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冀南老劉
-
2 # 真相解密
因為曹操身邊有郭嘉等好幾個軍師,而且身邊還有兄弟大將,比如曹仁,許褚,徐晃等,不缺能人異士,投奔曹操很難施展自己的才華,說曹操篡漢自立,其實漢早已滅亡,而劉備自詡為漢室後裔,皇室正統,名正言順,容易招攬賢才,而且劉備作為主帥,招攬人才確實有辦法,比如招降黃忠,鳳雛等,諸葛亮投劉備有用武之地。
-
3 # 陳遠
三國軍師的命運多悲慘,他們很有可能死於君王的陰謀之下。諸葛亮算是善始善終的典範,他一生追隨劉備,他的忠心頗得劉氏信任。也有一種說法認為,諸葛亮效忠劉備,只是因為袁紹和曹操的手下謀士如雲,諸葛亮未必能在他們手下獲得很高的地位。
-
4 # 歷史春秋網
諸葛亮是一個深受道家和儒家思想教育的人,忠君思想比較嚴重,所以他骨子裡還是忠於漢朝的一個人,而劉備是漢室宗親,有匡扶漢室之志,這與諸葛亮的理想正好合拍。曹操呢,名為漢相,但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曾下衣帶詔討伐曹操,而且曹操曾因為這事,誅殺過許多忠於漢獻帝的人,對諸葛亮而言,這是助紂為虐的事情,所以他在政治志向上不傾向於輔佐曹操。
另外曹操手下人才濟濟,武將不說,著名的文臣謀士就有戲志才、郭嘉、程昱、荀彧、荀攸、賈詡、司馬懿、楊修、徐庶等十幾位之多。這些謀士與諸葛亮相比,並不在諸葛亮之下,諸葛亮投奔了曹操,競爭太大,要想做出大的成績,也是很難的。充其量是曹操手下優秀謀士之一,能不能幫助曹操打下江山,統一天下,也不好說。所以諸葛亮沒有選擇曹操做為明主。
至於江東,有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更有張昭、魯肅、周瑜等人才相佐,孫權的肚量,按諸葛亮所言,不能盡其才。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在內心想法中,是要找到一個明主盡其才的。也就是說,他想怎麼辦就怎麼辦,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做出管仲、樂毅一樣的大事業。而劉備三顧茅廬,恰好給了諸葛亮這樣的機會。雖然在天時上時間晚點,人才上短缺點,地利上沒有一城一地。但劉備卻是個雄才大略之地,有英雄之名。這正是諸葛亮所需要的明主。
-
5 # 孫國起
謝邀!這個問題要從三個人的身世說起。劉備是劉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代表當時的正統,時稱劉皇叔。諸葛亮的祖上也是漢代重臣,理所當然為興漢為己任。曹操是西漢丞相曹參的後人,理應效忠漢室。然而他卻挾天子以令諸侯!僅這一點就為諸葛亮所不齒!這也是諸葛亮輔佐劉備,而不輔佐曹操的最直接原因!況有劉備三顧草廬對諸葛亮的知遇之恩!
-
6 # 熊貓趣味三國
謝邀,這個問題有幾點吧,第一個劉備有誠意,三顧茅廬;第二個曹操當時已經很強大了,手下謀士眾多,而諸葛亮出山未必能獲得足夠大的官職,而劉備不一樣當時劉備的武將已經有關、張、趙了但是謀士卻很一般,投靠劉備比較明智;第三個曹操當時名為漢臣實為漢賊,投靠要考慮自己好自己的未來
-
7 # 天秤9552
謝謝邀請,我認為,諸葛亮選擇輔佐劉備而不是輔佐曹操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從理想上說,諸葛亮的理想就是"輔漢安劉”,況且曹操取代董卓成漢室權臣,殺貴妃國舅,屠徐州,這在諸葛亮看來,與亂臣無異;其二,劉備有漢室宗親的正統身份,又有仁德的名聲,且三次上門誠心邀請,這份求賢若渴的誠心也足以感動諸葛亮;從現實考量,劉備手下謀臣少,也容易出成績。
-
8 # 史之策
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可謂是人才輩出。諸如曹劉孫、諸葛、周瑜等等,都是我們在高談三國時候的主要人物,而今天我要在這裡跟大家一起論論三國,談談諸葛亮與劉備,曹操的事兒。
想必就算是我不多加介紹,大家也很清楚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事情。然而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可為何諸葛亮要投當時不太厲害的劉備,而放棄投靠已佔據大半天下的強大的曹軍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儒家思想角度在漢朝末年經歷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方針後,儒家思想在漢朝社會可謂是非常的盛行。而諸葛亮一生推行內儒外法、儒家仁政的理念,這也是他畢生踐行的標準。所以劉備三顧茅廬的決心,雖有權勢卻也能屈尊邀請的謙卑態度使諸葛亮大為感動。
而一代梟雄曹操已在當時佔據了一大半江山,但是為人處世過於霸道,曹操遵從的是“寧教我負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負我”的領導風範,絕非心懷仁慈的治世之主。在這一點上面,諸葛亮看得很透徹,所以諸葛亮從主觀意願上就選擇了劉備。
(二)曹劉陣營角度劉備具有仁慈之心,而且聲望很高,畢竟人稱劉皇叔。但手底下可用之才太匱乏,尤其是有戰略長遠眼光的謀士。以至於混了幾年,依舊沒有任何起色。然而諸葛亮從劉備的所作所為中,也看出了他是個能當上明主的潛力股,而且在劉備的陣營諸葛亮可以大顯身手,讓自己的抱負可以一步步去實現,並且沒有多少阻礙。
而曹操的陣營卻大有不同,試想一下,能夠在當時佔據一大半江山的軍隊能差嗎?曹操手下聚集了典韋、許褚等大將,再加上自己也是一名文武雙全的能人。所以諸葛亮想要在曹操的陣營裡大展拳腳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諸葛亮從客觀上選擇了劉備。
(三)身世角度原來曹操起兵後,他的父親曹嵩帶著小兒子曹德到琅邪避亂。但沒過多久,曹嵩便帶著曹德到兗州投靠兒子曹操。因為此時的曹操是掌控軍權的最高領導人,而在亂世中正是需要這樣一個大靠山。
然而天公不作美,在從徐州去兗州的途中,徐洲牧陶謙部將張闓欲將曹嵩一家的財物佔為己有,將曹嵩和曹德殘忍殺害,然後席捲財物逃離。曹操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發誓要將陶謙碎屍萬段,為父親與弟弟報仇。所以之後曹操出兵攻打陶謙,戰勝陶謙後在徐州屠城作為洩憤。
然而諸葛亮是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正好在曹操打徐州屠城的禍及範圍內,從而使諸葛亮一家顛沛流離,過著逃難的艱苦生活。所以我認為這使得諸葛亮在心裡對曹操有偏見,所以諸葛亮選擇了劉備而不是曹操。
但事實證明,諸葛亮作了個明智的選擇,不僅自己的才智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還幫助劉備激發潛能,一起征戰四方,成就了三分天下蜀國大業,成為了一代明主。
文(:姜樂樂
-
9 # 味哎兒
這歸中國話本的西遊.三國.水滸.紅樓四名著寫作傾向問題。
即,全部是辱官方的無能,揚民間的萬能。
由是:
三國敘賣草鞋.賣棗.殺豬的三個人,成王。而世代官宦的帝王及袁家不堪一擊,混子曹操也成王業,但子孫被司馬家滅,孫權承父業得江阻撐住一時,仍歸滅。
水滸揭潑皮踢球為軍事統帥,官門弟子官運恆昌,外不能抗敵,內殺自家人順手得手。十幾個草寇十萬大軍征剿不掉,最終由草寇伐草寇才平息民亂。最後又毒殺歸順聽話滅其他草寇的有功草寇。
紅樓敘靠封賞靠不住,夢歸夢,最終兒女由農婆救養得活命,千金小姐萬金公子入空門得殘生。
由是農夫諸葛亮官家看不上,只有草根劉備選用他。成名再用,亮已有主了。
-
10 # solidworks設計者
因為曹操人才濟濟,謀士有郭嘉,荀彧,賈詡,程昱。到那裡只能做一個普通的謀士。因為諸葛亮是有理想的人,想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剛好劉備那裡沒有這個頂級謀士,去哪裡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
-
11 # 歷史秘密
諸葛亮,琅邪郡陽都縣人,從17歲起開始,就隱居隆中(今湖北襄樊)過著半耕半讀的生活。他一方面博覽群書、勤于思考,一方面拜師訪友,廣泛地與社會接觸。經過十年的艱苦磨礪,逐漸成為一名學識淵博、見解獨到的青年才俊,確實是一位天才。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志存高遠,在隆中時,就經常把自己比作古代名相管仲和名將領樂毅。
在當時名震荊州的學術領袖中有兩位長者,即龐德公和司馬徽,他們作為諸葛亮的老師,十分欣賞諸葛亮的超群才智,稱諸葛亮為“臥龍”。
在政治上,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擁有政治優勢。在實力上,他統一了北方,兵多將廣、錢糧充足。在個人能力上,他堪稱雄才大略,當時的政治家無人能與他相比。特別是在對待人才方面,曹操求賢若渴,三次頒佈“求賢令”,廣納天下賢才。對此,天下讀書人無人不知,諸葛亮為什麼不去投奔曹操呢?是他不知道曹操這個人嗎?顯然不是。早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曹操是否知道有諸葛亮這個人,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是諸葛亮對曹操肯定是早有了解的。
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個有著雙重面孔的人,性格很複雜。起初,他有匡扶漢室的志向與抱負,後來他又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曹操在看到民眾因戰亂而流離失所時,他會傷心落淚,並出臺政策招撫流民,恢復生產、安定社會。但是他也會因為父親之死而遷怒他人,大肆屠殺幾十萬無辜百姓。對待人才方面,他既可以連襪子也來不及穿就跑出去歡迎人才來訪,也會因一些小事而翻臉無情,殺害跟隨自己多年的老朋友。諸葛亮對曹操這樣的人是絕對不會喜歡的。因為諸葛亮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知識分子,在這位高風亮節、功業卓著的楷模身上,古人所提倡的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被表現得淋漓盡致。以位列第一的立德來說,儒家的忠孝仁義,就是他畢生踐行的標準。作為一個有眼光、有頭腦的知識分子,諸葛亮當然看得出曹操把持的中央政府已經不是大漢的政府,要想踐行忠義,自然不能投靠曹操為虎作倀;再者,諸葛亮一生推行的治國理念是內儒外法,實行儒家的仁政,以法輔德,而曹操實行的卻是霸者之政,強權政治,這明顯不是諸葛亮想要的結果。
諸葛亮雖然不會投效曹操,但他或許應該考慮考慮孫權。孫權文韜武略,膽識過人,不愧為一代豪傑。他據有江東,兵精而糧足。孫權愛惜人才,以諸葛亮的才幹,在東吳應該是很有前途的,但諸葛亮為什麼不去投奔孫權呢?史書上記載:赤壁大戰前,劉備派諸葛亮去東吳說服孫權聯合抗曹。當時東吳的大臣張昭想留下諸葛亮,被他婉言謝絕。後來有人問起其中的原因,諸葛亮說:“孫權當然是人中豪傑,但是我看以他的度量,他有可能會對我很好,但不會對我言聽計從,所以我不能留下。”
接下來,再分析劉備。劉備一生極其坎坷。起初,他在家鄉起兵參與了鎮壓黃巾起義,後來又捲入諸侯混戰,幾十年東征西討,憑著講感情、夠朋友和自己的那點謀略才一步步成長壯大起來,拉起了一支隊伍。但他沒有聰明的謀士輔佐,所以只能時而投靠陶謙,時而聯合呂布,時而歸順曹操,時而依附袁紹,始終被人利用來利用去,跑了大半輩子,也沒跑出個名堂來,一直沒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劉備走投無路時,只好跑到荊州投靠劉表。
劉表把劉備安置在抵抗曹操的最前線,替自己守住大門,扮演“炮灰”角色,所幸的是,劉備鎮守新野的幾年裡,曹操忙著在北方東征西討,幾乎無暇顧及劉表,所以劉備在新野一住就是八年。
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認識了司馬徽和徐庶,這兩人極力向他推薦諸葛亮,並稱贊諸葛亮是“臥龍”。很快,劉備就親自去拜訪這位年僅27歲、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諸葛亮。於是就有了千古傳頌的“三顧茅廬”的故事。
在今天隆中的半山腰上,有一處涼亭,名叫“抱膝亭”。史書記載,由於尚未發現值得輔佐的明主,諸葛亮一直顯得很茫然,每當早晨和傍晚,他都獨自一人,在山林之中抱膝長嘯。當這位讀書人倍感苦悶的時候,那個最賞識他、最可以發揮他才智的人——劉備來了。
這就是劉備的過人之處。劉備在諸侯中被人稱為英雄,靠的不是他有多少軍隊,有多大地盤,而是他對朋友很誠懇、很講信義,即使對一般的人也很有禮數,另外對老百姓也很仁慈。所以,在天下動盪的那個年代裡,很多人願意死心塌地地跟著他。由於有這種號召力,當時的諸侯,包括曹操和袁紹在內的幾乎所有人都很重視劉備,很願意與他結盟。劉備能“三顧茅廬”,拋開他急需人才不說,單說他作為一個世人皆知的大英雄、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將軍,肯屈尊拜訪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向他請教治國平天下的戰略問題,這就足以讓諸葛亮感動了。
在中國古代社會,道德高於一切,君主的道德品質尤其重要。有一個賢德的君主作為領袖,則上行下效,就能使官風廉正,官風正則民風厚,最終實現和諧社會。而在道德方面,劉備佔有壓倒性的優勢。有著皇族身份的劉備,參與了誅殺曹操的密謀,這是對大漢朝廷難得的忠誠。這在感情上就與深受忠孝思想影響的諸葛亮等人拉近了一層。此外,劉備在平原、徐州任上實行仁政,仁義之名遠播,這對於崇尚內儒外法的治國理念、同樣推崇仁政的諸葛亮來說,吸引力是巨大的。再者,劉備禮賢下士,被稱為天下英雄,在當時名頭不小,這一點諸葛亮也必然會有所考慮。
劉備雖然聲望很高,但此時除了手下有一批生死相隨的人以外,並沒有多少實力,可以說劉備還處在困境當中。諸葛亮如果能輔佐劉備脫離困境,站穩腳跟,發展壯大,乃至一統天下,這個過程中間會大有可為。同時,劉備手下有一流武將,卻沒有一流的治世能臣,可以說留給諸葛亮大展身手的空間是非常廣闊的。
可見,選擇追隨劉備,既符合諸葛亮的政治理念——推行儒家仁政,又有一展胸中抱負、不負平生所學的空間。
-
12 # 民眾關注
諸葛亮不投奔曹操,而是投奔了劉備,奕天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諸葛亮要做大臣之首
《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有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管仲是齊桓公時的相國,文官之首;樂毅是燕國上將軍,武將之首。
諸葛亮如果去了曹操那裡,由於曹操人才眾多,武不能第一,文也不會居第一,更不要說文武都居第一了,所以,諸葛亮不會去的。
到了劉備那裡,給了諸葛亮什麼官職呢?打完赤壁之戰,就給了“軍師將軍”一職。當時劉備的文官沒有丞相呀,軍師就是最高職位了。諸葛亮的將軍還是“署左將軍府事”,也是劉備手下當時最高職位的將軍了。關羽等人都要等劉備稱漢中王之後了才加封了。
二、荀彧不認為諸葛亮很厲害
荀彧向曹操推薦了諸如郭嘉、荀攸、陳群等一大批人給曹操,並沒有將諸葛亮推薦給曹操。
《三國志·諸葛亮傳》有一句,“時人莫之許也”,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當時的人沒幾個認可的。諸葛亮當時的才能,也就只有崔州平、徐庶、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人比較瞭解。
諸葛亮如果自薦,去了曹操那裡,一開始估計很有可能會跟龐統剛投劉備一樣不被重用,最慘的話,被曹操給趕走也說不定。
諸葛亮沒必要自取其辱,不如找個一開始就比較重視自己的人,所以,諸葛亮隱居了起來,等人來請。
三、諸葛亮認為漢室將傾
這點應該是最重要的,諸葛亮要一個漢室的合適繼承人。
諸葛亮如果主動去投奔了曹操,即使開始不被重用,但是,只要給諸葛亮一個表現的機會,諸葛亮很快就會取得曹操的信任。
按照《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的見解,“委質魏氏,展其器能,誠非陳長文、司馬仲達所能頡頏,而況於餘哉!”司馬懿就不用說了,陳長文即陳群,司空、錄尚書事,還是曹丕留下的託孤重臣。
諸葛亮如果投奔了曹操,雖然曹操手下已經人才濟濟,但是諸葛亮憑藉自己的實力,超過陳群、司馬懿做到丞相(錄尚書事)的位置,應該不難。
但是,諸葛亮應該早已經看出來東漢一定會被曹操或者他的子孫取代的,諸葛亮是非常忠貞的一個人,不願意做簒逆之事,這個跟荀彧類似。諸葛亮的忠貞已經用他的行動證明過了,不用多說了。
諸葛亮應該也是基於此點,才讓徐庶先去探查劉備這個漢室宗親,發現劉備還可以輔佐,才又讓徐庶推薦自己,並且要求三顧茅廬。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發現劉備又是禮賢下士之人,應該可以幫劉備大展宏圖,這才最終決定輔佐了劉備。
回覆列表
諸葛亮謀略的中心是隆中對中的三分天下。曹操同志的志向是統一天下。所以曹操不會買諸葛亮的帳。諸葛亮應該知道。再者曹操勢力大,手下謀士眾多,高手如雲,諸葛亮即使投奔去了也不會受重用,,這點諸葛亮更明白。而劉備當時無立錐之地,本人也有稱王稱霸的志向,苦於力量弱小,能在群雄爭霸中有一席之地已經足矣。因此對諸葛亮的隆中對非常贊同,有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所以非常倚重諸葛亮。
其實,身處亂世,名門世家都是多頭下注的!諸葛亮的哥哥給孫權當謀士,有個弟弟在曹魏,他本人跟劉備。這是狡兔三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