查,且僅兩個測試都未透過的寶寶才轉診進行聽力評估。
在時間上所有新生兒應在1個月月齡內接受篩查。未透過篩查的所有嬰兒應3個月內進行聽力評估。在6個月月齡前對嚴重聽力障礙的嬰兒進行干預。有時候,聽力篩查結果正常也不能完全讓人放心,透過新生兒篩查但有聽力損失危險因素的嬰兒仍然應在24-30個月月齡內完成聽力評估。
-
3 # 海之聲助聽器江岸中心
新生兒聽力篩查原始的概念是採用電生理技術將有可能存在聽力障礙的新生兒在出生後一週內篩選出來。目前所指的含義是指以新生兒聽力篩查為基本的系統工程專案,包括篩查前的科普宣教和篩查告知、篩查環節(含初篩和復篩)、篩查結果告知和解釋及其隨後的聽力測試、診斷評估、干預康復和隨訪等諸多環節組成。
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流程 流程包括篩查前的科普宣教和篩查告知、篩查環節(含初篩和復篩)、篩查結果告知和解釋及其隨後的聽力測試、診斷評估、干預康復和隨訪等諸多環節組成。 篩查前的宣教和告知
有助於普及兒童聽力保健知識,提高父母參與新生兒聽力篩查的積極性和依從性以及知情同意。 篩查
首先用瞬態耳聲發射初篩,未透過者在出生後42天內再用自動聽性腦幹反應復篩。
篩查結果的告知和解釋
向父母告知聽力篩查的結果之前,應核對接受聽力篩查兒童的基本資訊。聽力篩查的結果只有透過與轉診兩種。對需轉診的兒童,需向其提供轉診的具體程式和地點等相關資訊,執行聽力篩查的人員需在記錄上簽名。此外,應該全面地向父母告知和解釋聽力篩查結果。
聽力測試和診斷評估
聽力篩查陽性的兒童應在篩後的1月內,最晚不超過3月內接受聽力學的全面測試診斷評估,明確是否有聽力障礙。若確診兒童有永久性聽力障礙,應向父母提供後期干預和康復的相關資訊。
聽力障礙兒童的干預和康復
對確診為永久性聽力損失的兒童,應在6月齡內接受干預。包括聽覺輔助裝置和醫學干預以及聽覺和言語康復。
隨訪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發現有針對性聽力損失的嬰幼兒,對於平均聽力損失小於30-40dB HL的新生兒,用常規的OAE和AABR難以檢出;另外有些聽覺障礙疾病(如:聽神經病),單用OAE難以查出;新生兒聽力篩查對兒童遲髮型聽力障礙無效,因此對聽力篩查已透過,但是存在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嬰幼兒應隨訪。
-
4 # 武漢北斗星兒童醫院
想要儘早瞭解新生兒是否有先天性耳聾,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極其重要的。所謂新生兒聽力篩查就是指,對每一個新出生的小兒,在住院期間進行的聽力學檢測。根據檢查結果,將受試者分為透過篩查和未透過篩查兩個群體。未透過篩查的人群為可疑聽損傷人群,必須接受進一步的檢查,最終確定是否真正存在聽損傷,以及聽損傷的程度和性質。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透過耳聲發射、自動聽性腦幹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技術,在新生兒出生後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客觀、快速和無創的檢查。一般僅用5~10分鐘就可以完成測試。新生兒在出生48小時以後,要接受初次聽力篩查,未透過初篩者,在42天左右接受聽力複查,42天覆查仍未透過者,在3個月左右進行聽力診斷性檢查。確診為聽損傷的患兒應及時到醫院的專科進行相應的醫學干預。北斗星兒童醫院祝你早日康復,三甲名醫在身邊,健康問題可加微信bddxxb諮詢。
-
5 # 宜興助聽器驗配師
如何及早診斷小兒先天性耳聾呢?
您好,新生兒聽力篩查對每一個新出生的小兒,在住院期間進行的聽力學檢測。根據檢查結果,將受試者分為透過篩查和未透過篩查兩個群體。未透過篩查的人群為可疑聽損傷人群,必須接受進一步的檢查,最終確定是否真正存在聽損傷,以及聽損傷的程度和性質。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透過耳聲發射、自動聽性腦幹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技術,在新生兒出生後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客觀、快速和無創的檢查。一般僅用5~10分鐘就可以完成測試。新生兒在出生48小時以後,要接受初次聽力篩查,未透過初篩者,在42天左右接受聽力複查,42天覆查仍未透過者,在3個月左右進行聽力診斷性檢查。確診為聽損傷的患兒應及時到醫院的專科進行相應的醫學干預。
希望對您有幫助
-
6 # 海之聲淮安淮海南路
現在嬰兒剛出生時在醫院會做聽力篩查,如果一次雙耳都沒透過家長就要留意了,一般隔段時間會做第二次篩查,二次都不透過,一般就可以確診了
-
7 # 海之聲隨州驗配中心
您好,新生兒聽力篩查對每一個新出生的小兒,在住院期間進行的聽力學檢測。根據檢查結果,將受試者分為透過篩查和未透過篩查兩個群體。未透過篩查的人群為可疑聽損傷人群,必須接受進一步的檢查,最終確定是否真正存在聽損傷,以及聽損傷的程度和性質。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透過耳聲發射、自動聽性腦幹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技術,在新生兒出生後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客觀、快速和無創的檢查。一般僅用5~10分鐘就可以完成測試。新生兒在出生48小時以後,要接受初次聽力篩查,未透過初篩者,在42天左右接受聽力複查,42天覆查仍未透過者,在3個月左右進行聽力診斷性檢查。確診為聽損傷的患兒應及時到醫院的專科進行相應的醫學干預。希望對您有幫助。
-
8 # 海之聲助聽器仙桃中心
如果是先天性聽損,如果診斷為感音神經性聽損,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也只能是佩戴助聽器了,極重度聽損佩戴助聽器效果不明顯的,做電子耳蝸。目前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了。千萬不要存有僥倖心理,浪費時間在求醫問藥上,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
9 # 海之聲助聽器荊州中心
剛出生的新生兒醫院會進行聽力初篩檢查,初篩沒有透過就要進行復查,建議去專業的聽力中心給小朋友做詳細的聽力檢查,發現有聽力方面的問題應當需要早發現早干預。不然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學習。
-
10 # 成都海之聲音T
新生兒聽力篩查對每一個新出生的小兒,在住院期間進行的聽力學檢測。根據檢查結果,將受試者分為透過篩查和未透過篩查兩個群體。未透過篩查的人群為可疑聽損傷人群,必須接受進一步的檢查,最終確定是否真正存在聽損傷,以及聽損傷的程度和性質。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透過耳聲發射、自動聽性腦幹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技術,在新生兒出生後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客觀、快速和無創的檢查。一般僅用5~10分鐘就可以完成測試。新生兒在出生48小時以後,要接受初次聽力篩查,未透過初篩者,在42天左右接受聽力複查,42天覆查仍未透過者,在3個月左右進行聽力診斷性檢查。確診為聽損傷的患兒應及時到醫院的專科進行相應的醫學干預。
回覆列表
先天性聽力損失是常見致殘性疾病之一,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正常新生兒中,雙側先天性聽力損失的發病率約為3‰,遠遠高於苯丙酮尿症、甲狀腺機能低下等的發病率,居目前可篩查的出生缺陷疾病之首。在中國如按每年出生1900萬人口計算,平均每年大約要新增5萬先天性聽力損失的患兒。如果不能早期發現這些先天性聽力損失的兒童,就不可能對其提供早期診斷和早期干預的服務,他們就可能因聽力損失致殘。國內外已有的實踐證明,新生兒聽力篩查使發現嬰幼兒耳聾平均確診年齡大幅度地下降,被認為是降低先天性耳聾致殘的最有效措施。因此,2009年2月衛生部頒佈的《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明確把聽力障礙列為新生兒三大疾病篩查病種之一。 1 、什麼是新生兒聽力篩查 新生兒聽力篩查原始的概念是採用電生理技術將有可能存在聽力障礙的新生兒在出生後一週內篩選出來。目前所指的含義是指以新生兒聽力篩查為基本的系統工程專案,包括篩查前的科普宣教和篩查告知、篩查環節(含初篩和復篩)、篩查結果告知和解釋及其隨後的聽力測試、診斷評估、干預康復和隨訪等諸多環節組成。新生兒聽力篩查應貫徹多學科合作、家長知情選擇、兒童權益保障和資訊統計服務的原則於全過程,最終目的是使聽力障礙兒童得到康復,迴歸主流社會。 2 、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和策略 篩查技術 最為成熟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有兩種:一種是能客觀反映耳蝸生理、病理狀態的重要指標耳聲發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記錄技術,它的發生與耳蝸外毛細胞的主動運動密切相關。另一種是能客觀反映外周聽覺系統、第八顱神經和腦幹聽覺通路的功能的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記錄技術。目前,OAE和AABR的兩步篩查法,被廣泛接受和使用,並被認為是最有效、最經濟、最完善的篩查方式。 篩查策略 新生兒聽力篩查策略有兩種:普遍聽力篩查和目標人群聽力篩查。前者是對所有出生的新生兒實施聽力篩查,後者即對具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實施聽力篩查。 中國在現階段推薦的策略首先是普遍篩查,在尚不具備普遍篩查條件的篩查機構,也可採用目標人群篩查,將具有聽力損傷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及時轉到有條件的篩查機構。依據WHO的決議,發展中國家可採用兩種新生兒聽力篩查模式:基於醫院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模式和基於社群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模式。前者主要是對在醫院出生的新生兒,在其出院前進行聽力篩查,後者主要是針對非醫院出生的新生兒,結合計劃免疫對其實施聽力篩查。 篩查方案 目前常用的聽力篩查方案是兩階段篩查。首先用瞬態耳聲發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初篩,未透過者再用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復篩。這一方案不會顯著降低敏感度,又能保證極低的假陽性率,特異性大於90%。這一篩查方案主要針對普通產科病房的新生兒。對於NICU的新生兒,因其聽力損失的發病率要較普通病房高很多,更重要的是諸如聽神經病等神經傳導障礙疾病大多集中於此,所以首先用AABR篩查,對不透過者,直接轉入診斷程式。 3、 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流程 流程包括篩查前的科普宣教和篩查告知、篩查環節(含初篩和復篩)、篩查結果告知和解釋及其隨後的聽力測試、診斷評估、干預康復和隨訪等諸多環節組成。 篩查前的宣教和告知 有助於普及兒童聽力保健知識,提高父母參與新生兒聽力篩查的積極性和依從性以及知情同意。 篩查 首先用瞬態耳聲發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初篩,未透過者在出生後42天內再用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復篩。 篩查結果的告知和解釋 向父母告知聽力篩查的結果之前,應核對接受聽力篩查兒童的基本資訊。聽力篩查的結果只有透過與轉診兩種。對需轉診的兒童,需向其提供轉診的具體程式和地點等相關資訊,執行聽力篩查的人員需在記錄上簽名。此外,應該全面地向父母告知和解釋聽力篩查結果。 聽力測試和診斷評估 聽力篩查陽性的兒童應在篩後的1月內,最晚不超過3月內接受聽力學的全面測試診斷評估,明確是否有聽力障礙。若確診兒童有永久性聽力障礙,應向父母提供後期干預和康復的相關資訊。 聽力障礙兒童的干預和康復 對確診為永久性聽力損失的兒童,應在6月齡內接受干預。包括聽覺輔助裝置和醫學干預以及聽覺和言語康復。 隨 訪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發現有針對性聽力損失的嬰幼兒,對於平均聽力損失小於30-40dB HL的新生兒,用常規的OAE和AABR難以檢出;另外有些聽覺障礙疾病(如:聽神經病),單用OAE難以查出;新生兒聽力篩查對兒童遲髮型聽力障礙無效,因此對聽力篩查已透過,但是存在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嬰幼兒應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