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退伍一炮兵

    鋼板、蠟紙曾是我上初中時一個階段的業餘玩伴。鄰居姐姐的家庭兄弟姐妹多生活困難,她上高中時放了學就刻鋼板給家賺錢了。她父親是某中學的老師,把學校需要印講義刻臘板的活攬了下來。聽她說刻一張臘板能賺1毛錢(當時玉米麵9分錢一斤)就覺得她挺能耐的。我常到她家裡玩,久而久之,因為有興趣就學會了。鋼板兩面花紋不同有刻字和畫表格之分。刻字時用力須均勻,勁兒大蜡紙破了就報廢了,勁兒小印字模糊不清楚,這需要練……。

    我們學校的合唱團發給團員的歌譜有兩年基本都是我刻的臘板印刷的,樂此不疲,有時候還主動問音樂老師有沒有活兒……。

  • 2 # 木榮春風

    刻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科技不發達,裝置不先進,影印機很少,很多資料都是依靠刻鋼板,弄出來的,簡單介紹一下。

    1、製作工具:鋼板、鋼針筆、蠟紙、油墨、油印機

    2、製作方法:取一張蠟紙放在鋼板上,用鋼針筆,在蠟紙上寫字,寫完以後,開啟油印機將刻字的蠟紙固定在油印機一側的紗網上,紗網下放白紙,油印機的另一側倒油墨,有專門的推子,把油墨推勻,然後用推子在紗網上推一下,油墨透過刻字的蠟紙,露出字來。原理跟印藍紙差不多。

    3、學校老師刻複習題,考試卷子都是用鋼板刻的,然後印出來,兩個人配合,一個人推油墨,一個人輔助翻印出字的紙。

    4、企事業單位也使用鋼板油印機,簡單方便,成本低。

    5、有條件的單位有專職打字員,用鉛字打字機,鉛字都是統一的宋體字,比刻鋼板正規一點。

    6、刻鋼板一般仿宋字,正楷字多。鋼板印刷用途可多了,印講義、歌譜、教材、傳單、規章制度等等。

    7、本文使用的圖片均為網路圖片。

  • 3 # 執子6304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不知起於何時),大部分單位的一些資料資訊,檔案等全憑“油印機”來完成,文字組織要在“蠟紙”上刻寫而成。所用的裝置是刻寫用的“蠟紙”,刻寫“鋼板”,刻寫特殊用筆,油印機,油墨(有幾種顏色)。

    那時,學校的一些文字材料,學生考試試題,就由會刻寫的老師去完成。本人就經常接此學校佈置的任務。

    在當時,這一刻寫印刷雖然比較耗時費力,但比起用鋼筆謄寫就快多了(因為有時需要好多份),比起現在的印表機卻遜色多了。這一工作是很辛苦的,一種資料刻寫下來,累得手指發麻,腰痠眼困。即是那樣,卻也是一件很有趣,有意義的事。時隔多年,一想起當時那種清靜而忙碌且有意義的情景,還是滿懷念的!

  • 4 # 老吳283884471

    刻過,也印過。當時只是工作,現在回憶起來也沒什麼,只是覺得自己寫的字之所以較端正,橫平豎直,是得益於刻鋼板。

  • 5 # 人生如波204

    我刻過。那是上世紀的七十年代,我在單位從事文宣工作,那時沒有電腦,手動打字機又太貴,要七百多塊錢一臺,我當時的月工資是37元錢,一臺打字機相當於我二十多個月的工資,單位自然捨不得買。於是,一些學習資料,單位的規章制度等的列印,就全靠刻鋼板了。特別是當時經常會舉行一些文體活動,演唱歌曲的歌譜也是刻印出來發給大家的。

    現在說起刻鋼板,年輕一代已不知是怎麼回事了。所謂刻鋼板,其實是在一塊表面像銼子樣的鋼板上,鋪上臘紙,用鐵筆在臘紙上刻字。刻鋼板的關鍵是要掌握好力度,用力過大,容易劃穿臘紙,印刷時會漏油墨;用力過輕又劃不透臘紙上的臘,油墨透不過,印出來的字不現。同時力度要均勻,不要時輕時重,否則,印出來的字就會一粗一細,不美觀。

    那時,幾乎每天都有東西要刻,要是刻的多,要的急,還得連夜加班,刻的手臂又酸又脹。不過,在靜靜的夜晚,聽到鐵筆在鋼板上喀喇喀喇的聲音,心裡總會有一種莫名的快感。特別是當刻印好的資料發下去,這時如有人說:某某,你的字越來越漂亮了。那種成就感,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現在電腦列印資料又快又好。當然不用再刻鋼板了。不過,那種勞動的樂趣恐怕也體會不到了。

  • 6 # 使用者7736149953012張

    我在唸高中時就長刻寫印,兩屆高中的語文、政治、地理、歷史複習題綱,都是由我一人刻寫的,剛印刷就用過二千多張大紙,人守一份。

  • 7 # x辛雙成

    這個提問勾起了我對四十多年前的刻字回憶:

    那是大約一九七四年吧,正值文化大革命後期的批林批孔運動中,我在以公社為連隊的全縣會戰重陽水庫續建工程的(工地戰報)做編輯時用過這種東西。

    把蠟紙放在有水線紋路的鋼板上,用鐵筆將稿件上的文字刻在上邊,手在用勁上要不輕不重,輕則蠟紙不透,重則蠟紙透破變廢,每筆都發出磁磁的響聲,刻一篇文字要比寫一篇慢得多。刻好後的蠟紙放到油印機網板上,用手柄滾筒均勻的推過去就印成了一張。這個用起來很慢,有時刻的不好或油墨調的不好,印出的效果很不好。

  • 8 # 孫工的文話旅行筆記

    試答如問如下:

    刻過。

    家父是鄉村教師,寫一手不錯的字。大隊部裡需要下發的給社員的“文字”基本是出自他的手。他刻完鋼板,接下來,進行“印刷”。他推油滾,我翻頁。

    1977年恢復高考,他很忙,他給他的學生,用刻鋼板的方式“翻版”複習資料。偶爾我也照貓畫虎刻幾頁。

    “近墨者黑”,我也刻一手還好的鋼板字。

    後來,有手寫的蠟紙了,刻鋼板慢慢地消失了。

    他用壞的鋼板很多,我用它做很多把菜刀,鋼板的材料做廚刀非常好。

    孫慶國:讀了不到2年高中,教了不到3年學(民辦教師),參加了4次高考(自學高中教材)的機械工程師。

    孫慶國:業餘時間專注中高考30年,對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頑固不化”、“一如既往”。

  • 9 # 嶽陽樓記

    我沒少刻了鋼板,至今家中還有4塊鋼板及鐵筆。那是1966年冬季,我班一行九人大串聯返家路過菏澤,於是住在菏澤財貿幹校紅衛兵接待站,一住就是二十多天,並加入菏澤一中毛澤東主義紅衛兵組織,菏澤一中八一八紅衛兵組織負責人莊造軍,郭志傑接待了我們,因二人善於寫作,作品需以印刷小冊孑的形式散發全區,於是刻鋼板的任務落在我的身上,因我會寫一手仿宋體,每天吃完飯,就是刻蠟紙,蜜蜂牌蠟紙太薄,一不小心,就會刻個窟窿,因此必須小心翼翼,一天下來,也就是刻3張4張,可我刻的蠟紙打破菏一中印刷的紀錄,每張能印2000多張且比較清晰。二十多天,天天如此。1970年任教後,學校刻鋼板依然找我,沒辦法,這樣一刻就是幾十年。

  • 10 # 秋色正傑

    刻過無數的鋼板。那種用鋼板,鋼針摩擦出來的聲音,像一首首動人的譜子和曲子,在蠟紙上留下了歷史痕跡。刻完蠟紙,就是印刷了。油墨刷在蠟紙上層的紗網上,一推,一拉,就是一篇篇跳躍著的音符,把一篇篇稿子變成文章傳播出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孔雀魚生小魚的時候大魚需要為是嗎?